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陰雨綿綿下的鐵路上海站南廣場上,不時有三三兩兩的旅客拖著行李走過,與往常相比,客流稀少了很多。但在廣場上的兩個疏導大棚裡,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在一絲不苟地對一個個出站旅客測試體溫,進行旅客信息登記……
自1月31日以來,鐵路上海站已累計測溫篩查進出站旅客42.2975萬人次,其中累計篩查38名發熱旅客送醫,均無大礙。自2月3日起啟動旅客信息登記以來,累計登記旅客20.7248萬人。據鐵路上海站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站管辦」)介紹,鐵路上海站正以最嚴實的流程把住出口,以最快的速度疏散客流,以強大的社會力量支援一線,以全力籌措防護物資,守護好旅客進入上海的「陸路北大門」第一道防線。
圖說:與往常相比,上海站南廣場上客流稀少了很多。江躍中 攝
旅客登記「全覆蓋、無遺漏」
受疫情影響,今年春運返程客流呈現「日均人次少、持續時間長、瞬間人流大」的特點,對此,鐵路上海站採取了嚴之又嚴的防控措施。
鐵路上海站南北3個出口,是上海的重要「入口」,嚴格落實「逢車必檢、逐人篩查」,在上海站出、入口安裝了11臺紅外線測溫儀,對湖北籍、途經湖北及發熱旅客,一律送往指定地點(閘北中心醫院)進行集中隔離。一般的旅客,引導他們登錄「來滬人員健康雲App」並填寫相關信息,幫助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等旅客群體進行紙質信息登記,然後由8名志願者將紙質登記信息全部錄入「來滬人員健康雲App」,做到旅客登記「全覆蓋、無遺漏」,能查出每一名旅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確保「找得到人」。目前,江浙滬高鐵的旅客填報率達95%,普通列車可達90%,極大地減輕了出口處填報壓力。
圖說:上海站東南、西南兩個出口外搭建了2個供旅客信息登記分流的疏導大棚。江躍中 攝
搭建登記分流疏導大棚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疏散客流,站管辦及時調整春運大棚集中排隊和地下車庫臨時休息區模式,在上海站東南、西南兩個出口外搭建了2個供旅客信息登記分流的疏導大棚。
同時爭取市交通委支持,在原16條夜宵線公交車基礎上,加開5部公交車,彌補夜宵線盲區,並根據旅客需求增開虹橋東、龍陽路地鐵站地區方向2條夜宵線。每天深夜和凌晨,站管辦、站區派出所、綜合管理大隊、交警、軌交等單位深入站區,引導旅客乘坐夜宵線、計程車離開,確保旅客乘坐地鐵1號、3號、4號線頭班車有序離開。
整合社會力量聯防聯控
在靜安區文明辦的組織下,團區委、市紅十字會、區屬國企文明單位、區社會醫協會和專業社會公益組織上海音速青年志願服務中心,招募社會志願者400餘人,志願者們24小時分4班充實到協助測溫、引導宣傳等工作中。自願報名的大益服務社8名專業志願者,擔任了運送發熱旅客的高危工作。企業和社會各界還捐贈了防護物資、食品和牛奶等物資。
靜安區各機關、各街鎮、區域單位等,也都在第一時間共同投入到鐵路上海站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目前,已有區機關幹部96名、公安民警60名、衛生系統36人、市建交系統36人、志願者88名參加一線志願服務,共同織密防控網絡。
在靜安區後勤保障組的積極努力和市交通委、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各類防控物資逐步籌措到位。目前已為一線工作人員配備了浴帽、護目鏡、口罩、防護衣、橡膠手套、面罩等防護設備,為全部志願者購買了人身保險,並協調站區餐飲單位提供好早餐、午餐、晚餐、夜點心。同時,站區聯動指揮中心24小時關注各點位工作人員動態,與公安民警、武警戰士共同守護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