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12屆的「愛心獎」,也是第三年將甄選區域延伸至中國內地,為了嘉獎表揚愛心楷模,鼓勵更多社會正能量,獎金提升至10萬美元,成為華人世界最高獎額的愛心慈善獎金之一。
主持亮燈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左起:吳小莉、王振耀、劉長樂、梁愛詩、王文淵、王建煊、林蒼生。
海峽兩岸四地6位得獎人分別是:內地的馬蔚華、鋼子及袁存權;臺灣的康淑華、邱慶禧;香港的莊陳有。他們在慈善公益界展現了卓越的領導能力,以長年撼動人心的愛心事跡,被甄選為本屆的愛心獎得主。每人獲得10萬美元獎金,並將獎金全數用於公益事業,愛心腳步從不停歇。
愛心獎終審委員會主席梁愛詩致辭時表示,愛心獎經初、復、終審三個嚴謹程序,評審委員來自海峽兩岸學、政、商、社各界,他們經過多次討論評定,投票選出六位實至名歸的得獎人。能見證得獎人上臺領獎的喜悅及聆聽他們描述對未來發展公益藍圖的宏願,感到非常感動。
主禮嘉賓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認為,「愛心獎」已舉辦12屆,是兩岸四地華人社會值得發揚光大的一件盛事。鳳凰衛視從本屆開始與「愛心獎」攜手,希望通過鳳凰衛視的傳播平臺,將兩岸四地全球華人的愛心凝聚在一起,用大愛溫暖人世間每個角落。
本屆愛心大使-鳳凰資訊臺副臺長吳小莉說:「媒體從業者理應投身社會公益,彰顯善舉,傳遞更多正能量。因此願以善行為樂,把愛心獎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把這份大愛不斷傳遞下去。」
典禮中,司儀逐一介紹每位得獎者的背景,配合得獎者的感言及專訪,令觀眾在熱烈掌聲中感動落淚,整個晚會洋溢著動人氣氛,為這個冬日送上溫暖。
香港森林樂聾人舞蹈團表演街舞,鼓勵殘障人士勇於表達自我。其後著名歌手黃品源在場自彈自唱<回家的路>及獻唱<山櫻花>,以歌聲唱出正能量,獲得滿場熱烈的掌聲,也為整個頒獎禮掀起高潮。
黃品源自彈自唱,以歌聲帶出正能量,獲得滿場熱烈的掌聲。
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於2006年創立「愛心獎」,選拔無私奉獻的愛心楷模,以鼓勵善行及匡正社會風氣。「愛心獎」創辦至今,引起香港社會不同階層關注與迴響,為擴大延伸愛心的宣揚,自第五屆・2010年起,跨越海峽以臺灣為港、澳以外的第一站;並於第10屆・2015擴展至中國內地;並希望在2025年成為世界公益慈善項目,全球甄選愛心楷模,彰顯本獎與時俱進的公信力和前瞻的使命感。
在頒獎典禮現場,隨處可以聽到廣東話、普通話、閩南話,正如愛心獎創辦人林添茂所說的「用愛心、公益把兩岸四地連結起來,共融發展。」集合全球華人、華商的力量,共同推動實現「愛心夢想」。
得獎人和貴賓大合照。左起︰楊家強、何大光、李伸一、林添茂、吳小莉、許曉暉、藍鴻震、馬蔚華(得獎人—內地)、劉長樂、梁愛詩、鋼子(得獎人—內地)、張建宗、邱慶禧(得獎人—臺灣地區)、康淑華(得獎人—臺灣地區)、莊陳有(得獎人—香港地區)、王振耀、袁存權(得獎人—內地)、王文淵、張炳煌、林蒼生、張佐民。
頒獎典禮將於12月23日星期六晚21:40鳳凰衛視中文臺《皇牌大放送》節目首播,美洲臺、歐洲臺、香港臺轉播。
「第13屆.2018愛心獎」預計在2018年4月啟動報名
本屆得獎人:
慈善文明的先行者、倡導者、執行者。善用銀行改革累積的豐富經驗,提倡公益+金融的理念,培養眾多內地公益人。在壹基金擔任理事長多年,累積實際操作心得,引領多個慈善團體穩步前行,隨著時間的推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民眾。是極具企業效益和公益慈善心懷的領袖。近年致力改善知識體系的建設,提升中國公益教育專業化水平,促進公益慈善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繼而推動全球慈善事業改革創新。
臺塑企業總裁、王詹樣公益信託主任委員王文淵頒獎給馬蔚華,公益將兩岸知名企業家連繫在一起。早年於俄國經商,回國後擔任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創建的慈善純公益理念包括震驚慈善界的以商養善模式,迅速成長的「鋼絲善行團」民間網絡捐款救助志願者團體,被譽為「十大慈善家」、「網絡首善」。倡議發起的「壹起捐」,通過每人每天一塊錢,募集善款逾千萬,引領全民慈善浪潮,掀起慈善界微革命。根據新浪微公益愛心牆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他已影響997萬人開始關注公益。
鋼子笑容滿面地從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手中接過獎座。
21年前全身癱瘓。只有小學文化的他自學寫作,用嘴叼筆發表文章百餘篇,出書三部。苦難中得到很多幫助,故投身公益,創建愛心團隊,設立慈善基金。15年來發起助醫、助學等活動240多個,募集款物240萬人民幣。開展長期助殘項目,善用自學的養蜂知識,發展甜蜜事業。更動員全家為長期臥床的數以千計病友免費寄送褥瘡膏。
鳳凰衛視執行副總裁何大光為袁存權授獎,捧住獎座的袁媽媽以兒子為榮。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非營利組織工作,協助貧窮家庭。返臺後即加入婦女救援基金會工作,為慰安婦及婦女權益發聲。投入大量心力協助前臺籍「慰安婦」,成立阿嬤家博物館,讓民眾不要忘記歷史。與此同時,又熱心幫助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婦女和兒童,為性別暴力被害人的身心復原作出努力,也把暴力零容忍視為最重要的生活信念。
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臺灣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鄭重地將獎座交到康淑華手中。
人生遭遇多重劫難,卻全部平安渡過。因此更熱衷於公益活動,成立生活重建協會,18年來親身參與不斷付出:年捐2300萬協助弱勢,累積超過4億臺幣;分送50多萬個愛心便當給獨居老人,範圍涵蓋國姓鄉13個村;處理600多位往生者後事;捐出土地為協會搭蓋堅固建築;安置鄉民就業、扶持弱勢家庭長輩及補助貧困兒童學雜費。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秘書長李伸一專程由臺北到香港為來自南投的邱慶禧頒獎。6歲起雙目失明,但明白失明不等於失去一切,失明人也可爭取平等教育、就業及社會參與的機會,毋須他人施捨或憐憫。曾任香港政府助理教育司及助理政務司,香港樂施會前總幹事、香港大學學生發展總監,現任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為官及擔任非牟利組織領袖期間表現出色,以身作則,鼓勵身障者及健全人士幫助有需要的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將金光閃閃的獎座交給莊陳有,他拿在手中表示能感覺到份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