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5天,票房1.68億,票房佔比僅2.4%,《急先鋒》這部國慶檔黑馬終究還是死在了半道上。
有點出乎意料,誰能想到《急先鋒》崩盤的會這麼快,原本預測的5億票房恐怕還要打個對摺。
難道屬於成龍的時代真的已經落幕?
雖然記不清這是成龍第幾部的最後一部電影,但是曾經閃耀華語影壇乃至在世界影壇都舉足輕重的成龍,如今是這般境地,心中不免有些傷感。
《急先鋒》的崩盤,成龍之後,國內的動作喜劇電影恐怕是後繼無人。
在此之前,成龍的動作喜劇電影一直是8090後的心頭之好。
從《十二生肖》開始,每一部龍氏電影都被說是成龍的最後一部電影,可是一部接一部,拍了又不下十部。
雖然知道龍哥一次又一次「食言」,可每次願意當個「傻子」,因為成龍真的老了,他的電影看一部就少一部。
嚴格意義上來說《急先鋒》就是一部標準的爆米花電影,看成龍的電影不就是圖一樂嗎?
嚴謹的邏輯,巧妙的劇情,內斂的文戲,引人入深的思考從來都不是成龍電影的元素。
非要將一部爆米花式電影拔高到金像獎標杆的高度實有點強人所難。
對於《急先鋒》成龍應該是給予了厚望,有人說他是在收割韭菜,但即便如此,這次的韭菜收割也體現出了誠意。
《急先鋒》除了讓人腎上腺激素飆升的動作場面外,楊洋,艾倫和母其彌雅的加盟讓《急先鋒》格外亮眼。
楊洋負責帥,艾倫負責搞笑,母其彌雅負責美,成龍在下一步大棋,想要一次性收割所有的觀影群體。
只可惜,現實狠狠給了成龍一巴掌,他畢生奉獻的動作喜劇電影在如今的觀影市場已經是窮途末路。
有別於李連杰《精武英雄》的疾風掃落葉和甄子丹《導火線》的兇狠暴力,也不同於吳京《戰狼》式的咆哮,成龍的動作喜電影獨樹一幟,開創了動作+喜劇的新流派。
曾幾何時,一部《A計劃》讓觀眾見識了什麼是成龍氏的動作喜劇電影,而《紅番區》在好萊塢的火爆更是將成龍推向了國際影星的地位。
成龍已經打了幾十年,毫無疑問他是動作喜劇電影的標杆,可是成龍之後誰又能接過這杆大旗?
對於這個問題,成龍不是沒有想到,所以他成立了新七小福,同時也將目光放到了圈中新一代年輕演員身上,想要培養接班人,不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從黃子韜,王大陸,李治廷,張藝興,陳柏霖,阮經天,楊洋無一例外沒有誰能夠成為動作喜劇電影的接班人。
電影《急先鋒》或許是成龍最後的倔倔,他已經老了,真的打不動了,可是動作喜劇電影的大旗還無人能扛。
動作喜劇電影終究因為他的息影而衰敗,我想這或許就是熱熱鬧鬧的《急先鋒》最讓人傷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