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身體的各個機能越來越不如從前,血管也會開始老化,血液也會變得更加黏稠。很多人的腿腳也開始變得不利索了。
甚至很多人發現自己經常腿疼,以為是缺鈣或者著涼,再或者是有膝關節炎了,以為就是老年人常見的毛病,所以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但是如果是下肢的血管發生了硬化,也會導致腿疼的現象,還沒有引起注意,有可能會發展成很嚴重的後果,甚至嚴重會導致截肢。
經常腿疼可能是血管硬化?
全身的動脈血管都有可能發生硬化。動脈血管壁如果發生增厚,慢慢變硬,導致逐漸失去彈性,這樣血管腔就會越來越窄,進而會影響到供血的問題。
如果是發生在冠狀動脈的硬化,心臟就會出現缺氧的現象,就會發生心絞痛。如果是發生在腦動脈的硬化,腦血管就會很容易破裂,發生腦中風。
當然下肢的動脈也會有發生硬化的可能性,如果腿上的動脈血管硬化,就會導致腿腳供血不足,出現腿發麻發涼,走路多了甚至會發生腳疼的現象。
這就是為啥腿疼,也有可能是血管硬化引起的。在一開始時,可能只是出現了腿腳得發麻發涼,或者走路感覺很累。
隨著腿部動脈硬化的加重,血管會更加窄,只能滿足腿在休息狀態時的供血,這時還只是出現走路時腿疼。
發展到後期,在休息安靜狀態時也不能滿足供血的話,不走路時腿也開始疼痛了。
這時已經說明腿部的動脈血管狹窄已經非常嚴重了,有可能會發生壞死,要儘快進行治療了。
血管硬不硬,摸腳也可知道
人體的血管藏在皮膚下面,用肉眼無法看出是否有硬化。但是摸動脈還是可以摸出來。很多人都知道可以摸手部的動脈或者頸部。
一般人很少能想到,腳背上也有動脈血管,而且摸腳背上的動脈血管也是可以判斷有沒有硬化的情況發生。腳上動脈搏動的位置就是人的腳背上正中間的最高點。
可以把腳放平,找到腳背上正中間的最高點,然後用食指去按壓,可以感覺到腳背上動脈的波動,可以試試看兩隻腳的動脈搏動是不是一樣。
正常情況,我們兩隻腳的動脈搏動的頻率和強弱應該是一樣,如果發現強弱相差很大,或者是突然搏動的強度出現了拜年話,需要注意腿部血管的問題。
如果發現兩隻腳的動脈跳動不對稱,一側特別弱的話,需要注意是不是發生了下肢的動脈硬化。
如果兩隻腳的動脈跳動都減弱了,需要警惕是不是大腿部位的動脈或者再往上的血管出現了硬化或者狹窄。
注意下肢動脈硬化
注意發生下肢動脈硬化的話,在走路的時候會出現小腿的肌肉非常酸痛,如果休息上一段時間,可能會有緩解,但是開始走路後,又會出現疼痛的現象,這就是常說的間歇性跛行。
到後期嚴重的話,甚至不走路也會出現下肢的疼痛,這時一定要及時治療,很多人甚至出現了晚上睡覺疼痛也很明顯。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上述的自己摸腳背動脈的搏動,簡單篩查一下下肢的血管是不是變硬了,如果發現有異常,就需要及早進行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