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影視行業經歷了一次震蕩,IP失靈、流量滑坡,優質內容重新佔據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持續產出優秀作品的公司成為廣告主和我們關注的對象。
TopMarketing為此走訪了國內一線影視綜藝娛樂製作公司的優秀製作人,了解他們的內容製作秘籍以及背後公司的內容生產力,推出了「製作人系列專訪」欄目。
本篇為「製作人系列專訪」欄目的第二篇。
2019上半年三檔偶像選秀節目來勢洶洶,行業都在期待下一個爆款的時候,脫穎而出的卻是一臺老小鹹宜的電視綜藝《王牌對王牌4》(以下簡稱《王牌4》)。
王牌IP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季,不但沒有走上綜N代收視下滑的老路,還逆勢上揚。
在播期間收視率橫掃各大衛視,以1.41的平均收視、1.626的單期最高收視斬獲12連冠,開創2019年這個春天全國綜藝市場的最高收視。
而且火爆不只在收視率上,《王牌4》累計28.3億的播放量還佔據了2019新綜藝網播量第一的位置,到現在都沒有被打破。話題度上也不遑多讓,全網熱搜312個創綜藝節目全網熱搜最高紀錄,單微博熱搜就上了81次。在口碑上也超過了之前的三季,豆瓣評分達到7.2分。
《王牌4》的優異表現讓浙江衛視穩坐2019Q1衛視綜藝的收視寶座。
這個好成績背後離不開王牌IP系列總導演吳彤。曾經的最年輕製片人,現在的浙江衛視節目副中心主任、金牌導演吳彤和浙江衛視共同成長這些年,為浙江衛視打造了多檔爆款綜藝,不管是《王牌對王牌》還是《演員的誕生》,都展現出了吳彤作為金牌製作人的實力。
通過和吳彤的對話,TOP君窺探到了《王牌4》的製作秘籍,以及浙江衛視的內容爆款方法論。
藝人掌控力是王牌IP的護城河
《王牌4》在播期間上了81次微博熱搜,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經典IP卡司重聚的話題。就拿第八期來說,光晴兒和老佛爺重聚這個環節,就有6個微博話題。
這些藝人在王牌舞臺上重新扮演自己珍視的角色,也讓這一part成為王牌IP最具收視競爭力和熱度的環節。這也印證了一句行業公認的話:「選對了嘉賓,節目就成功了一半。」
但對吳彤來說,要徹底理解這句話,經歷的過程可謂曲折。
很多年前,吳彤首次獨立操作綜藝節目,那時的他在卡司選擇上偏向人氣超高的年輕明星,吳彤回憶了一個細節:「當時節目請到13快男來做嘉賓,要票的粉絲都跪在大廳門口。」這種火爆給了他底氣,卻也讓他更加疑惑,因為收視率卻只跌不漲。
終於有一天,臺長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收視率不在一個月內破1,吳彤就要被掃地出門。
迫於生存壓力和想證明自己的心,吳彤在同期最火的節目中選中了潘長江——一位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換卡司的效果立竿見影,當期節目的收視就飆到了0.98,第二期就升到了1.1。
被收視率教做人後,吳彤深刻理解了電視綜藝的受眾喜好,給自己定下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兼顧全年齡段的受眾」。
所以不管觀眾的喜好是什麼,在吳彤以及浙江衛視製作的節目裡,一定能看到自己喜歡的藝人。
但對所有的內容製作團隊來說,選擇中意的卡司陣容不難,難的是怎麼讓「擬邀」變成現實。
外界一直很疑惑,為什麼像「老佛爺」的扮演者趙敏芬這樣已經退圈多年的演員,會願意出現在王牌的節目裡。是不是浙江衛視花了大價錢砸下來的?
「怎麼可能!」吳彤毫不猶豫地否定了這種說法:「一是這些人砸錢也請不來,二是我們根本也沒那麼多預算,臺裡不可能批。」
在有限的預算和緊張的一周時間裡,吳彤和他的團隊憑什麼拿下這些「難請」的藝人呢?
靠的是「專業」,吳彤為這兩個字做出了解釋:「我們從工作的角度出發,給藝人最好的方案和建議。」
拿言承旭來說,這位在粉絲眼裡常年「神隱」的男演員,對上綜藝這件事其實非常的排斥,他會害怕自己的形象被破壞,顧慮自己的表現。為了打消言承旭的顧慮,吳彤和他見了一面,向他說明王牌的節目設置,以及節目組可以為他量身定製的環節,以及節目播出後能給他帶來的益處。
這一次見面讓言承旭接受王牌的邀請,最後的節目效果也讓言承旭對吳彤更加信任,把自己在各地的聯繫方式都發給了吳彤,以防吳彤聯繫不到他。
和毛阿敏的合作也是這樣,在一開始的邀約被拒絕之後,吳彤團隊每天都會拿出一套新方案來說服對方,最後毛阿敏也是被這種專業的態度打動,答應參與王牌。
王牌節目組所有的嘉賓聯繫工作都要在一周之內完成,吳彤把王牌團隊藝人掌控力的秘密濃縮為「王牌精神」——一定到最後一刻再放棄。
「從未有過」成為綜藝製作的原則
當年《演員的誕生》橫空出世,讓市場看到了「演技競技」這個垂類的商業價值,在此之前,市面上從未有過演技競技類綜藝節目。
對吳彤來說,「從未有過」也是他做綜藝節目這麼多年的核心方法。「在王牌裡,我們要讓藝人說從來沒說過的話,展現他從未向大眾展示的一面」,吳彤對TOP君說,「做綜藝,就要做別人沒做過的題材,嘗試別人沒嘗試過的領域。」
所有《王牌4》就改變了節目設置,將原先的主題對抗變成了家族模式,用吳彤的話來說:「相當於做了個新節目」。
「新」就意味著風險,《王牌4》有著固定收視用戶還比較穩妥,新綜藝《演員的誕生》在籌備期間就遭到了多方質疑,吳彤和臺長都頂住了很多壓力。
但《演員的誕生》還是順利誕生了,這背後除了吳彤本人的權威外,還有浙江衛視激勵創新的內部環境在起作用。
在浙江衛視想要籌備一臺新綜藝可以有三種途徑。
第一是已經成型的大團隊內部孵化,《演員的誕生》和《王牌對王牌》都是吳彤團隊提出的想法,依靠團隊領導的判斷力決定下一步的方向。第二是每月一度的創意方案提交,有想法的員工可以在這個時候將自己準備好的方案展示給臺裡。第三是每年一度的內部創意比賽,勝出的方案可以得到執行。
為了激勵團隊創新,生產出更多的爆款產品,浙江衛視啟用了和廣告收入掛鈎的人才激勵制度,以此保障浙江衛視的內容創意源源不斷。
用自然的心態擁抱廣告主
2017年被稱為網絡綜藝和電視綜藝的分水嶺,網綜《中國有嘻哈》招商7億的消息讓臺綜感受到了危機。到了2018年,隨著越來越多的超級網綜出現,唱衰電視綜藝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但王牌IP的廣告主卻始終長情,vivo從第一季開始就是王牌的冠名商,一直支持者王牌IP的發展。
vivo如此堅定的選擇王牌IP,除了節目本身的影響力,還有吳彤團隊的努力:「我們始終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廣告主。」
在吳彤團隊中有一名專職的商務導演,負責將品牌的需求傳遞給節目組。商務導演會在創意階段就參與進來,和節目組一起努力提升植入效果。
在第十期節目中有一個語文詞語競賽的遊戲環節,需要嘉賓們說出ABAC式的成語。這個時候賈玲直接說出冠名商vivo,這一段也成為了這一期的笑點之一。
vivo被巧妙地植入進了遊戲環節,成為內容一部分,而這樣的例子在王牌中隨處可見,
TOP君和吳彤一起回顧了王牌成功的方法論,總結出了三條。一是靠專業提升藝人掌控力,二是堅持「從未有過」的創作原則,三是積極擁抱廣告主。
吳彤的判斷力,團隊的堅持,再加上浙江衛視的支持,讓王牌IP的生命力越來越強,也讓浙江衛視得以守住綜藝陣地。
在採訪的最後,吳彤透露了他的下一個綜藝將和演員有關:「和《我就是演員》完全不一樣,是一個新綜藝。」這個綜藝也許會取代《我就是演員》第二季,預定下半年的綜藝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