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11月3日中午12點,乃萬的首部個人紀錄片《91%》正式上線。這部籌備許久的紀錄片,將乃萬在《青春有你2》節目後的工作與生活一一呈現。
愛奇藝的宣傳語上寫著:「看爺系酷颯的創作型寶藏Rapper打破規則,延展邊界,在傳統定義的女團和自己的風格之間找到平衡點。」
這是她想講的,一個有溫度的故事,無關流量、迎合和濾鏡。現場觀影結束之後,乃萬在臺下的掌聲之中分享著自己的感慨,舉手投足間儼然像個女明星。
在發布首部個人紀錄片之前,乃萬還被邀請擔任《熱血滿滿的弟弟們》的導師團隊成員之一。儘管這檔綜藝的開始和收官都悄無聲息,在國內綜藝節目中並未激起什麼水花,但這種嘗試也讓乃萬離娛樂圈更近了一步。
對於乃萬來說,2020年既深刻又魔幻。她做夢也沒有想到,一檔節目會成為一道分水嶺,將她的人生分割開來。
《青春有你2》自3月播出後,乃萬的名字就在社交媒體被瘋狂討論。毫不誇張地說,乃萬仿佛辦了一張熱搜月卡,她在微博熱搜中頻頻出現的次數,遠超說唱圈的其他同行們。
節目上的乃萬扛起了全隊的rap大旗,在《青春有你》一眾rap能力辣眼睛的成員裡,廣獲underground圈認可的乃萬顯得鶴立雞群。
當然,即使手把手指導,一群「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們還是很難完成說唱的入門,「心疼乃萬」、「隱藏說唱導師」更是一度成為了流行語。乃萬像搭上了一艘急速行駛的快艇,用比別人更短的時間將自己展現在新新人類的聚集區。
然而節目的結束,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四年前,她選擇了說唱;如今,24歲的她從地下走上了主流,坐在導師的位子,看到那些青春向上的新鮮血液,她會不會想到自己呢?被選秀改變命運的她,一定也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夠抓住機會。
很多人終其一生想要搞明白自己喜歡的是到底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也有少數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和未來碰了頭。而乃萬的繭,是大學畢業以後才破的。此前,她是順風順水的學霸趙輝。
那時的她,以文化課+專業課第一的王者身份,考入藝術類頂尖院校——上海戲劇學院2014級木偶戲專業。四年大學,她拿下了一等獎學金+優秀畢業生的成就。在相對冷門的專業做到頂尖,她未來的路幾乎註定是平坦而順遂的。
但是這個「別人家的好孩子」,想要衝破這些標籤和條條框框,她改掉了略顯男性化的名字,告別了在學業上罕逢敵手的「趙輝」,用「趙馨玥」來迎接人生的新階段。
在機緣巧合之下,她在微信裡認識了一群做說唱的朋友,因為自己與生俱來的說唱天賦,她被好友拉進了名叫Lazyair氛子研究事務所的廠牌。
也是在這裡,她盡情的施展著自己的才華。那時的她,從來沒有想過去當一名職業rapper,只是純粹的喜歡說唱而已。
或許趙馨玥自己都沒有想到,對說唱的熱愛像是一顆種子,就此在她心裡生根發芽。這是發自她內心的驅動力,她積蓄力量,等待著屬於自己的機會。
因為自己特別喜歡公牛隊的91號球員丹尼斯·羅德曼,NineOne這個名字也由此得來。「大蟲」羅德曼極富個性,在場上,他是能量爆棚的籃板狂魔;在場下,他是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
而用羅德曼的球衣號碼做藝名的趙馨玥,也甩開了學霸身份的束縛,釋放出了她狂野和不羈的的另一面。
在還沒有商業機構密集介入之時,可貴的藝術生命在自然生長。也許是運氣,也許是實力,但乃萬確實是極少數吃到短視頻平臺紅利的說唱歌手。一首《Puma》讓她在抖音爆火、一夜成名。
開頭的一聲粗口,加上「出門之前務必照照鏡子擦擦我的鞋,出門之後務必默念三遍你是孫子我是爺」這種重量級的Punchline,徹底改變了「女rapper就該走甜美路線」的刻板印象。
但這首歌最洗腦的,還要數副歌的「I got Puma Puma I got Puma」。歌曲爆紅後,乃萬在各地的演出中,每當唱到《Puma》的副歌,都會要求觀眾們使用當地的方言來跟唱,場面非常有趣。
而之後發布的《I don’t wanna see you anymore》,更是讓乃萬名聲大噪,不少明星都拿來當過BGM。
單曲大火,自然會有唱片公司找上門來洽談商業合作。其實早在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公司注意到了乃萬,和她聊過籤約的事情,但她並沒有籤。
因為,在之前音樂節上的多次溝通與合作後,乃萬與新銳商業廠牌WR/OC培養了感情,在通盤考慮後,乃萬選擇加入了WR/OC。
籤約後,乃萬聽從公司的安排,參加了2019年的《中國新說唱》。經過兩年的鋪墊,這檔節目的入圍人數再創新高,每個人都渴望著證明自己的實力。
已闖出名氣的乃萬,在參賽前被一眾rapper所看好,她就這樣頂著「本季人氣最高的女Rapper」的標籤參賽。
然而,成名之路註定不會一路平坦,在《中國新說唱2019》的海選現場,乃萬遭遇了第一次危機。準備許久的她因為過度緊張,出現了忘詞的失誤。
換在《中國新說唱2020》面對GAI,可能換來的就只有一個鞠躬了;好在乃萬面對的是《中國新說唱2019》裡擁有「大碗寬面」心態的吳亦凡。
吳亦凡寬容地表示乃萬可以再唱一次,這一次乃萬終於把握住了機會,沒再掉鏈子。而吳亦凡也把鏈子遞給了乃萬,並且希望她是女生裡面的潛力股。
可或許乃萬就是不能承擔如此之多的期許,在60s 1v1 Battle中,發揮穩定的她沒能戰勝名不見經傳的Orenda,以1:4的票數爆冷出局。
新說唱對於乃萬來說,並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經歷,但卻讓乃萬有了綜藝的洗禮。說唱綜藝不是她成名的唯一渠道,她也不是只有這一次機會。
在《青春有你2》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乃萬,說明了一個道理:每個藝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節目,而乃萬就不一定適合《中國新說唱》這樣競技性強的舞臺。
雖說沒能在選秀節目裡出道,可就像乃萬自己所說的那樣,第十名是成就,同時也是成全。她擺脫了絕大多數音樂人要面臨的流量困境,不到半年的時間,無數演出合作各種邀約不斷,成名之後的乃萬忙得不亦樂乎。
節目結束,乃萬推出了新單曲《But U》。據她說,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比賽。「觀眾對我的印象可能是『遺憾』或者『總是哭』、『受委屈』……其實我感受到了很多愛的,所以就發了一首充滿愛、甜甜的歌,希望大家知道我很幸福」。
乃萬有一顆上進的心,或許連之後她自己也沒有想到,對她來說,通往星辰大海的殘酷旅程可能才剛剛開始,她正面臨著被解構和重組。從本質上說,《青春有你2》是個劇情真人秀,選秀只是劇情進展的推動器。一個編劇團隊預先埋下故事線,並靜待其發生。
與此同時,強調「她」的女性向綜藝也如同一面鏡子,照見女性的焦慮和孤獨,也見證她們的奮進與歡欣。像所有高潮迭起、不斷發生衝突的連續劇一樣,《青春有你2》有著各式的人設,乃萬堪稱完美地融入了其中。
可即便已經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乃萬身上的霸道「哈人」標籤卻一直沒摘掉。似乎每個出圈的rapper,都逃不開飯圈的「洗禮」,乃萬也有近八成粉絲為女性。
她們痴迷於乃萬在節目上表現出的「總攻」氣質,熱衷於被她挑逗,會順從地將頭靠向她的肩膀,心甘情願地被「掰彎」。
這一代年輕人擁有前所未有的豐厚物質和巨大自我,個人化的語言和行為也因為有了網絡這個載體而被無限放大。在歌裡的生機勃勃和張牙舞爪,卻沒能在鏡頭前表達得盡興。
即使在節目上,乃萬也似乎太過在意別人對自己這些行為的理解和認同,比起在歌裡狂傲拽酷的態度,比起粉絲的崇拜濾鏡,這個年輕女孩考慮的是:該不該這麼想、該不該這麼做。在乃萬眼裡,似乎外界同意比自我表達更加重要。
隨著知名度的大增,乃萬的壓力也在增加。幾乎每個rapper成名之後都難逃被指責的命運,乃萬也不例外,身在地上、心處地下的乃萬,有時卻不被任何一方所接受。
飯圈粉絲在吐槽作為女愛豆的她「又當又立」:評論底下一邊「裝小學生」式的洗白,一邊有瘋狂點讚diss謝可寅虞書欣的回答;說唱圈粉絲在吐槽作為女rapper的她「實力跟不上名氣,技術跟不上藝術」、「主流的東西打動不了人」、「再也寫不出《Puma》了」……
與此同時,經常出席商業活動、廣告拍攝,以及廣告歌的製作,更是讓許多說唱圈對乃萬心生不滿,「她到底是偶像還是rapper」、「混飯圈的乃萬不Hip-Hop了、不Real了」……這樣的言論層出不窮。
而對於這些批評,乃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選擇了沉默,她獨自消化著這些指責,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為了在「傳統定義的女團」和自己的風格之間找到平衡點,乃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了一名籤約藝人的生涯。
在這段日子裡,她的生活每一天都被滿滿的通告塞滿,很少有時間真正靜下心來創作。不光是乃萬,任何藝人在成名的路上,這都是他們要去面對的問題。
9月3日,乃萬的一條訴苦微博#不管誰的錯都得我被罵#登上了熱搜。她在評論區中表示,自己只有一個助理隨行,而且還得自己聯繫服裝和妝發。
公眾人物主動展露傷口,是尋求共情的標誌,觀眾可以從中窺見他們重重包裹之下少有的縫隙。但這在娛樂工業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合格的藝人受過培訓,吃過苦頭,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對於從地下到地上的乃萬而言,這個過程並不是螺旋上升,而是逐漸變成一個疲憊的死循環。她選擇了主動發聲,很多粉絲表示心疼,但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不理解。
有人認為她是在炒作,是在賣慘博同情;有人認為她飄了,真的把自己當女明星了……輿論場中,每逢公眾人物倒苦水,總有心理陰暗的人充滿惡意地認為「他們活該」。
誰都想過得更好,但又很怕失去當下的自由與愜意。生活永遠談不上有一個徹底通關的時刻,成名之後的乃萬,不得不面對人生的得失悖論,那並不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她也陷入了掙扎,可是既然擁有了粉絲、擁有了名氣,就註定要失去一些東西。「可能我自己都還是一個適應和接受的階段,我就已經要接受在大家看來,我已經成定局的,這樣的所謂的評價和指教。」乃萬在紀錄片裡如是說。
從橫空出世的那天起,乃萬被拿來與說唱圈其他女rapper的對比,就沒有停止過——儘管萬妮達是94年、VAVA是95年而乃萬是96年的,但論在說唱圈的成名時間,乃萬甚至可以稱她倆一聲前輩。
一些聲音說,乃萬的技巧比之另外兩位優秀的女rapeer並不突出,甚至有些平庸。可很多人不明白,當技巧到達一個及格線以後,個人特色才能讓藝人走得更遠。
不止是音樂,所有的藝術感受,本就是一個非常私人化的評價與體驗。技巧登峰造極,自然能流芳百世;問題是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爭奪第一併非唯一目的,身邊的風景也同樣重要。以技巧留名者固然可敬,但在當下,我們同樣也需要各具特色的不同聲音。
從今年的比賽出發,乃萬開始了自己在演藝圈和名利場的「英雄之旅」。在名聲迅速到來後,在由欲望、名利、爭議和無常組成的漫長試煉中,乃萬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成年禮。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al與否的爭議,她不想再去過分糾結。正如她在比賽最後引用《時光機我很忙》裡的那段話:「少年與愛,永不老去,即使披荊斬棘,丟失怒馬鮮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