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好事,都惴惴不安!害怕樂極生悲!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中說: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的來襲。~然,他自人山人海中來,這猛烈的歡喜,我無處可避,我甘之如飴!
你來時攜風帶雨,我避無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後來我懂了,也悟了,若能避開熾猛的歡喜,就沒有哀痛來襲
後來才知道她來時並未攜風帶雨,走時也未亂四季。只是驚豔了我的神,傷透了我的心,風雨四季並沒因她的到來離去而變化,有變化的只有我一人的心。
很多人估計都是這樣,已過而立之年,得到的結果是對喜悅不夠喜悅,得裝。對痛苦不是痛苦,也得裝做痛苦,好幾年都沒有過劇烈的情緒波動了,這算什麼,所謂成熟?
村上春樹:哪裡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還會被幸福所傷」。
敏感的人為了躲避悲傷,而拒絕狂喜。
形容了「如果沒有快樂,就不會有悲傷了」的自責心理。
但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是否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小編覺得,像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能達到的人是少之又少。七情六慾,愛恨痴貪怨等情緒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生活。
沒有歡喜過是不知悲痛有多痛,但是無喜無悲便不是人生。
世間事事都是相互襯託的,皆不可失。
同理若沒有悲痛你也不知道歡喜有多歡喜,兩者皆有,你才懂得兩者皆存於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