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葬禮究竟有多野?

2021-02-09 網易公開課

現在的年輕人對生死的態度確實很淡然。隨手一搜葬禮的話題,他們腦洞之大,令人折服。對於「你希望在你的葬禮上放什麼歌曲或者樂曲」這個問題,有人想向蒼天再要五百年,


△來源:知乎@深藍水晶

△來源:知乎@深爺

然而,在我看來,這些在日本喪葬界根本算不上什麼。國內網友還只是停留在暢想階段,而島國人民卻早已把那些我們想都想不到的花式葬禮付諸實踐了。

人工智慧走入日常生活的時代,你有沒有想過機器人也可以用在葬禮上?

這個酷似大白、萌萌噠的機器人叫Pepper,由軟銀的機器人團隊開發。

△來源:unsplash

Pepper最大的特點是能分辨人類的喜怒哀樂,給人安慰,陪人聊天。在教育、零售、醫療等領域,都有Pepper的身影。然而腦洞大開的日本人卻不止於此,有一家公司改進了Pepper,給它寫入了一個誦經的程序,代替真人法師來為過世的人超度。

△來源:japantimes

Pepper胸前的大平板展示著禱告經文,「本人」則一邊有節奏地敲擊木魚,一邊有條不紊地誦經。看這有模有樣的架勢,想必法師也會感到壓力,怕丟了飯碗吧。

△法師看了都直呼內行 | 來源:騰訊視頻@人間萬象

原本覺得機器人法師已經夠離譜了,但是我看到「氣球葬」的時候,真的直呼好傢夥。大家一定聽過把骨灰撒進大海或埋在樹下,以此回歸自然的祭奠方式。相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日本人,講究「回歸自然」的葬禮肯定不會少,「氣球葬」便是其中一種。

△來源:ANN

「氣球葬」是將骨灰注入一個直徑2-2.5米的大氣球中,裝好後把氣球放入空中,寓意「一路走好」。

△來源:ANN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氣球由特殊橡膠材料製造而成,能夠飛到距地面50公裡的平流層。受氣壓的影響,到達平流層的氣球已經是原來的三到四倍大,當大到一定程度時,氣球爆裂,骨灰飛散而落,回歸大自然。

與之類似的還有更高級一點的「宇宙葬」。沒錯,就是到達地球之外的宇宙。

△來源:Elysium Space

逝者的骨灰會裝入一個直徑一釐米的鋁合金容器中,搭乘火箭飛向外太空。燃料用盡後,火箭會和燃料箱分離,裝有骨灰的容器會再次穿過大氣層,燃燒後宛如一道長長的流星划過天際。

△來源:宇宙葬.com

願意採用宇宙葬的人,生前很喜歡旅行,希望能夠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來一場宇宙之旅。而且,親屬還可以隨時通過 app 掌握逝者所處的太空位置。想像一下,逝者宇宙旅行結束後變成「流星」的時刻,如果家人恰好可以看到,對著天空說「歡迎回家」,光是想想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溫馨和浪漫。據介紹,骨灰也是裝在一個特殊的容器中,跟隨人造衛星一起發射到太空,然後進入特定的軌道,最長能繞軌飛行240年。都說人在去世後會變成星星守護著親人和朋友,宇宙葬可以說是小小地滿足了人類的美好幻想。眾所周知,日本已進入超老齡化社會,那麼一定會有行動不便的老人無法參加葬禮。「移動式葬禮」是其中一種,從名字上就能猜出來,這是可以移動的葬禮。具體操作是將靈堂設置在車上,帶著逝者「走訪旅行」。儀車功能俱全,可以容納10個人,有祭壇、燒香臺、椅子、冷暖氣等設施,還為行動不便的親屬設置了便於上下車的升降梯。

最關鍵的是,移動式葬禮在任何地方都能舉行,只需要兩個停車位,靈活性極強。不方便參加葬禮的人可以等待儀車前來,完成弔唁。開發移動式葬禮的公司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有困難的人們,一起目送逝者走完最後一程。另外,儀車還可以走過逝者生前最喜歡的地方,使葬禮本身擁有了獨特的紀念意義。照顧到老人和殘疾人的葬禮還有「得來速(drive-through)上香」。賓客乘車前來弔唁時,不用下車,司機把車窗搖下來,賓客通過車窗上香、祭奠即可。除了上面這些新式葬禮外,日本還有讓一切歸零的「零葬」,也稱「直葬」,簡單來說就是不辦葬禮、不留骨灰、不要墓地。體現出「讓人生的終點歸零」、「獲得終極自由」的死亡哲學。中國講究死者為大,葬禮通常是莊嚴肅穆的。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新式葬禮會不會對逝者不敬?
其實,日本人的生死觀和我們不太一樣。他們並不避諱死亡,相反,而是敢於追求死亡,甚至有些嚮往死亡。日本的死亡觀念受佛教影響很深, 相信「輪迴轉世」和「追求極樂世界」, 認為死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生的起點,由死認識生,通過死達到美學的境界。從很多文學作品中就能看出來強烈的死亡意向,比如《金閣寺》、《雪國》、《挪威的森林》。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 來源:《挪威的森林》劇照日本傳統葬禮包括嚴格的入殮儀式和寺院誦經,價格不菲。辦一場葬禮的平均花費約200萬日元(13萬人民幣)左右。 具體環節大致如下:葬禮當天的運營費、人事費,包括從醫院接出遺體、運至葬禮會場,舉行守夜和告別式,火葬和拾揀遺骨等必須的費用。包括戒名費、讀經費、膳費、車費等。而且這部分的費用不透明的時候很多。有的老人擔心家人負擔不了身後事,於是每天省吃儉用。而新式葬禮一般花不了這麼多錢。Pepper的「出場費」,大約在5萬日元左右;移動式葬禮價格13萬日元起;氣球葬的費用為每人24萬日元;就連逼格很高的宇宙葬,也比想像中的便宜:45-50萬日元左右(約2.8-3萬人民幣)。這些葬禮不會增加子孫的負擔,對於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日本人來說,算得上是很好的選擇。另一方面,日本已是超老齡化社會。截至2020年9月15日,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高達28.7%,在全球高居榜首。而且總人口連續11年減少,並創下自1968年以來的最大降幅,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有些人去世時,還在世的家人和朋友已經所剩無幾。有很多人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舉行一場完整的葬禮。還有一個原因是城市化的發展。日本人傳統是在家中舉行葬禮,但是越來越多人選擇的城市住宅並不適合舉辦葬禮,這就導致更多的人放棄了傳統葬禮的方式,儀式也趨於簡化。大家可別覺得只有鄰居日本可以把葬禮辦得這麼新奇有趣。世界之大,在操辦親朋的身後事上,多的是,你想不到的事。在環保意識極強的瑞典,有生物學家推出了一種新型的埋葬方式——冰葬。將遺體放進特製的儀器,再用-200℃的液態氮冷凍,當遺體的水分流失70%後,遺體會變得乾燥易碎。之後,再通過震動將遺體「震」成骨灰。這些骨灰會放入一個能分解的袋子中,埋進土壤。約一年的時間,骨灰就會變成有機粉末融入土壤,成為樹木和土地的養分。臺灣有些原住民會採取室內葬的方式。早先,原住民的部落一般設在易守難攻的山地上,把祖先葬在室外會佔用寶貴的耕地,而且荒郊野嶺也容易丟失;另外,原住民的祖先崇拜都很強,室內葬還有祖先可以永遠守護著家人的意味。就算是腦洞再大,上流君也從沒想過逝去的人可以出現在自己的葬禮上。波多黎各一家殯葬公司用死者的屍體創建一個立體模型,來表現逝者生前的個人生活。80多歲的老奶奶安詳地坐在搖椅上,仿佛只是在溫暖的午後睡了一覺。這種特殊的紀念方式讓親朋好友對逝者的記憶,永遠是最美好的樣子。在印度人心中,恆河就是聖河。他們相信只有把骨灰撒在這,靈魂才得以解脫。屍體經受了火的歷練,靈魂便能擺脫身體的束縛。所以印度人經常在恆河岸邊舉行火化儀式。貧窮的家庭有時會買不起足夠的木頭,遺體還沒有燃盡就被丟進恆河。所以恆河水面經常漂浮著屍體。在馬達加斯加,家人每隔七年將逝者的遺體從墳墓中取出來,舉辦翻屍換衣儀式。他們會與親人的遺體一起跳舞,然後將其重新包裹後下葬。最後,我想說,對待不同地方的葬禮文化,我們尊重就好。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平靜地接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是我們需要用一生去學習的課題。

[1]佛爺こんにちは.墳頭蹦迪不是夢,機器人超度,殯儀館賓館,日本人的葬禮太不正經了[EB/OL].日本設計小站,2017.09[2]江潔.說說葬禮:日本的火葬率接近100% [EB/OL].京夜聊,2018.08[3]日本葬禮趨向化繁為簡,新興的「宇宙葬」既環保又省錢[EB/OL].Channal B,2020.09[4]The future of funerals? Robot priest launched to undercut human-led rites[EB/OL]. The Guardian,2017.10[5]餘嬌娜,朱建軍.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研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第A1期).

本文作者:小卡。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網易上流(ID:heyupflow)。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設計為什麼不敢輕易抄襲?看佐野研二郎的「生前葬禮」你就懂了!
    引言:我們經常說日本人做事嚴謹,而且非常重視原創創作,在對「抄襲」這件事上是非常厭惡甚至是抵制,可是昨天看到一則這樣的消息,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人不敢隨便抄襲了
  • 為什麼臺灣人的葬禮這麼野?
    可偏偏就有人劍走偏鋒,搞出了很多奇葩的葬禮。這不,我在網上發現有人製作紙紮燒給死者,竟然製作了一堆武器,有加特林機槍、手雷、火箭筒和烏茲衝鋒槍:經過我一番查找,原來這是2019年,臺灣黑幫天道盟第三任盟主蕭澤宏的葬禮,黑幫的小弟們給老大定製了火箭筒、AK47等武器,準備燒給下面的大哥用。臺灣黑幫平時打打群架就不得了了,加特林這些大殺器想都不敢想,只能去下面過過癮了。
  • 為什麼臺灣人葬禮這麼野?|輕武專欄
    ▲紙制的M16也給燒上!  ▲「豪宅」前還有倆遊戲裡的紙片人  臺灣黑幫人士的葬禮辣眼睛,普通人家的也絲毫不讓,要多野有多野。  臺灣最早的脫衣舞葬禮出現在1985年臺灣南部的小鎮,據說當時有一位「大孝子」,遵循老父親生前的「喜好」,邀請了人在他父親的靈堂上跳脫衣舞。這一下不要緊,十裡八鄉都來看熱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 【無劇透放心食用】日本人眼中的《復仇者聯盟》究竟有多野?
    那麼,「復仇者們」被日化了究竟會是個什麼樣?這篇寫於一年前的文章會告訴你答案。當《復仇者聯盟3》接連刷新票房紀錄時,這部由迪士尼出品的最新超級英雄大片,卻在日本敗給了已經上映3周的動畫電影《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
  • 日本深夜綜藝究竟有多野
    沒人指望這些人真的能夠做好一個王牌節目,也沒人指望這個偶像團體能夠得到什麼成績,但是這種光腳不怕穿鞋的心態,反而造就了一檔邪典綜藝。- 嘶啵嘶啵運動會之冇水直道折返競速遊泳賽,主要看點就是人變青蛙via bilibili@エリスとブタ -節目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展現出老師們在青春外殼下的傻逼和窘態,塑造全日本最好的漂亮傻逼團體
  • 日本的計程車究竟有多貴?在日本打車需要注意什麼呢?
    主人公就算有再火燒燎原的事情,一定會奮不顧身的邁開步伐,拼命地跑向目的地。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看《龍櫻》,長澤雅美所扮演的水野直美,她媽媽手術和高考撞在了一天,水野在目送媽媽進手術室後,便一路心急火燎地奔向考場,配上煽情的BGM,簡直燃爆全場。然鵝還是因為遲到了幾分鐘被拒之門外,與高考失之交臂。
  • 老照片:日本裕仁天皇葬禮,50多人抬棺,行人一路跪拜
    裕仁天皇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一位天皇,他自幼尚武,思想中充斥著軍國主義,以至於後來發動了侵略戰爭,給亞洲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1945年8月14日,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 矢野浩二演了18年日本鬼子而這群日本人卻演了60年的八路軍
    說起矢野浩二,我想喜歡看抗日劇的應該都非常熟悉他,據統計由矢野浩二在18年間主演的中國抗日劇不下於30部,矢野浩二雖然是一個日本人,但是對於中國的熱愛還是非常不少的,他的妻子就是一個中國人,而且在2010年9月14日矢野浩二的女兒誕生後,他給自己的女兒加入中國國籍 。
  • 日本聲優的嘴究竟有多厲害?
    當然有個小小的誤區是,動漫裡人物的聲音可不是現實生活中演員的聲音哦~聲優最讓人佩服的是以下幾點一人飾多角你敢相信,以下的這些聲音都是出自同一個人嗎?入野自由就拿大空直美來說吧,當初還沒有成名之前,那生活是連個普通人都不如...
  • 20歲日本女團成員鷹野日南去世 粉絲譁然死因成謎
    原標題:日本知名女團成員去世,正值20歲花季年齡,經紀公司未公布死因7月13日,日本偶像團體組合KissBee的紀公司突然對外宣布,該組合中20歲的成員鷹野日南於本月10日突然去世。至於鷹野日南去世原因,該經紀公司表示為了遵從家屬意願,所以目前不便公開。
  • 百態海 | 日本人的葬禮好嗨啊
    △來源:知乎@深爺然而,在我看來,這些在日本喪葬界根本算不上什麼。國內網友還只是停留在暢想階段,而島國人民卻早已把那些我們想都想不到的花式葬禮付諸實踐了。人工智慧走入日常生活的時代,你有沒有想過機器人也可以用在葬禮上?這個酷似大白、萌萌噠的機器人叫Pepper,由軟銀的機器人團隊開發。△來源:unsplashPepper最大的特點是能分辨人類的喜怒哀樂,給人安慰,陪人聊天。在教育、零售、醫療等領域,都有Pepper的身影。
  • 川普的小兒子究竟有多帥?叔叔的葬禮上,14歲的他已顏值逆天
    川普的小兒子究竟有多帥?叔叔的葬禮上,14歲的他已顏值逆天美國近日的最大的新聞,就是在美國白宮,由美國總統川普親自為弟弟——羅伯特·川普,舉行的盛大葬禮。這件事在國際上備受關注,所以川普家人的一舉一動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 矢野浩二演日本鬼子演了18年,這幾個日本人演了八路軍60年
    封面這個人叫矢野浩二,相信看過抗戰電視劇的人對他都不會陌生,一個不完全統計的數據顯示,矢野浩二參演的中國抗戰劇不下30部,為了推動中日友好的發展,矢野浩二在藝術的道路越走越遠,成為中國人心中最有好感的日本人之一,2011年,被中國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頒發2010全年最優秀的外國藝人獎,該獎也是首次頒發給日本人
  • 日本女團成員鷹野日南突傳死訊,年僅20歲,死前曾發文感謝陪伴她的人
    在昨天,日本少女偶像團體KissBee的一個成員鷹野日南就被公布自殺而亡。 鷹野日南出生於2000年,2014年隨組合KissBee正式出道。雖然是小型偶像組合,但是KissBee的成績卻還是挺亮眼的,在海外算是挺火的,獨立經營的視頻頻道曾獲得過幾百萬的瀏覽量。在2018年,KissBee憑藉自身的優秀成績成功斬獲了日本媒體的"潛力偶像"獎項。
  • 山寨AirPods,路子究竟有多野?
    幾近以假亂真的山寨 AirPods,路子究竟有多野?公開引流售賣,以高仿為榮「來了,懶了一段時間了,高仿 AirPods Pro 拿到了,先看圖流下口水,做完視頻尋找有緣人,這可是能在關於本機裡面能看到序列號的。」
  • 矢野浩二:在中國演日本人 在日本演中國人
    最近在追熱門日劇《Doctor-X: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第四季的小夥伴有些懵,網友@角croissant就發了張劇照截圖,一臉問號稱「矢野浩二在中國演日本人,在日本演中國人是怎麼回事?」  矢野浩二可以算是在中國最有名氣的日本人,中國觀眾最開始熟悉他是從一系列的「鬼子專業戶」開始,《小兵張嘎》的齋藤、《鐵道遊擊隊》的岡村、《走向共和》的明治天皇……但那時候他演的都是日本軍人,沒有人物性格,沒有戲劇衝突,只有冷酷,只懂殺戮,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出演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更像是一個粗糙的戰爭機器,以至於演「鬼子」演到深深地牴觸,看到軍服就想吐的程度。
  • 日本「鷹派」政客奧野誠亮去世 曾宣稱日本未侵略中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因「鷹派」言論而知名的政治家、前法相奧野誠亮11月16日晚因年老體衰在東京的家中去世,享年103歲。奧野出生在奈良縣。其葬禮僅限近親參加。日本自民黨17日公布上述消息。日後將舉行追悼會。據日本共同社11月17日報導,奧野1938年入職原內務省,擔任過自治省財政局長、事務次官等,1963年首次當選眾議員。
  • 日本「葬禮紀」:把死人生意做活
    這個骨灰龕最多可以容納八人骨灰,通過一個精密的機器系統從一個倉庫運到祭壇上的。這與日本其他佛教寺廟的墓地截然不同。這種由電腦控制、卡片激活的骨灰龕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雖然傳統的佛教葬禮和火葬儀式依然被保留,但將骨灰埋在家族佛教墓地的古老習俗正在演變,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農村地區人口的銳減。
  • 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日本人卻用在開業典禮
    到日本旅遊或者留學的中國人,第一次驚掉下巴幾乎都是因為花圈。在中國葬禮上用來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的花圈,卻被日本人用來慶祝店鋪開業。去日本留學的表妹在出發前仔細查閱了中日文化差異,做好了融入當地習俗的心理準備。但當她在日本的大馬路上看到一大排花圈準備拽著同學繞道,結果被告知只是附近有新店開張時,依然感受到了強烈的文化衝擊。
  • 中國人喜歡,日本人鄙視,演員,矢野浩二捐贈個面具
    下次不用擔心了,注意我,多關注娛樂資訊三個日本人中的矢野浩二,即姐姐和福原愛,被稱為中國人最好在中國中,播放日本人在日本中,播放中國人矢野浩二來到中國尋求發展,經過努力,終於獲得了飾演「小鬼子」的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