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信裡的朋友越來越多,最有趣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看朋友圈或者和誰聊天,如今的朋友圈千篇一律,朋友小茹的微信裡有八百多個好友,她說她的朋友圈除了「廣告」就是「旅遊」。
和誰聊天,我一年到頭也不和誰聊天,以前還會在一些聊天群裡閒聊聊,現在除了和父母和家人聊聊,就是因為工作而談。
反而最有趣的事情,居然是刪除「朋友」,曾看到一篇文章,題為生活需要做出一些減法,我覺得微信也是如此,朋友圈也需要經常整理,把自己不喜歡的,對人生無太多正面意義的東西刪除掉。
有幾種人,還不如在微信裡直接刪除。
第一種人,就是那些每天都在網上發一堆「廣告」的人。
有一位不是朋友的同學,前些年突然加了我的微信好友,他只說了一句話——有事兒常聯繫,之後就再也沒有過交流。
後來這些年我每天都能看到他發無數條「廣告」,說實話心裡感覺就是不厭其煩,有好幾次都想把他刪除,但我膽怯了。
其實,本來就不是朋友,也許一生都不會有交集,卻在這虛擬空間每天都要見到,我只是希望人生更純粹一點,簡單一點,生活空間更乾淨一點,與其在,不如不再!
因此,有一天我就把這樣的人刪除掉了,心裡解釋一句,不好意思,生活中的廣告已經太多了,在朋友圈裡,我至少不需要辦個會員。
第二種人,前任。
留著她有何用,有一天媳婦突然發現了她的存在,還查看了我們倆的聊天記錄,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交流,就怕有人吃醋。
吃醋也就算了,就怕誤會了誰,就怕影響了感情,就怕招惹一堆沒必要的是非。有一首歌寫的很好,相見,不如懷念。
前任就是前任,曾經感情再好,不還是分了。後來每個人都會結婚,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家庭,為了彼此的幸福,還是刪除了好。
再不刪除,也就是在微信上擱著,基本沒什麼聯繫,還會對幸福指數起到削減作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更要為愛人著想,刪就刪了吧。
第三種人,沒有友情的同事。
曾經有一些同事,朝夕相處建立了友情,她不刪我,我不刪她,內心裡就有一份不舍,可是有的同事,根本再無交流,其實也等於有點浪費空間。
人活著,自然得重情義,朋友多不代表魅力指數就有多高,朋友圈的好友不少,其實能聯繫的有多少,視彼此為知己的有多少。
沒有友情的同事,還不如刪除掉,人生在世,完全沒必要為了湊人數滿足自己空虛的靈魂,來來往往的人多了,有幾個能記住你的模樣,你又記住了誰的面龐。
頂多也就看看誰發了什麼朋友圈,幾年後甚至得好好想想,她是誰來著,我們之間留下過很深的感情嗎?刪除了吧,和前任曾經感情還很深呢,那又怎樣,你是我的時光過客,我是你的歪瓜裂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