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農曆年作為一年的分界線,那麼我這篇2018年終總結是不是來得也不算太遲呢。
去年我也寫過年終書單,影單的總結,今年不能免俗,繼續跟大家分享2018年我覺得好看好用的東西。
如果你想看去年的分享,可以戳2017年終盤點|書單、影單、好用的App以及微信公眾號推薦,那麼請收拾好心情,一起跟我探探2018走過的「路」吧。
記得在網上看過網友們的一個段子,定年度目標很簡單呀,把去年的目標換個年份就好了,沒錯,這個可以完全照搬到我每年的讀書計劃。
我每年的計劃基本是看完40本書,但是往往到了下半年,這個計劃已經被我拋諸腦後了,真是慚愧,但是也不妨礙推薦幾本還不錯的書。
在這裡先給大家插播一個APP---滴墨書摘,雖然我今年打算重拾手寫讀書筆記了,不過這個APP真的很方便,可以把書上喜歡的文字拍下來,或者轉成文字存檔也行,優點是記錄快,識別文字的正確率也比較高。
"在別人鼓吹你買買買的時候,
你是否想過——其實,你並不需要那麼多風格的衣服?"
最初想看這本書的由頭,是因為今年陷入「總想買衣服」的困境。
於是在多抓魚上買了這本臺版二手書,作者是一名日本50歲左右的時尚造型顧問地曳Iku子,書也不算很厚,我2天之類就看完了,而且收穫很多。
如果你總容易被網絡上的時尚博主po出的圖種草買衣服,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風格的衣櫥,那麼推薦你看這本書。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我之前寫的書摘,了解下這本書的梗概 其實,你並不需要那麼多衣服|《時尚斷舍離》書摘
作者:(英)韋恩•海明威 / (英)傑拉爾丁•海明威
近兩年的時尚趨勢,很明顯就是曾經爸媽那個年代流行的一些東西。
時尚其實就是一個輪迴,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那麼了解1920-1990這80年裡流行的單品,會發現很多有趣的資訊。
作者和她的夫人年輕時候是賣二手古著發家,是英國非常受關注的時尚作家。
這本書講述了1920~1990年時尚的演變,每個年代用一個章節進行講述。裡面也有部分古著知識,關於古著的購買與保養,每一章都有詳細講述。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你無不發現每個年代的時尚和他的歷史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比如一戰之後的1920年代,經歷戰爭過後, 人們獲得了新生,享受生活、藝術,自由,所以整體的風格會偏寬鬆、休閒,女士的著裝不再那麼保守,更期待方便、有自己個性的服裝。
這時候香奈兒的出現,想必是與當時上層女士的內心轉變一拍即合的。讓我不由覺得一個「奇蹟」的誕生,與其才能、努力必然有關,但是好的時機是萬萬不可缺少的。
最近幾年國內Vintage文化也漸漸流行起來,如果你對久遠年代的衣服有特別的情感,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基礎要夯實,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個性特點。」
之前看到媒體人推薦過這本書,一直記在心裡,沒想到圖書館有借,便借回來看了。
這本書主要記述了山本耀司的成長履歷,他的家庭環境對他後來成為設計師的影響。
全本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山本耀司對做衣服的熱情,他的思考方式,他對做衣服這件事情可謂是投入了全部精力。
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初心,不追隨所謂的流行,去挑戰自己,並且按照自己對服裝的構想與態度去做衣服,擁躉有那麼多也不奇怪呀。
書中內容很容易看,後面還有100個提問,比較有意思。
前面推薦了3本時尚類的書,最後再跟大家推薦一本文學書。
我之前沒看過這種類型的故事,但是一旦開始看,就停不下來了。
作者自述在巴黎,倫敦因為貧窮,從事最底層的工作,當流浪漢的故事,貧窮充斥著每天的生活,目的只有一個,活下來。
就像作者說的,貧窮,不僅威脅著健康,更腐蝕了靈魂,毀掉了夢想。
第一次看到如此客觀的描述貧窮與討論流浪漢,對於我們這種從未想過會過這種日子的人,也算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上的「隱形的」一群人了。
雖然作者經歷了這段貧窮時期,但是我在文字中並沒有感受到他過多的頹喪,抱怨,而是客觀的去寫他身邊的朋友的故事,頭腦清晰的去思考周邊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處境很苦,很喪,看看這本書,或許會發現你的世界還是很美好的。
P.s:關於書的來源,除了線上線下購買,大家其實可以多注意下社會資源,如果你是學生,學校圖書館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如果你上班了,那麼市圖書館,省圖書館是一個值得挖掘的地方,現在這些公共設施都做得很不錯,他們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直接搜索書目,也能避免買到的書不喜歡這種困窘。
還想跟大家推薦一個公眾號/小程序——多抓魚,這是一個可賣也可買二手書的平臺,平臺上的書資源很多,我經常搜一些豆瓣上連評分都沒有的書,上面也有賣哦。
如果你有很多閒置的書也可以賣給他們,不過有的書不收,具體可看他們的規則,他們合作的快遞是順豐,可以直接上門收件,非常方便。
>>影單推薦的原則是,我願意再看很多遍。
敲下電影的名字,腦海裡立馬想起電影的主題曲《Mystery of love》,那個青春陽光的義大利小鎮,那個繾綣熱戀的夏日。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不該有同性戀與異性戀區別之分。
奧利弗和艾利奧從試探到捅破那層紙,到熱戀,每一個心境的轉變都讓我想到曾經戀愛的自己,內心細節刻畫的很棒。
艾利奧有一個很棒的父親,後面說的那段話無不在說今天的感情現狀。
年少時因為愛情感受到的痛苦也是一種經歷,不要因為害怕痛而不去感受,因為你有可能因此感受不到真正的愛。
很喜歡這種純粹的愛情,大概在年少時遇到的機率會比較大.
相較美國男演員,我更偏愛英國的男演員,喜歡他們在劇中的內斂,深沉。
之前聽別人說《南方與北方》這部劇是工業革命時期版本的傲慢與偏見,便立馬開始看了。
男主真的很迷人啊,深邃的眼睛,看女主的眼神滿滿的都是愛,女主雖說不是第一眼大美女,但是很耐看,有英國女生的個性與優雅。最後一集看完依舊意猶未盡。
宮崎駿的電影向來不用擔心畫面。電影中依然是期待的唯美畫面,和善良的女主和男主。
看到中間才發現這是一部愛情電影,總感覺日本動漫電影的愛情都非常純真爛漫,不是那麼用力,但是非常暖心感動。
讓我感動的是,裡面的角色雖然因為咒語變老變醜,但是依然善良,並沒有因此去遷怒他人,埋怨這個社會。
最終的結局自然是happy ending,人性的善良與愛終究是最美好最值得去珍惜擁有的。
P.s:看豆瓣才發現男主的聲優是木村,棒棒噠。覺得哈爾說的"如果不漂亮,活下來又有什麼意義",很有趣啊。
最近剛看完《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二季,因為到時候會發一篇推文,所以就不在這裡多介紹了。
還有我元旦在看91年大熱的日本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雖說過去27年了,但是很值得看,那個年代的女生真的都很美很耐看,而且他們的穿搭放到今天來看也很時髦,所以到時候我也會發一篇推文聊聊裡面的服裝。
2018年雖然不像往年一樣花很多時間研究App,但是看到網絡上推薦好用的App,我都會忍不住下到手機裡研究一番。
我雖然是紙質書的擁躉,但是今年用了微信讀書這個App看書,覺得看電子書也沒想像中那麼糟糕。
之所以一直留著這個App,一是微信讀書裡書的資源比較多,至少比我下的同類看書App裡的資源要多,不過有的特別小眾的書也沒有;
二是看書基本不要花錢,因為微信經常會送無限卡,也就是說看App裡的所有書都是免費的,而且你看書的時長多,還會送幣,可以用來購買其他書籍。
這是個照相App,拍出來的照片都是膠片質感,而且每次只能拍完24張,等3天,才能看到之前拍的照片,也算是模擬膠片機了。
每次看到拍出來的照片都有驚喜,給當時發生的事情增加了一絲電影感。
現在什麼都很快,偶爾等等照片,也會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雖然網上也有修改手機時間能更快獲得照片的攻略,但是我依然喜歡這等待的過程。
這個App我用來看品牌Lookbook,雖然現在時尚博主很多,時尚資訊,文章也特別多,但是這些Lookbook裡能獲得設計師,造型師第一手的時尚資訊,而不是網絡上的二手資訊。
關於明年流行的顏色,款式,多看幾個品牌的lookbook就能得到答案。裡面圖片質量都很高,也方便下到手機上仔細回味。
公眾號裡關於如何變好看的文章數不勝數,但是很少說到點上,而且聊的總是那麼幾點。
但是這個公眾號不一樣,首先她能聊到一些很細的點,很多我們都忽視的地方,比如你的儀態,你的風格.而且不止是聊外在的美,還有內在的提升。
關注了她,你會發現變美絕不是一件膚淺的事情,當然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在世界,總離不開錢財,所以理財還是多少要了解一點,越女每次發的理財文章簡單易懂。
當然也不只是說理財,比如過年過節哪裡可以薅羊毛,還有哪種保險適合買等等。
看她的文章大概能了解下最近經濟形勢,因為我平常不會專門關注這一類,所以每次通過越女的文章了解一二。
這位博主很喜歡法風,也算是我2018年發現的寶藏博主吧,因為她早年間曾在巴黎留學,所以很了解那邊的文化以及風格。
她會跟你聊法式小心機,法國博主,以及秋冬法式衣櫥有哪些單品.跟其他公眾號聊法風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她是真的很喜歡法風呀。
她有同名微博,對法風感興趣的,可以去關注呢。
好了,2018年這部分盤點就到這裡,大家如果有推薦的書單,影單.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哦。
下期預告:給你看看我的寶藏淘寶店鋪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和點讚哦,感謝關注「潮圖社」。對了,蘋果版的微信更新了,文末右下角用「好看」取代了「點讚」,喜歡本文的話,麻煩手動點點哦,謝謝。
-聲明-
原創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
歡迎分享,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平臺
新浪微博:Caroline的潮圖社
*最近文末都有廣告,麻煩看到的各位手動點點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