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姐之前有一陣子迷上了減肥,到處搜尋速成的減肥方法。
有人說可以節食,但是她管不住嘴,一天三頓飯吃的多不說,晚上偶爾還要加餐。
有人說要多運動,但是她跑了兩天,嫌累就沒有再堅持了。
最終,她在網上看到一個廣告,說是30天速效瘦身,立減20斤,表姐的人生仿佛瞬間充滿了希望,二話沒說就下單買了30天的藥。
表姐原本是一米六的身高,130斤,用了一個月以後,不僅沒瘦,體重反而飆到140斤了。
這時候她找賣家理論,結果又被洗腦買了三個月的。
三個月的用完,體重快到150了。相當於花了幾千款,給自己又增肥二十多斤,表姐也一度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各種產品都折騰一圈下來,她才消停,但偶爾還會對我們感嘆,「什麼速成都是騙人的,減肥啊,還是得少吃多動。」
其實不只是減肥,好像我們生活現在已經被「速成」包圍了。
《PS》三天速成,《PR》三天速成,
三十天英語速成,好口才三十天速成......
每個字眼都在刺激著意向人群的神經,進而讓人錯誤地認為掌握一項技能只要幾十天,甚至幾天。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2
在2019年,「量子閱讀」突然一陣爆紅,有機構宣稱,只要掌握了「量子閱讀」,就能在10分鐘內閱讀一本10萬字左右的讀物,並能準確複述80%以上內容。
第一次看到這個概念的時候,真是對這個理論嘆為觀止、目瞪口呆。因為我隨手翻開魯迅先生的雜文集,字數大概是60萬字,如果我掌握這個閱讀方法,那豈不是意味著這本60萬字的書,我能在一個小時內讀完了?
這不得不讓我對閱讀的意義產生質疑。
以我的經驗來看,閱讀一般分為品質閱讀和價值閱讀,
品質閱讀強調的是掌握作品的肌質,語言的手法,表達的情感這些 。
價值閱讀更多強調的是通過對作品的理解,更多發現作品的價值意義。
而這些,都不是單單記住文字就能達到閱讀效果的。
所以從閱讀的價值意義上,我是先把這個「量子閱讀」否定掉的。
再往下看,要想進行相關的培訓,收費一般在6000元半年到26萬終身不等。
我甚至連情景都能想像得到了,當你學不會要求退錢的時候,他們會說這個不是包教包會的,但是你可以辦理終身學習資格,只要26萬。
你以為這是讓孩子掌握一門快速學習的技巧,其實是讓他從正課學習中分出神來,
記得有這樣一個段子:
兩個朋友為了考試作弊,學習了摩斯密碼。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終於學有所成,期末考試也來臨了。
拿到卷子後,甲在桌子上敲摩斯密碼詢問乙,「第一題怎麼做?」
噔噔噔,乙回復了,「我也不會」。
放在段子裡,笑完就會覺得這兩個人好笨,但放在現實中,這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人其實還真不少。
速成沒有任何意義,尤其是對於讀書來說。
賈伯斯在談論蘋果的創意時說,它是5000多個微小創意反覆打磨的結果。如果只談最終創意而不談5000多個打磨的過程,那就沒有了靈魂。
3
其實也有很多打著速成口號的機構,目的只是為了把你拉進一個坑裡。
如果你有興趣,他會告訴你很容易學會,等把錢交了,你入坑了,才發現入門確實挺容易,但是想要真正掌握,沒有十年八年的打磨,是根本不可能的。
沒有一蹴而就的技術,如果真的有,那只能說明這項技術沒有太大價值。
相信每個人對《西遊記》都有足夠的了解,在沒有手機的年代,這部電視劇陪伴了我一個又一個寒暑假。
當時看西遊記就有一個疑問,師徒四人除了唐僧,每個人包括白龍馬都能上天入地,為什麼不直接去西天雷音寺把經書取回來,而是要跟著一個和尚一步一步走去西天呢?
隨著年齡漸長,對生活的感悟頗深,才明白師徒四人成佛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有沒有取到經書,而是在於有沒有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之所以選擇越來越多人跳進速成的坑,其一是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心浮躁。其二就是懶。
同樣的時間,你更願意躺在床上刷手機看視頻,更願意跟朋友去花花世界看一看。
相對來說,學習的過程是有點枯燥,但日後成就你的,不是哪個小視頻,也不會是哪個發跡的朋友,而是日積月累,不斷學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