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起出發吧》成為熱點,一開場楊爍楊將軍的教育法就引發了網友熱議,我也剛剛刷了一個小視頻,是當時楊爍去割稻子,旁邊是那家農戶的孩子,幹活像模像樣的,楊爍羨慕地說:你真是太棒了,我兒子要是像你就好了。
楊雨辰和雨曦在院子玩,因為雨曦不想回到屋子裡,楊雨辰覺得妹妹不聽自己的,氣得號啕大哭起來,並且拉著妹妹跑到楊爍那裡去告狀。
楊爍看到楊雨辰哭成那樣,首先很不滿,先問他,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楊雨辰說:男。楊爍繼續說:你還知道自己是男孩,別哭了,笑一個。
讓我沒想到的是,楊雨辰當時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之時,居然能夠馬上咧嘴說:嘿嘿嘿。然後又是止不住地哇哇哇,楊爍再次命令他「笑一個」,楊雨辰也是立即做到,馬上咧嘴:嘿嘿嘿。
這也太難為人了,演戲都不帶這麼演的,心疼楊雨辰三分鐘。
莫名想起父母經常喜歡氣急敗壞地說:別哭了,給我憋回去。
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之時,怎麼憋回去?
楊將軍教育法更厲害,不僅要憋回去,還要馬上笑一個。
這個7歲的小男孩,在爸爸面前連一點點反抗都沒有。全程都是只要楊爍說什麼,不管是真是假,是爸爸在故意諷刺他還是怎麼樣,他一定會順著爸爸的思路和說法來做,而且二話都不說。
感覺特別心疼這個小男孩,他也其實不過僅僅是7歲。之前一起做花生任務時,妹妹一直自己在玩兒,他當時在忙著做花生的任務,沒有看到妹妹脫了襪子,但是楊將軍在外邊看到就特別生氣,回去之後就質問他為什麼沒有照顧妹妹,為什麼沒有看到妹妹脫了襪子。
有位網友說:為什麼就要哥哥必須去照顧妹妹,又不是哥哥生的。
雖然楊爍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哥哥始終在外邊能夠照顧到妹妹,不讓妹妹受委屈,但是就沒有想到楊雨晨畢竟也只是一個7歲的孩子,他不可能是像大人一樣照顧得那麼全面。
而這裡有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楊雨辰動不動就哭,只因為妹妹不聽自己的就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這個孩子的內心為什麼會這麼敏感脆弱?
日本教育專家佐佐木說:通常來說感情控制能力弱的孩子或者說是成人,往往自我肯定感也比較低,無法對自己產生肯定性的評價。
回想楊雨辰的一言一行,真的感覺這孩子,他的內心自我肯定感是很少的。
平時楊將軍對他的教育方式不是否定就是打擊或者是諷刺的口吻,很少給他肯定或者是讚美,所以楊雨辰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自我肯定和評價是不高的,所以妹妹否定他的意願時,他的內心是氣餒的,充滿了挫敗感,才會一直哭一直哭,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昨兒我還寫過餃子,餃子即便被罰站,也不會覺得難堪,因為她內心平日裡盛滿了被肯定和愛,很少被不斷否定,所以她才能有更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一切。
哈佛心理專家戴維說:自我肯定感較低,不能認識到自己價值的人,幹什麼都容易氣餒,而且是特別容易氣餒。
而要想學會控制感情的方法,與人和睦相處,自我肯定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為自己能夠正面去評價自己,所以才能重視他人控制住情緒,去自我完善。
怎樣提升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最重要的當然是來自父母的肯定!父母的肯定就是孩子提升自我肯定感的出發點和源頭,當這個源頭是豐盈的,源源不斷時,就像水,會慢慢浸在孩子的全身乃至他的品格。
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強,也就是對自我的評價會高,就不會出現動不動就哭鬧的這種情緒。
如果把孩子的心理比喻成一個玻璃杯,杯子裡注滿了父母的愛,如果家裡的愛多的盛不下了,孩子就能把溢出來的裝進水壺裡,帶著愛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從很多這種綜藝節目中也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愛非常的多,孩子得到的肯定也很多,他在面對他人的時候也會很從容,非常的有安全感。
因為被父母珍愛,孩子才懂得珍愛自己。
因為被父母所信賴,孩子才能夠信賴他人。
在家中得到的愛和肯定越多,孩子才越容易抵抗外界的一切,不論是鮮花還是荊棘!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籤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