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內地的城市排名頗有爭議,尤其是「準一線城市」這一名頭,很多網友都爭論不休,有些人是按照GDP總量來看,有的人是按照發展潛力來看,還有些人按照地緣政治來分析,總之,莫衷一是。
根據去年中國各大城市前三季度GDP榜單顯示,中國總共有31座城市GDP突破5000億大關,GDP超過萬億大關的城市更是達到11座城市,這些城市的取得的成績都非常耀眼。
此次武漢GDP並未受疫情影響排在了榜單第十位,排在武漢前面的第9名和第8名分別是杭州和成都,而排在榜單前三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和深圳,重慶緊跟深圳後面排在第四名,廣州、蘇州以及成都分別位居榜單第5名、第六名和第七名。
不難看出,中國各個城市每年GDP都在發生變化,各個城市也在互相暗中較勁。其中,北上廣深一直是中國眾多城市中經濟實力最突出的,尤其是深圳經濟變化速度之快,深圳經濟特區建立至今已有40年,這40年深圳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漁村一躍成為中國一線城市,如此快的發展速度惹得不少國際友人感嘆。
那麼,國際分析機構對中國的城市排名怎麼看呢?
最近英國的一個全球知名的城市評級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出爐,最佳機構給出的評級結果,可以說,讓很多中國人都感到出乎意料。
原來英國人對城市排名,跟中國人的排名方式有很大的差別,這讓很多人突然間感到腦洞大開。
最近,著名城市評級機構GaWC公布了綜合各項指標列出的世界城市排行榜單,有意思的是Gawc並不是按照GDP對城市進行排名的,而是根據城市的國際知名程度、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排名,把城市分成四個等級。
四個大的等級分別是——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Beta級(世界二線城市)、Gamma級(世界三線城市)和Sufficiency(自給型城市)。
在這份榜單中有中國有6個城市被劃分為Alpha級別,屬於這類級別的城市相當於就是世界眾多城市中的一線城市。
在世界一線城市級別中,中國香港排在第三位,也是中國所有城市中榜單最靠前的城市;獲得世界一線城市冠軍的是英國倫敦,這已經是倫敦多次登頂該位置並不意外;緊跟英國倫敦後面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紐約。
包括紐約,美國共有5座城市登上世界一線城市榜單,其它四座城市分別是舊金山、紐約、洛杉磯以及波士頓。這五座城市皆在各方面有突出優勢,其中紐約更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美國重要的經濟樞紐。
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的亞洲國家印度,總共有三座城市登入該榜單,印度首都新德裡登上並不意外,經濟發達的孟買跟IT產業強盛的班加羅爾竟然也登上了該榜單。
新德裡雖然在GDP方面表現平平,但新德裡新老城區代表了印度文化的發展軌跡,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而孟買則一躍成為了印度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孟買在2019年GDP突破2千億美元,加上印度超強吸引外資的能力,孟買就此入選榜單。
孟買
既然中國香港在世界一線城市中都躋身第三,中國入選該榜單的城市數量自然也不甘落後。
在世界一線城市榜單中,中國總共佔據了6個份額,登上榜單的城市除香港以外,還有大家熟知的北山廣深四座城市,那還有一座城市是誰呢?這座城市正是臺北!
臺北是臺灣的省會,雖然臺北GDP總量不過區區5412億,放到內陸城市只能算得上是二線城市的GDP總量,但是臺北確實臺灣人口和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城市,在知名度和影響力上都遠高於其它城市,所以臺北能夠入圍世界一線城市也是有理有據的。
臺北夜景
而深圳則是中國經濟特區,各種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萬家,例如騰訊、華為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坐落於深圳;至於北京能入圍相信每人會感到意外,畢竟作為首都的北京不僅GDP高,高新技術企業更是超過深圳有2萬多家;而廣州也有多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例如唯品會、網易等總計8000多家企業;上海也不甘示弱,上海企業總數多達7000多家,交通銀行就是上海的。
除了港臺和北上廣深,那麼全球二線城市中,中國拔得頭籌的是哪個城市呢?
可能有人會說是杭州,也有人說可能是蘇州,因為這兩個城市最近幾年在科技領域發展迅猛,擁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集群。其實都不是,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在全球二線城市中,中國領頭的城市是成都。換句話來說,成都是內地僅次於北上廣深的城市。
成都的領事館數量僅次於上海和廣州,因此成都在全球政商界知名度較高,同時作為中國形象代表的動物熊貓,因為在成都繁育較多,因此成都在國外很多青少年心中的認知度較高,加上成都特有的生活氣息和文化氛圍較濃,並且有數千年的歷史,這三點就成了入圍的重要原因。
結尾
你對這樣的排名認同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