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描寫不像神,倒更像一種妖獸。
少辛是被白淺收留的小巴蛇,後來天族二皇子桑籍,雖與白淺有婚約,卻喜歡上了少辛,二人就此背叛白淺,天君因此將桑籍貶為北海水君。
巴蛇和少辛是《山海經》裡面的兩種生物,少辛是小巴蛇。
「一種可以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中草藥,又叫細辛。」
「長達十丈,吞象三年才吐出骨頭,但如果吃的是獐、鹿之類的動物,就連骨頭都不會吐了。它外表皮膚的顏色是青色、黃色、紅色和黑色混合間雜,色彩斑斕。」
畢方暗戀白淺上萬年,為此甘做四哥白真的坐騎,在白淺被封印時尋遍整個東荒。一直將愛埋藏在心底的畢方終於有天鼓起了勇氣表白,白淺卻已與夜華定親,這第四朵桃花尚未來得及綻放,就默默地凋零了。
《山海經》中這樣記載畢方:
「居住在西次三經的章莪山,它形狀像仙鶴,但只有一隻腳,身上的羽毛是青色的,上面有紅色的斑紋,還長著一隻白色的嘴。這是一種兆火之鳥,它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怪火。」
九重天上的太子夜華,是白淺命中注定的夫君,他們讓整個四海八荒見證了自己的愛情。不管她是俊疾山上的素素,還是青丘上神白淺,二人總是要相遇。他們的愛情中雖然有誤會,有辜負,有遺憾,但最終還是桃花一樣美麗絢爛。
那麼「四海八荒」是怎樣的概念呢?這個概念還要追溯到山海經。山海經前五卷皆是山經,六到十三卷及十八卷則是海經,按「東西南北」分為「海內」、「海外」經,而十四到十七卷則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介紹大荒,後人在這四個方向之外,又加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共稱八荒。四海八荒這麼大,對於白淺來說,真正合她心意的,卻只有一個夜華。
白淺的師傅墨淵是父神嫡子,是天族掌樂司戰的尊神,也是太子夜華的胞兄。白淺飛升上仙之時,墨淵代她承受三道天雷,而白淺後來用心頭血供養墨淵七萬年,墨淵在生祭東皇鍾之前只對白淺說了一句「等我」。這二人之間,是否僅是簡單的師徒之情,誰又說得清呢。
墨淵鎮守的崑崙虛,其實是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是眾神聚集之城。山海經裡描寫這裡:
「方圓八百裡,高一萬仞。山頂生長著一棵像大樹一般的稻穀,高達四丈,莖稈須五人合抱。崑崙山的每一面都有九眼井,每眼井都用玉石製成的欄杆圍起來。每一面還有九道門。帝都宮殿的正門面對東方,迎著朝陽,叫做「開明門」。一隻開明神獸威風凜凜地站在門前。」
——徐客《山海經白話全譯彩圖珍藏版》
只有這樣威嚴、巍峨的地方,才配得上墨淵這樣的人吧。
張智堯扮演的折顏,人如其名,僅用美貌就讓不少粉絲傾倒。他是開天闢地的第一隻火鳳凰,當白淺對夜華的感情絕望,跳下誅仙臺,想起自己身份後,就是喝了折顏為她配的忘情水。折顏對白淺亦師亦友,亦父亦兄,相比起夜華帶給白淺數不清的淚水,折顏卻是一直陪在她身邊、帶她走出傷痛的暖男。折顏種了一片十裡桃林,這片桃林,在山海經裡據說是夸父逐日身死後所化的。
山海經中的鳳凰其實長得沒劇裡的折顏那麼美,外形就是普通的雞,不過全身上下長滿五彩羽毛:
「它頭上的花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花紋是「義」字的形狀,背部的花紋是「禮」字的形狀,胸部的花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花紋是「信」字的形狀。」
鳳凰一出現就預示著天下太平,這種神鳥在許多影視劇中也有出現。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白淺的身邊來來去去過那麼多人,歷經三生三世,最終留下的只有夜華,這大概因為,遇見了他,其他人就只能算將就了吧。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部劇裡的世界架構,事物名稱等多取材於山海經,不止是上面提到的這些,如青丘管家迷谷的名字就來源於一種樹。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去書裡自己挖掘,定會有更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