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大家都看了新出的《澳門風雲3》預告了吧?沒看的話趕緊再戳下面擼一遍——
可能有人奇怪了,「澳門風雲」為啥畫風突變成了「監獄風雲」?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機?哼哼,玄機就在「監獄風雲」這個名字上。
1987年11月13日,《監獄風雲》上映。短短10天,票房就超過2000萬港元,最終累計達3162萬港元,不僅高踞全年票房亞軍,還成為有史以來繼《英雄本色》後,第二部票房超過3000萬港元的非喜劇電影,更是有史以來第五部達到該票房數字的港片。
其後,影片在第7屆香港金像獎上獲7項提名,並贏得第33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堪稱票房口碑獎項「三贏」!
那《監獄風雲》究竟是怎樣促成的?
1987年下半年,林嶺東已憑《龍虎風雲》打響招牌,並想延續「風雲」系列。這時,其兄南燕(林嶺南)提議根據自身經歷及聽聞,拍一部關於「監獄」和「囚犯」的電影,並交給他一個有200多頁紙的劇本。
下圖這位一臉「壞相」之人,就是名編劇南燕。
《監獄風雲》取景地在香港粉嶺軍營。傳聞為加強「真實感」,林嶺東曾通過兄長邀請幫派人士飾演配角,結果多數都將其拒絕,幸終靠南燕好友、「大B哥」吳志雄幫忙,拉來200多名黑道兄弟參演,才有了片中各種壯觀的監獄暴動場面。
而且,這也是吳志雄的電影「處女作」。可以說,沒有《監獄風雲》,難有「大B哥」。
此外,被稱為香港影壇「四大惡人」的演員們,也首次齊聚《監獄風雲》。包括:
何家駒。「大咪」讓他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黃光亮。「傻標」讓他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成奎安。這部戲讓他從此有了「大傻」的外號。
還有連正臉都沒看清的李兆基(左二),這時也出道了。
所以,如果沒有《監獄風雲》,或許也就沒有日後這群「黃金反派」的誕生了。
《監獄風雲》還為華語片貢獻了幾句流傳至今的經典臺詞。比如這句:
還有這句:
更有這句:
「監獄風雲」系列還讓觀眾看到前所未見的發哥。這幕暴力程度絕對是他從影以來前三:
還有下面這幕,據導演林嶺東回憶,當時海面四周都是礁石,海浪時大時小,客觀環境較有危險。但發哥堅持不吊威亞親身上陣,豈料跳下後海浪突然變大,發哥落水後隨即「失蹤」,嚇得所有人手足無措,所幸不久就見發哥爬了上來....
而且,發哥還貢獻了第一次銀幕「裸泳」。
漂!亮!
還有,經發哥努力,更改變了一位拍檔的演藝命運,他就是梁家輝。
在《監獄風雲》之前,因到內地拍戲,梁家輝慘遭臺灣封殺,但當時港片的最大外埠市場又在臺灣。所以1985到1986年,香港沒有一家電影公司敢找他演戲。
後來,為給梁家輝爭取機會,發哥特意帶他參加了臺灣「文化局」舉行的飯局,並向官員表示:「梁家輝已是新藝城的演員,新藝城電影入臺向來沒問題,所以他也沒問題。」在發哥的努力舉薦後,梁家輝終於在臺成功「解禁」。而接下來的《監獄風雲》也得以成為梁家輝在臺灣市場真正成名的「代表作」,所以,這部戲對梁家輝而言可謂意義非凡。
這部影片還讓當年被香港人稱為「監躉(囚犯)歌」的《友誼之光》大紅大紫。《澳門風雲3》中,發哥獄中拉二胡,就來自《監獄風雲》鍾天正唱該曲的場面。
《友誼之光》改編自國語歌《綠島小夜曲》,這首創作於1954年的原曲問世後,很快傳遍全臺及東南亞地區。然而,該曲曾被傳聞是「殺人犯獄中所寫的情書」,或是「綠島(火燒島)在押囚犯所寫」,最後雖都被澄清,但半世紀以來,歌始終無法脫開與「監獄」的聯繫。
唱紅《友誼之光》的,正是預告片中的這位監獄長:「肥媽」MariaCordero。經她充滿爆發力的嗓音演繹,不僅讓歌曲紅到當時全香港的中學生都會唱,還獲得當年「十大中文金曲」,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監獄風雲》的大賣,正式宣告「監獄片」在香港興起,短短幾年,光以女囚為視角的就有《女子監獄》、《第一繭》、《監獄不設防》等面世,到了90年代,除同樣走「正經」路線的《獄中龍》和「黑獄斷腸歌」系列,還有搞笑的《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及走cult路線的《力王》等,連憑各種噱頭吸引眼球的「奇案」片,也少不了監獄橋段,甚至臺灣片商也拉來一幫香港巨星拍了部《火燒島》。
更難得的是,截至回歸前,這些「監獄片」大都票房可觀,而發哥親自出馬的《監獄風雲2逃犯》票房更高達2400多萬港元(全年十大賣座片之一),無疑反映出該類型片的號召力。
說了這麼多,可能你還會覺得:以《監獄風雲》為首的「監獄片」,始終是很「晦氣」的片種。但正好相反,「監獄片」不僅影響了整個香港電影,更先後讓多位巨星交上了「好運」,甚至到了讓他們爭相「坐牢」,爭當「囚犯」的地步!
什麼鬼?!別急,容我慢慢道來——
有時,「坐牢」會為演員帶來「影帝運」。換句話說,不少演員演過囚犯,快則同年內,慢則兩年內,就能拿到一座影帝。別的不說,光《澳門風雲3》裡就有以下三位——
首先當然是發哥。自從出演了《監獄風雲》後,他就成為香港金像獎史上首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蟬聯影帝的演員。
1998年,劉德華在《龍在江湖》和《賭俠1999》中都演過囚犯,1年後,就等到讓他成為唯一一位「千禧影帝」的《暗戰》。
還有張家輝,2012年他在《大追捕》中「炫肌」演囚犯,1年後,《激戰》就讓他二度奪得金像影帝。
《澳門風雲3》之外,還有很多大牌因為「坐牢」而走上人生巔峰,比如——
成龍:1990年在《火燒島》裡演囚犯,2年後他就憑《超級警察》奪魁金馬,還成為金馬獎史上首位蟬聯影帝。
張國榮:1989年在《新最佳拍檔》裡演囚犯,1年後主演《阿飛正傳》,在金像獎成立10年之際登頂影帝。
梁朝偉:1997年首次在《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裡飾演囚犯,翌年就憑《春光乍洩》成為香港回歸後的首位金像影帝。
梁家輝:1989年在《三狼奇案》裡演死囚,1年後就憑《愛在別鄉的季節》成為90年代首位金馬影帝。
曾志偉:1989年在《福星闖江湖》中演過囚犯,2年後再演《雙城故事》,已成金像影帝。
麥嘉:1980年在自導自演的《鹹魚番生》裡「坐牢」收場,2年後演了《最佳拍檔》,成為香港金像獎史上首位「雙黃影帝」(另一位是洪金寶)。
吳鎮宇:2000年演過《黑獄斷腸歌2無期徒刑》,同年憑《槍火》成為金馬獎的「千禧影帝」。
劉青云:2012年在《竊聽風雲2》裡演囚犯,2年後演《竊聽風雲3》,再奪金像影帝。
所以你看,囚犯對演員拿影帝來說,確實是個非常「吉利」的標籤。但這還不算,有時,在電影裡演「囚犯」,還能藉此拿到影帝。
比如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就讓他成為90年代首位(也是唯一一位)憑喜劇拿到金像影帝的演員,片中就有一場「坐牢」戲。
2005年,《黑社會》讓他成為2000年至今唯一一位憑黑幫片榮膺金像影帝的演員,當然,又一次「坐牢」了。
有沒有更早的?有!1981年,譚詠麟成為金馬獎史上首位獲得影帝的香港男演員,在獲獎作《假如我是真的》中,他飾演的「李小璋」最後淪為階下囚。
1986年,金馬獎史上首位憑黑幫片奪得影帝的狄龍,在《英雄本色》中他飾演的老大「宋子豪」也曾「鋃鐺入獄」。
1988年,萬梓良在《大哥大》中一開始就身陷牢獄,最後也拿到一座金馬影帝。
到1994年,金像獎史上首位「三級影帝」黃秋生,在《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裡除演囚犯,還留下一句「名言」:
2004年,梁朝偉憑《無間道》成為新世紀首位金像金馬「雙料影帝」。電影裡,「陳永仁」也不免要拍張「犯人照」。
201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立30周年,那一年的影帝落在《線人》中以囚犯身份登場的謝霆鋒手裡。
有時,「坐牢」還能為演員帶來賣座新高。追溯回1974年,許冠文在自導自演的《鬼馬雙星》中,一開始就以囚犯形象登場。最終影片以625萬打破港片票房紀錄,也從此開啟「許氏兄弟」的神話。
1985年,洪金寶在《福星高照》裡同樣一露面就演囚犯,最終影片也刷新紀錄,成為香港電影史上首部「3000萬」票房之作。
還有,30年來最賣座的五位動作片巨星,更無一不在銀幕上演過囚犯。除了洪金寶與成龍之外,還有李連杰(《致命羅密歐》)。
甄子丹(《一個人的武林》)。
吳京(《殺破狼2》)。
而且,即使不「符合」以上幾類,還有幾位影帝也曾與「囚犯」結下不解之緣。比如:
李修賢(《新最佳拍檔》)。他是華語電影史上第一位同時獲得金像、金馬雙料影帝(《公僕》)的演員。
鄭則仕(《三狼奇案》)。他除了先後奪得兩屆金像影帝,也是香港回歸之前最後一屆金像影帝(《三個受傷的警察》)。
郭富城(《殺人犯》)。他是金馬獎踏入新世紀至今,唯一一位蟬聯影帝的演員(《三岔口》及《父子》)。
黎明(《雙雄》)。他是金馬獎史上首位憑驚悚片獲金馬影帝的演員(《三更之回家》)。
總之,不管影帝還是天王,不管「雙周一成」還是「龍傑星發華」,30年來你最熟悉的香港巨星們,絕大多數都有過「坐牢」經驗。而且,「囚犯」不僅是華語電影史上涉獵範圍最廣的角色,更堪稱「帶」出影帝數量最多的角色,從而印證「監獄片」在香港電影輝煌歲月中獨一無二的經典意義。
所以,劉偉強和王晶選擇在《澳門風雲3》中植入《監獄風雲》,只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個「真理」——
要成大咖,就去「坐牢」!
《澳門風雲3》最新洩露的精彩劇照
《澳門風雲3》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