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幾部電影能夠這麼成功,是因為在電影的根本概念上,觀眾對於博物館裡的歷史和人物、人物背後的生活是存在好奇心的,我們對於和這些歷史人物互動,都或多或少有過幻想,這部電影便讓全人類共有的希望成真了。」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文/ 李東然(發自倫敦)
12月的倫敦,下午16點鐘一過,太陽就不見了蹤影,到大英博物館如常閉門謝客的17點半鐘,博物館的夜晚其實已悄然拉開了序幕。但為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夜遊,直至近午夜,我們才拿著電影主人公博物館守夜人賴瑞·戴利(本·斯蒂勒飾演)須臾不離手的那種黑色長柄手電筒,躡手躡腳走進了早已被冬夜沉寂浸透的大英博物館。
幽藍靜寂的月光中的大中庭,平日的恢弘之外又多了幻境般的迷離。迎面最先看到的就是蘭斯洛特爵士(Sir Lancelot)的崢嶸鎧甲在月色中閃爍著凜冽光輝,這位亞瑟王傳說中圓桌騎士團成員、最偉大最受信任的騎士,靜靜矗立在大中庭中央的一塊大石上,英俊的臉孔、優美的身姿,全是舊日騎士小說中的羅曼蒂克。假髮和鬍鬚使得眼前這位《唐頓莊園》裡走出的丹·史蒂文斯(Dan Stevens)本人變得不那麼容易認出,倒是這部「古墓之謎」裡英武騎士大戰巨型三角龍、徵服中國九頭妖的打怪動作場景卻不由分說地浮現腦際。
如此精心為大家安排一場實地的夜遊體驗,因為在導演肖恩·利維(Shawn Levy)眼裡,《博物館奇妙夜3》裡最值得一提就是這部電影實景拍攝的部分比起前兩集中的任何一部都多,並且作為一部劇情長片,獲準來到大英博物館內拍攝更是史無前例。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海報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真的只有深夜置身其中,你才能感到那種有如信仰般擊穿人心的感受。我們在大英博物館這個大場地拍夜戲超過整整一周的時間。我清楚記得有一天半夜3點,博物館很空曠,我們專注地工作,誰都沒有注意到大家是剛好站在羅賽塔石碑旁,直到羅賓(羅賓·威廉士)驚奇地看看四周,提醒我們這有多麼神奇,可能他比我們任何人都敏銳,他已敏銳地感到自己與那石碑神奇互動。我永遠會記得那一幕,那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時刻。這是我做的第三部博物館電影,但真是從這個時刻開始,我虔誠地相信博物館的奇蹟。」
事實上過去的幾年裡,埃及的開羅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等世界聞名的博物館都曾經嘗試著出現在肖恩的劇本中,他希望最後一集的「博物館奇妙夜」系列能走出美國,在全世界冒險。「篩選這些選項起初是容易的,比如我希望劇中的生物和角色在一定合理的劇情時間內往返紐約,即便是一部幻想為主的電影,我沒辦法讓他們飛太遠到另一個半球從而放棄劇情的基本合理性。接著就是在有限的範圍內找到一個真正偉大的博物館,同時擁有高水準的埃及學研究部門,因為這部影片所探究的關鍵正是那塊能讓博物館古物復活的埃及復活黃金盤。大英博物館有聞名於世的木乃伊和典藏的埃及工藝品,再合適不過了。何況舉世公認,大英博物館就是一座偉大的博物館。」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大英博物館中的偉大尼羅河法老(本·金斯利爵士飾)
當然,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那些使人懷念的老人物和舊情節也一起越過大西洋一起來到了倫敦。故事仍舊極簡,為了解決復活黃金盤的危機,賴瑞決定鋌而走險前往倫敦,請求法老阿卡曼拉(拉米·馬雷克飾)的父親,大英博物館中的偉大尼羅河法老(本·金斯利爵士飾),施以援手,恢復黃金盤的神力。
曾主演《早安越南》、《窈窕奶爸》、《漁王》、《心靈捕手》、《死亡詩社》等經典影片,美國奧斯卡學院獎、金球獎獲得者,已故演員羅賓·威廉士第三次演繹的泰迪·羅斯福總統仍舊犀利而動人;同樣第三次合作的牛仔傑迪戴亞(歐文·威爾遜飾)及羅馬英雄屋大維(史蒂夫·庫根飾)之間的默契顯而易見到導演決定放棄拍攝他們任何一個人的近景特寫,全部以雙人面貌出場。還有憨厚耿直的匈奴王(派崔克·蓋勒)和善良的傳奇印第安女子薩卡加維亞(米蘇·貝克),捲尾猴德克斯特也在片中再次調皮搗蛋一番,卻更紮實演繹出一條簡單卻溫馨的情感線索。「聖誕檔期裡,這一切就像是回家的感覺。」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從左至右:第安女子薩卡加維亞(米蘇·貝克印飾)、捲尾猴德克斯特、羅斯福總統(羅賓·威廉士飾)、博物館夜晚守衛者賴瑞·戴利(本·斯蒂勒飾)、法老阿卡曼拉(拉米·馬雷克飾)、匈奴王阿提拉(派崔克·蓋勒飾)
「新登場的人物則無不風趣逗笑,更重要的是演繹這些角色的天賦卓越的演員們,不管是蘭斯洛特騎士,還是大英博物館的夜間看守蒂莉(瑞貝爾·威爾森飾),瑞貝爾在片中愛上了穴居原始人賴賴(同樣為本·斯蒂勒扮演),為他的原始人魅力所著迷,而瑞貝爾的喜劇直覺超快,她也樂意將心力完全投入在荒謬的想法上,這對喜劇很重要:願意將心力投入在荒謬的想法上,於是這位女守夜人和穴居野人的感情戲拍到一半時,瑞貝爾開始抓著本·斯蒂勒,跟他跳起了貼面舞,當時恰音樂放著、攝影機就這樣開著,然後就有了如今電影裡這個風趣飛揚的結尾,但完完全全是即興之作。」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大英博物館的夜間看守蒂莉(左)和麥菲博士(右)
導演肖恩畢業於耶魯大學戲劇系,也曾一手操刀賣座喜劇《約會之夜》,顯然即興之外,更多還是這位以喜劇天賦聞名的好萊塢新銳導演所精心搭建的電影趣味。比如那場激烈的黃金盤的爭鬥中,蘭斯洛特和守夜人賴瑞、泰迪·羅斯福所跌入的那幅畫作,正是視覺幻覺大師埃舍爾在1953年的代表作品《相對性》(M.C. Escher"Relativity")。
作品中畫家忤逆了重力和透視等一系列繪畫基本原則,利用平面和立體的基本矛盾,用精細縝密的假設邏輯體系搭建出一個無始無終地由樓梯組成的超現實空間,僅用極簡的黑白兩色,卻營造出夢囈一般的可怖景觀,而導演肖恩也恰就順著畫作之中的空間邏輯,將一場平凡的三人動作戲處理得更加肆意荒誕,卻也飽滿智慧妙趣。類似的還有老法老王機智地發表對賴瑞猶太人身份的見解,或者那些有關父子關係的闡述。
導演肖恩·利維工作照
肖恩坦言即便作為一個以開玩笑謀生的好萊塢大片導演,他也不願將《博物館奇妙夜》看成只給小孩看的系列電影。「我們要拍的是對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來說,都很好笑又有娛樂性的電影。我們持續地強化對這幾部電影的決心,讓電影具有多層次的調性,這對我們很重要。所以電影裡有打怪獸的玩笑,不過也有給家長和成人觀眾看的趣味,以及深奧複雜的口頭玩笑。」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3》劇照
而在肖恩看來,最終撐起整部電影的,還是那些資歷深厚的老戲骨們的表演,他們禁得住這些歷史人物的複雜,又拿捏得當,讓這些玩笑開得肆意卻又不顯得突兀。「我是羅賓·威廉士最資深的影迷,他用一個眼神就足以賦予角色所需要的嚴肅、柔情甚至狡黠,我曾經一遍又一遍地回看著他在電影裡的那些表演,深深懷念著這位敬重的朋友,我為與他工作的經歷感到驕傲;本爵士是個可愛、溫暖的人,跟所有人一樣,我很崇拜他,他為這個角色帶來了威風凜凜的形象,不過他也願意拿自己開玩笑,特別是那些超現實的對白,說自己擁有多少奴隸,說對猶太人的看法,這些犀利異常的玩笑恰是需要精準老道的拿捏,當然本爵士在他的氣度和形象上已經無人可敵。」
甚至肖恩覺得,即便那些充斥著全片的視覺特技效果,無論從2006年第一集裡可愛的小狗雷克斯(雷克斯暴龍的骨骼)升級而來的巨型三角龍,還是從沉睡中甦醒的整座大英博物館希臘大理石雕像藝廊,振翅翱翔的西藏黃金金翅鳥,或者特拉法廣場上那些正有如乖巧的家貓一樣追逐著那束手電筒的光束的巨大石獅,這一切都遠不及電影裡那些鮮活迷人的歷史角色,甚至演員對角色的演繹重要。
2月15日,導演肖恩·利維(左二)和劇組成員在倫敦萊斯特廣場的帝國電影院參加《博物館奇妙夜3》首映活動
「當然,這些特技效果使得『造夢』的過程本身刺激驚喜,但是實際上,我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演員身上,因為他們才是這系列電影的靈魂所在,而非特效。我相信呈現視覺奇觀對這部電影非常重要,但觀眾喜歡的會是角色,所以我盡力將舞臺讓給所有演員。我覺得這幾部電影能夠這麼成功,是因為在電影的根本概念上,觀眾對於博物館裡的歷史和人物、人物背後的生活是存在好奇心的,我們對於和這些歷史人物互動,都或多或少有過幻想,這部電影便讓全人類共有的希望成真了。這部電影在視覺上的格局大過了前兩集電影,不過仍忠於這系列電影溫暖人心的核心價值。」
至於自己的博物館幻想,肖恩說自己崇拜的歷史人物多半是藝術家,例如想和埃舍爾聊聊,也很想在瑞士雕塑家阿爾貝託·賈科梅蒂創作時,到他的工作室逛逛。「歷史人物的話,也許因為他在我朋友羅賓·威廉士身上很久了,我也很想會會羅斯福總統幾個小時,他那種實幹的自信非常激勵人心。」
⊙ 本文選自《三聯生活周刊》總第818期。
版權歸本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 三聯生活周刊
一 本 雜 志 和 他 倡 導 的 生 活
微博 | @三聯生活周刊
微信 | lifeweek
官網 | 三聯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