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文/遊悠悠) 《新濟公活佛》【觀劇】下部暌別一年後終於亮相螢屏,早前陳浩民演的「濟公」一直是收視保障。然而,播足一個月,不僅收視平平,連水花都沒有激起一波。儘管主演陳浩民自動爆料妻子四年生四胎的娛樂圈生育記錄,但對收視率來說,然並卵。曾經播啥都能排第一的謎一樣的芒果臺,終於憑藉「濟公」收視跌落前三。不同的觀眾階層,都呈現出一種冷眼相看的態度。除了《新濟公》慘遭滑鐵盧外,於正的《雲中歌》【觀劇】也遭遇收視厄運,儘管憑著angelababy的高顏值一度霸佔頭條,又逢她大婚,按不欠說話題,但《雲中歌》的收視也不盡人意,不復於正劇當年之勇。作為接檔《花千骨》【觀劇】周播的《雲中歌》也沒有借好前輩的東風,周播劇場的風光不再。這是腫麼啦?觀眾怎麼霎時間「不待見」濟公式雷劇和於正式古裝劇了?
然而觀眾並不是一味地「牴觸」古裝劇,今年口碑和收視上佳的《琅琊榜》【觀劇】,讓觀眾驟然感受到米其林三星廚出品的高級享受。或許也正是因為《琅琊榜》的高質量,讓口味變刁的觀眾更難接受雷劇的低幼劇情和粗製濫造。
溯源:雷劇曾風光一時
說起來,雷劇還曾風光一時。從《一起來看流星雨》開始,雷劇走入了觀眾的視線,並出人意料地取得很高的收視。從造型、臺詞、表演、乃至後期製作,雷劇都不遺餘力地走「年輕路線」和「網絡手段」,要雷就要雷到點子上。這些造雷手段,在N部「雷劇」中暢通無阻。在古裝劇領域,雷劇更是發揮到極致,其中古裝雷劇的翹楚之作要屬方美人的《天天有喜》和簡遠信的《活佛濟公》系列。
方美人,臺灣編劇方泓仁的外號,以雷人的神話劇見長,代表作品有《天天有喜》【觀劇】、《土地公土地婆》、《新濟公活佛》等。
簡遠信,同樣是臺灣編劇,同樣熱愛神話劇,出品了《活佛濟公1-3》、《封神英雄榜》【觀劇】、《薛平貴與王寶釧》等高收視伴隨高吐槽的古裝劇。此外,簡編劇還有另一個熱愛類型——狗血倫理劇,《回家的誘惑》、《賢妻》【觀劇】皆是出自他手。
不難發現,兩位編劇不僅都愛「濟公」,且都在古裝雷劇史上留下了不能磨滅的印記,還有著共同的造雷手段:愛將網絡段子放到古裝劇,情節無釐頭,劇情走向低幼,五毛特效、服化道粗糙。舉個慄子,在《天天有喜》中,陳浩民怒斥別人時會說:「你相當變態、下流、流氓。」遭穆婷婷「逼婚」時,會爆出「你妹啊」等網絡流行語,另一名女主演陳紫函甚至口吐英文:「我哪裡hold得住?」
古裝雷劇的每一個雷點放在劇評人和有追求的觀眾眼中,都是死穴,在豆瓣網上,活佛濟公系列的分數最高只去到5.8,低則只有3.5,將近60%的觀劇網友覺得不堪入目。然而與差口碑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古裝雷劇收視喜人,其中《天天有喜》更是創造了暑期檔收視神話(全國網破五)。
演員方面,陳浩民可謂古裝雷劇的寵兒,已經到達了雷劇標籤的地位。(話說,如今《新活佛濟公》的滑鐵盧,很有可能讓準備靠濟公吃下半輩子了的陳浩民遭遇困境,靠雷劇賺奶粉錢這條路子不好走了。)
另一位製造話題劇的高手於正,曾出品過《大清後宮》《美人心計》等精品劇的於正,他的雷劇生涯正是從其巔峰之作《宮》開始。《宮》俘虜了一眾年輕粉絲,讓楊冪和馮紹峰一劇爆紅。也正因為如此,於正發現造CP、造話題是提高收視率的不二法門,每部劇不搞點吐槽點就不舒服,《神鵰俠侶》的包子臉、《宮鎖連城》的蛋花湯、《美人製造》的蜂巢面膜……雖然都伴隨著話題與吐槽,但終究還是難以重現《宮》的輝煌了。
追根:觀眾為何愛看雷劇?
雷劇既然如此不堪,為何觀眾曾經如此地追捧,甘之如飴地為它們獻出收視率呢?
首先,雷劇的改編常以創意出發,對觀眾來說很有新鮮感。《笑傲江湖》大家都看過N版了,多少有點生膩,在於正版的《笑傲江湖》裡,劇情改編為令狐衝與東方不敗談情說愛,東方不敗為愛挖心而死,情節雖有點驚悚,但確實讓看膩金庸劇的觀眾們精神為之一振。
其次,雷劇劇情簡單低幼,不用動腦子,適合在忙碌了一天後放鬆。且古裝雷劇老少鹹宜,一家子收看嘻嘻哈哈的挺有樂趣。
再者,顏值即正義。對90後觀眾來說,劇情可以低智商,但演員必須有顏值。以《古劍奇譚》【觀劇】為例,特效雖五毛,無奈以李易峰、陳偉霆領銜的小鮮肉陣容帥到天際線,而且賣腐賣得動魄驚心,深得年輕觀眾歡心。在顏值這方面,於正可謂其中的佼佼者,他甚至創造了於正美學,從《陸貞傳奇》到《雲中歌》,他的劇注重色彩應用,雖說被調侃為「集齊了所有鸚鵡的顏色」,但畫面上能給觀眾眼前一亮的通快感。
轉變:《甄嬛傳》升華女人戲,《琅琊榜》升級男人戲
隨著雷劇的大放異彩,雷劇已從古裝劇蔓延到了家庭劇、職場劇甚至抗日劇等劇種。本以為國劇就此淪陷了,直到《甄嬛傳》的出現。《甄嬛傳》,讓觀眾愕然發現:原來宮鬥劇可以拍得如此精緻大氣!原來宮鬥劇可以如此的百看不厭!同樣是改編自網絡小說,同樣是爛大街的宮鬥題材,《甄嬛傳》無論是劇情,演技,道具,場景都處處見真章。豆瓣打分高達8.9,收視也碾壓同檔,即使二輪播、三輪播都能爭奪收視前十,甚至紅遍臺灣。好劇的威力就是如此的不可估量,如今,《甄嬛傳》已與《還珠格格》《西遊記》《新白娘子》並行,踏上了暑假最愛重播的老劇榜。
如果說《甄嬛傳》提升了觀眾的觀劇口味的話,那麼《琅琊榜》是重塑了觀眾的審劇觀。作為一部燒腦劇,《琅琊榜》屬於慢熱型的大劇,開局平平,但隨著人物線索的鋪開,篇章恢弘大氣、劇情環環相扣,收視和口碑也逐漸達到頂峰。在豆瓣網上,《琅琊榜》的分數超過《甄嬛傳》,達到9.3的高分。
《琅琊榜》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其對細節的考究,創作團隊是以拍電影的初心是拍電視劇,細節考究,畫面構圖像教科書式的,在一部古裝劇中,攝影師居然考究地採取花樣對稱、黃金螺旋、黃金分割等各種酷炫構圖,處女座的拍片作風讓觀眾大開眼界。
促使這一波劇風轉變的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在《琅琊榜》播出之前,同樣出自侯鴻亮團隊的精品諜戰劇《偽裝者》先為精品劇狠狠地造了一次勢。兩部精典劇的接連播出,形成了一股良心劇的風潮,刷新了觀眾的審劇觀。因此,當《新濟公》接棒《偽裝者》在湖南衛視播出時,頓時讓觀眾強烈地產生了「侮辱我們智商」的感覺。曾經播啥都能排第一的謎一樣的芒果臺,終於憑藉「濟公」收視跌落前三。當山雞和鳳凰站在一起時,觀眾還是會分辨好壞的?
結語:觀眾的格調是可以培養的
多年來憤憤不平的劇評人這下可以安心了:觀眾不是瞎子,所謂觀劇的品味其實是可以培養的。多年來的雷劇收視虛高,只是觀眾在沒有好選擇之下的湊合選擇。通過《琅琊榜》的洗禮,良心劇得到口碑收視雙贏,雷劇遭受到衝擊,不管怎麼說都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
在接下來的2016年螢屏上, 有多部熱門IP改編的電視劇上映,《誅仙》《仙劍5》《青丘狐》《幻城》《秦時明月》《三體》先後亮相,將延續《琅琊榜》的神話,還是重新回歸雷陣營,敬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