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許久,你還好嗎?
我上一次看電影,是2019年10月25號,作為易烊千璽的事業粉,去電影院看《少年的你》。
從此過了將近10個月,一場疫情讓我和電影院告別了許久,現在終於聽到能去看電影的消息了。
我太想念坐在熒幕前等待一部電影開放的心情了。
我太想念坐在黑暗裡,跟著電影裡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的心情了。
我太懷念那時候和同學舍友一起看一部電影,討論一晚上的心情了。
在影院看電影,對我來說意味著未知、意味著同理心、意味著歡聚。
是在線上看電影完全無法替代的心情。
過去兩三年,我遇到了特別多好看的電影。有特別多和電影有關的回憶。
可能是因為同樣有在校園裡灰暗的經歷。
所以電影一開場,陳念說出那句臺詞「This is our playground.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這裡是我們的樂園,這裡曾經是我們的樂園,這裡過去曾是我們的樂園,(但現在已經不是了)。
聽完這句臺詞,我眼淚就已經落下來了。
每個人在校園裡學習的時候,可能都是最純真、最簡單的時候。
校園,也本應該是我們的樂園。
但事實卻是,校園也有光和暗。
它不僅是樂園,還是滋養罪惡的惡土。校園有裡也有光明照不到的陰暗角落。
難以言說的老師、無法理解的同學、令人受傷的經歷。
大概因為曾經經歷,所以整部電影我都很能感同身受。
很多人都有校園裡的陰影時刻,即使沒有,很多人也都能理解校園暴力對少年們的傷害。
但不是每一個陳念,都能遇到一個劉北山。
一個說出「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小北。
這就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就像那句臺詞說的「因為他們是少年。」,它把少年人那種最赤誠的感情通過劉北山和陳念投遞出來了。
讓它在最昏暗糟糕的情節當中熠熠生輝,如同太陽一般,有著奪目的光輝。
當然這部電影的原小說,有抄襲嫌疑。這是原創者的原罪,抄襲犯法,不能原諒。
導致這部電影一直存在巨大爭議。
這也給改編小說創作的電影人一個警鐘,抄襲小說不能碰。同時也給創作者一個警戒,抄襲可恥。
我是一個科幻迷。
一個喜歡科幻的人看《流浪地球》,那種心情就像坐過山車。惴惴不安,在最危險的地方體會最刺激的心情。
在電影院椅子上的時候我都差點沒蹦起來。
欣喜若狂,那時候的心情,大概就是終於!
終於中國也有像樣的科幻電影了。
熱淚盈眶,因為自豪。中國科幻工業電影終於有了起點。
但是這部電影也有致命缺陷,它營造出了一個典型的末日困境。卻沒有把處在末日裡人類的道德困境和複雜人性刻畫清楚。
人物臉譜化,劇情不合理,部分配角表現力完勝主角,是這部電影的重重問題。
但是做科幻電影就像攀爬萬裡長城,已經邁出第一步,就要再接著邁步。雄關漫道真如鐵,總有登頂的時候。
看《藥神》的那個晚上,風有點涼。我沒有帶紙巾,一個人在影院哭得鼻涕橫流。
這部電影沒有塑造英雄。
它取自真實故事,塑造得也只是一個個真實的人。
離婚賣印度神藥的程勇。一開始接倒騰特效藥的活。不是為了高尚的治病救人節操。而是為了賺錢。
為了女兒跳鋼管舞的單身媽媽。
給你遞一隻橘子的白血病患者。
讓程勇先走的黃毛。
對警察說:「我只是想活著,活著有錯嗎?」的老人。
這部電影太真實了,以至於讓人心碎。
這部電影的社會意義可能遠遠高於單純的藝術意義,就像老人說的「你能保證一輩子不得病嗎?」
誰家沒個病人。《藥神》通過一部電影引起了社會對重病貴醫群體的廣泛關注。
影響力之大,以至於直到今年,類似藥神的救人者還能被法外容情,網開一面減刑。
它已經通過藝術創作影響改變了現實,真正讓社會變成更好的社會。
很多人都說《藥神》的結局是敗筆,但是在我看來。
《藥神》已經啟迪我們在思考一種真正的民主,接受一種法外的平民英雄。
認識每個人身上的好和壞,矛盾的對立面,人的複雜。
這本身就非常了不起。
《我和我的祖國》、《平原夏洛克》、《百鳥朝鳳》、《你好,之華》……
過去幾年好看的電影太多了,它們延伸豐富了我的生命。
讓我體會了另一種生活,理解了別人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接受差異和不同的能力。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都有了更多的思考。
它們也建立了我和朋友之間的情感,讓我們能一起思索討論那些無關瑣事,而是關於生活本質的一些問題。
2020年,闊別已久了,電影院。
闊別已久了,中國電影。
你還好嗎?我來看你了。
溫馨提示:疫情期間,看電影還是注意防護。嚴格按照當地要求來。看電影,更看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