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那些事5:末代秦王子嬰,他的曲折一生

2020-12-20 融睿歷史

講到秦朝的發展,很多人首先會覺得秦朝是一個非常威風的朝代,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而且在秦始皇統治的那個時期,秦朝確實取得了非常顯赫的成就,無論是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精彩的成就。

同時我們也知道秦朝是一個必然滅亡的朝代,因為秦國的初代皇帝秦始皇是一個暴虐成性的人。他焚書坑儒、罷黜百家這些事情,都是非常的殘忍,讓民眾怨聲載道。後期沉重的負擔直接發展成為眾多的民眾敢怒不敢言的現象。而且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生性頑虐,根本就沒有治國的才能,他能成為秦朝的皇帝都是由於奸臣趙高的權術和詭計。在奸臣趙高的輔佐之下,胡亥帶領秦朝只能走向滅亡的道路。

大家對秦朝的印象可能更多的就是這兩個皇帝,其實大家忽略了一點,秦朝不只有兩個皇帝,秦朝的三世皇帝子嬰,可以說是秦朝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個皇帝。首先,他沒有身為皇帝的尊嚴,他在朝堂之中並沒有非常大的話語權,因為他上位時秦朝已經走向衰敗了,而且他一共在位幾十天,和臣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其次在清朝即將覆滅的時候,子嬰確實處境非常尷尬。一方面,他要維持秦國國內的政局,另一方面,他還要遏制周邊的動亂。這對一個沒有什麼鐵血手腕,政治能力也不突出的皇帝來說著實特別困難。因此,子嬰一共在位不到兩個月就倉促退位了。那麼秦朝末代君王子嬰的一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子嬰是秦始皇的兒子。可惜,秦始皇對子嬰的印象並不算非常的深刻,從最初的公子扶蘇到最後的秦二世胡亥,這些君主的候選人中並沒有子嬰的身影。或許秦始皇並沒有對自己的兒子子嬰抱有特別大的期望,或許他們的父子關係也並不算特別融洽。因此子嬰從小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在他心裡只希望自己能夠努力學的政治知識,在未來能夠為國家做出一些貢獻。在他的父親當政時,他還是一個小孩,對國事一知半解,懵懵懂懂。他長大之後,他的兄弟胡亥當權,子嬰非常擔心自己父親創下的基業會在兄弟的手中被葬送,於是,子嬰想方設法參與朝政。在非常善於猜忌的胡亥和姦佞的趙高手下做事,子嬰如履薄冰。甚至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

雖然非常危險,但是子嬰非常熱衷於參與朝政,在秦二世剛剛繼位時,二世就十分擔心曾經輔佐扶蘇的蒙恬會影響到他的統治,想要殺害這個將軍。就在此時,子嬰就向秦二世進諫,讓秦二世保留蒙恬兄弟二人的軍事實力,以求未來能夠在秦朝平叛戰亂中作出更好的貢獻。可惜此時的秦二世並不能夠聽從子嬰的意見,一意孤行,執意殺死了秦朝當時的名將蒙恬兄弟二人。此後,秦二世還在趙高的輔佐之下對朝中的大臣以及他自己的親兄弟,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或許是趙高在此時就意識到子嬰是一個他未來願意輔佐的人,所以,子嬰有幸逃過了這場浩劫。

在秦二世僅僅在位三年時,已經爬上權力最頂峰的趙高玩弄權術,不把秦二世放在眼裡,甚至認為自己應該成為帝王。於是,他就派自己的女婿屠殺了孤家寡人的秦二世,把子嬰立為秦王。子嬰在做臣子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趙高這個人並非什麼善茬,因此在子嬰剛剛即位之時,他就殺掉了趙高,除去了秦朝歷史上最大的奸臣。如果秦朝仍然能夠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可能會有更精彩的故事。可惜在秦始皇時期就埋下的禍根,再加上秦二世時期的荒淫無度,子嬰一個人也無力回天。

此時,劉邦和項羽在秦朝的都城附近虎視眈眈。最終,由劉邦率領大軍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來到鹹陽,在秦朝中的群臣也都背叛了秦朝向劉邦投降。子嬰感到秦朝確實大勢已去,自己也沒有辦法、無可奈何之下他和妻兒一起身著縞素,手持御用的玉璽、兵符等物,用繩子綁住自己,坐上白馬拉著的車,親自到劉邦的軍前投降。子嬰僅僅當權四十幾天就從秦王的高位上退下來,真可謂是秦朝歷史上最屈辱的皇帝。秦朝的歷史,也就這樣隨著子嬰的退位而宣告終結。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看來一個王朝的湮沒一定是一群人的結果,如果當時的秦始皇罷輟百家,獨尊儒術,秦二世認真對待這個國家,操持政治,或許子嬰也就能夠保住自己的國家不被敵人搶走。正所謂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要有領導人的樣子,如果你都不把這個國家當回事,那麼就會被弱肉強食。

相關焦點

  • 秦王子嬰,搖搖欲墜之時大秦帝國最好的希望,卻無力回天
    然而在這場混亂的時代中,卻有這樣一個人站了出來,在搖搖欲墜的時刻,誅奸佞,肅朝堂,按百姓,那就是秦王子嬰,一個大秦王朝最後的希望,雖然最終也未能阻止秦王朝的覆滅。秦王子嬰,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當然對於其的爭議很明顯是關於其出生。
  • 秦王子嬰身世成謎,繼承秦朝大統的他,和秦始皇有何關係?
    大秦帝國的基業只持續了短短兩世,到了第三世子嬰時,由於其只稱秦王,故秦朝只存在了兩世,而秦王子嬰就是最後一任統治者。關於子嬰,後世對之知之甚少,尤其是他的身世之謎,有人說他是秦始皇之孫,還有的說是秦始皇的兄弟。
  • 秦朝是二世而亡?不是,他還有第三位皇帝,在位只有46天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
  • 秦王子嬰:大秦帝國滅亡的黑鍋真的不能讓他來背
    秦王子嬰就是不幸中的那一個,因為曾經雄極一時的大秦帝國正是在他的手裡走向終結。 毫無疑問,子嬰是亡國之君,但大秦帝國的轟然倒塌真的該由他買單嗎? 公元前207年,這一年,秦國的二世皇帝胡亥被趙高殺死,這一年,項羽在鉅鹿城外一戰成名,威震諸侯,這一年,秦帝國最後的依靠章邯在無奈中投降了起義軍。
  • 秦朝皇帝世系
    秦朝僅有三位君主: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嬰。秦朝君主與秦國君主不是同一概念。
  • 千古一帝秦始皇,秦朝的百姓認不認呢?
    在電視劇中,秦始皇做任何事都是身不由己,殺呂不韋是秦國朝臣逼的,殺韓非是因為韓非不識時務。他好像一點兒責任都沒有,誰被殺都是他們該死。他有的只是溫情脈脈,仁至義盡,然後不得不殺。這與我們在歷史書上看到嬴政完全不一樣,顛覆了我的歷史觀。在史書上,他應該是暴戾和殘酷無情的。不可否認,秦始皇掃平六國,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居功至偉。如果要對他做一個總的評價的話,肯定是功大於過。
  • 秦朝宦官趙高,偷天換日逼死扶蘇,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秦朝最為著名的幾個人,秦始皇、秦二世胡亥、李斯,還有我們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秦朝的一個宦官,他的名字叫做趙高。趙高的出身不詳,歷史上對其出身眾說紛紜,有的說他一出生就是宦官身份,也有的說他來自於秦王嬴政的宗族,具備嬴氏血脈,而總而言之,趙高的出身並不是特別的好,因此對於趙高本身而言,也就沒有什麼所謂的背景之說,趙高出人頭地是因為他自己才能出眾,因為他自己的才學,所以才被秦始皇看重,委以重任,並且讓其教導自己的兒子胡亥,就這件事上來說,趙高真的可謂是一步登天。
  • 秦朝先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為什麼短短15年就滅亡?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一整個秦朝還沒有其它朝代一位君主在位的時間長,但是,它的出現對中國後世2000年的封建王朝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是開山之祖。秦始皇可以統一中國,可以說能力實力都是非常強的,為什麼秦朝只存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被取代了?
  • 夏侯惇先祖夏侯嬰是什麼時期的人物,歷史上夏侯嬰都做了哪些事?
    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夏侯惇出場時,書中交代他是夏侯嬰的後代,那麼夏侯嬰是誰呢?夏侯嬰是秦末漢初時期人物,劉邦的專職司機,擅長用兵車作戰,一生輔佐過劉邦、劉盈、呂后、劉恆四人,可以說是四朝元老,那麼他在歷史上做了哪些事,聽我來講一講。
  • 秦王子嬰無權無勢,為何僅用了5天,便弄死了權傾朝野的趙高?
    他結束了戰國時期的紛爭亂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其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稱其為「千古一帝」一點也不過分,但秦朝卻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此人便是中車府令趙高。公元前210年10月,第五次出巡的秦始皇在沙丘病死。臨終前,秦始皇傳下遺詔,命公子扶蘇將軍事託付給大將蒙恬,趕回鹹陽主持喪事。
  • 末代格格韞歡:坎坷了一生,做老師,嫁平民,活到2004年
    在晚清末年的這段歷史裡,所有人都會把目光投向末代皇帝溥儀的身上,有人恨他有人憐他,褒貶不一。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末代格格,她一生低調,清朝滅亡後她主動放下皇族架子,融入新社會,並且參加工作,積極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就這樣低調但充實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直到她臨死前說的那一句話,才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個末代格格,。
  • 中國的「末代皇帝」,林青霞迷他,一生底色是孤獨
    中國的「末代皇帝」,林青霞迷他,一生底色是孤獨有一個人因為太美,頻上熱搜。​「神仙顏值」、「亞洲洲草」、「撩人而不自知」,這些美好詞彙都指向一個人,在他面前,紅了三十年的頂級日本巨星木村拓哉,也變得不再稀有。
  • 《德惠翁主》|被「嫌棄」的末代公主的一生
    對這部電影最初的期待,5%是因為許秦豪,10%為了孫藝珍,10%為了金材昱,剩下75%全是為了男神李政宰。男神我愛你~當然了,後來李政宰為了拍《頂級較量》受了傷,只好辭演,由樸海日接棒,扮演德惠翁主青梅竹馬的金章漢。不過這也是不錯的,說起樸海日,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殺人回憶》
  • 歷史上的秦王子嬰究竟是誰,到底是胡亥的兄長、侄子,還是叔叔?
    二是胡亥殺光兄弟姐妹,《史記》明確記載,秦二世胡亥繼位之後,為了確保統治穩固,曾將兄弟姐妹全部殺死,含扶蘇在內共計有二十三個兄弟、十個姐妹慘遭毒手,如果子嬰真的是秦始皇的兒子,那麼他絕無倖免之理。
  • 秦朝滅亡時有多慘?皇族被殺光鹹陽被屠城,天下3/5人口死於非命
    在各地起義軍的猛烈打擊下,秦朝內部發生政變,宦官趙高弒殺秦二世,隨後扶立公子嬰為秦王。 由於祖父項燕曾被秦將王翦擊殺,而父輩也長期遭受秦國的迫害,因此,身懷國恥家仇的項羽剛一進入鹹陽,便下令處死包括降王子嬰在內的全部嬴姓皇族成員。直到今天,嬴姓都很少見,很大程度上跟這次集體屠殺有關係。 但是,殺光嬴姓皇族並不能平息項羽心中的全部怨憤,他因為深恨秦國,深恨秦始皇,竟然連帶著把整個鹹陽城內的百姓也都看做不共戴天的仇人。
  • 【影視匯】《末代皇帝》真正的大師之作,一部電影看盡溥儀的一生
    高清看有線 今天末代皇帝的曲折人生,歷史和虛構之間的雙重選擇,史詩變遷下的靈魂悲歌,本期麥田電影院將帶您走進經典影片《末代皇帝》,看尊龍如何飾演夾縫中的末世溥儀,看大師貝爾託魯奇用西方視角重新演繹古老中國的神秘故事。
  • 末代皇帝溥儀的悲慘一生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註定會不平凡,他的一生充滿著坎坷,無論是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還是電影《末代皇帝》,我們都可以看出這一代皇帝的艱辛與苦澀,溥儀三歲登基但是卻只當了三年皇帝就被趕下了臺。1912年隆裕皇太后以宣統帝的名義下《退位詔書》,不過這時的溥儀依舊不懂事,按照《滿清優待條例》中記載,他依舊有皇帝的尊號,居住在紫禁城,並且每年會給他400萬兩的白銀作為生活費,可是他似乎被囚禁一般。1917年張勳企圖復闢,將溥儀再次扶上皇位,可是沒過多久迫於形勢,溥儀再次被趕下臺。
  • 《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悽悽慘慘戚戚
    生於末代,是溥儀的悲哀。拋開他皇帝身份,生母拋下他,讓他獨自面對許許多多陌生面孔,多年後給他送來溥傑也許是他母親在他成長階段做過最正確的事情了。雖然他恨他的母親,口口聲聲說她死了自己不會難過,但是他還是在聽到母親去世消息後企圖逃出大門,看她一眼,他氣憤自己只是這個皇宮中的傀儡,一生逃不出命運牢籠。氣憤自己是一個隨時可以被拋棄的那一個。
  • 秦朝只有15年,為什麼影響這麼大?看看秦始皇的粉絲就知道了!
    西漢滅亡後,重新打下大漢江山的光武帝劉秀,和西漢末代皇帝早就八竿子打不著了(類似於三國的劉備和劉邦攀親戚)。北宋滅亡後,創建南宋的宋高宗趙構,是北宋倒數第二位皇帝宋徽宗的親兒子、末代皇帝宋欽宗的親弟弟。金人本想把徽欽二帝以及他們的子孫一網打盡,沒成想漏了一個,此人就是宋高宗。北宋南宋關係最緊密,但江山就大為疏遠了。
  • 為何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不能生育,看看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一個命運多舛的皇帝。清朝末代的皇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最後一位皇帝。他的一生經歷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的大起大落。  在大婚之夜他竟和太監一直玩到天亮。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一個正直青春的熱血少年面對著一個絕代漂亮的沒有絲毫興趣。難道是自己那方面不行?是的沒錯,是溥儀自身的原因。他曾和他的同事透露過,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太監為了更加省力的看管他,就讓宮女爬到他的床上,有時會有三四個宮女一起教他做壞事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