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反應:教你如何觀察一張凝結的臉
逃離反應:惹不起也要躲得起
認同反應:附議者也分真心和假意
炫耀反應:動物為什麼展示羽毛
嫉妒反應:心裡不平衡的人,表情動作也難以平衡
攻擊反應:動手之前,總有那麼一些徵兆
疲勞反應:能量流失之後的衰竭
不同的個人習慣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和想法,而幾乎沒有哪兩個人的習慣完全一樣。就算兩個人都喜歡打牌,但握牌的姿勢不一樣,其性格和想法也會迥然不同。
社會上謊言紛飛的時候,如果你想不被謊言擊垮,那就要著手學習,努力分清真心和假意。好在當人說謊的時候,無論怎樣偽裝,總有一些痕跡會被我們抓住。
在一個重視人情的社會裡,一次不當的拒絕,往往令對方心裡不舒服,從而失去一個好朋友,或一個不錯的機會。其實,拒絕他人的時候,有那麼幾個小竅門,可以把對方的怨恨度減到最低……
今天為您帶來心理學圖書特輯,看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策略!
心理學入門
《心理學入門》(修訂版)根據德語、荷蘭語、波蘭語、西班牙語各種版本所引起的積極反響做了全新修訂。書中作者運用耳熟能詳的語言進行描述,選用專業術語很謹慎,涵蓋最基礎的心理學知識,告訴讀者目前心理學各流派回答了什麼問題,又留下哪些問題?作者啟動自我體驗,力求描述和解釋每一位讀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夠觀察到的心理過程。作者採取大量插圖、列表、舉例、擴展信息,欄目豐富,綱舉目張,便於讀者理解。德奧是心理學的故鄉,當代中國確實亟需補補心理學這一課。
社會心理學入門
全書稿分為社會心理學簡介、理解你的社會世界、 影響他人、 團體中的人、應用中的社會心理學五部分,從總體介紹社會心理學開始,向讀者闡明社會心理學如何演變到今天的狀態。
然後我們轉向一組主要涉及個人的根本主題:我們如何思考、理 解我們的社交世界,如何理解作為「社會動物」的人,我們的態度和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態度和價值觀又是如何與行為相聯繫的。其次,我們討論他 人的影響如何經常導致我們態度與行為的變化,我們如何與他人進行言語交 流、非言語交流和通過社交媒體進行「虛擬」交流。我們探討如何吸引別人, 如何建立關係和「被稱為愛的關係」?
我們進而研究人們之間的和由人構成的團體之間的衝突,探究互相幫助和互相傷害的心理根源。接下來的章節更緊密地應對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方面。我們探討團體中發生的事情,我們在團體中的身份是如何形成的,團體的領導是如何產生的,團體是如何做決策的。
微反應心理學
人與人的交往,就是心與心的較量。
在本書中,你將了解到肢體語言和心理學領域的多種有用的研究成果,這些知識將有助於你撥開雲霧見晴天,看懂他人內心的真實世界。同時,你還將看到聰明人是如何運用讀心術,迅速獲得他人的好感,並且不露痕跡地影響身邊的人。這些技術將有助於你獲得人氣,成為人生的贏家。
當你掌握了心理學與讀心術之後,你將會發現:結識人、琢磨人、了解人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對方有再多的掩飾也只是給你提供更多的佐證,供你把他內心研究得更加透徹。
微表情心理學
微表情是一種本能反應、不受思想的控制、無法掩飾也不能偽裝的表情,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準確的線索和證據。人無秘密可言。即使他們嘴不做聲,指頭也會喋喋不休。內心的秘密總會通過一個毛孔洩露出來。雖然微表情可以完整呈現其隱瞞秘密的情緒,但轉瞬即逝,往往為人所忽略。從浮現到消失,微表情一閃而過的時間,不到1/25秒。所以你需要學習並掌握微表情心理學的知識,並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實踐運用,這樣你才能夠把握這一瞬間的真相。
微表情心理學將幫助你識人、觀相、查心,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瞬間看穿他人的心理詭計和玄機,避開無謂的心理陷阱和陰謀,看到他人內心世界的瞬間動態,同時看清自己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在複雜的社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他人給你帶來的傷害,並獲得更多的人脈支持,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微情緒心理學
即使最高明的偽裝高手,也不可能完全將情緒隱藏起來。情緒是人遇到有效刺激時的第一神經反應,它先於理智思維產生,是一種無法真正控制的生理反應,是刻意「裝」不出來的。它會以非常微妙的形式,通過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聲音等展現出來。然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許多人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很善於偽裝自己的情緒,我們很難摸清他的「道行」,也就無法站在人際交往的制高點。心理學家指出,在人們下意識地控制之下,情緒所展現的時間非常短暫,這種反應可能只會出現1/25秒,但只要你在情緒噴薄而出的一瞬間,抓住它,你就可以撕破他人的假面,直擊的內心真相。此外,現代人大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也成為了現代人自我修養的重要部分。
本書作者歷經多年的研究,累積了大量的微妙情緒應激反應的理論及案例,全面分析了人類的多種常見情緒(愉悅、感激、驚訝、恐懼、不安、厭惡、憂鬱、憤怒等)所產生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以及各種外在表現,幫你理解、掌握自己和他人細微的情緒變化。另外,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闡述。一是教會讀者如何識破他人微妙的真實情緒,培養自己的洞察力,掌握人際交往時的主動權;二是引導讀者識別自己內心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情緒產生的根源,主宰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內心更平靜、快樂。
微人格心理學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微人格心理學立足於傳統人格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等學科。本書作者歷經多年的研究,累積了大量的微人格心理學理論及案例,並聯合一些知名心理學研究機構進行了實驗、調查、收集、分析了,並以幽默、冷峻、犀利的語言風格描述出來,力求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更加生動有趣。本書的創作旨在引導熱愛心理學的讀者看透人們行為背後不為人知的動機,解讀人們隱藏的微妙人格,科學剖析人格的眾多側面;在看透別人的同時,探索和發現我們身體中的另一個自己,學會下意識地控制並利用這些「微人格」,發掘自身潛藏的能量。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格面具」,人格會隨著角色的轉變而發生變化:一個人的心理特徵和外在行為是由他的人格來決定的。「人格」一詞來源於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之意,闡明了「人格」在社會交往中的功能,也暗示了人格表現是動態的。
我們的人格是由一個個面具構成的,每個面具都是人格的一個側面,我們能夠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面具,並且無時無刻不戴著面具,我們的所有心理活動都是通過人格面具來表達的。
了解這些隱藏的人格面具,你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人格面具的呈現有一定的規律,這一切都可以從微人格心理學中找到答案。
博弈心理學
洗腦與反洗腦,操縱與反操縱,影響與反影響,人際關係中永恆的主題,被洗腦和被操縱總是讓人不悅,即使你的頭腦沒有意識到被人左右的局面,你的心靈也會發出種種信號,讓你因陷入糾結、兩難、猶豫的境地而困苦。而一旦擺脫被洗腦和被操縱的局面,你的心靈會得到自由而奔放,你的頭腦會恢復理性而清晰,你的人生豁然而開朗。博弈心理學,就是一門讓人擺脫這些人際交往困境的學科。
人際交往的過程,事實上就是心理博弈的過程。在社會生活中,無論你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只要你還在與外界發生著信息交換、人際往來,你就無法阻止心與心之間的較量,無法避開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本書立足於心理學、行為學、博弈論等,揭露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受到的來自社團組織、商業機構、媒體宣傳的洗腦現象,以及父母、戀人、朋友、上司、同事、推銷人員、權威人士,甚至是陌生人對我們進行情感操縱和心理影響的各種現象,及其背後的實質,旨在讓讀者了解博弈規律,了解人性特徵,了解社會的陰暗面,掌握反操縱手段,掌握馭人策略,以巧妙的博弈技巧達到取勝目的。
不同的動機類型,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意圖。
很多人看過美劇《別對我撒謊》,它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劇集。劇中主人公是一位鑑別謊言的能手,他能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語音語調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以及為什麼說謊。生活中隨處都有謊言的存在,有時候我們簡單的一個聳肩、一個搓手、一個抿嘴都可能是說謊的標誌,即使是一個說謊高手,也會在細微的肢體動作上洩露出自己的秘密。而正是這些微妙的身體語言,決定了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是掌控別人,還是被別人所掌控。
人的心理其實並不神秘,它有一定的規律。從《心理學入門》奠定基礎,到微表情系列心理學充分解讀了隱藏在人們細微末節的各種意圖和需求,學點心理學,讓你能夠在人際博弈中先發制人,更能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分析、調整自己的行為,規劃自己的人生,在向理想進發的過程中,尋求適合的生活狀態,實現自我價值,成為自己所期待的樣子。
原標題:《讀心術:惹不起也要躲得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