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期盼已久的寒假,適當的放鬆是必要的,比如看看課外書或者電影。好的電影,和好的書籍一樣,是美好生活的調味劑,讓你在不經意的瞬間,重溫這段故事的心靈感動,通過光影的藝術,尋得一段愉悅的精神空間。
這個寒假,點路從眾多部中外電影中大浪淘沙,為大家精心採擷這七部豆瓣高分經典電影,每一部都是一堂人生大課!快接住這份優質影單,寒假抓緊看起來吧~
2018年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自上映以來,票房口碑勢如破竹領跑檔期,全球票房輕鬆超過5億美元。轉眼已經過去了三年,影迷遊戲迷乃至普通觀眾為之歡呼的景象依舊曆歷在目。《頭號玩家》改編自恩斯特·克萊恩2011出版的同名小說《Ready Player One》,小說一經出版就成為當年紐約時報的暢銷書。
故事邏輯非常簡單。在2045年,人類因為沒有計劃生育而導致人口膨脹,面臨汙染、腐敗、戰亂和能源浩劫,現實社會的生存環境極端惡化,人們為了逃避現實,帶上VR裝置,沉浸在電玩設計大師詹姆斯·哈利德創造的虛擬世界「綠洲」中。
哈利德在過世前給玩家們設計了一場尋寶大賽,誰能在「綠洲」中找到三把鑰匙,尋得金色彩蛋,就可以繼承他的財產,並且獲得「綠洲」的控制權。主人公韋德·沃茲和他的四個小夥伴一邊歷險闖關,一邊與貪婪的商業組織IOI對抗,最後毫無懸念的得到了彩蛋。
電影《飢餓遊戲》改編自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的同名小說,由加裡·羅斯執導,詹妮弗·勞倫斯、喬什·哈切森和利亞姆·海姆斯沃斯等聯袂出演。2012年3月,《飢餓遊戲》首部電影上映,以7800萬美元的投資在全球贏得6.9億美元票房,電影被稱為「羅馬鬥獸場的現代翻版」和「職場遊戲真人秀」,更多的觀眾認為該電影「對現實有影射意義」,給處在當今競爭激烈社會中的人們以啟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飢餓遊戲》系列都堪稱是好萊塢青少年電影的一座巔峰。
在北美洲這塊廢墟大陸上,有個新興國家「施惠國」(Panem)。國內有十二個行政區,以及一座被行政區圍繞的富饒都城。至高無上且專制殘酷的都城,每年逼迫十二行政區交出12歲至18歲的少男少女各一名作為貢品(tribute),投入一年一度的「飢餓遊戲」,並以電視實況轉播,以此恐怖手段來維持威權統治以及國家秩序。
凱特尼斯的妹妹不幸在12區「選擇日」時被選中,由於要保護妹妹,凱特尼斯自告奮勇要替妹妹上場 。她不得不與心上人蓋爾分開,跟同時被選為十二區貢品代表的皮塔進入遊戲。儘管凱特尼斯自小就進行狩獵,擁有過人的弓箭技巧,對節目裡的重重障礙都能應付自如,在比賽中要與殘忍強壯的他區選手互相周旋。
在「飢餓遊戲」中不僅要在遊戲中與各種野獸對抗,而且必須要殺死其他選手,最後一位生存下來的貢品可以獲得巨額獎金。想從飢餓遊戲中活下來,就要經歷一系列生與死、情感與罪惡的考量。殘酷的生存遊戲激發了凱特尼斯強韌的求生意志,她成為了遊戲的強力競爭者......
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以46億的票房毫無懸念地統治了2019年春節檔,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引發了現象級的觀影熱潮,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電影一開場,就開啟了一個宏大的敘事: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僕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如果談論投票影史上的失誤,不得不提弗蘭克·德拉邦特導演的《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作為豆瓣電影評分Top 1的神作,電影製作費用就高達2500萬美元,但上映後票房慘澹:首輪放映僅入帳1600萬美元,95年的奧斯卡也輸給了《阿甘正傳》。
但只要是塊金子就會閃爍,作為神作的《肖申克的救贖》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即便它沒有特效、沒有的動作、沒有美人。閱歷不同的觀眾也有不同的解讀,你可以把它看做監獄片、懸疑片甚至是勵志片。那麼這部電影究竟是靠著什麼歷經26年仍然魅力不減?貫穿電影始終的「救贖」又是指什麼呢?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肖申克的救贖》整體劇情其實並不複雜: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杜弗倫被指控殺死了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即便安迪堅持自己無辜,最終被判無期徒刑並在1949年進入肖申克州立監獄服刑,在肖申克監獄他與能為獄友走私各種違禁商品的瑞德成為朋友,同時利用金融才能為典獄長塞繆爾·諾頓等監獄官員和看守洗錢逃稅,經過接近20年的準備,安迪終於在1966年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的故事。
雖然整部電影是一個關於冤案的故事,但導演沒有把重心放在案情本身,也沒有渲染安迪含冤入獄的絕望憤怒的情緒上,相反安迪一直都是很冷靜的,實施了一場漂亮的逃離復仇行動,讓典獄長和獄警們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如果要提名一本國外的經典愛情小說,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一定榜上有名。一個薄霧朦朧的清晨,班納特家聰慧可愛的二小姐伊莉莎白在微黃柔和的陽光中緩緩走來,帶領著我們走進了18世紀末的那些愛情故事。
伊莉莎白·班納特出身於小地主家庭,有四個姐妹,母親班納特太太整天操心著為女兒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新來的鄰居賓格來先生和他的朋友達西打破了她們一家人單調的鄉村生活。賓格來和伊莉莎白的姐姐簡·班納特互生情愫;達西對善良聰明的伊莉莎白產生了好感,而伊莉莎白卻對達西不可一世的傲慢心存偏見,不接受他的感情。
然而,世事難料,賓格來和簡·班納特因為誤會,關係危在旦夕;達西的種種作為,展示了性格中和伊莉莎白相同的善良一面,逐漸贏得了伊莉莎白的好感。愛情的種子,在跨越階層的土壤裡悄悄地生根發芽。兩對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班納特姐妹們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電影根據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的經典同名作品改編。The little prince(法語Le Petit Prince)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的經典著作,這本書寫給孩子,更是寫給大人,寫給每一個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小王子的善良,純真,快樂,孤獨,悲傷,愛與離別,感動了銀河系無數顆星球。
灰濛濛的都市叢林,美麗的小女孩眼神中沒有渴望和雀躍,她跟隨媽媽穿梭鋼筋水泥的光影之間,按照社會既定法則亦步亦趨。她的未來似乎早被註定和規劃,即使生日禮物也找不到些許驚奇。為了進入好學校,母女倆搬到郊外一幢獨棟房子裡,旁邊則是一間與周遭格格不入的破房子。
某天,一個飛機螺旋槳突然破牆而入,從而建立起女孩和隔壁那個怪爺爺的友誼。老人自稱曾是一名飛行員,年輕時他迫降沙漠,在那裡認識了有著純真心靈的小王子。女孩聽老人講述著有著童話般瑰麗色彩的往事,不知不覺間心馳神往。不久老人病倒了,為幫他實現再見到小王子的願望,小女孩駕駛著飛機去尋找小王子,開始了一段充滿未知與感動的冒險......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位世界的探險者,小王子的故事裡,大人和孩子能解讀出兩個世界。
對於哈迷們來說,刷完哈利波特七部書和電影大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哈利波特魔法故事系列迄今為止,全球銷量超過5億冊,並被華納兄弟公司改編為八部電影。從首部上映以來,系列影片更是受到了全球觀眾的喜愛,其中系列第一部在豆瓣評分高達9.1分,在TOP250榜單中位居36,可謂在影迷心中享譽著崇高的地位。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1.《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2.《哈利波特與密室》
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4.《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5.《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7.《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8.《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為主要舞臺,描寫的是主人公——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八部死亡聖器描寫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戰中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作者JK羅琳在大學主修法語和古典文學,她筆下的《哈利波特》文字簡練豐富雋永細膩。哈利波特系列第三本《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原版精讀工坊,1月23日開課,歡迎加入。
很多暢銷電影背後,都有一部非常動人的作品。寒假裡,我們挑出來六本最經典的暢銷電影背後的原著小說,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頭號玩家、飢餓遊戲、傲慢與偏見、流浪地球英文版、小王子、肖申克的救贖。
這些作品有的勵志有的幽默有的古典有的現代,大多蘊含深意,其中頭號玩家和飢餓遊戲是票房超高的好萊塢大片,小王子和傲慢與偏見是每個人都應該熟知的經典,肖申克的救贖則是美國最多產的暢銷作家Stephen King翻拍過的最知名的奧斯卡得獎電影,而流浪地球英文版和三體一樣在美國非常暢銷。因為看過電影,孩子們會更有意願和動力去讀完這些作品。通過六本書的閱讀,單詞量提高在1000~3000之間,更重要的是培養了閱讀的習慣,了解到快餐藝術例如電影比起書本的不足。
如有興趣請諮詢點路規劃老師!(微信ID:dlxx2018,或掃描頁尾二維碼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