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 愛雖已成往事,但他仍是他,仍是那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2021-02-07 央廣網




他是一位成功的歌手,演員,音樂人;他是一位不但達到演藝界巔峰地位,而且屹立二十年不見褪色的亞洲頂級巨星;他是一位嚴謹,敬業,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並作出了卓越貢獻的藝術家;他是一位以非凡的品位和藝術成就,被尊為傳奇的神話人物;他是一位善良,寬容,堅強,熱誠,令所有接觸過的人都讚不絕口的好人。 他是哥哥張國榮。



孤獨清苦的童年時光



哥哥當年羞澀敏感,時時渴望著那一點點真正屬於他的母愛。


張國榮原名張發宗,出道後改名為張國榮,英文名字Bobby後來也改成較成熟的Leslie。59年前的今天,1956年9月12日出生於香港商人家庭的張國榮由傭人六姐帶大,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但並不受寵。忙於生意的父親和母親感情不好,他們沒有時間和心情給予張國榮家庭關愛。兄弟姐妹眾多,但年齡最相近的也比他大8歲。他在欠缺溫馨及天倫之樂的環境裡度過了漫長的孤獨時光,13歲那年,他被送往英國,過著嚴格清苦的寄宿生活……


噓聲中崛起的明日之星




關於哥哥在演藝圈的起步,早已不是什麼軼事。1977年,在香港麗的電視舉辦的亞洲歌唱大賽香港賽區的比賽中,他以翻唱唐·麥克倫的名曲《美國派》獲得了亞軍而進入歌壇。1978年,他推出個第一張個人英語專輯《白日夢》。1979年,他又推出了第一張個人粵語專輯《情人箭》。然而這兩張他近乎本色的專輯卻未能換來多少知音的共鳴,相反多數人對他那模仿西方歌手的熱情表演並不感冒,加上他當時的聲線比較單薄,「姆型」(娘娘腔)成了許多人評價他的代名詞。這對滿懷熱情想得到觀眾掌聲的張國榮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在一次戶外演出時,張國榮一時興奮把帽子扔向觀眾席,這個為活躍氣氛而做的嘗試,換來的竟然是帽子被觀眾給扔回了臺上,這件事成為了哥哥自己口中兩大噩夢之一。


經歷了帽子事件後的張國榮,開始有了改變自己歌路的想法。1982年,他隨著恩師黎小田一起轉投到正準備大展拳腳的華星唱片公司,並認識了他後來的經理人陳淑芬。1983年,他推出了新專輯《風繼續吹》,其中的同名主打歌《風繼續吹》改編自山口百惠的名曲《再見的另一方》,哥哥在多年後接受採訪時談到這張專輯時說,它在最初仍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奉為經典已是後來的事情。但是,作為華星力捧的對象,這首《風繼續吹》還是獲得了很高的獲獎呼聲,然而在揭曉的十大勁歌金曲名單中,卻沒有它的身影,為此,張國榮默默用眼淚迎來了他演藝生涯中的第二個噩夢。第二年,他就以一首帥氣爆棚的《Monica》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一躍成為香港最紅的男歌星之一。正是這些噓聲的考驗,激勵了哥哥成就不凡業績的決心。


螢屏上獨特的文藝型男




亞洲歌唱大賽結束後的張國榮和許多那個時代的新人一樣,開始了視、歌兩棲的生活。他以電視演員的身份先後參演了《浣花洗劍錄》、《鱷魚淚》、《浮生六劫》等劇集拍攝,即使未能大紅大紫,也多少混了個臉熟。其實,哥哥對表演和對唱歌一樣,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加上天生的那種和銀幕上反叛青年鼻祖詹姆斯·迪恩一樣浪蕩不羈的氣質,很容易成為影視編導們注意的對象。然而正是這種不羈中夾帶著淡淡憂傷的氣質,卻被錯誤地解讀成了工於心計。於是,只要他和當時風頭正勁的陳百強合演電影,他必然是做反派的一方,陳百強則扮演有為青年。多年後,張國榮還在演唱會上自比總是做害人的西宮李香琴,而陳百強就是受迫害的東宮餘麗珍。



《浣花洗劍錄》劇照


1984年,不僅是哥哥在歌壇的翻身年,也是他在表演上真正發揮個人魅力的一年。一部為哥哥度身訂造的劇集《儂本多情》以浪漫精緻的懷舊風,成為香港電視史上少有的文藝清新之作。這齣劇脫胎於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再參考法國的《日安憂鬱》等其他短篇小說創作而成。講述了一個上世紀40年代的香港富家子詹時雨和到香港投靠親戚的女子莫笑儂之間的情感糾葛。在這個結局令人惋惜的悲劇中,27歲的哥哥演活了這個花花公子的角色。最初,哥哥還擔心自己沒有花花公子的條件,穿上龍袍也未必像太子。事實證明,他在舉手投足間表現出的瀟灑不羈之氣,早已上升到了與角色形神兼備的層次。這種揮之不去的文藝氣息,也成為張國榮日後影視作品的一個吸引人的最大亮點。


下集無處尋的阿飛正傳



《倩女幽魂》劇照


《胭脂扣》劇照


經過了整整七年的奮鬥,張國榮好不容易迎來了影視歌三棲事業的輝煌,卻遭遇了走紅必然的附屬品——是非。尤其是他的歌迷和譚詠麟的歌迷之間為誰更優秀爆發的口水戰,讓兩個原本相安無事的當紅明星都陷入了尷尬的局面。繼譚詠麟在1988年宣布不再領取任何獎項之後,張國榮也1989年底宣布退出歌壇,全心投入電影的拍攝。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張國榮可以稱得上春風得意,不僅他出的每一張唱片都獲得了可觀的銷量,他主演的諸如《英雄本色》、《英雄本色續集》、《倩女幽魂》、《人間道》、《胭脂扣》等一系列影片也都風靡整個亞洲,他那充滿陽光感和書卷氣的表演一次次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這些影片中,哥哥顯露出一個性格演員必備的功底,那就是在符合角色應有形象的同時,或多或少地都帶上了一些他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影子,《阿飛正傳》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這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阿飛正傳》當然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張國榮的寫照,但是他那種自然而然到完全沒有演戲感的生活化表演,足以讓人產生哥哥就是主人公本人的美妙錯覺。這次難得的演出機會是哥哥主動爭取來的。原來,他決定退出歌壇時約了從前在華星公司的好友陳善之一起吃飯,席間他透露了自己的打算,並告訴對方自己很想拍王家衛的片子。剛好陳善之在為王家衛的新片《阿飛正傳》的籌備做策劃,這是一部通過一位浪子折射出上世紀60年代人情風氣的作品,哥哥在這部影片中任由自己被導演王家衛牽著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表演只為一個目的,徹底忘掉攝影機。王家衛甚至要求哥哥穿著背心褲衩跳恰恰,結果哥哥以渾然忘我的表演成就了這部影片中最畫龍點睛的一幕,連哥哥本人都稱這部影片是他從影以來最棒的一部。事實上,這部影片原計劃拍成上下兩集,哥哥只是上集的核心,下集的核心人物是梁朝偉,但是最終沒用製作下集的《阿飛正傳》成為華語影史上最令人咀嚼回味的佳作。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當「桃姐」葉德嫻唱起代表作《明星》向歷屆影帝影后致敬的最後一刻,《阿飛正傳》中哥哥穿著背心褲衩、自我陶醉地跳著恰恰的鏡頭一出現,就格外令人唏噓感嘆。


《阿飛正傳》劇照


戲內外曲折的虞姬傳奇


1994年,張國榮迎來了人生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部作品,它就是榮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霸王別姬》。在這部膾炙人口的作品背後,也有一連串峰迴路轉的經歷。把《霸王別姬》這本原著小說推薦給製片人徐楓的著名經理人陳自強,曾告訴徐楓,哥哥對這本小說中的程蝶衣這個角色很感興趣,如果有人肯投資,他願意出一半的錢來拍。所以當徐楓拿下小說的改編權後,就立刻聯繫了張國榮。也許是當時的社會還無法接受這麼另類的角色,也許是受夠了早年間人們批評他「姆型」的聲音,此時的哥哥竟然在經理人的勸說下拒絕了,理由是這樣女性化的角色會破壞形象。


《霸王別姬》劇照


於是,程蝶衣這個角色的扮演者後來換成了尊龍。然而,稜角分明的尊龍一上妝就讓製片人徐楓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的京劇旦角一看就是男人假扮出來的。正在猶豫要不要換人之際,哥哥為《號外》雜誌拍攝了一組照片徹底徵服了徐楓,她決定重新找回哥哥這位程蝶衣扮演者的首選。刊載在《號外》上的照片正好是張國榮裝扮成戲曲旦角的樣子,從未接觸過京劇的哥哥在專家的指導下,很快就領悟了要訣,從手勢、身段、表情到眼神,無一不是活脫脫的女性模樣。正是這傳神的扮相和表演,這才有了後來大銀幕上顛倒眾生、雌雄同在、人戲難分的程蝶衣。從在意別人說自己姆型,到渾然忘我地演出人戲合一境界的《霸王別姬》,張國榮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對自我的肯定,接踵而來的出櫃宣言進一步表達出他不再隱藏的決心。這種轉變固然是因為社會風氣隨著時代的變遷愈加寬容,更重要的是他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清楚,自己到底是做心目中真實的自己,還是滿足別人眼中所謂的正常。


被毛舜筠拒婚改變了他的一生


張國榮和毛舜筠曾在電影中舉行婚禮。


哥哥的初戀發生在英國,「我們只是好了兩個星期,後來她走了。」對於這份短暫的初戀,哥哥談的並不是很多。加入娛樂圈,在麗的電視拍《愛情故事》,哥哥與女主角毛舜筠傳出戀情。最初只是電視臺的宣傳手法,不過後來兩個人假戲真做,陷入愛河。


毛舜筠說張國榮是她在娛樂圈裡的初戀,哥哥則回敬稱對方是自己首個送玫瑰花的人。毛舜筠說自己當年很肥,張國榮笑言當時喜歡稍胖的小妹妹,更覺得她長得很漂亮。



對於兩人的相戀,張國榮形容是「因為彼此喜歡,所以很合拍就在一起了」,還自認當時年少輕狂,少不更事,交往沒多久就向毛舜筠求婚了,沒想到一下子把對方嚇跑了。此後,一對恩愛情侶各奔東西,張國榮留在無線拍劇,毛舜筠則赴國外結婚,從此失去聯絡。時隔多年,毛舜筠自認當時不懂珍惜,哥哥則感慨對方的拒絕之舉可能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一生摯愛——唐鶴德


雖然哥哥曾經愛過很多女人,但是說到哥哥心中的至愛卻是男友唐鶴德。哥哥曾說 「佢是我的情人、朋友、弟弟、妹妹,是主賜給我的禮物。」


在很多事情上,哥哥退出或復出,表現出隨心所欲的彷徨,但他的男性戀人始終如一。他們1982年12月9日邂逅於麗晶酒店,由此展開一段逾20年的感情。後來他們在布力架街32號A嘉蘭別墅同居。



哥哥與唐生的相依相偎。


哥哥的唐先生是1995年被傳媒發現的,2000年他們被揭發同居。那是在紅館的最後一場個唱,化身張國榮頭號歌迷的唐唐坐在場館第五行,他不停地揮舞螢光棒。張國榮叫觀眾起身,唐唐率先站起來。當張國榮唱「I Honestly Love You」一曲時,他望著唐唐,一往情深。他還唱了《為你鍾情》。張國榮說:只要我開心,外間無權過問,我只會做回張國榮。當他唱出《共同度過》時,哭了出來。


2001年,他們愛得如膠似漆,旁若無人。他們被人視為一對,形同夫妻。張母去世時,唐唐在各種場合陪伴左右。服務在銀行界的唐唐辭去高薪工作,做了張國榮的財務大臣,也影響他的性格由衝動變冷靜。


2002年3月,張國榮和唐唐的感情面臨重大考驗。張國榮在一家時裝連鎖店認識26歲的Kenneth,他做了張國榮的私人助理。自此張國榮參加公開活動時,唐唐不再出席,Kenneth取而代之,這場在當時傳得沸沸揚揚的緋聞最後由張國榮出面闢謠,他與Kenneth只是主僕關係,他的愛人依然是唐唐。所以在11月張國榮自殺未遂前立下遺囑,將逾三億元港幣的遺產大部分留給唐唐,獲救後又買下大批基金給他。




張國榮已死,一向不在傳媒面前發言的唐唐,沒有因為記者的瘋狂追蹤而隱藏對張國榮的思念。他拖著疲累身驅,去殯儀館為張國榮打點喪事,以未亡人身份坐在靈堂家屬席第一排第一個座位,淚流滿面。他悼念張國榮的訃聞中,只有簡單的七個字:「夜闌靜有誰共鳴」。


在2003年4月1日,哥哥縱身一跳,結束他傳奇的一生,留下了最痛的愛人唐鶴德。而今,多年過去了,唐鶴德依然獨自住在哥哥的故居,長伴哥哥骨灰。





來源:綜合中國網、搜狐、中國青年網等報導


相關焦點

  • 那年今日 Today,緬懷他時我們該得到什麼……
    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被人刺殺,年僅39歲,當時他正前往該地區支持為爭取同工同酬而罷工的黑人清潔工人。馬丁·路德·金1963年8月28日,他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激勵了成千上萬人。1964年,馬丁·路德·金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美國總統詹森同年籤署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民權法案。
  • 多人翻唱《當愛已成往事》,唯他活成曲中人
    他演唱的電影中的片尾曲《當愛已成往事》,也成為了無人可取代的絕唱。開始我們都以為他唱的是電影中那個「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後來,我們才發現,他原來唱的就是他自己。只是如今「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已無程蝶衣。」
  • 李宗盛林憶蓮——當愛已成往事
    1993年,由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火了,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也火了,很快成為街頭巷尾人們耳熟能詳的流行經典。雖然林憶蓮在八幾年時已經很紅,也被大陸的歌迷們所熟知,但這首《當愛已成往事》真正徹底讓她在大陸火起來。
  • 當愛已成往事,忘了痛可以,忘了你卻不容易
    愛情它是個難題 讓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許可以 忘了你卻太不容易這世間最難的事情是什麼?徒手摘星,愛而不得,世人萬千,再難遇到像他一樣的人。都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但其實還有後一句,若無迴響,必有一傷。
  • 李宗盛林憶蓮《當愛已成往事》
    李宗盛2014年既然青春留不住「返場限定版在臺北小巨蛋」準時上演,這一次的演唱會上高潮跌宕起伏,尤其是在第二段的「男女情歌」對唱環節,李宗盛再度與前妻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
  • 當愛已成往事,你依舊在心底溫暖如初
    一往情深有多重,愛而不得就有多痛,多少故事在洗盡鉛華後只剩無奈,多少往事最後化成了安好。在這樣一個冬日的夜裡,聽李宗盛與林憶蓮的《當愛已成往事》,歌詞裡撕心裂肺的無能為力,感覺就像是連一句安慰的話也說不出來了,疼到了極致。有人說,多年之後才發現李宗盛原來那麼動人。
  • 張國榮還活著,因人們不願意:「當愛已成往事!」
    人們記得那年的非典,同樣也不會忘記他,他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了2003年。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伴隨著許多人對慘痛的死亡陰影,但,現在一切又好像回到了過去。張國榮主演的影片《霸王別姬》現在經修復後重新搬上了熒幕,而這部電影是中國內地第一次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此後,十七年間沒有一部電影榮獲此獎。
  • 李宗盛:與林憶蓮的愛已成往事,卻無法越過那座山丘
    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一名歌手是誰呢?這個人一定是我們熟悉的林憶蓮。 電影《霸王別姬》拍攝的那一年,34歲的李宗盛和26歲的林憶蓮,一曲《當愛已成往事》合唱完畢,兩人便情不自禁的相愛了。
  • 當愛已成往事...
    今天,是哥哥張國榮離開16年的日子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酒店24層的露臺縱身一躍與世人告別,從此愚人節便多了一層意義「你不曾真的離去,你始終在我心裡」哥哥是那個《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的哥哥那個在《風繼續吹》時偏偏然唱著《Monica》而來的哥哥——張國榮哥哥出道26年出過60多張唱片唱過260多首歌舉辦過300多場演唱會有人愛他的深情魅惑有人愛他的勁歌熱舞當然還有人愛他在熒幕上塑造過的每個角色說實話,小編作為一名90後以前並未受哥哥的影響至深
  • 張國榮: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哥哥」走後的17年間,江湖已遠,人間已換,但唯獨不變的是我們對他的愛與牽掛。 就像電影中的阿飛一樣,童年母愛的缺失成了他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他用盡了一生的力氣去尋找,然而,當他終於能感受到一點母愛時,母親卻永遠地離開了他。
  • 李宗盛與林憶蓮,當愛已成往事……
    《當愛已成往事》是林憶蓮與李宗盛初識邂逅的合作作品,1993年,那時他們還沒在一起,李宗盛林憶蓮還以朋友相稱,兩人眼裡全是愛意。時光荏苒,儘管當年的歌壇絕配已雨打風吹去,且留唏噓在紅塵,神仙伴侶的傳說也終以離婚告終。
  • I am what I am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還記得 哥哥 那首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嗎?"I am what I am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我喜歡聽張國榮的那一首《我》。喜歡那句,最榮慶是,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創世的第一日,上帝首先創造的是光。
  • 在「哥哥」張國榮最經典的歌聲裡,懷念這抹「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他像一株倔強鳶尾,凋零在春暖花開的四月。他是一顆璀璨明星,隕落於喧囂浮華的夜晚。他離開了十三年,我們卻懷念了4745個日夜!正如陳淑芬比喻的那樣: 「他是一隻蝴蝶,只是路過人間,不可能常駐,因為他媚骨的貴氣和不羈的個性,他是徹底的叛逆者。」
  • 雲哥兒:當愛已成往事
    傳統的做法是「殺雞給猴看」,這次直接取最大的那頭牛,並且還是連環擊,顯然跟以前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樣。雲哥兒「口出狂言」時,媒體的批評,更多成分是「挑戰權威」,可批著批著就覺著不對勁,轉頭開始為阿里說話,並從中體會到莫名的傷感。  「阿里們終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不能全盤否定了!」
  • 當愛已成往事,終要慢慢釋懷
    然而人生並不只如初見,多少人雖牽起了彼此的手,卻走不到最後。2004年,李宗盛與林憶蓮對外宣布他們離婚的消息。歌曲《當愛已成為往事》,是李宗盛與林憶蓮以唱片形式合唱的第一首歌,也是唯一一首歌。如今看來,李宗盛的這首《當愛已成為往事》,不光是寫給電影《霸王別姬》的,也是寫給他與林憶蓮的那段短暫的感情生活的。
  • 《大約在冬季》:當愛已成往事,我們更加珍惜自己
    青春沒有愛情,那就不叫青春;青春如果沒有失去愛情,那青春又會多麼無趣。談起青春,必然離不開愛情和友情,尤其是愛情,它構成了青春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時光飛去青春不在,我們再回頭去看年少時的戀情,不免有一種「當愛已成往事」的感觸,但往事已去,人已無法回頭,唯有在內心深處深藏曾經的過去,珍惜眼下的自己,祝福不知在何處的那個人。最美好的相遇,最難忘的陪伴美好的愛情總是不期而至,在我們還未做好準備的某一時刻,那種怦然心動的相遇便已突然降臨。第一次的相遇總是太美,帶著詩情畫意,那第一眼看到的總是充滿著無限的美好。
  • 吳淡如:當愛已成往事
    除此之外,我覺得更值得討論的是「通姦罪」這條法律,世界文明國家中,還有這項名目的,大概只剩臺灣了,數年前有人提倡廢止,據說遭到某些婦女團體反對,理由是:元配如果再失去這個權柄,那就太沒有保障了。問題是,有它就有保障嗎? 她痘過是一個「損人而不利己」的報複式控告。控告者心裡固然滿「爽」的,但它也意味著愛已成往事,婚姻關係一定撕得屍骨難全。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
    有人說,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山丘》《真心英雄》《我是一隻小小鳥》《凡人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一代人走過青春年少。串聯起近30首李宗盛作品的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淄博大劇院上演,11月27日、28日、29日,連演三場,必定震撼人心。
  • 林憶蓮、李宗盛之《當愛已成往事》
    導讀:1992年,李宗盛和林憶蓮初次合作,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並演唱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後《霸王別姬》在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棕櫚大獎。《當愛已成往事》也由此走紅,成為耳熟能詳的經典流行歌曲。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有人問我是與非說是與非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若是愛已不可為明白說吧無所謂不必給我安慰何必怕我傷悲就當我從此收起真情誰也不給……
  • 一個人 聽 一首歌|《當愛已成往事》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