소리도 없이
上映時間:2020 導演:洪義正
推薦!!期待了這麼久的劉亞仁新片,沒讓我失望!豆瓣評分7.3
第一次注意到劉亞仁是在《燃燒》的時候,當時就感慨這個演員太有力量,表演渾然天成。即使是在劇本薄弱的《#活著》裡,劉亞仁所演繹出來的真實感讓我不得不信服這個故事。這次在《無聲》裡的表演更是突顯了角色的獨特性。泰仁就是獨一無二的泰仁,不是劉亞仁,也不是之前的任何角色。劉亞仁不只是為了這個角色增重30斤而已,他是完全重塑了這個角色。
「無聲」講述的是說不出話的啞巴清道夫泰仁的故事。他跟隨昌福做事,白天賣雞蛋,晚上幫黑幫大佬處理屍體。泰仁和昌福是「無聲」的底層階級,渴望富裕、渴望地位和尊重卻在自我閹割的「無聲」服從中被馴化。
影片中被馴化的「無聲」還有女主角初喜。這個被他們綁架的只有11歲的小女孩,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成熟冷靜。她可以乖巧地融入泰仁的家庭,為自己爭取生存的機會,好像她原本就應該是泰仁的妹妹一樣。哪怕是泰仁在她眼前殺了人,她都可以冷靜地在那一刻把泰仁親妹妹的臉轉過去,然後教她怎麼幫哥哥挖土,填埋屍體。
這種被馴化的乖巧和識人臉色的聰慧不是一朝一夕在綁匪家裡習得的,而是在原生家庭中她就是這樣在與三代單傳的弟弟的競爭中學會的生存手段。最後衝著父母禮貌而克制地一鞠躬,所有的怨恨與委屈消散在微笑裡,估計許多成年人都無法做到。
影片的結尾,大家以為初喜和泰仁將要達成一種溫暖的和解的時候,導演卻用一句話把眼前的美好砸碎。初喜掙脫了把她送回學校的泰仁的手,告訴老師這是帶走她的綁匪。被誣陷為綁架犯的泰仁失魂落魄地逃跑,把象徵體面、善意和希望的西裝拋下,善惡好像在一瞬間調換了,又好像沒有。觀眾在一瞬間體會到了「無聲」的窒息感,無法譴責初喜,也沒有立場為泰仁辯解,這是無法用一句「浪子回頭金不換」就可以開脫的事情。
這樣的處理既震撼,又讓影片回歸了真實,也沒有讓價值的天秤失衡。
這是一部極其出色的自救示範。小姑娘的隱忍、冷靜和機靈刻畫的太絕了,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值得一看!
Eté 85
上映時間:2020 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推薦!!比起席捲全球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更喜歡這一部《85年盛夏》。
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艾登·錢伯斯的青少年文學《在我墳上起舞》。電影從一開始就宣布:「如果你不想知道一個神採飛揚的男孩是如何變成屍體的,你最好打住,本片不適合你!」大多數觀眾估計想像不到,一個關於「屍體」的故事竟然可以浪漫又可愛。
影片以倒敘的方式講述了Alex被捕,幫助他的社區工作者要求他把事情的前因後果真實地表達出來,於是擅長寫作的Alex選擇了寫小說的方式,把自己與David認識相戀的過程寫成了一部小說。
-致敬《初吻》-
前半段便是以Alex的視角展開的他與David短暫而絢爛的愛情故事。陽光、沙灘、大海、帆船、摩託和兩個十幾歲少年的相遇。
後半段的劇情急轉直下,講述David出軌、背叛、死亡,傷心欲絕的Alex和曾經的情敵討論怎麼才能實現死後去對方墳頭蹦迪的承諾。雖然碰觸了死亡與愛情的凋零,但因為主角都是少年,所以雖然殘忍,卻也十分美好、天真。
即便是聊騷成性的「渣男」David也很難讓人討厭得起來。少年時難免對戀情喜新厭舊,難免把人生的苦悶和生命的無意義歸結於愛情的無聊,以為不斷地換新男女朋友便會持續煥發生命的原動力,終究會認識到希望用永遠保鮮的愛情拯救自己無聊的生活是非常理想而不成熟的想法。
所謂新鮮感既可以是和不同的人過同樣的人生,更可以是和同樣的人探索不一樣的日常。
但每個人都年輕過,都遇到過David,或者成為過David。由是,影片討論的更多的是青春期的彷徨與認識自我、愛情與生命意義的過程。
非常可看!
ぐらんぶる
上映時間:2020 導演:英勉
過於中二,不過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會不由自主地跟著開心起來。
《碧藍之海》是一部漫改電影,帶有非常鮮明的日漫風格。兩位主演為了貼近原漫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顏藝表情包出了一大堆,每一個我都可以自動腦補一個漫畫鏡頭。但是,漫畫裡誇張的表現方式複製粘貼到三次元,怎麼看怎麼彆扭。
我第一次看到有原漫粉說,非常還原,但是尬到完全看不下去哈哈哈。
電影講述了大一新生北原伊織和今村耕平誤打誤撞加入了潛水社團的爆笑故事。展開了一段結合潛水、裸體、酒精、打鬧、妄想、戀愛的荒謬大學生活。有一句宣傳語特別逗:為什麼在大學裡全裸狂奔!?因為瘋狂的青春只有一次!!
北原伊織和今村耕平一次又一次在學校裡全裸著醒來,這是時間的循環,還是同伴的惡搞?
這個故事非常有趣,充滿了反轉,非常適合拍成動漫,但是改編成真人電影就會有些荒謬。兩位男主都是比較清新帥氣的長相,當他們突然青筋暴起,做動漫裡的驚訝臉的時候,我隔著屏幕都感覺到了用力和尷尬……
尷尬癌患者慎入。單純尋開心可看!
HANA-BI
上映時間:1997 導演:北野武
推薦!!暴烈而絢爛的冷色煙花,就是北野武呀,豆瓣評分8.6
《花火》講述了警察西先生的故事。西佳敬是一名警察,他的兒子在幾年前不幸死去,妻子罹患白血病,生命也危在旦夕。關係很好的警署同事在一次任務中嚴重受傷,下身癱瘓。因西先生的一次出警失誤,後輩田中身亡。他引咎辭職後,一邊安慰癱瘓的好友,一邊照顧日漸虛弱的妻子,還要在不斷上門討債的黑社會中周旋。他最終選擇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但他也因此完成了最後的心願——陪伴妻子完成臨終旅行。
北野武在《菊次郎的夏天》裡也扮演了一個「壞蛋」,但菊次郎的壞是憨頭憨腦的蔫兒壞。但西先生明顯比菊次郎冷太多了。西先生只有在和妻子玩鬧的時候會和對方一起傻笑,除此之外,他沒有一個表情,一句臺詞,他維護自己尊嚴的方法只有一個——暴力。
我非常喜歡《花火》裡的暴力美學,總是如此突如其來,在你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突然插一兩幀暴力鏡頭,把你嚇一大跳。但又不會直給,給你留足想像的空間。比如西先生把槍舉起來,槍聲一響,鏡頭裡鮮紅一片。定睛一看,發現那是堀部先生潑到畫上的紅色顏料。
諸如此類有趣的鏡頭遊戲層出不窮,北野武好像只是把一個個碎片展示在觀眾面前一樣,讓觀眾自己去拼出這個故事。他沒有用敘事的鏡頭語言去完整講述一個故事,而是用了一種斷續的「再現」,把那個冬天的故事像短促的煙花一樣,一幀一幀切斷了放出來。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把連貫的情感切碎,沒有陷入矯情的窠臼,反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明明講述了一個溫暖柔情的故事,但因為它的底色太冷了,所以即使煙花盛放,大家也明白,這是一朵冷煙花。它似乎是想告訴大家,幸福如煙花般易逝,孤獨與寂寞才是永恆的。
疏離而絕望的悲觀主義情感籠罩在每一個人物的身上。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堀部先生原本非常慶幸自己娶了一個身體健康的老婆。誰知道,一場意外讓他坐在輪椅上,妻子帶著女兒離開了他。這時的他反倒羨慕起西先生來。
只是縱觀全片,沒有一個人物擁有了所謂「幸福」的結局,每個人都在各自的悲劇中充當著故事的主人翁。矛盾與掙扎是人生的主要命題,只是你能不能像堀部一樣,被生活逼到絕境,依然能從畫裡的花瓣中看到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