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篇: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2021-02-08 褲子的茶器日誌


誰道閒情拋擲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

平林新月人歸後。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無論如何

我也沒有想到

小孤堂會以一款瑪瑙紅的細工器物

作為今年的首發作品


剛剛過去的春節

註定是不平靜的

年後的我

回到魔都之後

依然如同往常一樣

陷入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甚至連喝一杯閒茶

都成了奢侈的享受

但我依然還是習慣性的

關注著那些手工匠人們的朋友圈


天予老劉

沉浸在高爾夫運動中不能自拔

草堂老陳

焦頭爛額的在瓷胎上奮筆疾書


而霜塵

置身於風暴的中心

卻依然是心如止水

用心描繪著自己心目中的美好

仿佛周遭的一切

都不曾發生過


總有許多人以為

我和文章中所出現的那些人物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實我自己知道

並沒有


喜歡默默地關注

關注著這些手工藝人們

以及經由他們巧奪天工的雙手

創造出的那些美好的器物

但我畢竟是太忙了

印象中

已經記不清有多久

沒有與微信中曾經熟識的老讀者

像以前一樣痛快的聊天了

不能不說

這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但自從結識了霜塵

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

每天無論多忙

總會抽時間點開他的朋友圈

看看小孤堂新作品的動向


正如有位讀者曾經說過的話

無論買得起買不起

無論買得到買不到

能夠看一眼

那也是極好的


我應該感謝自己

養成了這個良好的習慣

如果不是這個習慣

也就沒有今天分享的這隻杯子



加過霜塵微信的許多讀者

都如我一般能夠看到

近一段時期

霜塵在創作一塊盤子

那塊盤子

叫作《繾綣》


霜塵每天結束工作後

都會將這件《繾綣》最新完成的局部

發在朋友圈裡

我也樂得與眾人一起圍觀


那日

我如往常一般

點開霜塵的朋友圈

卻發現霜塵的朋友圈裡

發了這樣一隻杯子


雖然只是兩個局部細節

猶抱琵琶半遮面

卻依然掩蓋不住

這件器物本身所散發出的

那動人心魄的氣息


許多事情是講眼緣的

也許我與這隻杯子

也是一樣罷


翌日上午

霜塵又發了幾張這隻杯子的細節



看到這隻杯子已經進入了市場

我開始仔細留意了起來

卻沒想到

僅僅過了半日

便見到小孤堂的經銷商

將其發布在朋友圈

緣分到了

一切便是水到渠成

在看到這件瑪瑙紅的伊始

冥冥之中

便有一種錯覺

仿佛它一直在等待著我的出現



沒有絲毫的猶豫

我便做了決定


商家發貨很快

第二天中午

這件器物便捧在了我的手心

商家所言不虛

這件器物所帶來的感受

是令人震撼的


首先帶給人的感覺

便是碩大的器型


後來在與霜塵的溝通中

也證實了我的判斷

霜塵的小孤堂在製作時

借鑑了春風祥玉寶相大缸杯的器型

霜塵告訴我

這個缸杯器型

除了較為實用之外

其外壁的延展面足夠大

非常適合整幅畫作的完整表現


之外的震撼

自然還是細膩至極的畫工

畫工這種事情

是不需要額外語言描述的

無聲的圖片

就已足夠

難道不是這樣麼




這只是這件瑪瑙紅

所帶給觀者的表面感受

而深層次的表達

則來源於人的內心

霜塵為這件瑪瑙紅

取了一個動人的名字

他管它叫作

朱顏瘦



霜塵願意與我偶爾談論些

此類有關器物的閒話

他說

一款美麗的器物

應該是承載著人生情感與際遇的

這件瑪瑙紅的名字

來源於五代時期

詞人馮延巳的一闕詞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詞云:


誰道閒情拋擲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

平林新月人歸後。   

        

這是一首孤寂惆悵的詞

全詞所寫的

是心中常存永在的惆悵、憂愁

而且充滿了獨自一人

所承擔的孤寂、悽冷

不僅傳達了一種感情的意境

而且表現出強烈而鮮明的個性

意蘊深遠

感發幽微


這件瑪瑙紅所帶來的觀感

本是令人驚豔而欣喜的

然而

在那個春寒料峭的上午

霜塵在自己的小孤堂

卻為它取下了一個如此美麗

卻又如此哀婉的名字



誰道閒情拋擲久

僅僅七個字

卻令人千迴百轉

講述著情感中

那欲拋不得的盤旋鬱結

與掙扎痛苦


這種無端的「閒情」

對於多情善感的人而言

卻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般

與生俱來

而無法擺脫的




每到春來

惆悵還依舊

這本是萬物萌生之時

而春心覺醒之時

面對的卻是內心恍如失落

而又企圖有所追尋的迷惘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為問新愁

何事年年有


霜塵說

自己喜歡做一些應景的東西

卻又總是難免

摻雜進自身的情緒


有時自己也覺得過於消沉

但每每想起過去幾十年的經歷

往事總是一幕幕浮上心頭

惆悵

卻又無法解脫

為問新愁

何事年年有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裡朱顏瘦

悽美

卻也哀婉



我拿到這隻杯子的時候

已是黃昏了

趁著夕陽的餘輝

為它拍攝了一組照片


朱顏瘦

我不知道霜塵在取名的那一刻

心中都想起了些什麼

但於我而言

這都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

這是一隻真正打動人心的器物

我深情的愛著它

這就足夠了



今天的推文

到此結束

一隻名叫朱顏瘦的杯子

來自霜塵的小孤堂

感謝各位閱讀



延伸閱讀(直接點擊標題閱讀)

第一百一十五篇:偶遇——縱使相逢應不識

第一百二十二篇: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

第一百二十四篇:我非最美——小孤堂霜塵造粉彩蘆雁杯

第一百二十六篇:浮生——小孤堂的碎夢

第一百二十八篇:白首連心——最是那一刻的溫柔

【長篇連載】醜陋的藝林堂


下面分享一則拍賣信息

請看下圖

小雅早期草舍款烏金釉20釐米大賞盤

今晚22點即將截拍

祝好運



相關焦點

  • 包利民 日日花前常病酒
    滄桑留痕331——日日花前常病酒包利民起初的時候,並不知道病酒是什麼意思,特別是少年時讀古詩詞,總能看見這個詞,比如馮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病酒,難道是喝酒喝病了?或者是想酒想得病了?後來當自己也常常醉酒之後,才於親身體會中忽然明白。非是醉時的狀態,而是酒醒後的那種感受,仿若大病初癒,或如細病纏綿。具體表現在身體和精神兩方面,或頭腦昏沉,全身無力,或精神恍惚,神思懨懨。而回思飲酒時的情景,恍如一夢,除了眼前的不舒服,仿佛都不是真實的。所以,非是親身體會,註解寫得再明白,也難得真正的意趣。
  • 《水孩兒詩文集》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上面的藍色字體可關注「包頭60秒」,每天包頭60秒的問候,新聞、故事、情感,讓每一篇文章都能觸動你的靈魂,天天相約、不見不散
  • 夜聽 || 一本草:(序)日日花前常病酒
    坐在窗前醒著酒,有風吹來。有風吹來,枯竭的生命便有了勃勃生機。風過後,有雲朵飄來。有雲朵飄來,漂泊的孤旅便有了芳香旖旎。總覺得一草一木比人要有靈性,且真實。我能夠聽懂花草樹木的私語,我能夠解讀它們的前世今生,我能夠洞察它們所有的秘密。前世我也應該是一株草吧?
  • 李白鬥酒詩百篇,林黛玉也有這愛好?你看她喝的是什麼酒
    一鬥酒,百篇詩,宿醉未醒,下筆成文,李白的酒量或許我們有,但是他酒後揮筆作詩的瀟灑才情,我們卻學不了。文人飲酒賦詩的行為藝術,在李白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自李白之後,文士飲酒作詩,似乎成了規定動作,不喝個二兩小酒,都不好意思寫詩,甚至連大觀園裡的林妹妹,也有樣學樣,先來個一小杯酒,然後詩興大發,下筆行雲流水。
  • 《花下酌酒歌》一花一人一壺酒,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花下酌酒歌》(明)唐寅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昨朝花勝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來看知是誰?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 天時不測多風雨,人事難量多齟齬;天時人事兩不齊,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老不重來;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 【酒中真味】酒酒酒酒酒酒酒酒
    酒,很曠達。  辛棄疾說:醉後何妨死便埋。  杜審言說: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雲。  唐寅說: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後還來花下眠。 寂寞地舉起酒杯,眼前的一切,縱是明月清風、縱是江花勝火,縱是千種風情,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李白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辛棄疾說: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李清照說: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 漲知識:過年不花冤枉錢:盤點高中低檔的好醬酒,讓不懂酒的你也會挑好醬
    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網友私信酒小胖說對醬酒不了解,擔心錢也花了,還沒買到價格匹配甚至低品質的醬酒。喝酒問題,找酒小胖就對了!喜歡醬酒的朋友看過來,今天酒小胖就來和大家說說不同價位段性價比最高的醬酒,帶你喝好醬不花冤枉錢!
  • 「財經日日評」「腦洞·房產篇」登陸吳曉波頻道App,免費的
    點擊下載▲即可免費收聽  《財經日日評》《腦洞·房產篇》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時間倒回159天,「吳曉波頻道App」悄悄地上線了。  《財經日日評》  如果你關注「吳曉波頻道」公眾號超過一年時間,一定對「財經日日評」欄目不陌生。  4年前,小巴發現,絕大多數人並不關心財經新聞。他們大多認為,政策新聞太枯燥,企業新聞太無趣等等。  該欄目主編魏英傑老師卻告訴小巴,這是你沒有看懂財經信息與我們個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