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間撥回到一年前的7月28日,文章、馬伊琍紛紛發文:
文章:「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馬伊琍:「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
自此,二人正式結束了11年婚姻生活。
在文章出軌後的五年,二人的生活顯然並沒有再像以前那般美好,雖然依然不停地秀著恩愛,並且文章再次求婚,但是這一切都無法再挽救二人的婚姻了。
走過了七年之癢,但是沒能逃過出軌的厄運。
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對於如今44歲的馬伊琍來說,顯然並不像文章那樣有著更多的選擇,但是她依然離婚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歷經過掙扎折磨,走過人生低谷,如今歸來在《30+》中講述著自己的女性價值觀。
20多歲時候會是為父母活著,30多歲覺得為孩子活著,40歲以後我是為自己活著,為自己活著,自己的父母、孩子、身邊的人才會高興。
出道24年,顯然馬伊琍歷經了這一個個階段。
從為父母而活,到為孩子而活,如今開始為自己而活了。
因為她明白,只有自己高興了、幸福了,身邊的人才會高興。
年齡成為成長中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對於女性來說,更是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看著《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姐姐們如此的乘風破浪,馬伊琍慨嘆這才是30+女性該有的模樣。
雖然已經44歲,但是對於愛情來說,她依然是嚮往的。
任何年齡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這不該被年齡限定。
雖然歷經愛情的挫折,但是並不意味著自己對愛情失去了信心,人生不應該如此隨便,盲從。
而是應該有自己清晰的認知。
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獨立獨立女性,看似矛盾實則是共通的。
成為母親的那一刻開始,一個女性就走上了一條別樣的成長之路,對於孩子,對於自己,都在歷經著改變。
曾經以為要掌控孩子,後來才明白孩子不應該被掌控,他們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
正所謂從卵子開始就不應該被定義。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孩子也是,就只是一個孩子,為什麼要賦予他這麼多外在的東西呢?為什麼要賦予他使命呢?
任何東西都因為被大家定義,附上了太多枷鎖,而裹步不前,喪失了自我,失去了個體存在的意義。
而他們不該被這樣賦予更多的使命,因為他們就是他們自己。
雖然有時是孤獨的,但是每個人最終都是孤獨的。
人這一生都是在學著與這種孤獨相處。
44歲已過了不惑之年,世事通達明晰,所以才會忽略年齡,不被年齡所束縛限制,而開始真正地為自己而活。
可以追求愛情,可以追求自由,可以追求獨立,只要自己想追求,只要這一切都能夠讓自己快樂,那就要勇敢大膽邁出這一步。
卵子不該被定義,女性更不應該被束縛。
敢於表達,敢於做真實的自己,或許將會發現另一番美好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