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機構化牛市盛行,相信很多粉絲朋友今年買的基金大部分是賺錢的,相反自己的股票操作則波動較大,有時候賺的多,有時候又關燈吃麵,整體算下來,應該是跑不贏基金的。那麼,知名的基金經理選股思路可供我們參考:
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現高毅資產董事長,他認為選股就那麼幾招,程咬金的三板斧:
1、估值:好公司貴了就不是好股票。
2、品質:便宜公司的基本面持續惡化就是價值陷阱,須分析品牌、渠道、成本、團隊、機制、行業競爭格局、成長性等。
3、時機:便宜的好公司沒有催化劑時也不漲。
三者中,1最簡單,可自學;2較專業,最好有人教;3靠悟,誰都可以學,但沒人可以教。時機最難把握。
1、估值:這股票為什麼便宜(估值水平與同業比,與歷史比;市值大小與未來成長空間比);
2、品質:這公司為什麼好(定價權、成長性、門檻、行業競爭格局等);
3、時機:為什麼要現在買(盈利超預期,高管增持,跌不動了,基本面拐點,新訂單等催化劑)。
目前的市場行情下,要麼你是選股能力比較強的人,要麼你就買些行業ETF比如證券ETF、晶片ETF等。或者寬基指數,比如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否則,2020年和2021年你只能是看著別人發財。當然,承認自己水平不行,也算走上了一個臺階。比如有著12年投資經歷的老哈,是把自己一部分資金配置到了優秀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上去。這麼做,一方面把選擇權交給優秀的基金經理,一方面,老哈也可以安心工作,做到升職加薪,獲取一份穩定的收益,也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輔導孩子作業,也有一部分時間作為自我提高之用。
...... ...... ...... ...... ...... ...... ...... ...... ...... ...... ...... ...... ...... ...... ...... ...... ...... ...... .....
邱國鷺在《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中談行業投資:「新興行業看需求,傳統行業看供給」。新興行業講的是需求快速成長的事,不必糾結於供給。而傳統行業則只有控制供給,企業利潤才能快速增長。過去的歷史表明,表現好的傳統行業要麼是寡頭行業,要麼是淘汰落後產能的行業,二者的供給增長相對於需求而言都受到了有效控制。
1. 什麼行業易出長期牛股?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行業。(如家電行業)
很多人認為小股票的成長性普遍大於大股票。如果是事實的話,那麼多數行業的集中度就會越來越低。但是只要關注一下工程機械、汽車、家電、啤酒、原料藥、網際網路等眾多行業,就會發現這些行業的集中度過去幾年都是持續提高到,這說明還是有許多行業裡的大公司增長快於小公司。這些行業裡面低估值、高成長的行業龍頭投資價值遠遠大於小股票。
這也可以看到為什麼白酒裡面,大家爭著配置茅臺、、、等。乳製品裡面配置,銀行裡面等等。
2.好公司的兩個標準
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複做。
3.為什麼網際網路金融不值得投資?(涉及到網際網路的本質)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人生人」,優勢在於能以極低的成本服務無數客戶,規模效應體現在「人多」,二八現象不明顯,典型的散戶經濟,得散戶者得天下。銀行業的本質則是「錢生錢」,規模效應體現在「錢多」,80%的業務來自20%的客戶,得大戶得天下。如日本的網絡銀行,12年,420萬客戶,600億存款,人均1.5萬,但一個傳統銀行的私人銀行部,可以達到人均2000萬存款,2萬客戶,4000億存款。(2014年數據)
...... ...... ...... ...... ...... ...... ...... ...... ...... ...... ...... ...... ...... ...... ...... ...... ...... ...... .....
最短期內老哈還是提示幾點風險(敲黑板、劃重點):
1、市場不會一直漲、高收益不是常態
有漲有跌是A股市場的歷史規律,持續快速的上漲為未來的下跌積累了風險。尤其是過去兩年結構性行情,讓很多基金保持了高額的收益,兩年時間翻倍的收益很多。這個業績明顯的偏離的過去10年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因此,今年的基金和股票投資,一定要降低收益率預期。
2、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原有上漲動力有所變化
應對疫情對我國的衝擊,央行採取了呵護企業的友好態度,不管是M2還是社會融資規模。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小額貸款的利率在下跌,餘額寶的收益在下降,連房貸的利率都降低了。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2020年經濟狀況那麼差的情況下,股市漲的這麼紅,就是因為央媽放的水比較多。但是,隨著經濟的復甦,央行的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這對於前期漲幅較大的股票而言,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3、重視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挑戰持續存在
美國政府換屆之後,中美關係將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後疫情時代,美聯儲如何主導沒有走勢,從而影響各國匯率和股市的變化?持續了12年的長牛、慢牛的美股,將何去何從?面臨這一切不確定性因素,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好市場大幅波動,大漲大跌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