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者,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腦殘」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追風 常笑健康

你會以為「腦癱」是一個罵人的代名詞嗎?

今年高考,一位先天性腦癱患者——姚俊鵬,以623分的高考成績,超安徽省理科一本線108分,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

由於腦癱導致手臂痙攣,姚俊鵬只能側身而坐,手臂僵直地寫字,很難想像他是怎麼一筆一划完成高考的答卷,623分背後是如何艱辛。

「我終於笨拙地飛,身上沾著新的孤單,莊子微笑著,我不怕——收起翅膀會更遺憾。」

姚俊鵬自己寫的小詩裡,我們能看到一個腦癱患者的堅強與樂觀。

腦癱——腦性癱瘓,簡稱腦癱。

腦癱,是出生前到生後1個月以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症候群,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

腦癱常伴有其他障礙,如智力低下(佔30%~50%),癲癇(25%~50%),視力異常如斜視、弱視、眼球震顫等(50%左右),聽力減退(10%~15%)以及語言障礙,認知和行為異常等。

我們以為腦癱就是「腦子不好」「弱智」,其實並不是,腦癱由出生時窒息造成,主要特徵:思維很正常,行為受障礙,我們能區分腦癱最明顯的方式就是腦癱患者的姿勢異常。

雖然從形體特徵來看,腦癱和孤獨症、自閉症的表現有點像。但腦癱患者區別於後者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智力是正常發育的,或者說不是那麼不正常。

一部22年前的老電影《關於愛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腦癱這個群體真實的人生。

01

你也是腦癱?

沒錯,你呢?

我也是,你們全是腦癱嗎?

沒錯,全是。

這是電影開頭殘疾人模範報告會的現場的打招呼方式,充滿心酸。

馬大力是殘疾人模範。幾年來,開導了十幾個殘疾人朋友,幫他們擺脫了精神上的痛苦。

「我覺得殘疾人不僅需要別人的幫助,更有幫助別人的需要。」

這是他作為一名腦癱患者的宣言,也是他不如意的人生中難得發光的那部分。

馬大力是一個腦癱青年,一直沒有放棄尋找治療的機會。一家醫院告訴他通過對大腿某個肌腱進行操作,就能夠改善他的剪刀腿,為了治好他的「剪刀腿」,家人湊了一筆錢給他動手術。

但手術失敗了,正常行走的夢想破滅。母親傷心欲絕,馬大力反倒安慰起了她:

「我想明白了,咱們的錢沒白花,他們治不好我的腿病,但治好了我的妄想病。」

在康復期間,馬大力認識了照顧他的護士劉曉蓉,劉曉蓉是個溫柔漂亮的女孩兒,她被已婚男甩了,在割腕自殺之時,馬大力找人來救了她。

生怕她再尋短見,馬大力鼓勵她:

「你就看看我,我都這德性了,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

劉曉蓉提議讓馬大力去市裡的康復中心看看。逛完一圈,馬大力由衷地說了一句,「這裡簡直就是我們殘疾人的宮殿。」

但因為之前做手術,家裡實在沒錢把他送進康復中心。於是,馬大力下決心自己辦一個。為了解決錢的問題,到處做報告,拉贊助,為康復中心忙前忙後。

劉曉蓉辭去了醫院的工作,暫無容身之處,馬大力媽媽熱心地收留了她。

劉曉蓉和馬大力相處的過程中有了感情,一次在家幫馬大力擦拭身子的時候,他們發生了關係。不久後,劉小蓉懷孕了。

全家人都很高興,甚至開始計劃兩人的婚禮,但劉小蓉卻開心不起來。她猛灌了一杯酒,流下了眼淚,她最大的顧慮,就是擔心孩子出生後會跟馬大力一樣。

馬大力的母親苦口婆心地跟她解釋:「這是我生他的時候嗆著了。這不是遺傳的事兒…」:

但劉小蓉沒聽進去,不僅刮掉了肚裡的孩子,還搬了出去,出現在馬大力人生中的光搖晃了兩下,再次熄滅了。

更諷刺的是,一段時間後,市裡的一位企業家請馬大力等人吃飯,還答應捐出一筆錢,資助他開康復中心。

而陪在這個企業家身邊的女人,正是劉小蓉。

母親對大力說:「這個錢咱們要不起。」

馬大力管不了面子問題,「只要對康復中心有幫助,一塊錢都要。」

02

大多數人看到腦癱患者,看到他們不太受控制的表情或動作,可能心裡會不自覺地退避三舍。

實際上,通過影片我們可以了解到腦癱患者的行為看起來不自然,但心智很正常,就像片中的主人公馬大力,思維正常,善良又有智慧。

他不放棄自己,也不放棄和他一樣「共患難」的腦癱患者們。

對於馬大力而言,康復中心已經是紮根在心裡的種子,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情,幫助更多的殘疾朋友更好地面對生活,更好地生活,無論澆灌它的水來自哪裡,只要種子可以生根發芽,自尊、面子都不重要。

然而再強大的意志,依舊彌補不了殘缺的身體帶來的影響。

長久以來,圍繞腦癱患者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關於愛的故事》中也出現了——腦癱會不會遺傳?

腦癱並不是一種病,而是意外,因為腦部受損,而造成身體某種程度的癱瘓。實際上不過是窒息時間太長,讓腦細胞大量死亡,造成身體的某些機能無法正常工作。

所以腦癱不會遺傳,更不會傳染。

但是對「馬大力」們而言,它會不會遺傳都不重要,因為命運的玩笑開得太大,你叫一百遍「不」也不行,因為你很難「企及」那個擔心遺傳的「級別」。

日本電影《37秒》中的女孩貴田夢馬,因為出生時在肚子裡多待了37秒導致她成為了腦癱,限制了行動,只能靠輪椅行動。

母親為了保護她,告訴她不能留長髮,不能穿裙子,不能化妝。

母親總是告訴她:外面有很多變態。

她雖然是腦癱患者,同時也是一個23歲的女孩。和所有女孩一樣,她也愛美,愛笑,渴望甜甜的戀愛,但腦癱剝奪了這個女孩所有關於性和愛的渴求。

03

其實腦癱絕不是「智力低下、無法自理」的代名詞。中國有600萬腦殘患者,他們活的辛苦,卻不是完全失去希望:

疫情期間送外賣的腦癱小哥在自己的視頻走紅面對大量想要捐款的網友說:「謝謝大家對我的關注,但不要給我捐款,我自己憑自己努力賺錢。」

前些年大熱的女詩人餘秀華,也是腦癱患者,她曾在詩歌《再見,2014》中寫下:「我謝謝那些深深傷害我的人們,也謝謝我自己:為每一次遇見不變的純真。」

紀錄片《生門》中,有一位腦癱患者產婦張穎,誕下一名5斤4兩的女嬰,健康漂亮,她和老公之間的恩愛日常,和正常人無異。

天津小夥汪強,2014年9月他以「腦癱拳手」的特殊身份參加了第一場職業拳擊比賽,一鳴驚人,練習了17年拳擊的他終於如願登上職業拳壇。

他們身上最動人的寫照大概就是:

「我活得不賴,靠自己贏來的……」

「真巧,我也是。」

但腦癱又確實屬於殘疾的一種,腦癱是先天性或後天性腦病變殘留現象,這種非進行性腦損傷是不可逆的,無有效藥物治療,無法治癒。

有效的康復治療,包括鼓勵他們相互交流,與社會人群在一起活動、學習和工作,能提升腦癱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也是電影中,馬大力不顧一切也要辦康復中心的原因。

而其他患者一聽要辦自己的康復中心,都熱情高漲。因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無非就是陪伴。

《關於愛的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馬大力和李雲各說了一句同樣的話——

「殘疾人同樣有人的尊嚴和權利,同樣有參與社會生活的願望和能力。」

《關於愛的故事》的英文名是「The Common People」,翻譯過來就是普通人。

我們要消除對腦癱群體的刻板印象和歧視,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從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特點看,發現越早,腦和神經系統的可塑性越大,治療效果越佳。早治療可避免不良姿勢的形成、肢體畸形而造成的終生殘疾。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太多命運的不公,但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是必須放棄的。不管遭遇了什麼,都可以活得燦爛熾熱。

原標題:《真正的腦癱患者,其實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腦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編劇新作立項 韓延新片拍腦癱患者
    《我不是藥神》編劇新作立項 韓延新片拍腦癱患者 時間:2020.12.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如何對付愛罵你「腦殘」的人?看完就明白了
    △杜海濤跪拜韓星犯眾怒被罵腦殘有些影視劇經常出現「腦殘」這個詞,一般是在罵人的場景中。可能這個詞評價別人的思想行為比較簡潔霸氣,還能凹一下自己的威信,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用它來調侃朋友或者怒罵對手了。對照一下,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腦殘,而且還不少。但一個人是不是腦殘,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要用事實和道理來說話。畢竟百度上的解釋過於正軌和理性,其實,許多網友的叫罵,完全與這個解釋無關,只要看你不對勁兒就大罵腦殘,純粹是一種不良情緒的發洩。
  • 每周推薦|電影《推銷員》,一位腦癱患者的不凡人生
    今天小康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推銷員》(英文原名:Door To Door : The Story Of Bill Porter),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它的主角是一個腦癱患者。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冬天的寒冷天氣來得稀鬆平常,對於比爾來說,儘管腦癱導致他身體行動不便,但每周五天,無論陰晴雨雪,他每天都要走上8-10英裡,因為腦癱,他無法站直,走路一跛一跛,一隻手永遠背在身後。三十年後,比爾的故事引起了一名記者的注意,四年後,基於比爾登門推銷的經歷和他的生活,《推銷員》這部電影誕生了。
  • 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小兒腦癱專家翟向京...
    近年來小兒腦癱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中國估計有700萬以上的腦癱患兒,而這當中絕大部分都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很多家長過於擔心,一旦發現寶寶一丁點的「異常」表現,家長都會擔心不已。
  • 85%腦癱患兒或同時患有癲癇!寶寶凸顯4個行為異常,警惕腦癱前兆
    腦癱是指寶寶出生之前、出生的過程中或者是出生後一個月內,各種各樣的致病因素導致的、不是進行性的以及永久性的腦損傷症候群。它是中樞神經性的運動及姿勢不正常為主要症狀,並且經常伴有精神發育的遲滯、語言及視覺、行為和感知出現異常等等的障礙。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中樞神經傷殘就是腦癱,腦癱患者也是兒科康復中的主要對象。
  • 小兒腦癱可不治而愈嗎?
    經過我們多年的治療調查來看,進行系統治療患兒中,部分能生活自理,而未進行系統治療的,幾乎全部不能生活自理!某腦癱醫院曾對系統治療2~5個療程(3月為1療程)的小兒腦癱患者共調查215例,追蹤調查137例中,31例入學或上幼兒園,60例運動障礙明顯好轉繼續治療,尚餘46例,寄回報告都有不同程度好轉。
  • 寶寶肌張力高是腦癱嗎?父母們注意了!這篇文章教你分辨
    當寶寶們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家長們腦海中仿佛已經拉響了警報,生怕寶寶出現了問題得不到及時治療。其實這是很好的,有疾病的話能夠早發現早治療。但是也容易造成過度擔心的情況,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寶寶肌肉僵硬,活動度受限,出現肌張力過高,聽說這是腦癱的表現,馬上坐立不安,四處求醫腦癱怎麼治。其實寶寶肌張力過高並不一定是腦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一、肌張力過高是腦癱嗎?
  • 嬰兒「封針」調查:一家三甲醫院的腦癱治癒神話
    從頭部開始,然後是後頸、四肢、腰部,一次封針患者需要被扎入幾十至近百針不等,持續時間 10分鐘左右。封針過程中,除了控制和安撫嬰兒,家屬還需手裡拿著棉花球,隨著醫生針頭的移動,迅速黏在孩子被扎針的部位。
  • 腦癱患者當銷售員,一年賣出20多萬美元,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其實,這都是給自己的懶惰和失敗找藉口。換個方式說,那些比你條件差很多的都在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打個比方,如果你是一個有腦癱病史的人、如果你永遠無法正常行走,走起路來永遠一跛一跛的、如果你連基本的生活都需要別人幫忙。定期發放的救濟金剛好可以過日子,你還會想著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嗎?
  • 寶寶肌張力低是腦癱嗎
    肌張力低不能確診是腦癱,有可能是肌無力、肌肉萎縮、肌肉功能差。雖然腦癱的診斷不是以肌張力為標準的,但是肌張力低是要考慮腦癱的可能性的。肌張力低只是腦癱的一個症狀而已,腦癱還有反應遲鈍,固定姿勢,斜視,嬰兒頭頸鬆軟抬不起頭等症狀。 小兒腦癱通俗地講,是指從懷孕到新生兒期,寶寶的腦部受到各種損害,導致肌肉的神經控制失調。腦癱的寶寶還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視覺、聽覺、感知覺、癲癇、心理行為異常等等。
  • 神經外科:省內率先開展痙攣性腦癱手術治療
    10月24日上午,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吳水華帶領的神經外科手術團隊,在省內率先成功開展痙攣性腦癱手術。術中依賴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為痙攣性腦癱患兒精準實施了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SDR)。手術治療效果滿意,為痙攣性腦癱患者的治療帶來福音。
  • 防疫工作不實致16歲腦癱患者死亡 書記、鎮長被免職
    中新網2月1日電 據黃岡市紅安縣政府網站消息,1月29日,紅安縣華家河鎮鄢家村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鄢小文的密切接觸者鄢成(腦癱患者,鄢小文的大兒子,16歲),在該鎮集中觀測點房間內確認死亡。1月22日鄢小文因發燒被送往華家河鎮衛生院就診,隨即被要求留院隔離觀察,並於1月29日被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後被送至紅安縣杏花鄉衛生院進行隔離治療。 調查組查明,在此期間,鄢小文因隔離不能照料鄢成日常生活,遂委託其親屬、村幹部和村醫照顧,他們對鄢成雖每日均有照料,但有關幹部沒有做到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 大愛無限 舟山女子守護21個智障及腦癱患者
    姓名:董美娥年齡:58歲籍貫:浙江寧波做了30多年社區工作,退休後,董美娥在沈家門街道殘疾人小康陽光庇護中心(下稱中心),成了21個智障或腦癱患者的「家長」。「他們中絕大多數是十幾到二十幾歲的青少年。 」董美娥說,在她的眼裡,這些人都是她的孩子。3年多來,董美娥帶領同事默默守候著他們,穿衣吃飯到勞動、鍛鍊,每一步,都傾注著她們的心血。「沒有人比你更適合這個崗位」2011年9月,董美娥任沈家門教場社區的主任,面臨退休。
  • 嬰兒踮腳走路是兒童腦癱症狀嗎
    嬰兒踮腳走路是兒童腦癱症狀嗎 時間:2020-09-21 14: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嬰兒踮腳走路,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學走路卻無法雙腳著地,而是踮著腳尖走,那麼什麼疾病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般來說若是患有腦癱的患兒會出現這種情況。
  • 最成功的推銷員:一個腦癱患者永不放棄的一生
    比爾是個腦癌患者,他只能永遠佝僂著身軀,一隻手背在身後,說話也不清楚,工作對他來說並不容易。比爾嘗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在母親溫柔的鼓勵下,比爾再次走進了一家公司,對方還是拒絕了,比爾沮喪的走了出去。看著母親期望的眼神,比爾突然又有了勇氣,他再次走進了這家公司:「把你們公司沒人要的區域,沒人願意賣的產品給我,你會成為這家公司的英雄。」
  • 從著名「腦癱詩人」,到專家口中「大毒草」,餘秀華做錯了什麼?
    今年,"腦癱詩人"餘秀華又火了一把,只是這一次上頭條,不是因為她又寫出了什麼大作,而是因為和網友的互懟。起因是因為餘秀華在網上發了幾條微博,表達了對某個明星的喜愛,結果遭到了"你也配"的惡評,那個口出惡言的網友可能也沒想到餘秀華會罵回來,但是這對於餘秀華來說沒什麼奇怪,她本來就很有個性。
  • 如何看出寶寶患有腦癱呢?不要讓腦癱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有極少數的嬰兒在剛生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腦癱的,造成嬰兒腦癱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可能是因為胎兒在孕婦肚子中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缺氧的現象,還有可能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意外的現象,都有可能讓嬰兒出現腦癱。那麼,怎樣看出嬰兒腦癱呢?
  • 被直播改變的腦癱女孩晶晶,她背後600萬患兒的康復難題
    腦癱這個群體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但據媒體報導,我國腦癱兒童早就超過了600萬,其中2歲以下的腦癱兒童有178萬,每年新增腦癱病例4-5萬,而70%的腦癱患兒生活在貧困地區。晶晶就生活在吉林農村,外面的世界對她來說充滿著未知或危險。 但她嘗試跨出這一步。
  • 媽媽,讓我摸摸它 | 改變腦癱患者命運的柴犬
    這是一個因狗狗而改變命運的感人故事,主人公是一家三口和他們的狗狗,高橋夫婦育有一個患有腦癱疾病的兒子小史,從小不會走路,因為害怕狗狗吠叫
  • 腦癱少年高考成績超一本線108分:我想飛得更高
    作者:奶茶 編輯:柚子 導讀:腦癱並不是像很多人字面上理解的智障,腦癱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有時可能會伴隨著智力上的障礙,但不是全部的腦癱患者都有智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