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突發耳聾,5招教你如何規避突發性耳聾

2020-12-23 養生雜誌

#如何看待38歲男子加班突發耳聾#,劉先生作為一名很普通的銷售主管,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習慣性熬夜加班。前不久,他的左耳突然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

然而前不久,養生君的一個程式設計師朋友,也是突發性耳聾,但是小夥子才23歲!女朋友急得要哭了,當天直接從成都飛到了上海 ,又羨慕又著急。

醫生表明,現在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現象越來越多,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都會損傷聽力,如長期戴耳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等。

要知道,目前我國聽力損失人數位列世界第一,大約有2700多萬人,每年新增聽損人數約達30萬。

走在大街上、站在地鐵裡,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歌、追劇、刷短視頻的年輕人,這種長時間的不良用耳習慣極有可能對聽力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個人音響娛樂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

聽力受損的表現

其實聽力受損是有一些信號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軼這樣說,當你發現自己聽力下降,耳悶脹感,「聽得見聽不清」,持續性耳鳴等情況時就要警惕了,這就是聽力受損的表現。

下面養生君羅列出一些簡單方便的方法,可以給自己、孩子。家人、朋友測試一下聽力是否正常哦~

(1)根據日常觀察做出評定,甲乙兩人站在同一個位置,丙說一段話,甲乙同時聽,甲能聽清,乙聽得很模糊,這就說明乙的聽力存在問題。

(2)運用手機app進行遠程聽力篩查,但需要注意的是,App篩查結果可能與真實聽力之間存在差異。

(3)社區醫院的聽力計檢查,或者醫院的純音測聽檢查。檢查很簡單方便,而且結果也是最可靠的。

李軼醫生提醒年輕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做一個全面的兒童用藥基因檢測。

在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兒童屬於藥物性致聾基因攜帶者,身體對某些藥物的代謝功能有缺陷。這些攜帶有「耳聾基因」的孩子,當使用了氨基糖苷類的藥物後就會導致聽力受損,嚴重的會耳聾,而這種聽力受損是一種永久性的損傷

教你5招保護好聽力

(1)避免接觸噪音,不要戴耳機睡覺,儘量避免在嘈雜的環境中聽歌,用耳機聽音樂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60%,時間控制在60分鐘以內;

(2)遠離嘈雜環境,如果工作所需噪音避免不了,可以使用耳塞、耳罩等防護裝置。但像迪廳、電聲音樂會等就少去或儘量不去。

(3)調整生活方式,注意節制飲食,減少脂類食物的攝入,戒菸酒,降血脂,積極防治心血管疾病,並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4)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當人情緒激動或著急之後,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造成內耳供氧不足,嚴重者可導致突發性耳聾。

(5)經常按摩,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風池穴等。也可閉目靜坐,將兩手食指分別置入兩耳孔中,然後迅速離開兩耳孔,如此連續10次。此運動中醫認為有醒腦健智、聰耳明目的作用。

愛護自己的耳朵,才能聽見更多美妙的聲音。

相關焦點

  • 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突發耳聾!醫生表示,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
    【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突發耳聾】38歲的劉先生是一名銷售主管,經常熬夜加班。前不久,他的左耳突然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醫生表示,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現象越來越多,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耳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等都是損傷聽力的重要原因。
  • 38歲男子常熬夜加班突發耳聾 突發性耳聾是怎麼一回事?
    一則最新的報導:38歲的劉先生是一名銷售主管,經常熬夜加班。前不久,他的左耳突然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醫生表示,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現象越來越多,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耳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等都是損傷聽力的重要原因。
  • 男子常熬夜加班,左耳失聰造成突發性耳聾!
    38歲的劉先生是一名銷售主管,經常熬夜加班。前不久,他的左耳突然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醫生表示,年輕人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現象越來越多,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耳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等都是損傷聽力的重要原因。
  • 為衝業績,女白領熬夜加班累得耳朵嗡嗡響 年底突發性耳聾患者扎堆
    通訊員供圖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劉姍姍 記者祁燕)父親突發重病住院,兒子心急如焚,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耳朵聽不見了;年底衝業績,32歲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後,左耳嗡嗡響,聽力明顯下降。這幾天,醫院接診的突發性耳聾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不少是因為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所致。
  • 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後聽力明顯下降,原來患上突發性耳聾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劉姍姍)為了在年底衝業績,32歲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誰知先後出現左耳嗡嗡響、聽力明顯下降,到醫院一查竟然患上了突發性耳聾。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多與情緒焦慮、壓力大、熬夜等因素有關,市民要特別注意,儘快就醫。
  • 吳克群患突發性耳聾,太多人忽略了對耳朵的養護……
    剛剛住進中醫院耳鼻喉科治療的白領王玥(化名)是一名財務工作人員,26歲,因為年終快到了,頻頻加班,在前幾天加班時,突然間發現聽力下降,檢查確診右耳聽力明顯下降。該病可能的發病原因有以下幾種:1.內耳供血障礙;2.病毒感染;3.自身免疫性疾病;4.傳染性疾病;5.腫瘤,如聽神經瘤等。在中醫院耳鼻喉科的住院患者中,十個裡就有一個是突發性耳聾的患者,與壓力大、遭遇突發變故有關。熬夜加班的年輕白領多見。每逢考研、期末考、公務員考試等壓力大時,患者明顯增多。
  • 突發性耳聾 五種症狀告知突發耳聾
    突發性耳聾相信大家在通過文字的閱讀大概可以了解到突發性耳聾是什麼意思了,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是比較突然性的沒有原因的耳聾,導致我們聽不見外界的身體,主要臨床表現為單側聽力下降,可伴有耳鳴、耳堵塞感、眩暈、噁心、嘔吐等。根據臨床症狀、查體與聽力學檢查的結果,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聽力下降後,可做出臨床診斷。突發性聾治療多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
  • 健康天天測,為何會發生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也叫暴聾,所指的是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聽力受損,由內耳缺血引起,因耳部只有迷路動脈這一條血管供血,一旦該血管痙攣,就會引起突發的耳聾。這種疾病在1944年時首次被描述,近年來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目前的研究資料表明,其發病率約為1萬人中有10.7人。
  • 聽力殺手-突發性耳聾
    聽力殺手-突發性耳聾在介紹突發性耳聾之前,先與大家分享我科一典型病例。患者董某,女,54歲,主因左耳突發聽力下降伴耳鳴10餘天就診於我科。患者10天前突然自覺左耳聽力下降,伴頭暈、耳鳴,就診於當地縣醫院,以「突發性耳聾」收住入院,住院後給予擴血管、營養神經、止暈等對症治療,治療8天,患者自覺聽力無明顯改善。患者再次就診於西京醫院,複查純音聽閾測定,聽力較之前無明顯變化。再次就診於我科,告知患者突發性耳聾發病機制、預後效果,結合我科以往突聾患者治療效果後,患者決定在我科住院繼續治療。
  • 女子患上突發性耳聾 聽得見女聲聽不見男聲
    (CFP)最近,市民鍾女士突發耳鳴,一開始,她的左耳只聽得見女聲,聽不見男聲。又過了一段時間,什麼聲音都聽不見了。經醫生診斷,她患上了突發性低頻耳聾。記者從人民醫院、市中醫院了解到,隨著天氣轉冷,突發性耳聾患者明顯增加,20多歲的年輕耳聾患者在門診中屢見不鮮。
  • 突發性耳聾你了解多少?
    這些症狀你有過嗎?你知道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是什麼嗎?今天的科普知識,帶著大家再來重溫一下突發性聾這回事吧!概述突發性耳聾是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dBHL,可同時或先後伴有耳鳴及眩暈,除第Ⅷ對腦神經外,無其它腦神經症狀。
  • 耳鼻咽喉科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不可輕視
    李先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來到了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一旦發現聽力突然下降,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什麼是突發性耳聾?
  • 近期「突發性耳聾」患者明顯增加
    現如今,由於經常熬夜、睡眠不好、壓力大等原因,突發性耳聾也開始找上年輕人。近半個月來,鄞州二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了20餘名突發性耳聾患者,其中不乏青少年,年紀最小的才11歲。通訊員 應紅燕 謝美君 郭珊珊 記者 賀豔連續玩手機,一覺醒來聽不見了17歲小夥小虞平時酷愛手機遊戲,最近放暑假在家,更是一天到晚地捧著手機玩得起勁。
  • 突發性耳聾怎麼辦?
    突發性耳聾是神經性耳聾的一種,一般是指發病比較突然,在幾個小時之內,患病的耳朵聽力幾乎完全喪失,另外,病人還會感覺耳部麻木、發堵、耳鳴,有的病人還會有眩暈以及噁心、嘔吐等。
  • 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原因
    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原因,如今患突發性耳聾耳聾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左耳突發性耳聾就屬於單側突發性耳聾的一種,造成左耳突發性耳聾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左耳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原因,由此導致突發性耳聾不斷加重,加大治癒難度,為了使患者們及早擺脫左耳突發性耳聾。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突發性耳聾是什麼原因。
  • 熬夜、壓力大、免疫力差,突然聽不到,要警惕突發性耳聾
    「曹先生,你右耳的聽力的確變得很差,這個狀況叫做突發性耳聾…」「突發性耳聾是急症,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聽力進步的機會比較高。」什麼是突發性耳聾?突發性耳聾,顧名思義就是突然就耳聾、聽不清楚了。它有個可能更廣為人知的名稱,叫做耳中風。
  • 可能是突發性耳聾找上了你!|捉妖記
    突發性耳聾、老年聾(毛細胞的退行性病變,緩慢的聽力下降,一般是高頻音聽不到)、先天性疾病、耳硬化症、梅尼埃綜合症、聽神經瘤等很多疾病的前兆都是耳鳴!如果你突然耳鳴,而且是持續性、一兩天都不消退,甚至影響了生活就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越早治療康復得越快越好,如果一直拖著可能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日常謹記這5點,突發性耳聾不會找上你
    聽力驟降在醫學上也稱為突發性耳聾,其不單單表現出聽力損失,多還伴有耳鳴、眩暈等。這種疾病無論是在年輕群體或是老年群體中,日漸普遍。 該病目前病因不明,有很多因素均可能成為其致病源頭,比如年輕群體多可能工作、學習壓力過大,且長時間熬夜,導致血管痙攣而無法為內耳正常供血,進而引發聽力突發性下降。
  • 警惕突發性耳聾 7天內治療效果好
    近日,年輕的女記者小晴(化名)一覺醒來,右耳幾乎聽不到聲音,而且伴有耳鳴,走路感覺眩暈,到醫院檢查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警惕:突聾就在你身邊  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突發性耳聾沒有明確原因,但不代表沒有誘因。」
  • 臨近中考,16歲初三學生耳鳴一周得了突發性耳聾!醫生表示,和壓力大...
    16歲的小張即將迎來中考,不承想,一心撲在學習上的他,突然左耳聽不見了,被醫生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一家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好端端的,怎麼就耳聾了?「近年來,突發性耳聾的年輕化趨勢明顯,中青年的發病率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