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戲唱歌拍廣告以外,梁詠琪(Gigi)還有另一個身份--童裝店老闆娘!「我拍戲,丈夫做生意,工作相對較有彈性,可以騰出多點時間陪女兒Sofia成長,這個就是我們當初決定做生意想有的生活模式。」
Gigi平時工作比較忙,但即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會抽出一段親子時間。Gigi笑說很多時候父母只能在小朋友睡覺後,才能處理自己的工作,她也一樣,往往待Sofia熟睡後,才可以看劇本,爸爸才可以覆電郵。
工作上跟丈夫其實都會有爭吵,「我們也都明白吵架並不能解決問題,始終我們來自不同背景,但是只要目標、方向一致,無論是照顧小朋友,或是籌備店鋪,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前段時間,Gigi正拍攝兩套電影,丈夫又要籌備店鋪開張事宜,照顧女兒的時間表就要更妥善安排。
「上個月先生因為要籌備開鋪,所以比較忙,我便把拍戲的工作安排在女兒上學後,亦會儘量在她睡覺前回家跟她說故事,保持每天的親子時間。」
Gigi女兒Sofia今年四歲,這四年間,Gigi發現了女兒有很多特點,例如她的「袋住先」哲學。
「她透過日常觀察,學到的習慣或是話語,會先袋住但不拿出來,到一個很適合的時機,她就會使用。」Gigi表示她常常想Sofia多說廣東話,但經常會在對答間,Sofia很快便會用英文回答,到重要關頭,或者她很想做到的事情,她就會說中文。
「我跟她說『不行!你今日一定要洗頭,你前兩天都沒洗頭!』她就會跟我說『媽媽,我可不可以不洗頭?』在這個重要關頭,她會突然在袋裡拿一句完整的中文出來,我就很驚喜,然後跟她說『好啦!今日不洗啦!』哈哈!」
Sofia剛升讀幼稚園,很多家長都會很好奇孩子的校園生活,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多說在學校發生的事,不過Sofia卻不用父母追問,會很主動的將在學校發生的任何事「全盤託出」!原來Sofia這樣主動,跟和爸爸媽媽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
「我們會主動跟她描述我們的一天,例如早上出門前,我們會跟她說去哪裡,做什麼,幾點回來,回來後又會跟她說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遇到什麼人等。所以她放學後,當我們問她做了什麼時,她就學我們把做了什麼遇到什麼一一說給我們聽。所以我知道她學校老師、同學的名字,今天哪兩個同學發生推撞,昨天哪個同學今天又做了什麼…..等。」
Gigi形容每次帶Sofia去Play Day,Sofia都會走來走去,嚷著要和媽媽分享裡面玩什麼,做什麼等。「一群小朋友在房裡玩,媽媽就在廳內喝茶、吃東西,我女兒常常都走出來跟我說話,『媽媽,我們現在砌這個很有趣的,你來看嗎?』我會進去看一會後便出來,她又跑出來跟我說『媽媽,他們玩恐龍,很可怕!』然後她又走進去繼續玩。」
其實小朋友就是願意跟你分享她的一切,跟所有動向,所以作為家長要隨時隨地的去呼應ta,ta才會越來越願意跟你分享,有什麼情緒也不容易憋著,更容易發洩出來。
說到籌備升小事宜,還以為Gigi一定會為女兒選擇國際學校,想不到她打算讓女兒入讀本地學校。
「其實我很想她試讀本地的學校,因為我很想她學好中文。中文是其中一種很難學的語言,我覺得不趁她這個時候學好,將來她有機會去其他地方升學時,就更難去學,所以我最希望都是她接觸更多東方人的文化,多說中文,學好寫中文字。」
話雖如此,Gigi表示還要觀察多一段時間,看看她喜歡哪一種學習方式再決定。
Gigi笑言丈夫都很支持女兒要儘早學中文,「他很明白中文是一種很難學的語言,因為他來了香港六年,都還不懂講廣東話,哈哈。」
為了讓女兒接觸更多中文,Gigi會特別挑選中文故事讀給她聽。「我不鼓勵她太早寫字,但我希望她會講和認得中文字。」
Gigi常常和女兒做環保手作的玩具,她認為小朋友不適合在一個太多玩具的環境下生活。「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進行玩具大搬家行動,把不玩的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她會主動說:『我長大了,不玩這個了,可以給baby girl。」
Gigi家裡有收集廁紙筒或者送貨來的紙皮箱等「廢物」的習慣,她會善用這些資源,跟女兒一起變身成不同的玩具。「紙皮箱加兩個轆,就可以變成紙皮箱,希望從小可以讓她知道『善用資源』,很多東西都可以自己做出來,從而激發她的創作思維。」
除了DIY玩具,Gigi又會和女兒整餅乾、整麵包,這也算是其中一個「玩具」呀!
這間故事屋,就是由沒用的紙箱造成的,Gigi會在裡面和Sofia說故事,看看Sofia聽得多投入。
這個「玩具」就是由膠杯蓋、紙碟等廢物造成的。
Gigi形容女兒的性格比較成熟,在相處的對話中,有時會發現她說話像個大人,開始感嘆孩子實在長大得太快。
「有一次我們全家到西班牙旅行,我和女兒去散步,她忽然說:『媽媽,你是這裡唯一一個不說西班牙語的人,爸爸是唯一一個不說中文的人,而我兩種都會說。』她忽然這樣說,我就心想,她會不會在想,將來要做我們的翻譯呢?」
還有一次,Gigi表示爸爸正在用電話的導航駕車,Sofia想要聽爸爸電話裡的兒歌,於是問她可否用爸爸的電話聽歌。
「我說因為爸爸正在用導航所以不可以,沒料到她卻想了一想,說:『媽媽,那你用你的電話用導航,我便可以用爸爸的電話聽歌啦!』我心想,她又對喔!沒想到她會想得出這樣的方法。」
雖然孩子大得快,但Gigi認為不要緊的,反而可以讓她多些思考。
「每個孩子都大得很快,而且是父母追不上的速度,但不用怕,孩子大得快是我們要接受的事實,最重要是孩子成長的過程開心快樂,和父母的關係密切,這樣就足夠了。」
想必Gigi說的這番話,作為父母的你也有同樣的感觸,像很多的港寶從幼升小,再到小升中,每一關其實都需要來自父母的支持協助,與孩子的共同努力。
小拔希望您能跟Gigi一樣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提醒您在為孩子擇校,讓孩子赴港讀書,充分做好這4點~
1、家長要了解香港學校的最新發展,從而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愉快學習,從而發揮所長,建立自信。
2、為子女選擇合適學校,家長需要先了解子女的能力和興趣,然後考慮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和發展方向等。家長可瀏覽學校網頁、又或徵詢小學老師的意見,有條件可以求助愛心&香港拔萃這類專業的服務機構,以作出明智抉擇。
3、孩子無論幼升小,又或小升上中,都要經歷不少轉變,難免要面對適應問題。父母應多與孩子溝通,鼓勵他們分享新的學習生活和感受。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父母宜耐心給予輔助,多加關懷和支持,並讚賞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在培育快樂正向的孩子方面,父母的角色舉足輕重;家庭關係融洽,孩子的成長問題自然更易妥善處理。
4、特別在孩子升小或升中後,家長應與學校緊密溝通,並積極參與學校及家長教師會舉辦的活動,藉此加深了解子女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