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秦朝的發展,很多人首先會覺得秦朝是一個非常威風的朝代,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而且在秦始皇統治的那個時期,秦朝確實取得了非常顯赫的成就,無論是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精彩的成就。
同時我們也知道秦朝是一個必然滅亡的朝代,因為秦國的初代皇帝秦始皇是一個暴虐成性的人。他焚書坑儒、罷黜百家這些事情,都是非常的殘忍,讓民眾怨聲載道。後期沉重的負擔直接發展成為眾多的民眾敢怒不敢言的現象。而且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生性頑虐,根本就沒有治國的才能,他能成為秦朝的皇帝都是由於奸臣趙高的權術和詭計。在奸臣趙高的輔佐之下,胡亥帶領秦朝只能走向滅亡的道路。
大家對秦朝的印象可能更多的就是這兩個皇帝,其實大家忽略了一點,秦朝不只有兩個皇帝,秦朝的三世皇帝子嬰,可以說是秦朝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個皇帝。首先,他沒有身為皇帝的尊嚴,他在朝堂之中並沒有非常大的話語權,因為他上位時秦朝已經走向衰敗了,而且他一共在位幾十天,和臣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其次在清朝即將覆滅的時候,子嬰確實處境非常尷尬。一方面,他要維持秦國國內的政局,另一方面,他還要遏制周邊的動亂。這對一個沒有什麼鐵血手腕,政治能力也不突出的皇帝來說著實特別困難。因此,子嬰一共在位不到兩個月就倉促退位了。那麼秦朝末代君王子嬰的一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子嬰是秦始皇的兒子。可惜,秦始皇對子嬰的印象並不算非常的深刻,從最初的公子扶蘇到最後的秦二世胡亥,這些君主的候選人中並沒有子嬰的身影。或許秦始皇並沒有對自己的兒子子嬰抱有特別大的期望,或許他們的父子關係也並不算特別融洽。因此子嬰從小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在他心裡只希望自己能夠努力學的政治知識,在未來能夠為國家做出一些貢獻。在他的父親當政時,他還是一個小孩,對國事一知半解,懵懵懂懂。他長大之後,他的兄弟胡亥當權,子嬰非常擔心自己父親創下的基業會在兄弟的手中被葬送,於是,子嬰想方設法參與朝政。在非常善於猜忌的胡亥和姦佞的趙高手下做事,子嬰如履薄冰。甚至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
雖然非常危險,但是子嬰非常熱衷於參與朝政,在秦二世剛剛繼位時,二世就十分擔心曾經輔佐扶蘇的蒙恬會影響到他的統治,想要殺害這個將軍。就在此時,子嬰就向秦二世進諫,讓秦二世保留蒙恬兄弟二人的軍事實力,以求未來能夠在秦朝平叛戰亂中作出更好的貢獻。可惜此時的秦二世並不能夠聽從子嬰的意見,一意孤行,執意殺死了秦朝當時的名將蒙恬兄弟二人。此後,秦二世還在趙高的輔佐之下對朝中的大臣以及他自己的親兄弟,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或許是趙高在此時就意識到子嬰是一個他未來願意輔佐的人,所以,子嬰有幸逃過了這場浩劫。
在秦二世僅僅在位三年時,已經爬上權力最頂峰的趙高玩弄權術,不把秦二世放在眼裡,甚至認為自己應該成為帝王。於是,他就派自己的女婿屠殺了孤家寡人的秦二世,把子嬰立為秦王。子嬰在做臣子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趙高這個人並非什麼善茬,因此在子嬰剛剛即位之時,他就殺掉了趙高,除去了秦朝歷史上最大的奸臣。如果秦朝仍然能夠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可能會有更精彩的故事。可惜在秦始皇時期就埋下的禍根,再加上秦二世時期的荒淫無度,子嬰一個人也無力回天。
此時,劉邦和項羽在秦朝的都城附近虎視眈眈。最終,由劉邦率領大軍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來到鹹陽,在秦朝中的群臣也都背叛了秦朝向劉邦投降。子嬰感到秦朝確實大勢已去,自己也沒有辦法、無可奈何之下他和妻兒一起身著縞素,手持御用的玉璽、兵符等物,用繩子綁住自己,坐上白馬拉著的車,親自到劉邦的軍前投降。子嬰僅僅當權四十幾天就從秦王的高位上退下來,真可謂是秦朝歷史上最屈辱的皇帝。秦朝的歷史,也就這樣隨著子嬰的退位而宣告終結。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看來一個王朝的湮沒一定是一群人的結果,如果當時的秦始皇罷輟百家,獨尊儒術,秦二世認真對待這個國家,操持政治,或許子嬰也就能夠保住自己的國家不被敵人搶走。正所謂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要有領導人的樣子,如果你都不把這個國家當回事,那麼就會被弱肉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