爸爸你這一腳踢在了我身上,卻疼在了我的心裡,但我不恨你

2020-12-24 萱萱媽xxm

我叫紀小希,今年5歲了,今天爸爸給我買了輛自行車,我很高興。我開開心心地出去找小朋友玩,直到天色漸黑回家時,卻看到爸爸陰沉的臉。

我愉快地騎過去,本來我想跟爸爸分享我已經學會騎自行車了,可爸爸二話不說上來就是一腳,踹翻的自行車壓在我瘦弱的身體上,我掙扎著爬起來,卻聽著爸爸大吼大叫的罵我,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

腳磨破了,手上一大塊皮擦破了,我甚至都忘記了疼痛,我的內心只有恐懼。

聽著爸爸怒吼道:還不把車子扶起來,滾回家。我機械式地點點頭,我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會發這麼大脾氣,也不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打我,但我很沒出息地哭了,爸爸你可知道,你這一腳踹在了我的心窩裡,我心裡很疼。

爸爸我想對你說:我知道你是因為我回家晚而擔心我,可你知道嗎,對於5歲的我,早上的8點和晚上的8點幾乎沒什麼區別,我沒有很強的時間觀念。

爸爸我想對你說:其實5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已經有那麼一點點自豪感了,我只是想讓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我有個愛我的爸爸,給我買了輛心愛的自行車,這才延誤了回家的時間。

爸爸我想對你說:你這種方式,不會讓我意識到錯誤本身,而是無止境地增加我對你的恐懼。

爸爸我想對你說:雖然你打了我但我依然愛你,你永遠是我的爸爸,我不恨你。

第七次人口普查,很榮幸我成為了一名普查員,這是我去入戶小區裡發生的一幕。

紀小希只不過是我筆下的一個化名,可看著瑟瑟發抖的孩子,我還是不能無動於衷,我拼命地護著孩子,孩子父親抽來的枝條打在我的胳膊上,印記好幾天後才消失,我想,當時孩子應該是害怕極了。

01 究竟該教育的是「熊孩子」還是「熊父母」

我記得樊登老師在一次講座中把孩子比喻成瘸子,為人父母后卻想讓這個瘸子跑得跟他們一樣快,甚至超越他們,這顯然不現實。

孩子從咿呀學語到18歲成年,都是自我成長的過程,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身體上,他們都無法按照大人的思維模式去運行,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發展規律。

但「熊父母」們可不這麼認為,只要你做得不符合標準,就是錯的,就應該受到懲罰,這就是當今我們大多數父母的教育方式。

白巖松曾說:「絕不是生理上當了父母,我們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51%控股。」

這個「控股」不僅僅表現在孩子幼年時期,甚至成年獨立後,在潛意識裡都存在曾經被影響過的因素,也許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而原生家庭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也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比如原本看不起懦弱的父親的女孩,最終卻嫁了一個和父親極其相似的人,潛意識裡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他變大變強,尋找遺失的安全感。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育兒作家珍妮艾裡姆曾經也說過:「孩子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02 孩子害怕父母,是做父母的失敗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詞叫:防禦性說謊。也就是說孩子因為怕說實話而被迫說謊。

一個小女孩,很喜歡電話手錶,於是偷偷拿了同桌的電話手錶,被老師發現後要求請家長。

女孩放學後坐在小區的長椅上久久不敢回家,一位老大爺上前詢問,並說給女孩錢,讓女孩買一塊還給同桌,女孩跟老大爺回家拿錢了。

最終女孩拿到了錢,卻受到了猥褻,可悲嗎?

以此為理由,老大爺恐嚇女孩,敢說出去就告訴所有人,讓她上不了學,女孩成了老大爺的發洩工具,這雖然是一個故事,但表象背後是家長教子無方的可悲。

當孩子開始防禦性說謊時,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對待孩子是不是太敏感了?

對於5歲的紀小希來說,沒有太多的時間觀念,也不會想到父母的擔憂,父親的做法在這個幼小的心裡深深地埋下了恐懼的種子。

孩子害怕父母,是做父母的失敗。

03 亦師亦友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1、管好自己的情緒,還孩子一個晴朗的未來

當然,對於紀小希的爸爸我很理解,孩子消失在視線內幾個小時,換做是我,我也會崩潰,但既然孩子出現了,不就說明他是安全的嗎?那為何要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呢?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不受控制的情緒,就如同吃人的怪物,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心理營養》的作者林文採教授曾說:「安全感是心理營養的一種,一個人沒有充足的心理營養,那麼他的一生都會尋尋覓覓,在人際關係中處處碰壁。」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有的素養,而不向孩子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是做父母的最基本的準則。

2、好好溝通,孩子才能更懂你

就紀小希的事情而言,我相信這個5歲的孩子一直都是懵的,即便以後出去玩早早回家,也是因為害怕受到責罰,並不能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先生提出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要求、請求。

馬歇爾盧森堡先生是美國心理學博士,同時他還是非暴力溝通的創始人,他說:有些溝通方式,是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不可否認,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可卻是因為溝通,以致於彼此的疏遠和傷害。

學會好好說話,我們才能與孩子更貼心。

3. 用心陪伴,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薩提亞模式的教育專家李崇建老師,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一個5歲的孩子,在路邊撿來一個石頭跟你分享,你可以和她有5句以上的對話嗎?

也許在我們看來,只不過是一塊破石頭,隨便敷衍幾句就可以了,但卻失去了跟孩子交流、教孩子發現美、和拓展性思維的好機會。

而敷衍,只會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不愛我,長大後孩子也學會了敷衍父母。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還行吧。老師教了什麼?就那些唄?有作業嗎?你煩不煩?

陪伴從來不是簡簡單單地在孩子身邊,而是需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理解或幫助,這才是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跟孩子做朋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寫在最後:

我相信紀小希並不是個例,反思深層次的問題,該教育的從來不是孩子,而是熊父母。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應該是父母的高度足以讓孩子站在肩頭看到未來,因為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留作業:一個5歲的孩子,在路邊撿來一個石頭跟你分享,你可以和她有5句以上的對話嗎?(走心的對話)歡迎評論區留言。

關注@萱萱媽xxm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我不恨你,但也不會原諒你
    邦德穿入人群裡面,心裡打著逃跑的主意。    但下一刻,一隻鐵鉗般的大手就死死抓住了他,那種骨骼都要碎裂的疼痛,令他連忙求饒:「不……不要!我馬上帶你去找『醫生』!」    「還敢耍花樣?」    方元直接動手,捏碎了這傢伙的幾根骨頭。    在他喊出醫生這個單詞的時候,周圍幾個人明顯有了察覺,緊張地望過來。    『能在這種環境之下還如此敏銳,異能者?』
  • 傷在我身上,痛在你心裡
    做了手術後,媽媽在第一時間問了他疼不疼。兒子想他是男孩子,怎麼能喊疼?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淡淡答道:「一般。」兒子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還很驕傲,認為他很堅強。可是,他沒有看到媽媽眼中積蓄已久的淚水。那一夜,兒子傷口上的麻藥漸漸失去了作用,給他留下的就只有撕心裂肺的痛。他拼命咬著被角,但是仍然發出了令人聽不下去的低吼。媽媽在一旁,不斷地與兒子聊天。聊中考,媽媽不停地誇兒子考得還不錯。
  • 刺沒在你身上,你怎知有多疼,不知我苦就別勸我大度
    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自己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那些不明所以,就勸人要大度的人,看似是為解決衝突而來,但其實是為施暴者做了幫兇。就如魯迅說的那樣:「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 白日夢我|「你跟著我,倦爺一輩子疼你。」
    梨子來這裡推薦一本書啦!!真得不錯喲!可能聽名字猜不到會是什麼內容,那我在這裡簡單講一下吧!他能等他愛的女孩很久很久,他會告訴他愛的女孩你值得世間一切的好,他要把他愛的女孩名字紋在身上,帶著紋身知道老去。他跟別人不一樣,他是沈倦,他帶著光。書中經典句子☆ 酒旗風暖少年狂。他笑著,眼底藏了光。
  • 求求你別說了,我真的要疼死了
    原創 上流工作室 網易上流「上流青年CLUB」正式發車,每周上流君將和你聊聊一個悄悄話,可能是有趣的,可能是治癒的,也可能是悲傷的或惹人沉思的。如果你有感興趣的話題,也歡迎評論區留言或私信上流君,我們一起聊一聊那些最想知道的事兒。
  • 爸爸:我讀不懂你的愛,愛我你就抱抱我!
    我快速走上去想安慰他,還沒等我走到跟前,就看到一個女人奔跑著跑過來,我確定男孩的媽媽來了,於是我又返了回來。沒過一會,我就被一聲「巨響」吸引了,原來男孩的爸爸來了,看到孩子摔倒在地,憤怒地抓起滑板車摔在地上,並大聲喊著:「你再玩,我就把它扔湖裡。」
  • 我為什麼要恨他?要不是你剛才喊了句,給我打!老爸根本不會打我
    我讀高中的是時候有些調皮,一次回家晚了,被老爸揍了一頓!後來老媽抱著我,問道:「疼嗎?」我哭著說道:「疼!」老媽又問道:「恨你爸爸嗎?」我說道:「不恨!」老媽感嘆道:「哎,女兒就是跟爸親,這麼打你,你也不恨他。」我淡定地說道:「我為什麼要恨他?要不是你剛才喊了句,給我打!老爸根本不會打我。」
  • 有一種疼叫想念,有一種等叫深愛;想你愛你,你住在我心裡
    導語:有一種疼叫想念,有一種等叫深愛,想你愛你,你穩穩地住在我心裡,你是我生命裡的溫暖!有一種疼叫想念,那是深愛一個人的體現,有一種等叫深愛,那是依戀一個人的浪漫,愛你想你,你穩穩地住在我心裡,等著想著疼痛著,你是我今生痴迷不悟的依戀。
  • 毛姆《面紗》:我不恨你,我恨我曾經那麼愛你
    唐森:我不會和我妻子離婚和你結婚的。吉荻只得哭著和沃特上路。想不到這成了他們的愛情的救贖之旅、悲傷之旅,當吉荻慢慢地愛上沃特,沃特也似乎放下了心中強烈的報復的欲望,卻染上霍亂死了。「不,我不恨你。」沃特說。「為什麼?」「我恨我自己。」「為什麼恨你自己?」「我恨我曾經那麼愛你!」
  • 我媽突然給我打電話,「我決定跟你爸爸離婚.」我說:「好啊,我支持你!」
    可是仔細想想,你這孩子從小就懂事,什麼事都看得透透的,我也不把你當小孩兒了。後來呢,那個邁阿姨以為你爸爸在追求她,就對你爸動了心。  「你爸又說他沒那意思,這下子小姑娘受不了了。本來沒多深的感情,一發現自己自作多情,這感情就變得情深似海了,要死要活了。於是她就開始大肆地追求你爸爸,要麼就撒嬌,要麼就以死相逼,你爸爸什麼事都回來告訴我。
  • 我愛你,雖然心很疼,縱然沒結果
    自從認識你,你成了我心裡最美的牽掛,自從認識你,我的回憶一次比一次甜蜜,我的愛一次比一次強烈。愛得那麼真,愛的那麼甜,愛得那麼苦,愛得那麼疼,愛的那麼酸!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卸下了穿在身上的面具,你已在我還未來得及思考的時候就把我的心偷走!你的出現讓我的情感世界從此改變,愛上你是情非得已,忘記你卻是那麼難,那麼疼。我不停地勸自己要拿得起放得下,可我無法控制自己。
  • 我愛你,餘生你就是我心裡最珍貴的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維奇情場,ID:Imissu64220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對你的愛是情深似海,想念你的心讓我頓感無依無靠,寶貝,我愛你卻不在一起,這種強烈得想念我不知自己還可以撐多久,我想只要我得生命尚有一息,我便會一直愛下去,愛著你想著你,
  • 如果你不愛我就請你離開,時間有限,我來不及去惦記心裡沒我的你
    我愛旅行,我喜歡沿途的風景。花海的世界,夢幻的城堡,俏皮的鬼屋。當然,最重要的是你,我愛這一切。時間猶如流水,平靜的從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溜走,不給我們任何反悔的機會。就像我愛你,愛的如風,匆匆來也。「Time is limited, too late to think about the people in my heart. 」時間有限,來不及去惦記心裡沒我的你。愛我,就陪我去遊稻城,去重慶吃火鍋,去迪士尼追尋童年的記憶。
  • 《白日夢我》:林語驚跟著我,倦爺疼你一輩子
    《白日夢我》:林語驚跟著我,倦爺疼你一輩子《白日夢我》是棲見大大的一部青春校園小說,前段時間剛看完,當時一直閒置在家又沒事可幹,所以就重拾起看小說的愛好。這部小說在網站上很火,再加上自己書荒的很,索性拿來看看。一直很疑惑作者為什麼取這個名字,直接白日夢不就好了嗎?
  • 親愛的,我在對你這愛而不得的思念裡心好疼好疼
    放棄這份愛,放棄這份情,就如連同自己的所有關於美好的深情記憶全部清空一般,讓你成為記憶的"植物人"……放棄這份愛,這份情,就如把一個人的整個生命色彩全部褪色,仿佛是把自己的心挖空,生疼......於是,這份沒有希望的愛情在看不到曙光的情況下,在疼的撕心裂肺,不能再忍受的時候,在我們讓思念和疼折騰的再不能承受的時候,我們累了,倦了……於是,我們再放下與堅守之間徘徊……當我們最終無奈想要選擇不再忍受這份思念帶來的疼,想要放下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放下這段感情,放下這個人,放下這份思念後,我們將會比那份思念的疼更疼!
  • 我錯過了緣分錯過了你,你的笑容一直在我心裡
    音樂這東西,開心時入耳,傷心時入心。快樂的時候,你聽的是音樂;難過的時候,你開始懂得了歌詞!有些話,那些內心的掙扎,我們都沒有立場再去對對方傾訴,或者我們還想保留那麼一絲絲已近乎透明的尊嚴。不想讓家人和朋友知道我們不好,所以說給陌生人聽,因為忍著太痛,安慰,同情,共鳴,什麼都好,我們只是對著所有不認識你的人說著想對你說的話而已。
  • 「你不是我爸爸,你是手機的爸爸!」這句話刺痛多少家長的心!
    生活中,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習慣了用手機打發時間,卻忘記了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成長。看到過很多人都在轉發的一段視頻,一名小學生的作文:《爸爸,我一直想對你說》。爸爸,我一直想對你說:和我玩一會兒。每當看到別人的爸爸帶他們出去玩的時候,我是多麼的羨慕我就只看見你玩手機!玩手機!玩手機! 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
  • 「媽媽,請你殺了我.」
    我很想問媽媽,爸爸去哪兒了,但是我不敢。因為這兩個字一說出口,我準要挨打。我偷偷地問過鄰居黃阿姨:「黃阿姨,我媽媽怎麼這麼兇啊?」黃阿姨嘆了一口氣:「唉,孩子,你是個苦命的人,你媽媽也是。」聽黃阿姨說,媽媽為我吃盡了苦。生我的時候,她大出血,躺在手術臺上險些死掉,爸爸不在身邊,連個籤字的人都找不到。
  • 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兒
    爸爸,你喝醉了酒就摔家裡的盤子我不管,你嫌媽媽做得菜鹹就甩下筷子我不管,你把哥哥摁到板凳上用皮帶揍我不管,甚至你總是用手擤鼻涕我都不管,可你就這麼縱容你的女兒一無所知的長大,長成一個粗枝大葉的準文盲,這讓我覺得那個童年是爸爸你讓我失去了很多。   爸爸,那年我15歲。
  • 高以翔爸爸用歌聲送別兒子:從此以後,你就住在我心裡
    世界就將能開始好轉……12月11日,高以翔離開的第15天,高爸爸和王力宏、潘瑋柏、範瑋琪等一眾好友,用一首《Hey Jude》為他送別。女兒一周歲的時候,她與老公李卓牽著孩子的手,照下了這樣一張照片。他們期許著,就這樣共同拉著她的手,陪著她長大,然後每年照一張同樣的照片。可沒想到的是,這樣的照片,最終只留下了這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