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復排粵劇《審死官》劇照(張霖攝)
1948年,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粵劇電影《審死官》劇照(圖片掃描自馬鼎昌《馬師曾與紅線女》,香港中華百科出版社)
何篤忠整理的《審死官》劇本,保留了紅線女的修改意見。
「審死官」是一種什麼官?
這個稱呼,恐怕要用地道的粵語語法才好理解。審死官不是一個官,而是一件棘手的案子,一個很難對付的狀師,把審案的官老爺都要為難死了。「審死官」,用粵語來說就是「審到嗰個官都要死了」!
以這樣一個粵語語法特有的詞組來命名的劇本,光看名字就有濃鬱的粵味和市井味。提起《審死官》,年輕人多有陌生,似曾相識的,大概也是想起周星馳的電影。只有上了年齡的老廣州人,或許記得馬師曾主演過一出粵劇《審死官》。這是馬派名劇,也是粵劇改編「教材式」的經典作品。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周星馳電影《審死官》中,有幾個特寫拍到宋世傑父母的神位,考妣的照片,均是馬師曾昔日的劇照。乍一看很滑稽,其實是現代電影向馬師曾致敬,向粵劇致敬。
從《四進士》到《審死官》,粵劇大手筆的改編
2016年12月22日,「馬紅戲寶」《審死官》在江南大戲院成功復排上演。在次日的主創人員及專家研討會上,《審死官》復排總導演何篤忠說:「我們在座沒有人看過馬師曾三十年代演的舞臺版《審死官》,只看過四十年代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的粵劇電影《審死官》,我們努力復原馬派大戲的精華,希望重現傳統粵劇的韻味。」
這個大家都沒有看過的最早版本、仍然令粵劇界一直念念不忘的劇本,講的是什麼故事,又經歷了什麼故事呢?
《審死官》的故事改編自京劇《四進士》,粵劇有同名劇目移植。《四進士》的大意是:「海瑞學生顧獨、蘇鐵、田能、毛朋四人俱中進士。四人未貴時,在神前立誓,若他日得成貴人誓不貪汙受賄,若四人做了官犯事則互相包庇不送案辦。田能後當了布政司,其妹誣楊秀珍謀產,由田能修書送案。遇宋士傑為人仗義,偷閱解差公文,替苦主楊秀珍平反冤獄並報海瑞,海瑞查明屬實,將四人依法判罪。」(《粵劇大辭典》)
馬師曾上世紀三十年代將京劇《四進士》改編成粵劇《審死官》,這個早期的改編劇本目前難覓。
1948年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的香港有聲黑白古裝電影《審死官》,它的主要劇情是:「姚庭春和妻子田氏為獨吞家產,合謀毒害胞弟,嫁禍弟婦楊秀珍謀殺親夫。秀珍忙找兄長楊勉幫助,豈料楊勉嗜賭成性,將她賣給同姓兄弟楊春作妻。楊春得知秀珍的遭遇後心生憐憫,決定為她申冤。但二人意外失散,秀珍又快將臨盆。此時,名狀宋世傑的妻子唐氏路過,將秀珍帶返家中。世傑封筆多年,但感秀珍身世可憐,決意替她告狀。田氏兄長為布政司田能,田能救妹心切,竟賄賂濟南知府顧讀,並誣告秀珍謀殺親夫。田能差遣兩名差役往見顧讀,二人途經世傑所開的客棧,世傑乘機將他們灌醉,並將田能的公文偷龍轉鳳。最後,世傑憑著這份公文,反告田能及顧讀官官相護,成功替秀珍申冤。」(《粵劇大辭典》)
該片1948年9月16日在香港首映,由聯藝影片公司出品,大中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發行。導演、編劇楊工良,演員有馬師曾、紅線女、李蘭、陳煥文等。
據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藏馬師曾1957年改編的《審死官》劇本,馬師曾對較早版本的劇情有不少改動。他在第一場便寫明:「此劇是用詼諧演出,而且此劇太長,故將頭場減去,但又恐觀眾未明,所以在未啟幕之前先擬用粵中民歌龍舟一闋以作引子。注意,未啟幕前三槌高邊鑼,跟住水底魚,即擂最暗且長的小鼓擂,跟住小鑼引子,連隨一輪龍舟鼓唱龍舟歌:『蒙冤婦,楊氏秀珍,只因佢大伯夫婦太不仁。謀奪家財心太狠,酒中下毒害死楊氏夫君。反誣她毒死親夫,含血將人噴。秀珍把兄長楊勉找尋。楊勉無良不將妹憐憫,反將秀珍騙去賣與楊春。還幸楊春問明底蘊,與秀珍結拜真正義薄天雲。只因秀珍身懷孕,途中產子急煞楊春。楊春急奔去將良醫搵,幸得宋家大嫂救此難中人。將秀珍幫忙免她危困,收為幹女認作親生。又帶秀珍回家見宋士傑,現在開場題做下一段戲文。』」
找了這麼久,終於找到這個寶貝!
於是,在2016年復排的《審死官》中,何篤忠也運用了龍舟說唱,最大可能地還原馬師曾改編舊劇的創新精神。
就在一個月前復排《審死官》的導演闡述會議上,何篤忠講述了他對《審死官》的不解之緣:「我從小就崇拜馬院長,那時每到周末,我們憑粵劇學校的學生證,就可以去虎度門睇戲,睇《苦鳳鶯憐》、《關漢卿》、《搜書院》,從小就對馬院長著迷。如今復排《審死官》,有多重意義。這個戲雖然是舊戲,但於今有現實意義。在藝術上,馬師曾大膽把京劇中周信芳白髮蒼蒼的鬚生角色,改為粵劇中用馬派醜生行當演出,剛毅而不失諧趣,性格獨特,相當鮮明,形成粵劇《審死官》的藝術特色。上世紀60年代,全國地方戲優秀演員進京交流、學習。當時馬師曾是作為教師去的,他講課時示範表演了《審死官》中的宋世傑《盜書》一折,非常生動,令學員們對粵劇的醜生藝術開了眼界。《審死官》久演不衰,三十年代有粵劇舞臺演出。1948年又拍成電影。五十年代,名醜梁醒波也錄製過一個《審死官》故事的錄音帶。到了九十年代,周星馳主演了同名電影,運用『無釐頭』特色,更為誇張搞笑。到了1993年,廣東省粵劇院整理馬派劇目。當時找不到馬院長親手改的劇本,我只能抄寫下梁醒波的劇本,去請教楊子靜和紅線女,請他們加批語,告訴我以往演出的細節。我一點一點問紅線女老師,你背著孩子出來以後怎麼做,怎麼唱,有什麼介口,那一大段長口白又是怎樣的……劇本整理出來以後紅線女很高興,說要給紅豆劇團排。1994年紅豆團第一次排《審死官》,紅線女執導。2000年郭鳳女主演,由我執導。2003年,我又拍了電視連續劇版的《審死官》。我雖然接觸了很多版本的《審死官》,但一直沒有找到馬師曾改編的《審死官》劇本。踏破鐵鞋無覓處,原來就收藏在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文研院收藏了1957年馬師曾手寫劇本的泥印本,個中改動,可見馬院長駕馭舞臺、簡化情節的魄力。這令我我驚喜萬分,找了這麼久,終於找到這個寶貝!這次復排,我們努力展現馬師曾這位藝術家的特質:一身正氣,不修邊幅。這是馬師曾,也是宋世傑。」
2016年復排的粵劇《審死官》,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歐凱明和紅派藝術傳人蘇春梅主演,廣州紅豆粵劇團負責燈光、舞美、服裝、道具等相關製作和演出。這一個新版的粵劇《審死官》繼承了馬派藝術的精髓,幽默不在於插科打諢,而是以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妙趣橫生的表演推動富有張力的情節發展。
歐凱明學「馬派」形神兼備,又能保留個人的藝術特色。歐凱明工文武生,而宋世傑一角是馬派醜生。這對歐凱明是個不小的挑戰,他學馬腔多年,以丑角演繹一出完整的馬派經典劇目,還是第一次。
蘇春梅飾演宋世傑之妻宋唐氏,表現出機敏、善良、潑辣的人物性格。在演唱上,能體現出早期「女腔」殘留的市民化演唱風格,有別於「紅腔」成熟期的華麗,理解到位。此外,廣州紅豆粵劇團的一眾青年演員,在此劇中亦表現出色。
本稿轉載自新快報,作者為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作家鍾哲平,僅作傳遞資訊之用,本網站不對其內容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