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派蒂·傑金斯談論《神奇女俠1984》的收入問題
派蒂·傑金斯導演近日在播客節目Happy Sad Confused上談論了自己在拍攝《神奇女俠1984》前與華納的工資糾紛,那時傑金斯已是好萊塢第一流的女導演,但好萊塢一直以來都不願意給女導演高工資,華納也顯得有點摳門,於是雙方就發生了一些糾紛,進行了多輪談判才有結果。
「當時我已經擺出離開《神奇女俠1984》的姿態。」傑金斯如是說:「我甚至告訴華納:『不行我就跳槽去另一家影業,哪怕只賺四分之一的錢,因為那時我要拍的是新電影而非續集!(續集電影往往是證明了IP成功的作品,理當有更高收入來獎勵創作者)』」
傑金斯還提到,雙方的糾紛和談判被媒體報導出來後她感到很尷尬,她本想低調處理此事的,但這並沒有改變她的堅決態度。傑金斯提到,她在拍完成名作《女魔頭》很長時間後才意識到自己不單純是個電影製作人,還是業內少見的女性導演,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很多事,讓她少了許多機會和收入。回顧目前為止的職業生涯,傑金斯只在《神奇女俠》後賺到了一些錢,不過她認為自己一直都對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直到這次她覺得情況有所改變,是時候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權益了。
在拍攝第一部《神奇女俠》時,派蒂導演的底薪大概是100萬美元(當然影片後來票房大好,她拿到的分成是個大數字),等到《神奇女俠1984》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900萬美元。或許《神奇女俠1984》的風評乃至成績都不如第一部電影,但拋開電影本身,站在打工人的角度,我們還是要支持個人創作者向大公司大財團要求提高報酬的行為。
……對了,在另一場《紐約時報》的採訪中,傑金斯表示自己還不確定會不會有《神奇女俠3》,那本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在疫情大環境下華納採用的流媒體策略對傳統電影人造成了巨大衝擊,一切都前途未卜。
2,「小十一」新工作
《怪奇物語》女主米莉·鮑比·布朗是近年來好萊塢風頭極盛的年輕演員,接到了無數片約,最新的一個將是她和《復仇者聯盟3&4》導演羅素兄弟合作的《電幻國度》。
該片由環球影業出品,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講述未來人類與機器人並存且VR科技發達的荒蕪世界,離家出走的少女主人公和機器人夥伴一起進行的冒險。
3,Netflix續訂《致命鑰匙》
Netflix續訂了該劇的第三季,這部劇集的第二季尚要等到2021年播出,所以這又是一部被Netflix看好的作品,質量應該頗有保障。
4,《雷神4》相關
瓦爾基裡扮演者泰莎·湯普森透露在《雷神4》中她依舊是阿斯加德的領袖,她還提到《雷神4》是很酷的,我們能看到漫威其它故事過來的角色,也能看到一些《雷神》系列電影的老熟人。
說起「從其它漫威故事過來的角色」,《銀河護衛隊》螳螂的扮演者龐·克萊門捷夫已經趕到了澳大利亞,顯然也參與了《雷神4》的拍攝工作。
5,《潘尼沃斯》第二季相關
這部劇集已經開播了,然後扮演韋恩夫人的艾瑪·帕茨透露了一條很古怪的事:「Emmm,瑪莎在第二季可能被捲入一些古怪的涉及裸體的打架裡……當然也不一定是她光著……」
所以韋恩夫人要和某個光著身子的人打一架?
6,波巴·費特獲得個人劇集
迪士尼的星球大戰電視劇非常紅火呀!在《曼達洛人》第二季廣受好評後,它將推出一部新的衍生劇,主人公是人氣角色波巴·費特,泰姆埃拉·莫裡森將再次扮演這位宇宙著名傭兵。
《曼達洛人》主創喬恩·費儒表示迪士尼很早就對這部名為《波巴·費特之書》的電視劇有了計劃,但他們一直保密著,直到《曼達洛人》第二季結局才引出這個可能性……這樣也好,新劇集要等2021年12月才會播出,哪怕現在公布粉絲也要等上一整年,更早發布消息只會讓人更煎熬吧。
7,《曼達洛人》主創認可「嬰兒尤達」稱呼
同樣是《曼達洛人》相關的新聞,主創喬恩·費儒告訴媒體Comicbook.com,迪士尼的星戰團隊並不反對大家把小嬰兒格羅古稱作「嬰兒尤達」,事實上迪士尼內部也很廣泛地使用著這個稱呼,大家對此都很寬容——除了CEO羅伯特·艾格,艾格曾提到自己在給費儒發郵件時以「嬰兒尤達」來稱呼這個角色,被費儒「打了幾下手腕」,當然,這只是玩笑罷了,事實就是所有人都很寬容。
8,《獵魔人》奇特採訪
Netflix的《獵魔人》第二季即將完成拍攝,又臨近聖誕節,劇組到處都充滿了歡快的氣息。官方推特近日發布了一段「採訪」,主人公可不一般,是個經驗豐富的冒險者——劇組的大馬駒,讓我們聽聽它有什麼要說的。
9,喬治·克魯尼坦然面對《蝙蝠俠與羅賓》
又要談一次那部風評極差,實際成績也很糟糕的蝙蝠俠電影了。近日大媒體The Hollywood Reporter採訪了當年的主演喬治·克魯尼,提到近年來隨著觀眾的更新換代,人們對《蝙蝠俠與羅賓》這部電影的評價有好轉的跡象,似乎它可以稍微翻個身,不再頂著垃圾超英片的名號了?但克魯尼對此卻有相反的看法。
克魯尼很坦然地面對這部自己職業生涯的「汙點」,表示《蝙蝠俠與羅賓》就是部爛片,無論當年的奧斯卡獲獎編劇戈德斯曼還是已經去世的舒馬赫導演,他們都承認這點,自己也是如此,大家都對這部電影感到失望,但差勁就是差勁,沒必要洗地。不過克魯尼並不認為自己是最應該背鍋的人,他當年在劇組的話語權很小,無法決定太多事,整部電影是個非常龐大的團隊項目,顯然克魯尼不是決定它應該變成什麼樣子的人。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網站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