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解鎖新時代大幕開啟,指紋識別技術將被無情拋棄?

2021-02-12 芯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稱,在皮克斯公司2004年出品的經典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中有一個令人難忘的片段:片中的「超能先生」拿起一部極薄的平板電腦,該電腦啟用了臉部識別功能驗證他的身份,然後才告訴他需要執行秘密任務的具體內容。

在過去了13年後,如今許多輕薄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支持通過按壓手指指紋來解鎖設備的方式,而《超人總動員》中的臉部識別技術似乎也即將來到我們身邊。比如,一些筆記本電腦和行動裝置如今都開始支持臉部識別技術。此外,隨著體積小到足以裝進我們手機的專用硬體不斷成熟,這一技術的未來應用範圍恐怕也將迎來巨大擴展。

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利用臉部來解鎖設備不久後就會變成司空見慣的事情,不再是間諜和超級英雄們的特權。

技術先行

作為行動裝置晶片行業的領導者,高通最近推出了「Spectra成像系統」(Spectra imaging system),該系統可以從包括臉部在內的對象提取深度信息。該公司的計劃是,將該技術嵌入到即將推出的新一代驍龍(Snapdragon)旗艦級移動處理器中。與此同時,在蘋果即將推出市場的HomePod智能音箱固件在網上洩露後,開發者發現了一些預示新iPhone可能也會配置類似深度知覺和臉部識別功能的重要線索。

需要指出的是,該技術有別於全球各地監控攝像機所廣泛採用的臉部識別技術,後者主要通過與擁有數百萬張臉部照片的資料庫與臉部照片進行對比的方式獲取信息,且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於安全監控、支付等領域。

幸運的是,如今用戶手中的手機攝像頭相比監控設備已經具備了一些優勢。手機攝像頭不需要在人群中將你識別出來,它只需要識別用戶的面孔即可。而且,手機攝像頭完全能夠勝任這一項任務,即便在離你一兩英尺遠的地方它也能夠快速地拍出精細的照片。

該技術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即被稱作「結構光法」(structured light)的深度感測技術會在人的臉部或者任何其它目標物體上虛擬噴出數千個微型紅外點。通過識別這一片紅外點中的扭曲情況,攝像頭會收集到非常精確的深度信息。而且由於手機的攝像頭能夠看到紅外線,而人看不到,因此這類系統可讓手機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進行解鎖。

雖然蘋果還沒有正式對外宣布將使用這類技術,但該公司對於紅外深度建模和臉部識別技術並不陌生。該公司此前曾被授予一項非常類似的工序專利,但蘋果方面始終拒絕就它可能在開發的技術發表置評。

簡單來說,蘋果所持有的工序專利類似微軟Xbox 360 Kinect運動傳感器的精簡版本。而且,蘋果早在2013年就收購了Kinect早期開發商、以色列初創公司PrimeSense,因此該交易的達成或許並非偶然。

與此同時,高通計劃將Spectra處理器推向未來的Android手機。三星之前支持臉部識別的圖像處理器有時會將放在手機攝像頭前的人臉照片誤以為是真人。但高通堅稱,深度感測臉部識別技術將採用「活性檢測」,因此即便是3D列印的面具也無法瞞過該系統(但該公司也承認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可能能夠瞞過系統檢測)。

前景廣泛

高通負責安全和機器智能產品的高級總監賽-喬杜裡(Sy Choudhury)指出,教我們的手機認識我們的臉是什麼模樣,就跟教它們我們指紋是什麼模樣類似。因為手機會首先拍下你的臉部照片,然後提取出相關特徵信息。在你解鎖手機的時候,它就會拿這些信息與臉部進行比對來判斷能否解鎖設備。

同指紋識別一樣,用戶臉部信息會安全地存儲在設備上面,而不是雲端。從蘋果因為拒絕解鎖嫌犯iPhone手機同美國聯邦調查局互懟,到亞馬遜堅稱其語音助手Alexa不會在未激活狀態上傳任何語音信息的立場來看,科技企業未來可能會以這種隱私保護作為設備、技術的重要賣點之一。

目前,已經有部分筆記本電腦在使用微軟Windows Hello臉部識別技術實現快捷登陸,部分設備則已經配備了英特爾的RealSense 3D深度攝像頭。

對此,生物特徵識別公司創始人兼聯席CEO喬伊-普裡蒂金(Joey Pritikin)表示,這樣的技術會逐漸深入移動供應鏈、實現價格下探,然後進入價格較低的低端設備中。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未來臉部識別技術會出現在配備攝像頭的智能門鈴、智能門鎖以及亞馬遜Echo Show等智能音箱上。在這些智能設備上,針對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會帶來額外的加分點,比如如果系統知道是你在使用,它可能會自動播放最新一集的《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如果它識別出的是你的孩子在使用,那它可能就會自動播放「芝麻街」(SesameStreet)節目。

短板猶存

跟所有全新技術一樣,臉部識別在帶來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同時可能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在許多使用情景中,掃描指紋可能會更加方便一些。因為臉部識別算法可能會因為用戶佩戴了或沒有佩戴眼鏡而無法正常運行,尤其是太陽眼鏡。在冬天使用指紋識別解鎖手機的時候,你可能需要脫掉你的手套。但在使用臉部識別的時候,你可能需要在每次改變髮型後重新錄入自己的臉部特徵。

而且,似乎所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都存在各自的不足,比如虹膜識別技術可能比臉部識別還要特別一些。因為使用這一技術需要讓手機湊到用戶眼前,且由於虹膜缺少輪廓,該技術還是會被靜態的虹膜圖片矇混過關。

潛力無限

「臉部識別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變得無處不在,因為攝像頭傳感器部署起來非常容易。我想,我們在日常活動中使用到多重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將只是時間的問題。」普裡蒂金補充道。

考慮到蘋果現有的指紋傳感器已經支持Apple Pay在商戶驗證支付這一點,我們相信蘋果未來也將支持通過臉部識別技術驗證支付。

當然,這種臉部識別技術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該技術擁有足夠的潛力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今後用戶只需要看著設備的攝像頭就可以獲得某種權限,且人們很容易將此視作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可以肯定的是,臉部識別技術可以為用戶帶來更高級別的安全保證,能夠幫助我們擺脫那些讓我們銀行帳戶和線上生活置於風險的壞習慣。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系統不會被攻破。但至少從短期來看,每天早上對著手機笑一笑會比反反覆覆地輸入同一個密碼解鎖設備要安全的多。(綜合/湯姆)

稿源:騰訊科技

8月28日,芯智訊將主辦《新交互·新風口——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我們邀請到了高通、費恩格爾等指紋晶片廠商,以及指紋模組廠商歐菲光,語音識別及聲紋識別代表廠商科大訊飛,人臉識別技術廠商曠視科技,虹膜識別技術廠商中科虹霸等眾多生物識別領域的知名企業和技術專家與大家共同探討生物識別的前沿技術,解析生物識別技術如何助力行業的創新與變革。

在線報名:通過活動行網站報名

掃碼立即報名

或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報名

微信報名:278317607

商務合作:18620305740

(還有少量空餘時段)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xintiyan001
投稿請發至:yj@padnews.cn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相關焦點

  • 全面屏時代「霸主」誕生:屏幕指紋以70%普及率成第一大解鎖方案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我們了解到很多關於vivo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產品如何直接影響市場的案例,它推動各大廠商快速採用其新標準、追隨其新技術,助力了智慧型手機行業加速變革,並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 密碼、指紋、臉部識別…這些真的安全嗎?
    密碼、指紋、臉部識別…這些真的安全嗎?縱觀這些排名靠前的密碼,可以說全世界用戶在設置密碼的時候都相當「有默契」,為了方便記憶,怎麼簡單怎麼順手怎麼來,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部分都可以在10秒內被破解,即便是新上榜的「picture1」,破解時間也不會超過3小時。
  • FaceID的出現開啟了生物識別安全性便利的新時代
    Face ID的出現開啟了生物識別安全性便利的新時代。它還促使具有隱私意識的人們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警察可能會通過將設備舉起所有者的臉來試圖解鎖沒收的iPhone XS。與使用Touch ID一樣,即使在手機放在口袋裡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快捷而實用的快捷方式在任何時候快速,謹慎地禁用Face ID。
  • 指紋識別技術加持,第四代勝達智能升級
    同時,相比傳統的光學識別,該系統被誤認得機率僅有五萬分之一,安全係數要比普通得汽車鑰匙高出五倍之多。應用方面,駕駛員通過把手內側的傳感器識別身份,可以實現解鎖車輛的功能。進入車內,駕駛員通過識別集成在一鍵啟動按鍵上的傳感器,啟動發動機,全程無需鑰匙即可將車開走。
  • iPhone 8 新特性曝光:指紋識別被隱藏、3D Touch 更加好玩
    據說為了紀念 iPhone 十周年,這臺 iPhone X 將會是重頭戲,而近日我們又得到了一些關於這臺手機的新特性。指紋識別模塊也隱藏於屏幕下方,還將配備臉部識別我們已經知道 iPhone X 為了提高屏佔比,或採用去掉實體 Home 鍵的設計,既然去掉了實體 Home 鍵,也意味著指紋識別也要另找居所
  • 指紋識別真的那麼重要嗎?!
    不過大家在關注指紋識別技術的時候似乎忘記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指紋識別本身的應用和實用性。似乎包括蘋果在內,大多數指紋識別手機和功能都只是個擺設而已,除了讓解鎖更快之外沒有什麼實際性的作用。指紋識別是一種生物識別安全技術的衍生物,目的並不是識別人體的指紋,而是通過指紋對照來認證主人信息,從而解鎖信息和密碼。
  • 或引入最先進屏下指紋識別
    從iPhone 5S首次加入的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到iPhone X取消指紋識別功能,以Face ID人臉識別替代,都引領了手機行業的發展。如今,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已經成為iPhone的標配功能,但是這項功能在臉部被口罩遮擋的情況下,解鎖效率與便捷性便會大打折扣。過去的兩年,外界不斷又流言稱蘋果會在今年的iPhone 13中引入屏下指紋解鎖功能。
  • 【前沿】傳三星Note 9屏下指紋比Face ID還貴;華為或採用高通指紋識別;vivo X21 UD搭載Synaptics指紋
    最新的Galaxy S9智能機,雖將指紋模塊安置到雙鏡頭底下,解決了問題,但仍舊放在手機背面,這麼做就無法增加電池空間、延長續航力。IHS Markit主管Jusy Hong說,蘋果 應會繼續使用3D臉部識別技術,但三星、華為則料將採納內嵌在屏幕的指紋識別科技。 不過,由於技術較複雜,在屏幕內嵌指紋傳感器的技術,會比蘋果每支手機要價15.2美元的Face ID技術還貴。
  • 指紋識別或許真沒了 iPhone 8解鎖界面曝光
    自從iPhone 5s時代的指紋識別誕生後,這一項看似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升級,漸漸成為了行動支付發展的必備裝備。而指紋識別在經過幾年的發展後也迅速普及開來,現如今已經成了千元機的標配。但是在全面屏來臨的和時候,Home就鍵無處安身了,甚至有消息稱iPhone 8可能會取消指紋識別。此前有消息稱iPhone 8可能會採用背後指紋識別的方案,但是仔細想想就算喬幫主不在了,iPhone也不至於墮落到這個地步吧!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組疑似iPhone 8 3D面部識別的錄入和解鎖界面,全新的解鎖方式將命名為「Face ID」。
  • 屏下指紋盛行當下,手機解鎖方式經歷變化你知多少?
    3G時代,智慧型手機九宮格式解鎖隨著智慧型手機進入3G時代,手機裡面的個人隱私也開始多了起來,簡單的滑塊解鎖已經無法保護隱私了,而在當時的各大系統都加入了新的解鎖方式。當Apple的工程師通過四位數的密碼解鎖時,安卓採用了九宮格式的解鎖方式。
  • iPhone13或支持指紋識別:疫情中Face ID不方便
    蘋果在iPhone5S時代,首次在手機上引入指紋識別,經典的圓形鋼圈設計,延續了幾代產品,安卓手機也紛紛效仿。時至今天,還有相當大比例的手機,還在使用指紋識別。 更準確生物識別技術,更快速的解鎖和更安全的支付,讓Face ID擁有一個龐大而且複雜的組件,劉海就是蘋果無奈做出的妥協。
  • 面容ID+指紋識別!iPhone 12系列或將同時支持兩種解鎖
    今天凌晨,蘋果正式宣布將於10月13日當地時間上午10點(北京時間10月14日上午1點)在蘋果公園舉行2020年蘋果秋季新產品發布會。在這次會議上,備受期待的iPhone 12系列將與您正式見面。隨後,外國網友曝光了一張圖片,上面的信息表明,iPhone 12將支持Touch ID功能,這意味著該系列手機將支持使用指紋來解鎖手機。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出現的型號是之前已經在網上流通的iPhone 12系列手機,而且三個鏡頭攝像頭模塊的出現表明它是更先進的產品。
  • 揭開京東方全屏指紋識別技術神秘面紗
    指紋識別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其應用方向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需要高度安全防護的涉密系統,二是針對大規模人群的身份鑑別技術,三是針對城市公共事務的市民應用,四是從現實生活進入網際網路虛擬世界的認證應用。
  • iPhone 13消息曝光,或將同時配備屏下指紋解鎖和Face ID
    10月19日消息,目前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已經開啟了預售通道,消費者可以在官網進行預約,首批預約的用戶將會在23號左右陸續收到產品。iPhone 12系列機型還在預售階段,iPhone 13的爆料就已經來了。
  • 【數碼吐槽大會】三星指紋解鎖存在漏洞,生物識別是否安全?
    這位英國男主之所以可以解鎖這款手機,癥結可能在這款全包矽膠套上:「首先這個「全包矽膠套」,是把手機正面和背面都用矽膠材質包裹起來,所以相當於在屏幕上增加了一層較厚的「矽膠膜」。根據男主描述的時間線,女主應該是「戴套」錄入指紋,也就是說在錄入過程中女主指紋與矽膠套紋路存在重疊的情況。由此推斷,當男主再進行指紋識別時,也會與矽膠套紋路有重疊,所以這可能是漏洞出現的原因,導致任何人都可以解鎖手機。」
  • 密碼、指紋、臉部識別…你正在使用的安全措施真的安全嗎?
    在這當中,「123456」為去年的最常用密碼榜第二,在今年躍居榜首,有將近250萬人使用,而「picture1」和「senha」(葡萄牙語)則為今年新上榜的密碼,有趣的是,頗具中國特色的「5201314」密碼也榮登榜單,排在第48位。
  • 臉部識別手機有哪些 2018最新支持人臉識別的手機推薦
    不管是旗艦機還是千元入門級基本上都標配全面屏設計,當然除了這個我們還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對於面部識別相信很多用戶不會陌生,要知道這個功能在去年的智慧型手機就出現過,只是那個時候尚未完全普及。而到了今年如今的千元機都基本上標配人臉識別解鎖。我們知道指紋識別安全性沒有人臉識別安全係數高,正是這樣的因素加劇了面部識別趨勢的發展。
  • 蘋果為何放棄指紋解鎖而採用faceID?
    隨著時代的發展,智慧型手機行業也在飛速進步中,各式各樣的手機的發布已然是科技進步的見證。而手機界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蘋果陣營,另一個就是安卓陣營,二者在本質上就有非常大的區別。手機最初的解鎖方式是數字密碼解鎖, 然後則是圖形解鎖,最後就到了指紋解鎖,而指紋解鎖在近幾年也玩出了花樣,從背部指紋到側邊指紋,最後到了我們熟悉的屏下指紋技術,並且隨著科技進步,屏下指紋的解鎖速度也在一天天提升,不斷向著實體指紋的快速逼近。
  • 僅中國有屏下指紋技術嗎_中國指紋識別技術公司匯總
    2013年,蘋果率先推出了首款採用Touch ID指紋識別技術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5s,隨後便成功推動了指紋識別技術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應用。相對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來說,指紋識別技術在保證足夠安全和準確性的前提下,具有更為便捷、易用、穩定、低成本等眾多方面的優勢。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發展,2015年指紋識別已迅速成為了千元智慧型手機的標配。
  • 帶上口罩面部無法識別蘋果Face ID成雞肋 網友:懷念指紋解鎖
    特別是此前比較習慣於使用人臉識別解鎖的小夥伴,現在在大多數場景下就只能使用指紋解鎖了,而對於僅有Face ID和密碼解鎖的iphone來說,一直被蘋果引以為傲的Face ID人臉識別也成了雞肋,不少網友呼籲,懷念指紋解鎖啊!日前,前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李楠在微博吐槽:「Face ID最近在中國是真心變成了一個雞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