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3月29日電 美國《僑報》28日刊發一篇文章,講述中國人樊玉虎自己開著車環遊世界,並在旅途中拍攝影片的故事。
文章摘編如下:
你可以說他傻,也可以笑他痴,甚至可以罵他瘋,但他正在一步一步接近他的夢想。
42歲的樊玉虎,沒有錢、沒有嚮導、沒有出國經驗,甚至都不會說英語,但他愣是開著一輛上海牌照的汽車,一個人走過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共55個國家。
當他接受《僑報》駐休斯敦記者採訪的時候,他的總行程已近17萬公裡。他接下來的計劃是,繼續沿美國的海岸線城市前進,然後進入加拿大,此後南下前往墨西哥並進入南美洲,最後前往澳大利亞。他的總目標是,在2018年底的時候,完成他在五大洲的環球旅行,而且要拍攝一部紀實型的電影作品《西遊實錄》,為此,他已經積攢了多達2萬G、1萬多小時的視頻素材。
樊玉虎自比中國的「阿甘」。所不同的是,阿甘是跑,他是開車;阿甘蓄鬚蓄髮,他倒沒有,但五年中也只去理髮店理過一次發,其它時候都是自己動手剪;另外,阿甘收穫了愛情,而他不得不與先後兩位女友分手,儘管一路相親,至今仍孑然一身。
2018年3月27日,休斯敦已經有了初夏的氣息。在夜色中,略帶倦色的樊玉虎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剛從佛羅裡達開到休斯敦,稍事停頓後就準備前往下一站奧斯汀。
首先令人好奇的是他做出這一舉動的原因。樊玉虎坦言,作為一個沒有名氣但有執念的導演,他嘗遍了失敗的滋味,因此決心以環球真人實景拍攝的方式,拿出一部跟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此前樊玉虎做了將近20年的商業廣告和短片,但作為廣告片導演,他必須服從甲方的要求,因此,他心裡一直想做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片子。為此,他在2011、2012年先後賣了兩處房子,換回一百多萬元人民幣組建劇組、製作樣片、搞發布會、參加影展,但由於經驗不足,很快錢就花光了,卻沒什麼收穫。最終,彈盡糧絕的他,帶著600元人民幣,於2013年8月11日從上海出發,開始了一個人的西行,以「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繼續追尋電影夢。
可是,不會英語、連國門都沒出過的樊玉虎,這一路是怎麼走下來的?沿途的開銷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樊玉虎很實在地告訴記者,他一開始連去歐洲國家要辦申根籤證都不知道,所以在俄羅斯與挪威的邊境線上被遣返了回來,不得不又把車開回中國辦理籤證,再加上另一次因尼泊爾地震返回中國,他這幾次折返回國使得他的總裡程多出了兩、三萬公裡。也是因為種種挫折,他的前進路線經常需要臨時調整。
不管怎麼樣,依靠網上翻譯和地圖,他一路向西、三進三出俄羅斯,就這麼走了下來。不過,儘管有網上翻譯,但還是不夠用,比如,他的車是柴油車,而他不知道英語裡柴油怎麼說,所以有兩次給車加錯油的事情,既是驚險,也成笑談。
另外,樊玉虎還很認真地給記者解釋了他是如何維持收支平衡的,他通過車身以及微信朋友圈發布廣告,邊走邊籌錢;至於吃,基本一路上都有人幫助解決;而住,他就睡在車上,所以,他只需要負擔車的油錢以及保險費用就可以。
他說,他這一路最感恩的就是沿途華人,正是由於他們的幫助,才讓他和他的車有安全的地方過夜,還能解決吃喝和洗澡等問題。樊玉虎告訴記者,他在路上幾乎每一天都能碰到華人,幾乎每50公裡就一定會遇到華人。
不過,這肯定不是故事的全部。那2萬多G、1萬多小時的影像素材更多的是記錄了他一路是如何遭遇警察、小偷、搶劫犯等各色人等,如何在經歷三個月的絕望思索、留下遺囑之後進入非洲,又是如何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又怎麼在兩次被拒籤之後打動了籤證官、從而在美國駐非洲國家領館拿到了美國籤證。
當然,影像裡還記錄了他對愛情的渴望以及他沿路相親的故事。就在臨出國前,陪伴了他8年的第一任女友因為實在厭倦了飄泊,只能分手,她最美好的年華被留在了樊玉虎的記憶裡。第二任女友,一位90後的姑娘,也在陪他走到俄羅斯後,實在忍受不了路上的各種辛苦,不得不犧牲了這段感情。樊玉虎知道眼下的自己給不了對方安穩的生活,但他依然渴望有個人能陪他一路前行,甚至,他給自己制定了未來10年的規劃,就是一直要在路上;而他所希望的這個女人,需要能陪著他一起承受這十年,無論其種族、相貌、以及年齡。
不過,支撐樊玉虎走下去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意念,還有他已多達10萬人的朋友圈好友的支持,其中有100多人已經表示要在他開始下一季行走的時候跟他一起前行。樊玉虎每天清晨睜開眼後的第一件事和夜晚臨睡前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回復朋友們的留言,以及,跟家人報平安。
對樊玉虎的採訪一共進行了四個多小時。這個人以及他的故事,起初讓記者錯愕,繼而理解,最後嘆服。祝願他此行一路平安、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