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打翻了燭臺,造就了沙漠中最美的紅蠟滴

2021-02-06 我愛多肉

正文開始

在遙遠的非洲,在遙遠的納米比亞沙漠,有一種多肉遍地群生,肥嘟嘟,紅豔豔,讓人忍不住想嘗一口試試味道。

一圖入坑

這種肉肉匍匐在沙地上生長,對生葉呈抱莖的狀態,葉片光滑,被有蠟質,出狀態時候整個兒紅彤彤的,就像不慎滴落的蠟燭淚,非常魔性。

一群群的蠟滴花,把荒漠都染紅了。

這種多肉被接受的學名叫Mesembryanthemum juttae,暫時沒有中文名,我這裡就叫它為「蠟滴花」好了。原來大家都認為它們叫Synaptophyllum juttae,不過後者是異名,現在已經不用了。蠟滴花屬於番杏科日中花屬的。什麼是番杏科?大家可能沒有什麼概念,不過我們陽臺養護的「屁股花」——生石花,肉錐花、春桃玉之類的,都屬於番杏科的大家庭。



而蠟滴花所在的日中花屬,實際上大家不陌生,而且還吃過,最近流行餐桌新寵——非洲冰草,也是日中花屬的一員哦,學名叫冰葉日中花M. crystallinum。此外,像陽臺黨常種的花蔓草,學名叫心葉日中花M. cordifolium也是它們的夥伴。


老闆,上一盤冰草。

關於蠟滴花的資料相當的少,該物種最早被描述要追溯在1925年了,種加詞叫juttae,是為紀念在非洲做研究的德國女性植物學家Jutta,它們在納米比亞沿著海岸線的沙漠地帶分布,一有機會,就貪婪地吸收著霧氣中的水分。

蠟滴花是一年生多肉植物,不同生長時期顏色都會變化,從綠色——紅色——橙色遞進,非常好看。它們的花瓣絲狀,平白無奇,所以顏值還是葉片來的高。


如果有機會去納米比亞,一定要去邂逅這種「來自外星球」的多肉植物哦。

關於我愛多肉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若未註明出處即來源於網際網路。我愛多肉尊重原創,向原創者表示感謝。因部分文章無法查明原出處,故暫標註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有多肉相關問題您可以直接關注我愛多肉公眾號,在公眾號裡回復相應的關鍵詞,即可得到對應的回覆!
養護類:黑腐、徒長、度夏、葉插、配土、新手、養護、換盆、根系、修根、多肉、爆盆、砍頭、澆水、綴化、錦、群生、休眠、養肥、氣根、水培、授粉等。

品種類:紙風車、白牡丹、熊童子、觀音蓮、小米星、白菊、玉蝶、燈泡、海豹、水泡、護盆草、芙蓉雪蓮、馬庫斯、黛比、生石花等。

以上關鍵詞為肉友諮詢較多的,直接在微信平臺中留言關鍵詞,如沒有得到回覆,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添加,感謝各位肉友一如既往的支持。

多肉君微信號碼:drzg000

多肉君QQ號碼:821408585

多肉君郵箱:821408585@qq.com

如果您在多肉養護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直接聯繫多肉君,我們會竭盡全力幫助你的,如果大家在養護過程中有什麼好的經驗、獨特的見解,也歡迎大家和多肉君分享。

【我愛多肉】-多肉植物推廣平臺

簡介:多肉君專注為多肉服務,帶你學習多肉知識,幫你尋找心儀的肉肉,共同欣賞大美多肉。

功能:為肉友發布求購信息,為商家發布出售信息。

人數:4900人(上限5000人)

相關焦點

  • 復古燭臺|一身古樸 兩相斑駁
    生活中總是被LED環繞,燭蠟曾經的熾熱溫度漸漸被遺忘,也許除了刻意製造柔和燈光的效果以外,原始中帶著幾分古典的燭光也會成為家飾的妙筆。 漢字中的燭是燭,蠟是蠟,不一碼事,至少在三國以前的文獻中沒有蠟燭這個詞。比如《儀禮》有雲「火在地曰燎,執之曰燭。」 以及「執燭於西階上。」等語,可見燭就是早期的火把和後來的油燈。 古人燃燭都有燭臺,用以扦插蠟燭和承接滴淌的蠟油。簡單的,就是一個設有尖針的承盤,考究的,會鑄造成各種工藝造型。
  • 上帝在這裡打翻了調色板
    凱撒利亞國家公園巴哈伊空中花園死海金色無論是各種節期在哭牆前的祈禱,還是成人禮舉家盛裝出席,以及在街上隨拍的行人.白色是永恆的基調。明亮乾淨,簡單利落,雅致貞潔。
  • 【納米比亞】世上最美的紅沙漠
    如果說納米比亞是風光攝影師的天堂,蘇絲黎斯紅沙漠無疑是天堂中的瓊樓玉閣。這塊地球上最古老的紅沙漠形成於幾千萬年前,這裡有最高的沙丘、最鮮豔的沙漠、最鬼魅的死亡谷。蘇絲斯黎的沙漠之美很大部分在於它的色彩,因為沙漠中含有豐富的鐵,經氧化後,表面就變成了紅色。
  • 中國最美系列:在最美的沙漠與瀑布景觀裡,入住最美的酒店
    如果讓你選中國最美的沙漠和中國最美的瀑布,你會說出哪個地方的沙漠和瀑布呢?也許每個人認為最美的地方都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2005年評選出來的中國最美五大沙漠和中國最美六大瀑布都有哪些,以及在這些最美的地方有什麼特色的酒店或民宿吧!
  • 在最美的季節,行走摩洛哥--藝術與文化、玫瑰與沙漠之旅……
    但現實中的摩洛哥卻和影片中大相逕庭這裡仿佛是上帝打翻了調色板一般撒滿了每一座城市讓你第一眼就為之著迷來到這個異域色彩與人文風情交織的國家就像闖進了一個神秘國度位於阿特拉斯山腳下的馬拉喀什,是沙漠裡的綠洲。馬拉喀什是柏柏爾語,「上帝的故鄉」。炎熱、塵土和泥磚堡壘式使馬拉喀什成為獨一無二的城市。從馬拉喀什開始感受摩洛哥的萬種風情和多元文化,以甲馬夫那廣場(Jemaa El Fna)為核心的馬拉喀什老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大家可以自行深入老城探索,不能錯過的是德吉瑪集市,馬若雷勒花園,巴伊亞王宮,本約瑟夫神學院等。
  • 納米比亞紅沙漠驚豔了時光
    【環球時報記者 李志偉】地球上,大多數沙漠都是黃色的,在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的納米布沙漠,有一片紅色沙漠,位於「蘇絲斯黎」,「蘇絲斯黎」在當地阿非利卡語中的意思是「盡頭的沼澤」。納米比亞是非洲最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國之一,而紅沙漠是它最亮的招牌。
  • 甘肅這個地方,竟是《花木蘭》取景地,上帝打翻的調色盤
    木蘭瞞著父親穿上戎裝,連夜起碼奔赴軍營,因為不認識路,沿路經過了綠樹如茵的湖景,白雪皚皚的山谷,還有的就是像被上帝打翻的調色盤一般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在後來木蘭和巫女第二次交鋒的時候也出現過,看到影片中的畫面,不由得想起我親眼看到這個「五花肉」般的景色時,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住的心情。
  • 20201002-1007張掖集合—上帝的調色板-巴丹吉林沙漠穿越
    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中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沙漠,謂之上帝畫下的曲線。丹吉林沙漠已探明的湖泊有113個,俗稱「沙漠千湖」這些湖泊千姿百態,風光迥異。湖邊綠樹成蔭,花草鬥豔,蝶舞蜂鳴;湖中甘泉潺潺,碧波蕩漾,魚蝦嬉戲;湖泊有的相連,有的沙水相映,有的水天相接,形成了獨特的沙漠景觀,被人們美稱為「漠中江南」。
  • 20191001-1006張掖集合—上帝的調色板-巴丹吉林沙漠穿越
    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中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沙漠,謂之上帝畫下的曲線。丹吉林沙漠已探明的湖泊有113個,俗稱「沙漠千湖」這些湖泊千姿百態,風光迥異。湖邊綠樹成蔭,花草鬥豔,蝶舞蜂鳴;湖中甘泉潺潺,碧波蕩漾,魚蝦嬉戲;湖泊有的相連,有的沙水相映,有的水天相接,形成了獨特的沙漠景觀,被人們美稱為「漠中江南」。
  • 空腔注蠟
    生鏽(被氧化)是眾多金屬的基本化學特性,在常溫下就會慢慢發生,特別是汽車常用的鋼鐵材料,一旦生鏽,產生的氧化鐵會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子,造成更嚴重的鏽蝕。從材料上講,只要在用鋼材,就沒法避免生鏽。鍍鋅鋼板也不能完全防止生鏽。 汽車的防鏽處理主要集中在車身上。在製造過程中的車身稱為「白車身」。白車身在製造過程中,使用「陰極電泳塗裝」進行了防鏽處理,但這並不能防止內腔鏽蝕的發生。
  • 聖特羅佩:《上帝創造女人》,也造就一座浮華城
    1956年,一部在此地拍攝的愛情電影《上帝創造女人》轟動美國,影片票房在美國高達四百萬美元,也讓聖特羅佩名聲大噪。這個小鎮位於法國最著名的藍色海岸線上,是號稱擁有最美海灘的「太陽城」。尤其是曾拍攝過《上帝創造女人》的 龐普洛納海灘 Pampelonne Plage。
  • 【無題小品】電光影裡斬春風——真藤真山之蠟型銅水滴等名家文房用器
    [無題茶館]『真藤真山造 蠟型鑄造 斑紫銅 獅子摘 水滴』共箱價格:2399元說明:製作至今有很多年。有原桐木箱,作者親筆款識印章。真藤真山是佐渡銅器名家,屬於真藤半五郎系。該流派與本間琢齋系、宮田藍堂系一起,構成佐渡銅器三大流派。
  • 如果你在沙漠裡了,上帝送你4種最難吃的水果,你會選哪種?
    如果你在沙漠裡了,上帝送你4種最難吃的水果,你會選哪種? 火參果 「火參果」又名刺角瓜、非洲角瓜、火星果,原產於非洲卡拉哈裡沙漠,黃色外皮,帶刺,裡面是綠色的水果
  • 被上帝打翻色板的時髦甜品店,激情四射拍大片!
    滿滿的芒果味用不同層次展現出來,每口都有不一樣的感覺~這就是毒藥的魅力吧~
  • 納米比亞紅沙漠裡的酒店,隨手就能拍高級大片
    納米比亞的紅沙漠,主要景觀有45號沙丘和死亡谷,而且紅沙漠的星空是全球五大黑暗保護區之一,它是我去過最美的沙漠之一,雖然沒有撒哈拉那麼遼闊,但是卻也不失非洲的大氣和狂野 . 紅沙漠的野奢風酒店是整個旅途中的驚喜,這家Sossus Dune Lodge一直以來都備受青睞的酒店。
  • 木地板打液體蠟還是固體蠟
    1、木地板蠟:木地板蠟呈水性乳液狀,帶檸檬香味,使用方便,直接用不掉毛的抹布或蠟拖將蠟水均勻地塗於木地板上即可,木地板蠟的最大的優點在於打蠟後在以後的保養中無需起蠟,可直接將地板擦乾淨後再次上蠟即可,它主要應用於各種木地板及木質的辦公家具等木製品的保養及上光方面。
  • 這棵楠溪江的網紅蠟子樹又紅豔了,錯過待來年!
    烏桕之美,最美在葉。層層疊疊的菱狀卵形變色葉,春天嫩紅,夏天碧綠,深秋和初冬之季,樹葉變黃變紅,色彩斑斕、紅葉似火。烏桕又名蠟子樹,在永嘉縣過去曾隨處可見,田間地頭,到處都栽滿了這種一到秋冬就紅紅火火的樹。該樹結白果實,能榨油。
  • 去過了巴丹吉林,我才愛上沙漠.
    我曾聽,久久在沙漠裡行走的人說:要把自己交給風,以及風中的沙塵,甚至如風一樣的時間。時而遊蕩,像個孤獨的影子。時而嘶吼,同狂沙一樣,去往風吹過的每一處。要說沙漠,排的上名的屈指可數,巴丹吉林就算一個,「中國最美的沙漠」。風,一年又一年吹過,吹的整片沙都柔軟,遠遠望去,逶迤連綿,連心也變得柔軟。
  • 蘋果表面有塗蠟嗎?不要被騙了很可笑的
    所以很多人認為蘋果表面被人為的塗了蠟。很多年前的蘋果不像現在市面上的蘋果那麼光鮮亮麗。上面多少都會有黑色的物質看起來不乾淨,用水也不怎麼能洗乾淨。這個東西叫水鏽,就是每次下雨把樹葉和空氣中的雜物衝到蘋果上長時間的積累留下的痕跡。這嚴重影響了蘋果的美觀,蘋果過形狀決定了水不可能均勻的滴落下來,所以水鏽都是一條條的。
  • 巴丹吉林沙漠,絕!
    巴丹吉林沙漠紅色海子形成的原因,國內外研究者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是湖泊中含有特殊礦物質,融入水中形成了紅色;也有人認為巴丹吉林沙漠有一種「鹽滷蟲」,他們喜歡生活在鹽湖中,而滷蟲呈粉紅色。但這些說法都沒有科學嚴謹的依據,紅色海子的具體成因,有待進一步去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