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概況
天貓30分鐘成交額破3723億元,超去年全天。京東方面,2020年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23:59,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超2715億元,再次創造了新的紀錄。據官方數據,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成交額達到4982億,超過450個品牌成交額過億。「雙11」進入第二波售賣期的尖峰時刻,電商平臺和品牌商家紛紛創下新紀錄。
「雙11」無疑是一場買買買的狂歡,卻又遠遠不只是一場消費狂歡。從商家到消費者,從外貿工廠到田間地頭,從直播生態到物流體系,從線下商業到技術保障,從國內到海外,人們在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感受著消費的熱度和力量,這也讓這個「加長版」的「雙11」更加意味深長。今年的天貓「雙11」從「光棍節」變身「雙節棍」,售賣周期提前到11月1日開始,形成了更長周期的消費爆發。4982億元的成交額數字表明,中國市場的巨大內需動能、數位化帶來的創新紅利,帶動天貓雙11實現新增長。
二、 熱點概況
@新華視點:2020年「雙11」註定不尋常,全球疫情陰霾籠罩下的特殊之年,中國以一場超乎想像的消費盛宴,向世界展示了經濟快速復甦的活力。
@天貓「雙11」發言人彭美:中國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雙11』也同樣如此。我們不僅關注成交總額的數字,我們更關注結構,關注『雙11』這個大舞臺給中國乃至世界商業能夠帶來什麼新的變化。更多高質量、有創意、有設計的好產品、新產品能夠在「雙11」為消費者所認知,更多的新場景、新體驗、新技術在這個練兵場得到檢驗,所有這些,都會是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優化的證明。
@網友:該買的還是要買,不表明錢袋子有多鼓。恰恰說明,更多的人想節省開支,希望佔點「優惠」的便宜。
三、深度分析
(一)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消費回暖的寫照
在全球疫情第二波、第三波不斷襲來的背景下,中國「雙十一」的火爆猶如黑夜中的星光,成了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消費回暖的寫照。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作為最早爆發疫情的國家,我們抗住了壓力,戰勝了疫情,實現了復工復產和抗擊疫情的雙勝利。
(二)產業復甦,數智化「反哺」實體經濟
直播帶貨、助農扶貧專場、VR沉浸式購物體驗等新形式的加入,讓網購為我們帶來了更加新穎、舒適、便捷的消費體驗,也為商家帶來了更多的銷售渠道,更創造了新的經濟業態和就業渠道。電商大數據成為傳統製造業、農業的神經中樞,定製化、智能化、個性化的購物正成為常態。藉助電商平臺,企業和個人都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
四、考場模擬
萬眾矚目的2020年「雙十一」在全民的參與中落下了帷幕。即便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今年的「雙十一」仍然取得了輝煌的銷售成績。對於疫情下網購的逆勢火爆,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今天,你剁手了嗎?」2020年的「雙十一」全民狂歡購物節如期而至。在買買買的號召下,全國人民的消費熱情再次打破了紀錄,僅阿里、京東平臺在雙十一當天的銷售額就超過了7000億。這一成果的獲得,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消費全面萎縮的大背景下,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復甦添上了難得的一抹亮色。
對此,我們要看到,今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疫情蔓延,中央採取了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則果斷地採取措施進行非常嚴格的疫情管控。國民經濟也因為疫情的原因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才實現了正增長。同時,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各國因為防控疫情也不得不採取各種管控措施,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各主要經濟體今年都出現了明顯的萎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率先實現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並由此迸發了巨大的復甦潛力,這一切在今年的「雙十一」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我們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實屬不易,也讓世界各國感嘆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韌性和潛力。
此外,「雙十一」的火爆也從另一個方面再次印證了「網際網路+「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直播帶貨、助農扶貧專場、VR沉浸式購物體驗等新形式的加入,網購為我們帶來了更加新穎、舒適、便捷的消費體驗,也為商家帶來了更多的銷售渠道,更創造了新的經濟業態和就業渠道,值得我們認可和肯定。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天量成交數字的背後,網購在發展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產品質量不過關、售後無法保障等最被消費者詬病,但猶如頑疾般困擾網購;很多商家的優惠規則複雜,讓消費者無所適從,甚至出現商品價格明降暗升的各種「套路」;銷售數據造假,或者刷銷量、刷信譽、刷好評等等,這些都為蓬勃發展的網購蒙上了一層陰影。
對此,我們需要多措並舉,採取有效的措施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範網購的健康發展。
首先,所謂誠召天下客,譽從信中來,商家應該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譽和利潤猶如硬幣的兩面,互為因果。在經營過程中要嚴守誠信,尊重每一位消費者的利益和訴求。
其次,各個電商平臺要承擔起自己的主體責任,在交易規則、售後保障、準入和退出機制等方面完善標準,嚴格執行,保護交易的安全和公正。
再次,市場監管、公安、消協等部門和機構也要加大宣傳和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和理念,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
最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應該擦亮雙眼,提升辨別能力和意識,自覺抵制誘惑,避免掉入網購的各種陷阱;同時,在遇到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勇於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編輯:wangxuan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