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打算在濟南建立一個服務型醫院,幫助解決老百姓看病問題,初衷就是為了回饋濟南。」濟南大自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克璋是一名臺商,在濟南的二十多年裡,見證了濟南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濟南的溫暖,「當年,我們企業回臺灣上市的時候,濟南市政府、濟陽縣政府為了幫助我們,分別給了200萬元和100萬元獎勵。今年疫情發生後,政府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衝擊,又降低企業的電價,又拿到300多萬的獎勵補貼,還退還了一部分近兩年為員工繳納的五險費用,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
魯臺合作「牽線人」
讓更多臺商成為「咱濟南人」
王克璋與濟南的緣分源於一次小交會。1992年,王克璋作為一家臺資織布廠的原料供貨商代表,到山東青島參加「山東小交會」,因看好濟南的發展前景,隨後來到濟南與當地的化纖廠合資辦廠。
王克璋曾滿懷信心地預言: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山東將成為臺商布局大陸的重要區域,他也希望更多的臺資企業西進山東、落戶濟南,實現魯臺合作大發展。
在王克璋看來,濟南和臺灣風土人情有差異,文化可能適應很快,但真的想要完全融入,是很難的。「人在大學畢業後就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更何況是生意人,而且是異地的生意人。在異地,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更難,所以臺商需要一個圈子。」
1998年,當在濟臺資企業超過50家的時候,「臺商協會」應運而生,這個「圈子」就這樣建立起來了。之後王克璋當選位會長。
久居孔孟之鄉,深受儒家哲學薰陶的王克璋在這片土地迎來事業的高峰,濟南臺協也以溫暖的人文關懷深得臺商認可。當時的王克璋扮演起了「牽線人」的角色,向臺灣島內朋友推介「泉城」。
濟南臺協這座橋梁,讓越來越多的臺商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投資的興趣,越來越多的臺商和濟南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在王克璋擔任會長的期間,為新到濟南的臺商解決了很多生活方面的問題,包括住房、交通、子女就學等問題,加快了臺商和濟南融合,並努力讓更多臺商成為「咱濟南人」。
「真金白銀」惠臺政策
又拿到300多萬的獎勵補貼
王克璋坦言,作為商人,每一個臺商的投資先是著眼於經濟回報,而濟南能額外給予臺商的,是認同感和信任感。王克璋說,他在山東的二十多年裡,山東人們和政府提供了很多幫助,「當年,我們企業回臺灣上市的時候,濟南市政府、濟陽縣政府分別給我200萬和100萬的獎勵。
今年疫情的發生後,政府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衝擊將企業電力單價降低,退還了一部分近兩年為員工繳納的五險費用。企業在高新技術補助和研發方面拿到了205萬元的獎勵,出口創匯獎勵有40萬,天然氣和蒸汽方面的補貼有60萬,一共拿到了300多萬的獎勵和補貼。」
臺商王克璋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這只是濟南市實施惠臺政策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濟南大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弘正科技有限公司、濟南統一企業有限公司、濟南大潤發商貿有限公司等40餘家在濟臺企累計享受各項稅收減免千餘次,減免稅費總額達3.4億元。
記者了解到,為全面落實國臺辦『惠臺31條措施』『惠臺26條措施』和山東省『惠臺56條措施』,結合濟南實際制定了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體現濟南特色的『惠臺措施19條』,形成了『31+56+19』的惠臺體系,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臺胞臺商廣泛好評。」
將建醫院回饋山東
持續資助100位大學生和11位孤兒
一橋連兩岸,作為成功的企業家,王克璋始終沒有忘記應擔當的社會責任,不但個人資助了10多名貧寒學子,在他的建議下,濟南市臺協在2000年至2004年給予當地100多名貧寒學生每人每月100元的資助,濟南的臺商們對社會公益活動也都飽含熱情。
「臺商也是中國人,對投資地都很有感情。」王克璋認為,回報社會投身公益其實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但是隨著這些小事的增多,兩岸同胞會慢慢增進互相了解,繼而變成良性的互動,「通過點滴義舉,為兩岸積累著善意,這是臺商起到的重要作用。」
王克璋對山東的回饋不止如此。他向記者透露,未來五年他打算做三件事:第一,在棗莊投資3.1億人民幣建立分廠,這個項目預計三個月內可以開始;第二,收購濟南工廠隔壁的廢棄工廠,之後投資3千萬美金對濟南工廠進行擴建;第三、打算在濟南建一個服務型醫院。
採訪過程中,他著重提到,建立醫院的初衷是為了回饋山東,是為了幫助解決基層百姓看病問題。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創新就是生存之道
2015年11月9日,濟南大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3.95億元新臺幣(約合7674.19萬元人民幣),成為濟南市首家在寶島臺灣上市的企業,也是山東省首家在臺上市的臺商公司。
談及自己的多年的創業從業體會,王克璋先生表示,他多年來一直信奉出自於紅樓夢的一句話——「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這是紅樓夢裡頭有一句話,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現,其實都有它的原因,所以對我們來講呢,就是不斷的創新發展,每一次都是為下一個5年的新產品做研究開發的工作,不斷地研發新產品是我們公司的生存之道。」
濟南大自然集團始創於山東省濟南市,其全資子公司濟南大自然新材料成立於1999年,註冊資本:USD851.44萬美元,是一生產錦綸空氣變形絲與醋酸纖維絲束的臺商獨資企業。在各級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2005年開始建設試投產醋酸纖維絲束,並且運行良好。公司運用自主研發的生產醋酸纖維先進技術,並擁有臺灣先進的管理體制,保證了絲束的質量,產品暢銷近3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年產量:9000噸,員工人數:180人。
公司尊崇「踏實、拼搏、責任」的企業精神,並以誠信、共贏、開創經營理念,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用心服務於客戶,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