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的「油性」之謎

2021-02-13 藏玉

《藏玉》專注傳統和田玉 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


  和田玉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幾千年的玉文化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了其他寶玉石所不具有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油潤性。而在其中,籽料的油潤性是最佳的,據說,和田籽料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天然礦物中油脂感最強的。那麼什麼是籽料的油性,這種油脂感從何而來?我們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本文我們就來系統的來說說籽料的油性之謎。(長篇慎點~)


  簡單來說,我們平常所說的油性其實包含兩個概念,即玉石的視覺油潤和觸覺油潤。

  視覺上的油性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籽料看上去有一種油脂般的光澤,光澤柔和,似是一層淡淡的油光。


  觸覺上的油潤就是把籽料的觸摸感,是一種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滑而不膩,似油非油。就是這樣的手感,讓玩家們把玩籽料有種停不下來的感覺。

  這兩點相信玩家們都有所體會。


  但籽料本身是不出油的,它僅僅是一塊玉石,為什麼會有這種油性的感覺?是什麼原因造成籽料這種獨特的油性?

  如果從科學專業的角度來解釋的話,可能會比較難理解:固體材料的"油性",是其晶體結構特徵,晶粒尺寸,緻密度,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和表面光潔度所共同確定的反射效果的視覺反應。以上這些特徵共同形成了籽料的特有屬性:油性。


晶體結構

  簡單通俗的來說「油性」跟組成籽料晶體的大小,排列緊密,以及這種晶體的反射光等很多方面有關。

  只要上述材料特徵中的某一個指標改變,油性就消失了。例如:晶粒尺寸變大,玉質的細膩感就沒了,油性也沒了,如大理石。晶粒是等軸晶或絮狀結構或非晶結構,平面反射增強,出現玻璃光澤,油性沒了,如翡翠,玻璃和瑪瑙等。透明度過高(高於或等於半透),將失去通透感和層次感,整體呈現"雪花膏瓶子"的感覺,油性沒了。透明度過低,也失去通透感和層次感,整體呈現"死白"感覺,油性也沒了。俄料和韓料的緻密度和散射率稍差,導致細膩感覺和層次感(表層通透感)不足;而青海料的緻密度不夠高並且透明度過高,也導致細膩感和層次感不足,外加色澤泛青,綜合效果是缺少油性。可見,材料指標的些許改變,都會影響玉石的觀感,十分微妙。


  還可以說籽料的油性跟它的玉質結構是息息相關的,包括細度、糯性、緻密度等等方面,有一個條件達不到就很難有油性的效果出現。而籽料的那種恰到好處,就構成了它獨有的那種油潤感。


  如果玩家們還是難以理解的話,其實也沒關係,玩玉會看油性就可以了,並沒有特別有必要知道這種油性是如何而來的~所有的材料都有它的獨特性。


  和田玉的光澤既與玉質有關也與打磨拋光方式有關。籽料的油性跟拋光是很容易混淆的,現在市場有很多「籽料」都被拋出亮光,新手分不清到底是不是出油,所以經常被打眼。兩者之間我們要明白下面幾點:


  首先,好的拋光能讓油性更好的表現出來。在玉雕創作中,拋光打磨的重要性不亞於雕刻,好的打磨工藝可以將玉性更好的體現。一般籽料都是打磨成亞光。細度很好的料,如果緻密度也夠好的話,那打磨出來的玉就會有很強的玉質感。


青海料

  但拋光不能喧賓奪主。現在很多商家把密度不是很好的料子,用研磨粉具,或用牛皮羊皮進行「罩亮」,這樣可以把玉質一般的料子打磨地油潤異常,然而這樣的玉石經不住盤玩,盤幾個月,表面的那層油亮就消失了。

  很多磨光料,山料加色都是用這種出來的「油光」,很多玩家因為分不清「油潤」和「油亮」的感覺而上當受騙。籽料的潤,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有種「吸光」的感覺,而不是拋出來的亮光。


  這張圖很明顯是被拋亮光的,這個不叫「油」,只是「亮」而已。


玻璃光

  最後,拋光跟玉質也有很大關係,玉質越細,打磨及盤玩出來的油脂光澤越好,反之玉質粗的,就很難通過拋光或盤玩出現油脂光澤。玉質不好的和田玉有時甚至會拋出賊光來,賊光是一種浮光,光澤流於表面,有種輕浮感。為避免出現這種狀況,有人就會選擇用高速拋光方式把它拋成玻璃光,用以遮掩。一般而言,青海料拋光易出現賊光,俄料則易出現臘狀光澤。


  我們去市場會發現,每塊料子幾乎都是油呼呼的,這是籽料自然油性的表現嗎?不是,這是商家們故意摸的一層油,看起來會更漂亮一些。這差不多是市場的一個慣例了。


  為什麼賣家喜歡給料子上油呢?一部分是因為籽料放在櫥窗裡上面射燈烤著,賣家擔心長時間烘烤會使料子脫水看起來幹,擦點油保養下是可以接受的。還有部分賣家的目的就不那麼高尚了,籽料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缺陷,上油會在短時間內掩蓋這些缺陷。所以在買料時對於抹油的籽料最好擦乾淨再看。

  關於上油,那麼籽料保存時要不要上油呢?這個也需要考慮到籽料本身的玉質。料性非常好的,保存時直接放著就行,不需要擦油,比如料子脂份極佳,不擦油也不盤,任何時候拿出來都是油膩的。


  什麼樣的玉需要上油保養呢?和盤玉一樣,沁料、帶僵料和一些山料的東西,如果不經常佩戴的話,上點油是可以的,因為這些料子更容易發乾。

  所以,玩家們不要一看到拋光打磨的光澤,或者弄一顆油汪汪的籽料就是油性好,你所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


  玩籽料,大家都喜歡油性好的,但很多玩家一味要「冒油」的料子,一上手看著怎麼不冒油,就開始懷疑是不是真的,其實這是錯誤的。

  和田籽料可以是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天然礦物中油脂感最強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籽料都是油潤的,特別幹的籽料也有的是。

  不是所有的籽料油性都好,也不是油性好的都是籽料。山料就沒有油性嗎?並不是,山料油性好的也有很多。油性只是肉質出眾的籽料具有的特徵而已,不能做為判斷真假的指標!


  關於油性,很多玩家會問,那麼盤出來的包漿算不算籽料的油性呢?其實油性指的是玉石本身具有的油潤度。盤玩是能改變料子的表面的一些特徵,形成包漿,這種包漿能讓籽料看起來更加油潤。但包漿與油性的本質還是不同的,比如旅遊景點的石頭,摸的人多了,也會有一種油光的感覺。


  所以籽料的油性,並不是指用大汗手盤了半天,弄得油乎乎的那種感覺,而是籽料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油糯性,玉質感和老氣感。真正的「油」性是深入玉的肌理,只能用眼用心體會到的。而經過歷久的盤玩,這種油潤又加上了一種新的感覺。

  但需要說的是,盤玉並不像一些文玩,盤玉欲速則不達,即便是優質籽料也要幾年時間才能玩出味道來。


  很多玩家不知道如何區分和田、青海、俄料。其實從油性上也可以分辨出一二。青海料給人是透的感覺,有的很白,但是是那種發灰的白,沒有籽料種有凝脂感覺的油性。俄料,目前不得不承認上好的細性俄料也非常的少、價格也很貴。但其特點也沒有籽料料那種凝重油性,俄料也還是幹。

  如果你去買玉的話,看到一個打磨的發亮最好放棄。籽料大都是打磨成亞光的。沒有誰會把一塊好的籽料拋成高光,這就像把有皮色的籽料磨掉一樣。

  籽料的第一標準就是要有油性,溫潤,越玩越油,這才是玩籽料的樂趣所在。只有培養起那種對肉質的感覺,可以不需要打側光看結構什麼的,一眼掃過去,看它的油糯性和老氣感就夠了。


  關於籽料的油性,還是要玩家們多看多上手,當你真正理解了籽料那種由內而外的油潤的時候,你也許就真的讀懂籽料了。溫潤的籽料會讓人感覺到一種親近感,會感覺它已融入了你之中,成為了你的一部分。

  那麼,籽料天賜的這份油性,你看懂了嗎?

❶ 和田玉鑑定、收藏專業指導 個人微信號:icangyu2
❷ 高端、創意、前沿 玉藝聯盟微信公眾號:zgyuyilm
❸ 投稿合作郵箱:cangyutg@163.com  投稿微信:cangyuart

更多和田玉知識,可回復相關「關鍵詞」查看:如籽料、俄料、碧玉、山料、玉雕、皮色、毛孔、鑑定等。

喜歡藏玉就將藏玉公眾號置頂吧

相關焦點

  • 都說和田玉籽料好!其實籽料並沒有你們想像中那麼完美!
    現在好多人都對和田玉籽料讚不絕口,今天李哥就來說說它的種種「不好」! 每個人印象中的大多數籽料都是白色,無暇的,並且非常油膩。「籽料玉石至尊」也是現在玉石市場的主流觀點。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並非所有籽料的質量都很高。它們大多數都是很不完美的。大多數籽料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常見的瑕疵。
  • 籽料的「黃白種」
    ,很多人都把羊脂玉當做終極目標,而人人都愛的羊脂玉,並非人人都能得到,在退而求其次的情況,有一種料子玉質也很不錯,那就是籽料中的黃白種。 黃白料,說的就是玉的色調,是玉質顏色的過渡,在和田玉籽料中,擁有很好的料性。黃白種籽料,外表上看呈現暖白色或者微黃色調,皮色一般為灑金皮,灑紅皮等比較淡的色。
  • 籽料之——老黑皮!
    水草沁組成的皮色。  再來說說黑皮下籽料的白度。  黑皮籽料之美,除了它的顏色,其實還有很多優越之處。  首先,黑皮的籽料更耐看。(圖片來自和田玉緣軒)  黑皮的籽料如果你盤的時間長了,它的油性就會表現的很突出。可能一開始有些黑皮因為比較厚,會略顯幹,但把玩一段時間,你就能看到它變成了一個「黑天鵝」!
  • 天價和田玉籽料都長這個樣子,和田玉紅沁籽料最珍貴
    ,和田玉籽料和一些山料相比更老熟,油性密度都更好,在和田玉裡邊價值最高的當然是羊脂玉,對於羊脂玉說法是像羊油一樣的玉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羊脂玉,在和田玉中除了羊脂玉外還有一些石頭,價格也能達到百萬級的天價。
  • 籽料的終極殺手——俄料
    跟95于田料相似,俄羅斯的黑皮料在俄料裡也是一種堪稱傳奇的料子,現在這種料子數量是少之又少,在2010到12年一路飆升,之所以瘋狂是因為黑皮料不論是其肉質還是其顏色還是皮色都堪稱一流,做出來的東西也很漂亮,曾一度被追捧
  • 籽料裡的十大之最!每一種都值得珍藏!
    籽料多種多樣,有不一樣的皮色,玉質也會各有不同,有些籽料適於盤玩,有些籽料適於觀賞,有些籽料是收藏級的,有些籽料價值也並不高。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籽料裡的十大之最,集齊的話你就可以召喚神龍了~  除了紅皮籽料,黑皮籽料是籽料裡的另一個經典。
  • 籽料老油皮:恕我直言,論皮色各位都是弟弟!
    何為「油皮」油皮籽料在形成過程中,由於上億年衝刷侵蝕,油皮一般常在玉質中上到中下之間形成,深淺不一,它可能是紅皮也可能是黑皮,也可能是黃皮,又或者是髒皮。但就如字面的意思,它的油性極好。老油皮之所以被老玩家的喜愛就是因為它的皮色非常熟,在盤玩的過程中油性極佳,而且這種油性是肉眼可見的!老熟料子的那種油性,是恰到好處的油性,用手去推,會感覺到一種阻力,但又非常的油潤光滑。而在眾多的皮色籽料中,老熟度最高的應該是油性最好的油皮籽料了!
  • 和田玉老玩家都在玩「籽料」?該怎樣辨別「籽料」的好壞?
    對於我們剛剛接觸和田玉的朋友,在聽到一些油性、脂粉、糯性等詞彙的時候,可能會有一腦袋的黑人問號,根本不知道它講的是什麼,其實這些都是評價一塊和田玉玉質優劣的一些方面,今天就教從三個方面來判定和田玉籽料的好壞。
  • 和田玉籽料的終極殺手——巴沙料!
    這種料子雖然有發灰的感覺,但是一大特點就是質地細膩,所以常常被用來冒充籽料,加點皮加點色,就是「高性價比籽料」,正因此,巴沙料也漸漸被人們開始注意起來。巴沙料大多數底色都發灰,但是他的細膩度確實青海料不能比的。所以說這種羊脂玉級別的巴沙料其實也是不多見的!
  • 「大開門」的和田玉籽料是什麼樣的?開不開門真的很重要嗎?
    大家去和田玉市場時,和商家溝通和田玉籽料交易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闆提到「大開門」這個詞兒。那麼這個「大開門」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樣的和田玉籽料能稱得上是大開門的籽料呢?大開門的和田玉籽料都是好料嗎?就是看一眼,就能從所看到的籽料表面特徵來判斷其真假。換句話說就是其籽料特徵非常明顯,造假一般造不出來。大開門的籽料其實也比較好判斷,如果籽料能看出來明顯的水草沁和釘子紋,那麼基本就算大開門了。大開門的籽料一般特徵非常明顯,像綹裂或者汗毛孔,再或者老熟度都非常突出。但是只能判斷它是真的和田玉籽料,僅此而已。品質另說。為什麼這樣說?
  • 和田玉變色之謎:為什麼青白玉籽料會反白?
    經常把玩籽料的玩友可能都知道有一種逆天籽料叫做青白籽料
  • 從糯性與油性看和田玉的溫潤
    藏玉的個人微信號:icangyu ,如果你想鑑定玉器、藏友交流可以搜索 icangyu,添加。==============  和田籽料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幾千年的玉文化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籽料具有了其他寶玉石所不具有的一個特點,溫潤,但溫潤二字如何感受呢?藏玉認為就是油性與糯性交織而體現。溫潤的籽料會讓人感覺到一種親近感,會感覺它已融入了你之中,成為了你的一部分。  和田玉的質地細膩滋潤方面,行內有許多用語,來表示缺陷,反應玉的質量。
  • 籽料終極殺手——巴沙料
    當然也有巴沙料結構與玉相比較細的,看起來有渾厚感,但盤起來還是容易發乾,油性比較難出來,正是這一點,「巴沙牌籽料」最容易露出馬腳來。巴沙料的辨別由於地質環境等諸多因素,使得巴沙料與和田玉籽料呈現出不同的感官效果,把玩後巴沙料所呈現的滋潤感與和田玉籽料相差很多。和田玉把玩之後會越來越通透,而巴沙料則不會。巴沙料的特點是玉色「白」但「無神」,溫潤感不足,油性較差,比和田玉籽料略顯乾澀,玉質密度也不如和田玉「細膩」。
  • 和田玉丨籽料十騙!看完等於少吃三年「藥」!(保存了慢慢看)
    在和田玉行業有很多關於籽料不成文的說法,在口口相傳之下被人們廣為流傳,但這些說法有些真,有些則不是很靠譜。那麼,關於那些籽料不靠譜的說法,你曾經又信了幾條? 咋一聽這句話沒毛病,但嚴謹來說是錯的。 單說籽料的話,就不止新疆和田玉籽料,俄料中也有籽料,並且俄籽也有皮子,皮子大多是很厚實,顏色豔麗。
  • 玩籽料的我們到底追求什麼?
    經常在原材料和成品市場上中行走,能見到各種各樣的籽料原石和作品,但是,當我們收藏到一定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手中的料子和作品參差不齊,質量、皮色、大小、價值等都有不同,同時也有很多收穫,那麼喜歡籽料的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 什麼是籽料黃白種?羊脂玉都讓位於它!
    這裡今天御府君就來談談和田玉籽料中一種比較好的料性——黃白種。 從色調上來說,所謂黃白種籽料,就是籽料有一種暖白色偏微黃,玉肉的白在黃與白之間,看起來很舒服的一種籽料!  油性:一般情況下能開出黃白種的料子,油性都是非常好,有時肉質可以和皮色連成一片,在微黃的基礎上透露著油光,深受業內人士的喜愛。 結構也非常的緊密,由內而外的乾淨透亮,視覺效果很好。
  • 玩籽料,不白真的也挺好!
    其實在籽料當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白度不好的料子往往細度上都很不錯。  我們拿青白玉和青玉來舉例,青白玉的白度不好,但玉質上往往細度和油性都不錯。  這種獨特的情況讓青白玉從玉質上往往看起來更細,結構小,而油性看起來更強。
  • 黑皮籽料到底貴在哪兒?
    比如一些不良商家會用一些俄黑皮料來冒充籽料,由於俄黑皮料的肉比較白和細,而且油性也不錯,所以會被用來冒充黑皮籽料。比如下面這個:你能分辨出這個是俄黑皮料冒充的黑皮籽料嗎?黑皮的迷人之美在眾多玩家看來,他們喜歡黑皮籽料,是因為黑皮代表一種成熟。千年紅皮,萬年黑皮,黑皮的形成時間無疑更長久,這就註定黑皮籽料的玉質更為老熟,也就是行家所說的「老氣」。
  • 選購籽料真的買青不買灰嗎?
    選購籽料真的買青不買灰嗎?細膩的內心、光滑的肌膚,一身不那麼顯眼的灰衣,它就是被被我們選擇性遺忘的泛灰籽料,玉石中的灰姑娘!先來說說大家為啥買青不買灰:泛灰和泛青的料子通常而言密度和渾厚度都位居所有材料之首,而閃青的料子上了機器經過加工後,會明顯翻白,且幅度較大提升,讓玩家有收穫滿滿的的快感;而閃灰的料子在感官上還有些不太溫潤,悶字直上心頭。
  • 青白玉籽料難道就不值得入手?
    青白玉籽料是目前和田玉市場比較常見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