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林俊傑是樂壇裡業務能力靠前的歌手,唱作才華出眾。
出道以來,他不僅給自己寫歌,還愛給別人彈琴。
在那些紅頭半邊天的旋律裡,都有林俊傑的音符。
人生的路是不同的選擇促成,假如當初某個環節出了錯,也就沒有的歌手林俊傑。
當年,林俊傑拿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offer,又得到了海蝶音樂的籤約合同。
面對兩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每個人都會遲疑不決。是跟走一條不會出錯的路,還是孤身去樂壇一搏?
林俊傑選擇了後者。
林家可以說屬於「音樂世家」,父母和哥哥都喜歡唱歌演奏。
幼時的林俊傑,內向又略自卑,是唱歌讓他慢慢開始勇敢地與人交談。
所幸的是,父母也並不禁錮林俊傑的自由,而是支持林俊傑的每一個重大決定。
父母是他邁入樂壇的極大鼓勵,也是日後面臨失聲低潮時最有力量的陪伴。
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伯樂許環良。
當初在歌手訓練班,他一眼看穿林俊傑戴著黑框眼鏡的平凡外表下,有著藏不住的才華。
他明白,林俊傑缺的是一個機會,讓他可以勇於表達的機會。
歌手之路正要起航,卻到了他服兵役的時間,於是在這段時期,許環良要求他大量寫歌創作。
雖然這期間他寫了多少首,就被公司斃掉多少首。
直到很久之後,尚未出道的林俊傑寫了一首《記得》,被天后張惠妹收錄進專輯。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段沉下心的孤獨創作之路,成就了日後的創作天王。
「誰還記得,是誰先說,永遠的愛我。」
「讓時間說真話,雖然我也害怕。」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流行,可風一吹過就消散了。
對於林俊傑來說,寫成朗朗上口的旋律不難,他要的,是百聽不厭。
不管如何改朝換代,面臨多少新舊交替,重拾《記得》都不會褪色。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逝世,沒人知道林俊傑出了第一張專輯《樂行者》。
隨後非典的爆發,所有戶外宣傳活動都喊停,更沒人關注樂壇新星。
一出道就諸事不順,林俊傑的歌壇之路大概是還沒開始就已經看到盡頭了。
不僅是公司這麼認為,就連林俊傑自己都這麼覺得,他要完了。
懷抱最後一線希望,在內地二三線城市馬不停蹄地宣傳,生生跑出一點人氣。
這首《就是我》,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名叫林俊傑的歌手。
這是他的第一個低潮期,是他看不清腳下不凡之路的頭幾個一百天。
積攢了一些粉絲量,於是趁熱打鐵,出了第二張專輯《第二天堂》。
誰知道這首主打歌《第二天堂》因為「包含有黑暗和血腥內容」在大陸被禁。
情急之下,拿出《江南》來頂替,這一改變,卻讓林俊傑名聲大噪。
「不懂愛恨情仇的我們,
都以為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
「相信愛一天抵過永遠,
在這一剎那凍結了時間。」
飄著江南煙雨的旋律曲調,字裡行間更是流淌著的歲月味道。
提到林俊傑,必然想到《江南》,以一首《江南》火遍大江南北,絕非吹噓。
它像是一個更替,林俊傑拿起鑰匙打開了華語市場的一扇新門。
曾經許環良預言林俊傑的「滿腔才華」,在首歌裡展現地淋漓盡致。
於是歌壇,迎來了一個「林俊傑」時代。
老天似乎就是不樂意給林俊傑一個順風順水的路,在2009年讓他再一次面臨低潮。
當大眾漸漸開始依賴他的林氏嗓音,卻傳來林俊傑「聲帶受傷、面臨失聲」的噩耗。
籌備北京演唱會時,突然瞬間失聲,他抱著助理哭了一個晚上。
「我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和失落感,
不會讓每個人都知道。
那場演唱會之後,
整個人進入一個失聲的狀態,
連自己都被嚇到了。
後來去看了醫生,
醫生說,
短期內不能再唱歌了。
如果再嚴重下去,
可能就需要開刀了,
聲音就會變。」
唱歌是唯一讓他有安全感的事情,所以他不能失去。
當他沉寂一百天,遵循醫囑養病後,攜第七張創作專輯《100天》回歸。除去風格化繁為簡,趨於溫暖簡單,還不難聽出他的聲音比以前沙啞了。
不管怎麼看,好像他已經不是以前的林俊傑了。
如今的他,多了一些成熟的味道。
他會在《修煉愛情》裡唱「笑著說愛讓人瘋狂,哭著說愛讓人緊張,忘不了那個人就投降」。
他開始明白生命的不確定,能夠緊握在手心的一分一秒都要珍惜,因為失去之後連想念都痛。
他曾經含蓄的要送歌給心中女神,沒能實現之後也不氣餒地自己收錄進專輯。
現在鼓起勇氣,無論如何都想對她說:「那些你很冒險的夢,我陪你去瘋。」
說到林俊傑的女神—田馥甄,這是華語樂壇公開的秘密了。
曾經就勇敢「如果你認識我,會發現我很不錯」的表白,卻換來Hebe「不熟、不認識」的回應。
後來他努力為S.H.E寫歌,希望離女神近一點,從《一眼萬年》到《只對你有感覺》,無一不透露著青春的心事。
2012年,終於在一次頒獎典禮上,林俊傑鼓起勇氣向Hebe合照,然後像個孩子一樣開心地po上網,每年Hebe生日也必定祝福。
後來,林俊傑在13年小巨蛋演唱會上為這段漫長的暗戀做了一件最勇敢的事。
在蔡依林「你有沒有一首情歌是寫給你很想追卻追不到的女孩?」的追問下,林俊傑鼓起勇氣走到臺下的Hebe身邊,遞給他自己手裡的豆漿唱「喝純白的豆漿,是純白的浪漫,望著你可愛臉蛋,和你純真的模樣」。
現場視頻
遺憾的是,Hebe最大的回應也只是在《夢想的聲音》上說「我好想聽林俊傑唱歌」。
他們可以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在音樂道路上相互扶持,但可能沒有緣分舉案齊眉。
從前他是華語樂壇的「情歌王子」,唱「小酒窩長睫毛,迷人的無可救藥」,彈「當你的眼睛眯著笑」。
那麼現在,他從情歌這個「單一維度」跳脫出來,成為「無限維度」。
剖析內心,探討人性,帶來信念——哪怕渺小,同樣偉大。
如果說曾經的改變都過於細微,那麼這張專輯裡,則是天翻地覆的轉變。
「我或許很渺小
也絕不逃
夜晚星辰高調閃耀
也許是最後的燃燒」
有人曾說,音樂的意義之一,在於重生和涅槃,是一次一次把自己剝開,一次一次灌輸新的成長。
林俊傑無疑是掏空了自己,在這張專輯裡給我們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真實」。
他對音樂永葆的熱枕之心,讓他的專輯製作水平一直穩步上升,「英雄遲暮」這四個字永遠不可能出現在林俊傑身上。
這也是為什麼,在不乏新星升起、巨星隕落的樂壇,林俊傑持久閃耀在星空。
「林俊傑創作音樂近二十年,未顯出倦態,這比任何風格上的創新更難的。如果說《編號89757》是青年時期的林俊傑最好的作品,那麼《偉大的渺小》就是林俊傑進入而立之年後最好的作品。」
—樂評人三石
他善於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遊刃有餘,而不是追隨流行的腳步,盲目跟風。
十三張專輯,十三次嘗試,十三種成長,於是有了現在的林俊傑。
我不確定日後他將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但他始終值得我們期待。
-END-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Q》雜誌中文版七月刊
掃描二維碼,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