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夾在婆婆和兒子之間,這位媽媽太累,一怒之下揮刀7次,把自己送去醫院搶救。
這位全職媽媽,到底有多絕望,會狠心捅向自己,足足7刀啊!
安徽的鄧女士,結婚後跟公婆同住,她有一個6歲的兒子。男孩子嘛,小時候有點調皮,經常惹怒媽媽,媽媽次次都會耐心講道理。可是,每次媽媽嘮叨兒子,婆婆都有點護孫心切。因為教育的原因,婆媳關係一度惡化,緊張得不得了。
一天,鄧女士的兒子又調皮了,鄧女士生氣之下,就把兒子給揍了。婆婆心疼孫子,就開始嘮叨兒媳。兒媳一見婆婆護著兒子,兒子還很神氣的模樣,心裡氣得不得了,傷心又失望。
婆婆的絮叨,兒子的不懂事,讓鄧女士心灰意冷,她舉起刀發瘋地捅向自己,把兒子和婆婆都嚇得不敢動。
連醫生都不敢置信,「這是多絕望的情況下,才能做出這樣傷害自己的行為?」
失控的媽媽讓人心裡憐憫,絮叨的婆婆又只是護孫心切,讓人不忍心去責怪。
激化的婆媳矛盾,成了導火索,使人忍不住質疑,家裡的男人躲到哪裡去了?現在的女人帶娃,真是煎熬,男人難道就不管,不調和矛盾嗎?
有男網友在新聞下留言:生活殘酷又冰冷,多數爸爸都很忙,要養家要賺錢,根本無法像全職媽媽一樣,照顧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無法真正地做到,回家後努力去調和家庭矛盾,請體諒下當爸爸的男人吧!我們也很累!
還有網友說:婆婆不該插手,教育孩子的事,就該交給孩子的親生爸媽。老人一插手,事就多。再說,親媽打娃,這是天經地義,誰都管不著!隔代教育很煩人!
親媽育兒,公婆阻攔,隔代教育有哪些壞處?
1 孩子跟爸媽,不容易親近
長期隔代教育,很容易使親生子女,跟爺爺奶奶輩的人親近,反而跟親爹親媽不親近。
孩子很童真,他們喜歡對自己好的人,喜歡偏向自己的人。孩子的思維模式單純,不太會辨別是非,不太懂爸媽行為背後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他好。
小孩子只知道他每天接受的是爺爺奶奶的愛,自己就該愛爺爺奶奶,一旦爺奶跟爸媽站在了對立面,孩子就會心裡會有牴觸情緒,拒絕跟爸媽親近了。
2 隔代教育,加劇婆媳矛盾
婆婆和兒媳屬於兩代人,雖然都生兒育女,但時代不同,教育觀念不同。過去隨便就可以把孩子帶大,有吃喝就成,可現代不一樣了,除了胎教早教,還要關注孩子的很多方面,提前進行思想教育,這些模式是婆婆輩分的人,有可能不太理解和接受的事。所以,長期隔代教育,婆媳難免會發生矛盾。
3 思想觀念陳舊
公婆輩的人,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思想觀念陳舊。比如,有的婆婆在兒子小時候,幫兒子綁腿,認為這樣可以讓兒子走路好看,長高個子。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綁腿對孩子的身高和發育,都有不利影響,我們根本就不推崇這樣的方式。陳舊的思想觀念,對現代育兒沒有推進作用,只有可能成為坑娃的推動力。
4 孩子容易有心理問題
長期隔代教育,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比如,心理狀態很老,像爺爺奶奶一樣,得過且過,對事物不夠積極樂觀。還有可能使孩子很脆弱,或是不樂意跟同齡小朋友玩,更喜歡跟長輩在一起,性格變得較為孤僻。這些心理問題都是長期形成的,對娃一生都會有破壞性的影響。
5隔代教育,容易滋生溺愛
隔代教育必然會滋生溺愛,爸媽可以在娃不聽話時,狠心下手打娃,但長輩通常不會,他們愛都來不及,更願意用溺愛包容孩子的一切錯誤,寬容孩子的所有。溺愛會使孩子驕傲,會讓孩子脆弱,孩子在這種氛圍下長大,極有可能變成巨嬰,或是個熊孩子,不懂得體恤他人,缺少同理心等。
當然,隔代教育也有很多好處,比如,讓孩子充分體會到被關愛的感覺。讓兒媳能輕鬆一點。孩子能更了解老一輩人的生活模式,延續優秀的節儉傳統。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有的家庭中,婆媳關係處理得非常棒,有效地降低了離婚率。
總之,隔代教育有利有弊,還請大家自己權衡下,選取適合自家的教育方式吧!千萬別像文中的媽媽一樣,那麼悲催,最後拿刀傷害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