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兩隻貓 一屋唱片 靜靜僧活

2021-02-26 家物

👆聽說關注 「 家物 」 會中 莫渣特



家物 [聽聽]施晶先森

說說音樂與家


本期人物

施晶/自述

我是一個挺普通的人吧,扎人堆兒裡也不顯眼。喜歡音樂,寫寫有關音樂的文字,做過傳媒。再後來就加入公益行業了,一直到今天。

[ 家 ]

家,已經住了十幾年。它對我還是挺重要的吧,見證了我的成長和生活中的種種改變,裡面有很多故事。嗯,其實我更認為家是有生命的,她默默的見證,記錄下來的故事比我腦子的記憶更多。

我覺得家是母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從中獲得保護。很有安全感。



(施先森的兩隻愛貓,曾經也都是流浪貓,現在過著幸福苗條的生活。小編看著 自己身邊四仰八叉的兩隻大肥喵 默默落淚了)

音樂

我大概89,90年開始收集唱片。哦,得說上世紀。這麼算有二十五六年了?我一直對時間沒什麼概念。
嗯,那時開始聽港臺。然後是中國搖滾,後來到打口帶。再後來打口CD,發展到圓盤和黑膠唱片。
說心裡話,聽音樂、收唱片,我覺得是隱隱中註定的,所謂的宿命感吧。比如高中的時候意外的收了幾張打口帶,當時也不太懂,純是喜歡,就算是亂收。但多少年後,入門後再翻出來看,都是喜歡的音樂和藝人。有時很難解釋。
如果說宿命論有點兒消極或迷信的話,或者科學點兒說,對節奏和聲音比較敏感,對不同的文化有好奇心。這些年花了不少時間和錢在上面,通過音樂了解些文學、歷史,寫點兒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認識一些有意思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也塑造了自己的性格,雖說有點兒「玩物喪志」,但我覺得挺值的吧!


這張是芝加哥的布魯斯樂手Magic Sam的唱片,《1937-1969》是他一生創作的總結,32歲,英年早逝。實際上他去世前正式的唱片也只有兩張。儘管留下的東西不多,但喜歡芝加哥布魯斯或者電聲布魯斯的人都會喜歡他。這樣的唱片收一張少一張吧。


這個是King Crimson的《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第一次聽是在大學的時候,買的打口帶,當時就被震撼到了。無論從作品或者唱片設計,完全是一流的藝術品。我覺得稱為「殿堂級」的唱片也不過分。現在還留著一盤打口帶,當然是後來又買的,也沒法兒聽,純當做一個念想。


GZA的《Liquid Swords》,聽hip hop音樂的人基本都認識,Wu-Tang Clan的成員。我個人很喜歡東岸說唱,其中Wu-Tang Clan是最有特點的團體,因為他們有一套哲學,我倒不認為他們完全照搬東方,應該是像「採樣」的一種態度,也算是自己的東西。黑人音樂的環境氛圍很像中國武俠小說裡的江湖,他們認為自己是俠客,就必須在音樂中表現出來,封面看得出吧。


Talking Head出《77》時,我還沒出生。裡面有我最喜歡的一首《Psycho Killer》,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視頻看看David Byrne現場怎麼演繹這首歌。真的特酷,但也是最近幾年才真喜歡上。之前的CD就那麼放著那麼多年,挺局限的。


Samba Touré的唱片我收了兩張。怎麼形容《Gandadik》呢?非洲布魯斯?民謠?還是世界音樂?


這個Erik Truffuz和Murcoff一起合作的《Being Human Being》。那天在埋頭挑唱片,突然聽到Truffuz的小號聲吹起來,趕緊買了。其實真的很少買最近出兩年的唱片,不是很少,是幾乎不買。這張聽了很多遍,我想這張唱片真的很適合我這種同時喜歡爵士和電子音樂的人。

[ 物 ]

而家裡讓我無法割捨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唱片,書,一些小物件,當然,還有關信仰的,比如佛像,唐卡等等。最神奇的是,他們原來都不待在這,然後有一天,我把他們帶回來,慢慢地融入這個家,成為一部分。



這個泥制的佛像,也叫擦擦,是家裡面最有歷史一件物品。從青海背回來的,年代不太久。但我很喜歡,尤其泥做的佛像,不容易保存,你看當時的釉已經開始脫落,泥也有一些損傷,當時一定光彩照人,現在就這樣了。

這是一個成住壞空的過程吧,通俗點兒說,就是人的生命和社會的變化過程,說完這句話,以前都變成歷史。從視覺上看,這個歷史感最強。

後來一朋友送了旁邊這塊兒石頭。放一起,你看顏色,天然搭調。兩個不同質地,不同時代和地點的物件最後能配一起,挺有意思。



關於未來 還有什麼物品 渴望收歸家裡?

有意思的書、唱片,小物件兒。我沒什麼特固定的目標,也不太看重一定要貴或者是古董。有點兒趣味,有點兒故事,能在家裡找個合適的地方安置,看著喜悅、高興就行!

家主/贈送

「 有幾張損壞的膠木,我覺得可以給喜歡的人做裝飾用。因為我就這麼做的,裝個框或是直接擺著。聽不聽音樂是一回事兒,看著舒服就挺好。」

所以有兩張 膠木 等著你們哦。



如何認養

首先-關注家物

然後-發微信給家物(認養的理由)

接著-主人選出最投緣的小夥伴

最後-快遞到您家

(當然郵費需自理啦😁)

歡迎大家關注「家物」 公眾號, 看看別人的家&也許你能從中找到喜愛的舊物,與它開始一段新的故事。

如果你也想和大家分享你的家與物,歡迎發微信或郵件與我們聯繫jiawuproject@163.com.

{see you baby~}

P.S. 不知不腳,家物已經做了十期,謝謝各位的陪伴。謝謝每期的朋友大方地把自己的家&物跟大家分享。還送出自己的愛物-舊愛之物 與還是陌生人的同學們結緣。謝謝給家物貢獻了可愛插畫的Moses,梁晉同學!

啥也別說了,幹了這杯,祝你們幸福!

相關焦點

  • 一屋兩貓,四季三餐,這位日本博主的「治癒系」生活走紅ins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一位博主在網絡上曬出「一屋兩貓,四季三餐」的生活照走紅ins,吸引力很多粉絲的關注。憑藉「治癒系」的畫風圈粉無數,把生活過得簡單,日子才會更加幸福。如圖所示,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細水長流,真實平淡。這樣清新的畫風,也令人眼前一亮。生活是自己過出來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一屋兩貓,四季三餐,這位博主的生活曬照裡面,從來沒有出現什麼大牌的奢侈品,只是一些簡單的日常曬照。
  • 主人發現兩隻貓不見後,竟在這裡找到了它們,還被秀了一臉恩愛
    主人發現兩隻貓不見後,竟在這裡找到了它們,還被秀了一臉恩愛,貓們喜歡高處,喜歡挖箱子,身體柔軟,是天生的運動家,如果貓想隱藏自己,鏟屎官很難發現,小帥一個人在外面奮鬥,它養了兩隻貓陪伴著自己,他下班回家,兩隻貓熱情地迎接他,今天和往常一樣,兩隻小貓迎接小帥一個人去玩了。
  • 一屏文:兩隻貓|跟宇宙結婚
    我有兩隻貓,或者更準確的講:我的屋子裡住著兩隻貓。總體而言我不是對於養動物很有熱情的人,從小到大隻養過金魚和熱帶魚。有幾年曾經動過「要不要養條狗試試看?」的念頭,但也只是想想而已。至於說養貓則完全沒有過這種打算。貓似乎不太在乎我有沒有那種打算,於是前兩年在機緣巧合之下,我突然間有了一隻貓,沒過多久有了第二隻。一隻黑貓,一隻狸花貓,都是雄性。剛開始的時候我經常會有一種感覺:這就是養了貓生活?
  • 謝霆鋒分享貓奴生活不慎令豪宅曝光一屋寵貓玩意
    平日予人印象Cool爆的謝霆鋒,自從做了貓奴之後,就不時將他兩隻愛貓的靚相post上社交網,將他與主子的日常生活同大家開心share,流露出充滿愛心的 一面。而客廳中擺設了不少貓物品,尤如貓貓遊樂場似的,盡顯霆鋒有多疼錫他的主子。 霆鋒穿著一身家居服在逗Miso玩,Miso亦很粘他,主子和貓奴的感情十分好。 不少網民都留言大讚呢段片很溫馨,又話霆鋒屋企好:「好大好warm好舒服。」有網民就表示:「做你只貓貓好幸福呀!」
  •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不管國王、魔術師、水手、小偷怎麼愛它,為它死去而傷心,它都一滴眼淚也沒有。人們並不真正愛它,它始終只是他人生活裡的過客,作為寵物存在,只到有一天它不再是任何人養的貓。它喜歡上自己的生活,放下傲慢愛上了一隻白貓。「人只有身為自己而活著 為愛而活著才是真正的活著。」《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自1977年面世至今單在日本已經印了兩百多萬冊,至今仍有許多喜愛它的讀者。
  • 貓屋的例行程序多多,去貓屋買貓要哭的人暈倒在廁所裡
    現在,想養貓的人會選擇在貓屋買貓,賣貓是以賺錢為原則的,所以他們會與買貓的人作鬥爭。買家不如賣家好,賣家會讓你的日常生活發生變化,但你還是會幫他數錢?有了這篇文章,你就不會害怕了,小編會把貓咪屋的日常活動寫下來,打算在貓咪屋買貓的人多多都會避開。外國的證書頒發機構非常靠譜?那你還沒見過借錢的最高職位,只要錢能在這些機關辦證。只要貓咪之家有錢註冊,他就是小意思,叫做國際貓咪協會,英文就是TheInternationalCatAssociation。
  • 一個人,兩隻貓,韓國姑娘「骨子裡」的精緻
    不過她心態非常樂觀,一年前自己買了一套48㎡的小房子,一個人過著精緻的生活。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女主自己的小家吧!我相信也會是每個小仙女們想要的生活。每天下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變堅強,慢慢也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越來越能真正過好一個人的生活。原來,一個人也可以這麼精緻。
  • Person | 摩卡&麻薯:兩隻貓的生活意見
    你是貓派還是狗派?換做以前的我,是堅定不移的狗派,總覺得貓咪太獨立不夠粘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不覺竟也成了貓派的一份子。畢竟連大名鼎鼎的攝影師荒木經惟,自從養了奇洛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貓奴:「真是可愛得不得了。陽子(荒木的妻子)什麼的不要了啦,喵喵。」摩卡和麻薯,是兩隻有些特別的貓。之所以說特別,是因為它們曾經坐過飛機。
  • 他們領養了兩隻貓,燃鵝這畫風...你不說我還以為你們養了兩隻狗!!
    他們後來一商量,就一起來到華盛頓的一家動物收容所,想要再收養一隻。在這裡,他們留意到了這兩隻小喵...這兩隻喵,黑白色的叫Weston,而另一隻則叫Ellinore。Weston當時只有5個月大,是一隻黑白色的禮服貓。當時這對夫婦發現,這隻喵身上竟然長著和以前養的那隻喵咪一樣的印記,他們覺得這是一種緣分,於是立馬就決定要收養它。
  • 我有兩隻貓,巴豆和西瓜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西瓜和巴豆正一左一右靠在我的腿上呼呼睡著2016年初,突然特別想要一隻貓,雲吸貓已經不能滿足我了。於是,我們有了第一隻貓。這隻貓是鄭師傅一眼看上的,他喜歡它的不爽眼神,我們給它起名叫「巴豆」。巴豆的第一張照片,它還是個小瘦子。
  • 兩隻貓的詼諧二重唱
    《貓之二重唱》是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頗具特色的作品,全曲以「喵喵」的貓叫為歌詞,無既定意義,因其童真詼諧的唱段成為了童聲合唱領域著名的表演曲目。突然一隻貓跑上了臺中,成為了整場的主角,贏得臺下觀眾掌聲,人們說「貓兒都比他們唱的好聽」。後來,羅西尼就乾脆寫作了這首《貓之二重唱》來自嘲。《貓之二重唱》,英文簡稱「Cat Duet」,原曲名「Duetto Buffo Di Due Gatti」,英譯為(Comic Duet for Two Cats)或(humorous duet for two cats),意思是「兩隻貓的詼諧二重唱」。
  • 【加州故事屋】繪本故事《兩隻生氣的老虎》
    這時來了一隻狐狸,兩隻老虎都在奶酪旁邊停了下來,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狐狸,哦,發生了什麼事,狐狸問,你們倆只老虎圍著這款香甜可口的奶酪做什麼,為什麼不吃掉它,我比你還餓,左邊那隻老虎也咆哮著說,你必須讓我一個人獨享。你們兩個都一樣的強壯,狐狸指出,你們誰也不能憑藉武力得到這塊奶酪,但是,碰到我,是你們的運氣。正如你們所知道的,我是叢林中最精明的動物,我一定會給你們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 養一隻貓好還是兩隻貓好?來聽聽資深老司機怎麼說
    很多養貓的小夥伴都會糾結是養一隻貓比較好還是養兩隻貓比較好。其實,作為有一定養貓經驗的人,我個人覺得如果有條件的話,養兩隻貓要比養一隻貓好。當然了,我這裡所說的有條件不光指的是經濟條件,還包括很多方面,但是暫時不多說明。今天我們單純來說說養兩隻貓的好處。
  • 人 物 專 訪 | 妙吉:家,就是一屋兩貓三人
    ✏ 升 時 × 妙 吉妙吉喜歡畫畫,做手工,有一個寶寶和兩隻貓咪喵吉和春卷,一屋兩貓三人。因為兩隻貓的可愛日常,她乾脆也把貓咪做成了周邊。談及做周邊的初衷,妙吉也是從自己的喜好習性出發。作為「阿宅大軍」的一員,比起買衣服,妙吉更迷戀於各種家用品,也把想法放到她設計的物件裡。於是,需要門帘她就設計了門帘,想要毛毯就自己做了一張,一發不可收拾地把自己的家變成成了自己的產品「樣板屋」。
  • 愛貓走失後,主人發布尋貓啟事,卻意外得到兩隻「一模一樣」的貓
    貓咪失而復得是件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在國外的一名貓主卻遇到了一件怪事,丟失的貓咪不僅失而復得,還一下來了兩隻。走失的貓咪居住在國外的一名飼主剛經歷了貓咪走失的事件,飼主飼養了一隻橘白色的貓咪「凱蒂」,性格特別的親人,又貪玩,所以飼主從來都沒有約束過凱蒂的活動範圍。
  • 張藝興與兩隻貓同框,貓的表情才是亮點
    要知道張藝興不營業的日子,每一分鐘都是很難熬,總感覺會錯過什麼,但是他就是沒有營業,然而,最近終於營業,粉絲當然需要開心一番。要知道藝興不營業,工作室都快炸鍋了,都在給工作室留言,什麼時候營業啊,哪怕是演唱會視頻的花絮也可以啊,奈何,就是沒有。
  • 張藝興與兩隻貓同框,貓的表情才是亮點!
    要知道張藝興不營業的日子,每一分鐘都是很難熬,總感覺會錯過什麼,但是他就是沒有營業,然而,最近終於營業,粉絲當然需要開心一番。 第三件事就是,一家人終於同框了 張藝興有兩隻貓,興迷應該知道,這兩隻貓,現在胖得跟豬似的,尤其是蘿蔔,要知道當初的它有多麼小,現在就有多麼胖
  • 班房過夜僅為兩隻貓 美國一女士因藐視法庭受罰
    而令人不解的是,這一案件的起因僅僅是為了兩隻貓。  現年51歲的戈爾茨坦女士是當地一家家具商店的設計顧問。1991年10月與身為航空公司民航駕駛員的湯姆·尼科爾斯結婚,婚後兩人一直沒有孩子,而家中的一群寵物就成為他們心愛的「孩子們」。
  • 兩隻貓經常打架怎麼辦?有什麼辦法讓貓不再打架
    1、在兩隻貓咪各自睡覺的地方放一塊乾淨的毛巾,幾天後就把兩塊毛巾放在一起搓一下,讓兩條毛巾上面都粘有對方貓的氣味,然後再把兩條毛巾放回原處,幾天後重複上述動作,但是把毛巾交換一下再放回去。基本上幾天內就會讓對方熟悉彼此的氣味而不會再有爭鬥。 這個是最穩妥的。
  • 【經典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有一隻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死過一百萬次,也活過一百萬次。它是一隻有老虎斑紋、很氣派的貓。有一百萬個人疼愛過這隻貓,也有一百萬個人在這隻貓死的時候,為它哭泣。但是,這隻貓卻從沒掉過一滴眼淚。有一天,魔術師一不小心,真的把貓切成了兩半。魔術師的兩隻手各拎著半隻的貓,放聲大哭。沒有人拍手叫好了。魔術師把貓埋在馬戲團小屋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