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的「關注」,與蘇摩Wu一起潛心修行。
修行人應該如何對待金錢
宗薩仁波切說:如果你問晉美·林巴尊者,怎樣看待這樣的人生——一個非常富有的加州人,開著保時捷,住在價值數百萬美元、位於馬裡布懸崖邊、俯瞰大海的別墅裡,整天衝浪、整晚派對。晉美·林巴尊者會認為,這是非常不好的業,讓這個人像一個徹頭徹尾的傻瓜般浪費寶貴的人生。
這個世間,大家習慣用「你擁有什麼」,而不是以「你是什麼樣的人」來評判他人。所以很多人愛上了自己創造的幻相,發展出對自己外表、財富和成就的過度驕慢。好比戴了面具,卻驕傲地認為面具是真實的你。
亦有很多人羨慕、嫉妒別人的面具,窮其一生努力著也想要一個傻瓜般的面具,在想要、不想要、求得、求不得中惶惶難安,浪費寶貴的人生。
追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幻相,是很多人內心空虛、孤獨的內因。
但這並不意味著金錢就是不好的,在現在的世界人離開錢是難以存活的。作為一個俗世中的修行人,也是要賺錢養活自己的,但不能被賺錢所累。
前幾天一個朋友對我和澄耳說:「你們這個茶葉的買賣好好做,我給你們投資開個分店。」
我說:「心意領了,我們不想開分店。這個買賣能夠讓我們三個合伙人衣食無憂,對我們來講足夠了,我們不想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賺錢上。」
這是我們拒絕的第三個想要給我們投資的朋友。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單我個人來講,每日要讀書、讀經、禪修、寫作,我需要時間和精力將佛經翻譯成白話文,排版成書,讓更多念經修行的朋友們在念的同時也讀經,真正了解佛法、學習佛法;我需要時間和精力將佛經中的哲學和宇宙的規則融入到我的小說和寫作中,讓更多的人了解世間的真相......
所以,想讓我們幫他們的錢生出更多的錢的朋友們,不必再開口了,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賺錢,我們賺錢只是為了活著。
而對於想要賺更多錢的朋友們,這個想法不是不對的,金錢也可以賦予人生更高的意義——
前陣子看了一部比爾蓋茨的紀錄片,他定期會抽出一個星期的時間,獨自一人帶著很多書到一個小木屋中獨自生活,終日讀書。出來以後繼續帶領他的團隊研發高科技產品用以改善世界中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比如,他發現貧困地區人們的排洩物都流到一條河裡,而飲用水也是在這條汙水河裡取用,直接影響了這個地區人們的身體健康。於是他的團隊研發了一種廁所,可以自動將排洩物淨化成可飲用的純淨水。基金會資金不足,他便找其他富豪贊助,然後給這個地區的城鎮安裝。靜修、思考、利他、布施,賦予了他富有的人生與修行並無兩樣的意義。
若比爾蓋茨不是一個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他是否會成為世界上頂級富有的人呢?就像很多修行人在家人生病時會發願:請佛、菩薩保佑我的父親/母親能夠轉危為安、身體健康,如果能實現,我就終生吃素。然後他的願望成真了,他便開始吃素。同樣,如果沒有利他的慈悲心,只是為了自己享樂,佛、菩薩乃至命運為何要眷顧你呢?
富有的人很多,但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並不多,能夠身體力行的去做的人更少。他們雖然並不念經、持咒、打坐、傳法,但他們因完全利他的布施卻比很多擺脫不了吝嗇和自私的修行人可敬。
所以,想賺錢的朋友們,不妨發個願:如果我賺了錢,我要拿出一部分錢去做善事,能夠切實幫助到別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個願望實現之時,你會發現,你得到的遠遠比你布施出去的更多。
對於並不想賺很多錢的修行人來講,好好的運用金錢是十分必要的——
宗薩仁波切說:我建議你去銀行開一個新帳戶,這是你的修行基金。發一個願,每有一筆收入,就拿一部分進去。這筆錢,你不會從中提取,目的只是用來修行。不是為了買平板,不是為了其他用途。你可以用這筆錢日後閉關、朝聖、供養佛、菩薩。同時,如果有人送你錢財方面的禮物,你若能拿出其中一部分作此用途,送錢的人也能獲得利益,你也會因此免去業債。順便說,你有了單獨的帳戶,現在你去工作、存錢,儘可能把收入存入這個帳戶,以這種方式,你的世俗的、世間的工作因此變得有了目的,甚至你的工作都成了修行的一部分。因為你存錢不是去買法拉利,你存錢是為了能夠修行佛法。
各位俗世中的修行人不妨按此法好好運用金錢,將這筆修行基金用在修行上,閉關也好、朝聖也罷,亦或是為佛、菩薩辦一場供養法會都是好的。如果心中有慈悲,還可將這筆錢用作布施,財布施——救濟小動物、窮苦人;法布施——刊印佛經,供養傳法的修行人等等都是好的。
總而言之,賺錢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是為了賺錢;賺更多的錢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為了能利益其他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是修行人對待金錢應該有的價值觀。
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討論,長按點讚,多多分享,利益更多眾生。
本文文字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私信我,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