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幾天還在為湯姆貓和傑瑞鼠的相愛相殺而破口大笑,今天睜開眼睛,卻得知,身兼插畫師、動畫師和導演等多種職業的《貓和老鼠》之父吉恩.戴奇意外去世,享年95歲。為老爺子悼念祈禱的時候,不僅為塵世間世事無常和禍福難測而心生感慨,更為老先生在動畫事業上的貢獻感到深深的敬重。
《貓和老鼠》在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中都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湯姆貓以大欺小卻依然被欺負到沒有固定形狀的外貌,傑瑞鼠面對強大的敵人時機智勇敢的態度,強壯正義的斯派克,乖巧呆萌的泰菲,還有那些優美動聽的經典鋼琴曲配樂……都牢牢地充實了每一個時代的孩提時光。
記得第一次對《貓和老鼠》印象深刻是在初中的作文課上,語文老師在投影儀上放映《貓的協奏曲》這一片段時,我們只看到了熒幕中湯姆和傑瑞的相互戲弄和誇張打鬧,看著那些搞笑的畫面,臺下笑成一團。老師認真地說:「這部短片很偉大,湯姆貓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按下的鋼琴中每一個鍵發出的音,都和原曲的琴鍵完全對應並與動畫十分同步。這短短八分鐘,150人製作了18個月……」 那時的我們不懂鋼琴音樂,更不懂動畫排幀,但我們知道後邊的兩個數字代表的意義。不知是對製作團隊的欽佩還是對動畫劇情的喜愛,宸兮從那時無法自拔地愛上這系列動畫,直到如今。
初次知曉老爺子,是宸兮在某天無意刷網頁時看到,《貓和老鼠》的導演之一吉恩.戴奇竟然也參與製作過《大力水手》,還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不禁對這個在動畫領域傾盡所有的老人感到好奇和敬佩。不論是《貓和老鼠》還是《大力水手》,抑或是奪得桂冠的《馬羅》,從這些精心製作的動畫中,宸兮可以看到老爺子像培養自己的孩子一樣,對湯姆,傑瑞、波比和馬羅奉獻著自己的心血。
新海誠老師說過:動畫能讓很多人產生共鳴,能讓所有年齡段的人看了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和體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而基恩.戴奇老爺子的《貓和老鼠》無疑成為了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湯姆和傑瑞就是有這樣的魔力:隨手打開某一集,它們會讓你在為讓它們的打打鬧鬧中忍俊不禁;也會讓你在捧腹大笑的同時,隨著劇情看到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現象的影子;甚至會讓你在看完某一集的時候,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來思考其中的的某些片段背後的道理。
真實和想像相結合,搞笑和溫情齊相聚,再加上偶爾引人深思的哲理。基恩.戴奇對這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可以說用心良苦。從漫畫中的針鋒相對,到在熒幕中你追我趕,盡情打鬧,中間經歷了多少用心良苦,可能打鬧的它們並不知曉。或許,有時看到湯姆和傑瑞在電視屏幕上你追我趕,老爺子心裡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吧。
俗話說:「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處;父母離去,人生只剩歸途。」 湯姆和傑瑞這對歡喜冤家是幸福的,不論是之前的約瑟夫.巴伯拉和威廉.漢納還是之後的基恩.戴奇,都像是父親一樣,悉心地看著他們一點點地成長。隨著上帝把基恩.戴奇叫去了天堂,湯姆和傑瑞就像是失去至親的兩個孩子一樣,漫漫人生路,再無來處,只剩歸途。
再次打開硬碟裡存了好久的《貓和老鼠》,看著屏幕上相愛相殺的湯姆和傑瑞。希望它們能一直這樣快樂下去。
最後,願,逝者安息。
(謹以此文獻給為動畫事業奉獻終生的基恩.戴奇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