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寧原石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武洪武執導,唐曾、端木崇慧、任東霖、高峰、李乃文領銜主演,周建鵬、劉小小、劉廣楠、劉韋伯、黃迪等演員實力加盟的近代革命大戲《奪金戰》將於8月13日起登陸北京影視頻道首都劇場。該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河南靈原縣,共產黨人趙漢亭(唐曾 飾)在革命信念的驅使下團結土匪一串紅(端木崇慧 飾)、國民黨人秦武(任東霖 飾)等抗日力量,在危機四伏的靈原聯手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真摯寶貴的愛情和兄弟情,並最終保住靈原縣金礦將金子順利運出為抗日事業所用的故事。
8月8日,北京電視臺「歡聚一堂」系列社區活動攜演員唐曾、端木崇慧、任東霖、高峰走進東湖街道文化服務中心與現場媒體、觀眾們交流創作心得,共話臺前幕後的故事。
唐曾深藏「心動之情」只為「民族大義」 直贊「趙漢亭儒雅、有領導範」
唐曾一出場就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歡迎,觀眾們一眼就認出他是近日熱播的電視劇《娘親舅大》中的大舅佟家庚。在那部劇中,他用紮實的演技將人物的冷暖一生呈現得真摯動人。而此番在《奪金戰》裡,他則化身堅毅睿智的遊擊隊隊長趙漢亭,在多方勢力攪動的靈原領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金礦保衛戰」。不同於佟家庚對家人的執著守護,《奪金戰》中的趙漢亭是一個始終心繫國家,且頗為「儒雅睿智」、「有領導風範」的人:「他要帶各種各樣的兵,每個兵都有不同的性格與能力,所以怎麼樣把所有特點不一的人籠在一起,大家齊心協力打勝仗,這是趙漢亭要考慮和決定的。」
在《奪金戰》之前,唐曾在抗戰劇《血債血償》(又名《太行英雄傳》)中,也曾飾演過一個抗日英雄——於大喜。對於這兩個角色之間的不同,他講述道,於大喜最初是一個村民,為報仇才投身抗日,並逐漸成長為一名抗日戰士;而趙漢亭本身就是一個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的遊擊隊隊長;比起於大喜的「家恨」,趙漢亭所要報的則是「國讎」:「《血債血償》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它講述了為親人報仇的故事,但《奪金戰》是涉及國家利益的,趙漢亭考慮的都是和國家抗日相關的大事,所以兩個人物完全不一樣。」
在波譎雲詭的靈原縣城,趙漢亭用坦誠與仗義團結了雞公山土匪、國民黨將領等人,共同抗擊日軍、守護金礦,並在這一過程中俘獲了土匪首領一串紅(端木崇慧 飾)的芳心。儘管身為遊擊隊隊長的趙漢亭並未將兒女情長放於心中,但唐曾坦言,趙漢亭在首次見到一串紅時確實「動了心」,「不過心動歸心動,這些東西必須藏在心裡,不能讓這種兒女情長影響家國大事,所以他始終把對一串紅的感情埋藏在心底。」
端木崇慧「本色出演」豪爽大氣女土匪 苦練「眼技」呈現完美槍戰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霸氣爽朗,敢愛敢恨的一串紅是《奪金戰》中最鮮豔的一抹亮色。而在活動現場,觀眾們也發現,劇中這位率性霸氣、御下有方的女土匪,劇外同樣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甚至被現場的小朋友親切地稱為「漂亮姐姐」。身為東北姑娘的端木崇慧直言,最初接到劇本之時,自己最想演的角色就是一串紅,「我和她真的很像,我們都很直接,身上都有些女漢子的特性,所以飾演她會放大我性格裡的一些點,演這個角色非常過癮」。
在現場,端木崇慧也不改直率本性,調侃「一串紅」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糖葫蘆」,紅色的外表和一串紅的性格十分相配,都是火熱又直接。劇中一串紅對男主角趙漢亭的愛就是這樣,常常對他不分時間地打出一記「直球」,令趙漢亭手足無措。當說到一串紅對外揚言「不管趙漢亭要不要自己,自己都是趙漢亭的女人」時,端木崇慧略帶羞澀地表示在這點上自己與一串紅恰恰相反,「在愛情裡我會不敢表達,所以我特別佩服一串紅,她面對感情從來都是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在愛情裡,她就是我想像中完美女性的樣子,飾演這個人物讓我做了現實中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談起拍戲時最難忘的事,端木崇慧笑言「最難忘」應該是在一串紅的「老巢」裡,豪華氣派的議事廳其實是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山洞,熊熊燃燒的火把看起來氣勢十足,但實際上煤油的燃燒讓空氣裡充斥著黑色的顆粒,演員們身處其中,一天下來,人人都會變成「灰頭灰臉灰鼻子」的「灰色系」土匪。
作為一部抗戰題材的戲,槍戰戲份必不可少,端木崇慧坦言為了「打好槍戰」,她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其實對一個』打槍零經驗』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槍響的同時會控制不住的眨眼,我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為了鍛鍊自己不眨眼,我平時會增加練習的時間,並且在別人練習的時候,故意站到他旁邊,這樣來讓自己更快地適應槍的響聲。」經過這樣一番努力,端木崇慧終於練就了「頑強」的「眼技」,完美呈現出了《奪金戰》的槍戰戲份。
任東霖演繹「亦正亦邪」軍官片場「火燒眉毛」 高峰卸下「反派包袱」大呼「委屈」
在《奪金戰》中飾演秦武的任東霖,一上場就亮明自己「亦正亦邪」的國民黨軍官身份,而一旁早已被定性成「現場最大反派」的高峰則表示自己很「受傷」,「我的職務應該是國軍保安團的團長,因為他們三個都一塊搶我的金子,所以我才是最委屈、最無辜的一個」。不同於劇中秦武和張天佐的針鋒相對,現場的兩人談笑風生,互相調侃戲外趣事。
劇中,秦武作為一個矛盾複雜的角色,在面對國民黨的腐敗和無能時,選擇轉投共產黨陣營從而實現自己的民族抱負。談及這個角色的複雜性,任東霖向觀眾透露這是首次飾演國民黨軍官這類角色,為此在戲外做了很多功課,「他和趙漢亭的抗日方式很不一樣,之前在做功課的時候也準備了很多資料,分析之後會再從這個角色的角度去演繹詮釋他獨特的鬥爭方式。」而劇中趙漢亭(唐曾 飾)和秦武兩人經過了從相互對抗到惺惺相惜共同抗日的轉變過程,對此,任東霖向觀眾解釋道,「因為我跟唐曾飾演的趙漢亭最終的目的就是抗日,我們有這樣一個共同點,所以後期我們才可能達成一個一致的狀態。」此外,任東霖還分享了他在拍攝過程中最驚心動魄的時刻,「這裡面打戲特別多,尤其是爆破戲,有一場戲爆破是汽油彈,在拐角,是丁字路口,油打到牆上又燒回來,大家會看到我從頭髮到衣服、眉毛全都燒了,還好臉還好。」任東霖的幽默調侃,卻讓現場觀眾感同身受。
高峰飾演的「張天佐」是現場唯一真正意義上的反派,劇中的他視財如命、陰險卑鄙,現場的他卻是親切幽默、爽朗大方,談及「張天佐」的反派人設,高峰「委屈」表示,「這個人物比較詼諧、比較可愛、比較無辜還無奈,根本不是他們三個人說的那樣特別壞,不是那種特別暴力,天天為了一個女人來爭、來打,不是的!」這樣的說法引起一眾主演質疑,在大家逼問、懷疑的壓力之下,高峰向觀眾坦言,「我確實是站在日方那邊的,最後也是撕破臉,純粹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自己的小義,把自己給豁出去了。」這樣一個處處與正義作對,陰險狡詐的反派著實是不招人喜歡,而對於飾演這樣的反派角色,高峰則認為演反派的好處,是可以多面詮釋這個人物,使他更豐滿一些。劇中的冷酷反派,劇外卻是「廚房暖男」,現場任東霖更是大讚高峰廚藝,「因為拍攝期間正好趕上春節,我們相當於是跨年在拍這部戲,我沒事兒就上他屋裡,他會做飯,做得特別好。」
劇中趙漢亭、端木崇慧、任東霖、高峰四人可謂是狹路相逢,有些人因為共同的信仰選擇一同作戰守護彼此,有些人卻在這場奪金之戰中因方向不同而分道揚鑣。黃金是有限的,需要真正勇敢的人去爭奪這有限的資源,為抗戰爭取更多的勝利機會。現場一個簡單的搶板凳讓現場觀眾仿佛置身劇中激烈的搶奪戰,在歡笑中體會抗戰英雄在鬥爭中的艱辛,儼然一場現場版「奪金戰」。劇中,各方勢力為了爭奪金礦、守護金礦奮不顧身,上演了一場場生死對決。每一次的守護和運送,都十分驚心動魄。在「運送金球」的遊戲環節中,演員們與觀眾相互配合,各組相互角逐、場面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