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世界》愛與思想自由

2020-10-23 Eros Thanatos

第一集說,孤獨與思考是「業」的溫床。「業魔」,按精神分析的用語,也就是無意識中的本能無法被意識的閘門阻止而洩露出來的人。因獨立思考而表現出傲慢的人突破公共的「倫理規定」,也就是突破內化在人心中的倫理之閘。在這裡,獨立的思考讓人更接近本能的無意識而非建立起良善的規則,因為這樣的獨立思考終究是有所欠缺。可無論如何,這都像極了後啟蒙時代的「反思」所起到的客觀結果,欲望的無限釋放和一切價值的解體。早季必須考慮,重現建設的那個「美好社會」,又該怎麼扼殺「業的溫床」。這個世界的倫理,既是又不是「自然」的倫理。拋棄現代科技而返回的古代世界,是人為建構的結果。城市被取消了,代之恢復的是傳統村落共同體——這是以「愛」為原則的社會,但這裡的「愛」也是樸素的和未經反思的,是缺失理性的對共同體的「自然」情感。但這個「自然」的背後卻是人類有目的地在建設一個「愛的社會」,為了防止「業」的溫床。「化鼠」身份的揭示將對這樣的「愛」的倫理提出嚴重質疑,沒有獨立思考和理性反思,「愛」只會與「正義」背道而馳。獨立、堅強而溫柔的早季,邊經歷這所有的這些溫暖與殘酷邊沉重地思考,最終她選擇將這樣的「愛」普遍化。早季至始至終都選擇超越族群的偏見和利益,而把斯奎拉和奇狼丸當作一個「人」而非「獸」,給予他們尊嚴和「愛」。這樣普遍而不空洞的「愛」使早季超越了族群和利益共同體,在早季的獨立的理性思考下而形成了自己「正義」觀。但這將意味著她對共同體之「愛」某種程度的背叛:她饒恕了斯奎拉,並保留了大雀蜂族群。片尾還告訴我們,早季和覺在醞釀著一場更大的「革命」,早季說,「希望等這孩子長大以後,能夠看到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這或許是對「人類」的狹隘族群利益的背叛,因為「人類」也許本能夠靠咒力維持對「化鼠」的特權地位,但早季出於自己的「正義」觀卻對這樣的「人類特權」予以了否定。《來自新世界》為這個社會開出了診斷,似乎也暗示了藥方。我們可以設想早季希望擁有的社會,必然是一個以普遍而不空洞的「愛」為基礎的、推崇沉思的社會。具有超越價值的「愛」必定是經過理性思考的結果,否則仍然會被狹隘的利益觀和倫理觀所局限。可是理性的反思卻蘊含著潛在的危險。孤獨的沉思具有破壞一切社會規則的力量——這就像是哲學與城邦間的矛盾。如果沒有「愛」,一經不甚,連空洞的規則都失去了的「業魔」,就將釋放其無意識中無限的傲慢與仇恨,那又將帶來世界的毀滅。可那原來的社會形態絕不能怪罪人類的短視與狹隘。「倫理規定」似乎是非誕生不可的,擁有了「咒力」的人類,其「想像力」將被直接化為現實,哪怕是一點惡念都將會幾乎毫無成本地被實現。不建立一個由「倫理委員會」統攝的共同體,「業」又如何被阻止呢?可「倫理委員會」製造的思想專制在防範「業」的同時,恰恰在邏輯上又創造了產生「業」的可能。瞬,一個「咒力」和智力天賦都極佳的少年,最先察覺到了這個社會隱含的問題,第一次面對「偽蓑白」時,正是他一針見血地提問:「我們的社會是如何產生的」。瞬在這個絕非鼓勵獨立思考的社會裡,註定是孤獨與被排斥的,「業」在他的無意識中滋生,雖然他在主觀上不想傷害任何生命,但從無意識中洩露的「咒力」還是表達出了他對這個世界隱隱而持續存在的不滿。這個社會在自身之中製造出了它的「他者」,更何況任何一個「共同體」,又何不處於與其他「共同體」的敵對與戰爭當中,就像獲得「咒力」卻又「愧死」人類與原本是人類的「化鼠」之間的關係。在作者眼裡,那些獲得「咒力」的人類,絕非殘酷的惡魔和貪婪的謀權者,因為沒有「愧死」的人將輕易殺害他們,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消除他們的人形並對其施加奴役。政治的神聖性與骯髒性都在於其基礎是「敵我矛盾」,而「敵我矛盾」之所以無法逃避就在於政治體與政治體之間的關係,像極了霍布斯描述的「自然狀態」。集體的「生存」原則,恰恰與普遍之「愛」的原則相矛盾。《理想國》裡,柏拉圖認為一個好的城邦,絕不應該參與到複雜的國際關係之中,因為敵我的鬥爭與持「世界主義」的哲人相不融。早季的新世界,恐怕是過於理想的。「人類」與「化鼠」的矛盾,又將如何脫離了原先地社會框架而解決?在「倫理委員會」指導下的「人類」學會了「愛」,但他們面對沒有「愧死」機制的人,哪怕是沒有咒力的化鼠,都像是待宰的羔羊——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除非對他們施加暴政和奴役。早季又如何使得那些生來就沒有「愧死」的生命學會普遍的「愛」呢?沒有普遍的「愛」,「自然狀態」的困境就永遠不可能消除,從而思想的「自由」就永遠不可能突破政治共同體的局限。另外,也許大多數人都無法像早季一樣堅強,面對一個個真相而不精神崩潰。思考不僅僅需要智力,更需要的是面對真相的勇氣。可是,「思考」與「愛」,皆為可以傳達之物,也許正是基於這一點,早季才在結尾憧憬著未來。她看到了問題之所在,不管能否實現,但這已經被確定為實現的途徑與可能。「在無限的時間中,凡可能之事物皆為必然」,人類需要與自己的生命賽跑,要「革命」,但也要好好活著。

相關焦點

  • 《來自新世界》,強大的世界觀,新世界的反思!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來自新世界》,強大的世界觀,新世界的反思!最近小編由於漫荒,又去二刷了曾經讓小編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的動漫——《來自新世界》。然後小編又成功地被震撼了第二次。自新世界這部動漫是由貴志祐介寫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這是一部反烏邦託的作品。
  • 這個世界會好嗎 | 兼評《Psycho-Pass》與《來自新世界》
    這個世界會好嗎?一個好的世界,他真的存在嗎?更進一步說,好的定義是什麼?關於這個命題,有許許多多的反烏託邦文藝作品都曾作出深淺不一的探討。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兩部我認為近年來日本在反烏託邦題材上表現得最為出色的作品——《Psycho-Pass》和《來自新世界》。
  • 「鬼才」神作《來自新世界》:世界的出路在哪裡?
    最近參加讀書會一人一書的活動,我收到的書目是《來自新世界》。根據內容介紹,這是一本反烏託邦的科幻小說,這和我平時的閱讀興趣大相逕庭。但同時我看到知乎上有個問題是為什麼《來自新世界》被認為是神作。在《來自新世界》裡呈現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1,扭曲的小町社會在神棲六十六町,人類擁有強大的咒力,足以毀滅整個社會。為了控制這樣的破壞力,於是在人類的基因裡植入攻擊抑制和愧死機制。
  • 看似治癒實際致鬱的《來自新世界》
    但其中也有格格不入者,比如日本的作家貴志佑介,他筆下的《來自新世界》則拋棄了科技發展,而是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描述了未來的另一番景象。動畫講述的是一千年之後的故事,但這部神作出名,從來不是因為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是對社會的描寫。有高等智慧的種族有兩個,人類和化鼠,圍繞這兩個種族的社會體制,動畫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描寫,也形成了劇情走向的幾個重要矛盾。
  • 《來自新世界》自由與平等
    本作主角早季對自由與平等的觀點非常有趣。早季並不同意委員會對孩子的控制和「處分」,她的姐姐,童年夥伴麗,初戀瞬,還有悲劇的真裡亞和守都是教育的受害者,她會為親人和朋友的死亡而難過。但面對地位低pk人一等的化鼠,早季雖然仍舊懷有一定的同情,她還是可以理所當然地奴役、殺戮。
  • 《來自新世界》簡評來自新世界(有劇透)
    像淘汰不合格商品一樣對社會成員進行篩選,同時對其他社會成員進行思想上的控制,如催眠等。這種手段實際上是雙刃劍,使得這個社會面對於業魔和惡鬼特別脆弱。2)這部作品也將政治與軍事的謀略。特別是斯奎拉這個人物,就像曹操一樣狡詐多謀,善於利用他人,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
  • 一周書記:從聖奧古斯丁到阿倫特的……愛與自由
    他寫的論文評語提到阿倫特並沒有收集到奧古斯丁關於愛的一切言論,在引證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有些論證稍為歪曲了原文,最後只給她打了三分。但是他肯定了阿倫特力圖通過對奧古斯丁思想的哲學研究,證實在他的神學思想之外還具有關於自由的思想,承認作者試圖「最終達到存在的思想的本源」的努力。
  • 李公明|一周書記:從聖奧古斯丁到阿倫特的……愛與自由
    他寫的論文評語提到阿倫特並沒有收集到奧古斯丁關於愛的一切言論,在引證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有些論證稍為歪曲了原文,最後只給她打了三分。但是他肯定了阿倫特力圖通過對奧古斯丁思想的哲學研究,證實在他的神學思想之外還具有關於自由的思想,承認作者試圖「最終達到存在的思想的本源」的努力。
  • 呂嘉欣講名言:請讓思想自由意志獨立
    此言雖然顯得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百年孤獨》在世界文學舞臺上扮演了史無前例的角色。在《百年孤獨》中,馬爾克斯虛擬了一個略帶魔幻氣息的小鎮馬孔多,他用高超的文筆寫出一個家族、一個小鎮、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人性的孤獨。讀《百年孤獨》,像走進一座迷宮,在沿途欣賞迷迷幻風景的同時,讓人深陷於思考的埋伏中,讓你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靈魂、自己的「孤獨」。
  • 潛水鐘與蝴蝶 | 軀殼沉重,思想自由
    每部影片誕生的背後都必定有著一整個團隊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也都必定有著它獨特的思想內涵,我也正在努力試著讓自己涉足各個類型的影片,爭取能了解一二。在兩個小時的造夢時間裡,影片幫我們重現歷史,暢想未來,凝視著世界各地發生著的各種事,或真實或虛構,光影之間都是導演藉由鏡頭所想表達的情感與思想。
  •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翻閱歷史的長卷,200多年前,1776年7月4日籤訂的《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民族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民主自由精神如此深入人心,美國憲法及《權利法案》也表達了人民主權的精神,1917年威爾遜宣戰諮文:「世界必須使民主享有安全,世界的和平必須建立在可信賴的政治自由的基礎之上。」
  • 科學的根基,創新的魂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斷想
    3由於長期從事航天科技工作,我更傾向從科學和創新的角度去解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內涵和價值。在斷續零碎的思考中,有了一些感悟。在我看來,科學精神與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是一脈相承,互為表裡的。胡適認為,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懷疑的思想或方法,考據的功夫等價值觀念是科學與文化進步的基石。由此而論,科學的人文根基,正在於「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
  • 尋找幸福——對《來自新世界》的一點解讀
    近日刷了《來自新世界》動畫和小說,總體感受是:深受震動,百感交集。思緒信馬由韁,完全停不下來。乾脆記下來吧。一、文明與異化「近來的閒暇時刻,我鑽研起過往歷史,重新發覺人類這種生物無論流下多少淚水、嘗到多少次教訓,總會在事過境遷後忘得一乾二淨。」這是作者寫在小說之初的話。和當下國際上嚴峻的疫情形勢形成了鮮明對照。在這一部分,我想對作品中的一些概念進行梳理。
  • 愛無罪,愛人也無罪,這個世界需要自由
    今天的新影視界又來啦!我是每天帶你看影視劇,為你排雷避坑的新影視界,關注我不迷路哦。我是新影視界,為你排雷避坑的小可愛!趕快點個關注吧,點關注不迷路哦。今天給大家帶來的 中國臺灣的一部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是一部講述同性與異性的愛的電影。
  • 《來自新世界》人與政治
    我不願相信以下這種說法,但新秩序也許只能從血海誕生。——摘自 小說《來自新世界》與宗教改革的時代一樣,現代也是世界史上罕見的大變革的時代。而且由於機械、技術文明的驚人發展,這種分化也在無限地擴大,這就是我們的時代所面臨的現實。
  • 《來自新世界》:想像力可以改變世界,斯奎拉的結局讓人難以釋懷
    8.9分的高分神作《來自新世界》,並不是一部新番。作者貴志佑介,曾經寫出了著名的驚悚小說《惡之教典》《青之炎》《第十三種人格》等,而《來自新世界》這部作品的寫作時間,更是長達3年半。《來自新世界》這部動漫中設定的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擁有「咒力」的人類,和有著等同人類智力的生物「化鼠」共存的世界。
  • 番劇推薦丨《來自新世界》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2012年9月開始放送的番劇——《來自新世界》。動畫《來自新世界》是根據貴志祐介原作同名小說改編的動畫作品。作者貴志祐介1997年榮獲日本恐怖小說大獎,之後創作的《自新世界》於2008年獲得第29回日本動漫科幻大賞。故事發生在1000年後的日本。
  • 從自由、惡、愛等出發,如何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
    別爾嘉耶夫從人、自由、惡、愛等問題出發,以其哲學視角闡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別爾嘉耶夫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是真正的思想盛宴。」 他認為,「思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起著巨大的核心作用。別爾嘉耶夫稱陀思妥耶夫斯基為自己的「精神之父」。正是這種精神上的同源,使得這一帶有俄羅斯特色的詩學闡釋充滿詩意激情。
  • 陳凱歌、張藝謀合作的《黃土地》:對思想自由的追逐,生生不息
    在貧瘠的黃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們,他們面對自由思想的到來,沒有任何起伏。在這背後一股悲涼盈滿了整部影片,營造喜感的同時又使人覺得悲痛。 在看見自己「不會說話」的弟弟都能放聲歌唱後,翠巧懷抱著對自由的世界憧憬的回到家,見到的卻是帶來新嫁衣的媒婆。
  • 《來自新世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而今天要聊到的日本作家貴志裕介創作的《來自新世界》(《新世界より》),大約可以看作是當代亞洲文學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反烏託邦作品。在小說《來自新世界》中,作者構建了一個頗有日本特色的幻想世界:1000年後的未來,由於「史前文明」的崩壞,世界人口數驟減,科學技術被嚴格限制,人類文明退回到近似於農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