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海洋大學2020年新年獻詞
揚帆新時代
逐夢新徵程
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
時序更替,永不停歇。當元旦第一縷陽光從東海之濱冉冉升起,溫暖的光輝,已悄然帶我們走進2020年。值此辭舊迎新,共慶新年元旦之際,謹向全校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向長期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節日的問候與衷心的感謝!
時代的大潮奔騰不息,時間忠實地記錄下奮鬥者的足跡。回首2019年,我們充滿自豪!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穩中求進,砥礪前行,「雙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這一年,我們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貫徹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為導向,推動學習教育往實裡走往心裡走往深裡走,形成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實施方案、新農科建設實施意見等舉措。圍繞立德樹人、基層黨建、能力提升等辦學治校重大問題,深入調研,完善發展思路。聚焦師生關切,把「改」字貫穿始終,真抓實幹,不斷提升師生獲得感、滿意度。
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這一年,我們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發展,強化科技服務能力。堅持「水域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和地球環境生態保護」的學科主線,落實轉型發展和質量提升雙重任務,實踐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雙重使命。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成立極地研究中心、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優化近海、深海、極地學科平臺布局。「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遠洋漁業國際履約團隊全年派出79人次代表國家參加漁業履約會議30次,提交決策諮詢報告數十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與長江辦共建長江水域生態保護戰略研究中心,開展「千裡長江漁村行」,調研沿江10個省區市的退捕機制,提交7份高質量報告。共同發起成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教授博士服務團連續15年在西藏、貴州、雲南、青海等地開展對口支援,推廣綠色生態養殖。西藏亞東鮭魚人工繁育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二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典型項目。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連續舉辦三屆「一帶一路」漁業高級培訓項目,在加納舉辦首期羅非魚養殖技術國際培訓班。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作為全國唯一具備國際互認資質的船舶壓載水檢測試驗室,成果轉化交易額達1600萬元。開展崇明水生生物資源大調查,建立資料庫和基因庫。投身臨港新片區建設,承辦頂尖科學家論壇,參與上海市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功能型轉化平臺建設。101名學生志願者參與為期10天的第二屆進博會服務保障。
船舶壓載水檢測實驗室獲USCG認可資質
極地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教授博士服務團連續15年開展科技服務
國際履約團隊碩果纍纍
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漁業高級培訓項目
這一年,我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制定包含1個總方案、17個子方案的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將思政工作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強化課程育人,推進市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整體試點校」、高校思政課主題社會實踐試點校建設,深化「階梯課堂」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構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三級管理體系,思政要素全面融入培養方案。水產與生命學院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拓展實踐育人,構建「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踐育人體系。拓展「淞航」號遠洋漁業調查船育人平臺功能,完成「亞洲校園」校際間首航。榮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推進文化育人,弘揚海大精神,講好海大故事,完成大師劇《朱元鼎》、朗誦詩劇《黃炎培》巡演。推進體育美育,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體育教育教學體系。成立校藝術教育委員會,開展課外藝術教育普及活動30餘場,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金獎,劉錦波同學獲第八屆上海市大學生原創音樂大賽冠軍。優化環境育人,建成約6.7萬平方米的「海綿公園」,作為「華東自然海綿標杆」,為師生提供生態文明實踐教學、勤工助學平臺。優化校園服務布局,完成餐廳改造、連鎖品牌便利店入駐、自助印表機設置等,提升服務師生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矩立德,圍繞教師失範行為處理建章立制。
召開思政課程工作總結暨推進會
大師劇《朱元鼎》精彩上演
劉錦波獲第八屆上海市大學生原創音樂大師冠軍
海綿城市示範區風景宜人
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完成「亞洲校園」校際首航
我校龍舟隊勇奪2019年中華龍舟大賽總決賽亞軍
海大學子蟬聯第40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決賽銀獎
2019中日韓「亞洲校園」 暑期學校項目
我校學子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這一年,我們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制定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意見,完善學科運行機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海洋、食品高原學科運行不斷優化,學科實力顯著增強,植物與動物科學ESI前1%排名較2018年11月提高70位,農業科學進入ESI前1%。英文刊《漁業學報》被美國兩大資料庫收錄。科研能力進一步增強,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項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藍色糧倉」等項目30餘項,總到帳科研經費1.69億元,同比增長14.2%。授權專利198項。獲農業農村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省部級獎5項、學會行業及局級獎13項。教學改革逐步深化,制定落實總書記回信精神加強新農科建設意見及實施方案、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施方案,8個專業獲市教委推薦參加 「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評審,獲2個國家級、6個上海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全面修訂2019版研究生培養方案,增列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制定海洋科學博士點建設與發展規劃,系統推進海洋學科快速發展。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備案制」試行高校、中美學分來華留學專項、中非友誼「國際漁民」培訓專項,順利通過高等學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國際學生總量突破800人;制定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管理辦法,加快培養國際組織人才;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大學治理日趨完善,推進「依法治校示範校」建設,開展新一輪制度廢改立,形成以章程為「憲法」、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為「立法法」的制度體系。修訂學校章程,啟動校務委員會建設。修訂學術委員會章程,組建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推進教授治學。完善教代會、學代會制度,推進民主管理。落實教育部、上海市科改要求,修訂智慧財產權管理、科研項目績效管理等辦法。
召開第十五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
落實總書記回信精神加強新農科建設
農業科學進入ESI前1%
這一年,我們堅持黨管人才,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按照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要求,認真落實人才政策,制定人才發展指導意見、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開展缺崗補聘釋放「雙一流」政策紅利穩步投放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職數,引育並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入選各類人才計劃236人次,引進柔性人才24人次。制定創新團隊管理辦法,聚焦團隊發展模式和創新收入分配機制,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支持力度。實施青年英才攬蓄工程,舉辦水產學科青年學者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水產學科青年學者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舉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攻堅之年、教育綜合改革的衝刺之年,也是學校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試點、第五輪學科評估的迎評之年。
山河雋永,初心不改。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向新時代新徵程,我們任重道遠。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穩紮穩打,善作善成,主動擔當,砥礪奮進,開拓創新,譜寫海大新篇章!
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生活美滿,闔家幸福!
上海海洋大學
2020年1月1日
您還可以看看這些
回首初心丨30張高清大圖,大師劇《朱元鼎》2019年巡演完美落幕!
海大愛情故事,在最溫暖的日子,我保護你
海大通訊社
編輯丨丁琳 艾森
責任編輯丨張曼琳
策劃丨上海海洋大學黨委宣傳部 海納網絡文化研究室
投稿郵箱丨shou_gw@163.com
原標題:《上海海洋大學2020年新年獻詞:揚帆新時代,逐夢新徵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