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是截拳道創始人、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78周年。
如果李小龍先生還在世,如今已經78歲了。這不禁讓人產生強烈的好奇,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今天的李小龍將會達到一種怎樣的高度?
這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我們只能通過武術家們對李小龍的評價,來解答我們的疑問。
受截拳道影響的綜合格鬥技巧有哪些?
「他的速度之快,超過了我所知道的大多數黑帶選手。」歐內斯特·耐布(Ermest Lieb)是空手道黑帶五段選手,是美國空手道協會的主任。這是他發表的對李小龍的看法:「我熟悉李小龍,曾經有數次機會與他合作。雖然我曾獲得過四十二次巡迴賽的比賽冠軍,但是我認為,我不是他的對手。他的速度之快,超過了我所知道的大多數黑帶選手。」
李俊久(Jhoon Rhee)是跆拳道七段黑帶選手。他把跆拳道介紹到北美,被認為是美國「跆拳道之父」。他在描述李小龍的截拳道時說:「非常科學和實用,特別適用於街頭巷尾的實戰。」
查克·羅禮士是美國空手道冠軍,在電影《猛龍過江》裡他與李小龍有過合作。他在一次接受電視採訪的節目中,他直截了當地承認,李小龍是他的「老師」,當時觀看該節目的觀眾有數百萬人。羅禮士表示他是李小龍截拳道的狂熱愛好者。
1976年8月16日出版的《華盛頓明星》(Washington Star)中的「體育周刊」欄目,報導如下:李小龍的三位學生喬·路易絲、查克·羅禮士和麥克·斯通都先後贏得過美國主要空手道巡迴賽的冠軍。喬·路易絲是「美國錦標賽」的大滿貫獲得者,曾連續三年獲得該項目的冠軍。李小龍像大人教小孩一樣,手把手地言傳身教。這種場面看起來讓人有點洩氣。如同走進舊時西部的沙龍客廳,看到這個地方動作最快的傢伙,帶著一把破舊的槍站在那兒。然後,一個年輕的鄉巴佬走了進來,他說:「我告訴你多少遍了,你的動作不對!」他身旁的另一位夥計也在洗耳恭聽。
肯·克勞遜(Ken Knudson)是一位令人生畏的「剛柔流」空手道高手,他曾贏得過許多場巡迴賽的冠軍。他說:「布魯斯(李小龍)的側踢和出拳的威力在於具有爆發力。他給過我一個側踢,動作是如此之快,我連眼睛都沒有來得及眨一下。他的動作連貫性很好,我指的是,他所有的技術都非常符合邏輯。」
艾倫·斯迪恩(Allen Steen)是美國加州空手道的冠軍。他身高六英尺、體重兩百多磅,來自德克薩斯州。他對李小龍的總體評價是:「李小龍向我展現的部分技藝,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弗萊德·若恩(Fred Wren)是美國空手道搏擊的前十位高手之一,他對李小龍的讚美溢於言表。在採訪中,他是這樣說的:「在我一生中,從來沒有遇到一位比李先生更有搏擊能力、更懂得搏擊的人!」
華利·傑(Wally Jay)是柔道五段黑帶選手,也曾榮獲過美國「最佳柔道教練」的稱號,曾擔任過許多柔道隊的教練,成績顯赫,他深知,作為一個冠軍和好的競技選手需要什麼素質。他對李小龍的評價是:「李小龍才華橫溢,今人著迷,他的出拳如閃電般迅速,同時又沒有失去勢沉力大的持點,這一點讓我驚嘆不已。李小龍的動作像美洲豹一樣優雅從容,機動靈活又威力無比。」
路易絲·德爾伽多(Louis Deigado)也是一位黑帶選手。他曾在紐約舉行的超級大賽中擊敗過查克·羅禮士。在1969年11月出版的《黑帶》雜誌中,他是這樣描述李小龍的:「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像李小龍這樣的人。我曾經遇到過幾個空手道搏擊選手,都與他們過過招。但是,李小龍是唯一能徹底挫敗我信心的人。我與他搏擊時,完全處於一種敬畏狀態。」
傑·馬瑟(Jay Mather)也是一位黑帶高手和巡迴賽的冠軍。在宣布即將舉行的一場冬季錦標賽時,在一封公開信中,他是這樣描述李小龍的:「他是他那個時代的傳奇。」
海伍德·西岡(Hayward Nishioka)是美籍日本人,全國柔道錦標賽冠軍,同時也是一位黑帶選手,「松濤館流」空手道套路高手。海伍德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大學做了一項科學試驗,以找出空手道和截拳道出拳的力量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截拳道的出拳力量比經典空手道的出拳力量要大得多,也更有摧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