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38歲男子加班突發耳聾#,劉先生作為一名很普通的銷售主管,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習慣性熬夜加班。前不久,他的左耳突然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
然而前不久,養生君的一個程式設計師朋友,也是突發性耳聾,但是小夥子才23歲!女朋友急得要哭了,當天直接從成都飛到了上海 ,又羨慕又著急。
醫生表明,現在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現象越來越多,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都會損傷聽力,如長期戴耳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等。
要知道,目前我國聽力損失人數位列世界第一,大約有2700多萬人,每年新增聽損人數約達30萬。
走在大街上、站在地鐵裡,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歌、追劇、刷短視頻的年輕人,這種長時間的不良用耳習慣極有可能對聽力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個人音響娛樂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
聽力受損的表現
其實聽力受損是有一些信號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軼這樣說,當你發現自己聽力下降,耳悶脹感,「聽得見聽不清」,持續性耳鳴等情況時,就要警惕了,這就是聽力受損的表現。
下面養生君羅列出一些簡單方便的方法,可以給自己、孩子。家人、朋友測試一下聽力是否正常哦~
(1)根據日常觀察做出評定,甲乙兩人站在同一個位置,丙說一段話,甲乙同時聽,甲能聽清,乙聽得很模糊,這就說明乙的聽力存在問題。
(2)運用手機app進行遠程聽力篩查,但需要注意的是,App篩查結果可能與真實聽力之間存在差異。
(3)社區醫院的聽力計檢查,或者醫院的純音測聽檢查。檢查很簡單方便,而且結果也是最可靠的。
李軼醫生提醒年輕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做一個全面的兒童用藥基因檢測。
在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兒童屬於藥物性致聾基因攜帶者,身體對某些藥物的代謝功能有缺陷。這些攜帶有「耳聾基因」的孩子,當使用了氨基糖苷類的藥物後就會導致聽力受損,嚴重的會耳聾,而這種聽力受損是一種永久性的損傷。
教你5招保護好聽力
(1)避免接觸噪音,不要戴耳機睡覺,儘量避免在嘈雜的環境中聽歌,用耳機聽音樂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60%,時間控制在60分鐘以內;
(2)遠離嘈雜環境,如果工作所需噪音避免不了,可以使用耳塞、耳罩等防護裝置。但像迪廳、電聲音樂會等就少去或儘量不去。
(3)調整生活方式,注意節制飲食,減少脂類食物的攝入,戒菸酒,降血脂,積極防治心血管疾病,並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4)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當人情緒激動或著急之後,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造成內耳供氧不足,嚴重者可導致突發性耳聾。
(5)經常按摩,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風池穴等。也可閉目靜坐,將兩手食指分別置入兩耳孔中,然後迅速離開兩耳孔,如此連續10次。此運動中醫認為有醒腦健智、聰耳明目的作用。
愛護自己的耳朵,才能聽見更多美妙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