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港臺現在都沒有造出新的明星了,不管是歌手還是演員?

2021-01-09 鉀鈣鈉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中國內地影視產業的迅速發展,電影票房節節攀升,電視劇市場改變也很大,原本華語流行文化中凡,就由港臺北上到了大陸。

港臺影視資本,製作技術,人才精英全部都流失北上,年輕人才的青黃不接,只是港臺流行文化中心衰落其中一環罷了。

有讀者自然不信,雖然中國影視產業崛起,像流量明星等亂象重重,但中國內地新生代出道成名的機會,卻是越來越多,遠非港臺能夠比較。

有些小範圍已經火爆,但沒有火爆全國的新生代演員,數量很多。

唐人影視力捧的小生韓東君,三位小花,金晨,陳瑤和胡冰卿。胡冰卿有些遜色,但金晨和陳瑤,無論容貌外形,還是口碑實力,都相當不錯。但作品不多,最後唐人的運作。

內地類似小花旦,現在非常之多,比如宋軼也是其中一位,後來籤約實在不好,導致資源人脈不佳,一直接不到為絕對主角的影視劇。

上面三位,已經是有過一定名氣,但出道已經有些早的新生代花旦。2015年左右,甚至2015年過後走紅的內地小花旦,數量更多了。

比如李一桐,出道在2015年前,但走紅是在2017年的《射鵰英雄傳》,再到2018年的《媚者無疆》,演技實力很受好評。

再到2017年,憑藉網劇《河神》裡的小神婆,一定範圍走紅的王紫旋。這個,又不得不說到一個現象。

內地影視行業,對於新生代的造血功能,遠非港臺能夠企及。簡而言之,當下一部非常火爆的影視劇,新演員在裡面擔任了重要角色,甚至就是主角,劇播了非常的火爆。

以前港臺是華語流行文化中心,內地人民仍然消費港臺娛樂文化。當時只要有新生代在港臺火爆了,便會變成火爆整個全華語地區。現在的情況,正好反了過來。

最典型的例子,自然而然是2018年的《延禧攻略》,裡面兩位翻紅的中生代主角,聶遠,秦嵐和佘詩曼不提。受益最大的還是幾位新人(有些演員也不算很新人,出道時間也較早)。

吳謹言、許凱、蘇青、姜梓新等。

這四位受益很大,大到哪裡呢,由於《延禧攻略》全華語地區的大火特火。此劇在港臺正式播出的時候,幾名演員便到臺灣,香港去負責宣傳。現場是人山人海,節目通告走個不停。

這種現象是否有些眼熟,以前可只有港臺新生代,在港臺什麼影視火爆過後,來到內地什麼活動站臺,才會有同樣的現象,這就反了過來。

而最近幾年,中國內地影視產業像《延禧攻略》,聶遠秦嵐過氣演員翻紅,新生代因為作品突然走紅的這種例子,不能說數不勝數,確實數量不少。

相比之下,港臺的內地大紅的影視作品,有誰還能說出有幾部。代表根本的影視作品如此,影視作品裡面的演員,再延伸到港臺新生代演員,更是不用多提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明星都願意來內地發展?看看港臺明星和內地收入對比就知道
    為什麼明星都願意來內地發展?看看港臺明星和內地收入對比就知道不知道各位是否發現,現在好像有很多港臺明星都願意來內地發展,難道是因為香港和臺灣的市場不允許他們繼續發展了嗎?之前張娜拉便曾經在節目中爆料稱,在中國賺的錢要比他在自己國家賺的錢多很多,由此也能夠看出中國內地給出的片酬確實不少,這是為什麼那些韓國日本的明星扎堆要到中國發展的原因,除此之外港臺的明星也是如此,雖然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期間,港臺地區非常火爆,很多人都願意到港臺發展,但是時過境遷時光仍然多年過後,港臺的娛樂地域胃開始下降很多,內地的明星開始崛起,而且製作程度製作班底也要比港臺地區高很多
  • 移居北京的二十位港臺明星
    而隨著演藝市場的逐漸擴大,不少港臺明星則開始看好內地的發展潛力,紛紛置業移居。 如果說十多年前,湯鎮業等港臺藝人來內地發展被視作是一種「下放」的話,那麼,現在來內地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三隻小豬看到,隨著北京城市環境的日益改善,港臺明星移居的首選之地就是這個政治文化中心,就連張娜拉、安七炫、范文芳等明星都已經或即將在北京定居。
  • 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港臺樂壇?該鄙視還是理解?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港臺樂壇?歌手該被鄙視還是理解,看完你就知道了80-90年代是港臺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那時港臺樂壇湧現出無數的優秀歌手和動聽歌曲。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等這些名字以及他們背後的旋律被深深地刻在我們腦子裡。
  • 新加坡劇"為什麼現在很少看到了?港臺影視劇「風靡」一時
    大家有沒有發現,新加坡劇為什麼現在卻很少看到了,國內沒有,我在外網也很少看到了,lg手機預計快掛了,為何日劇在中國發展不起來,更準確說是資源很少,韓劇,美劇卻很多,現在的電視劇儘管很好看,可是卻少了之前電視劇的韻味,乃至可以成為經典的都很少,在曾經經典的電視劇中,他與李連杰也有過合作,特別是在精武英雄裡面,他們兩個的打鬥號稱是經典
  • 《歌手當打之年》:現在的華語樂壇,歌手只能靠綜藝節目捧了嗎?
    如果人們窮得都消費不起產品,生產音樂的人無法生存,為什麼還要去做產品? 那麼為何現在的華語歌手需要綜藝節目來捧? 說到底是音樂人的產品,能夠向全年齡觀眾普及的平臺渠道。只剩下影視歌曲與綜藝節目,這兩個最大最強的。 2005年後,磁帶和唱片市場逐漸崩潰,不管港臺的成熟市場,亦或者內地的盜版市場。
  • 為什麼很多港臺明星上年紀後生活窘迫,而內地明星卻恰恰相反呢?
    為什麼很多港臺明星上年紀後生活窘迫,而內地明星卻恰恰相反呢?相信大家跟小編一樣,經常在娛樂新聞裡看到,某某明星到了一定年紀之後,生活窘迫,從原來住的豪華大宅搬到了普通的居民區,為了營生從從前的熒幕主角淪落到去不知道名的小城市商演。
  • 她的奪冠,不恰恰說明了:港臺明星光芒褪盡,內娛才是唯一出路
    她的奪冠,不恰恰說明了:港臺明星光芒褪盡,內娛才是唯一出路。這些年一直在說,港臺明星樂壇沒落、港臺劇再無熱度。真的只是說說而已嗎?其實各位可以看看各個選秀、各個節目,莫不是都搭配了幾個港臺明星。如果不是看報導,相信很多人都忘了還有一個香港小姐比賽吧。現在香港小姐比賽已經不是港姐美不美的問題了,它的話題度和關注度,甚至比不過內地隨便一個綜藝節目高。當年的香港小姐有多火?到今天,不管過去多少年,那些驚豔時光的美貌,依然被人所津津樂道。
  • 原本是內地人,卻被誤認為是港臺明星,最後這位竟然還是女藝人
    現在的娛樂圈裡面有不少的明星和演員,我們其實看著這些明星們也是眼花繚亂的,畢竟現在的娛樂圈裡面的明星們也是越來越多了,大多數的明星在我們的眼中就是影視作品裡面的角色形象或者就是舞臺上的形象給我們的印象比較深刻。其實有不少的明星我們雖說看著很眼熟,但是對他們還是不夠了解的,因為很多明明是內地的演員我們卻誤以為是港臺的。
  • 那些所謂吃了防腐劑的港臺明星,是真的保養好還是時代濾鏡的加成
    經常看到有人說港臺明星好像吃了防腐劑,幾十年都不變樣的,事實真的如此嗎?小編結合這些演員近期的動態看了一下,覺得傳言有所誇大了。很多演員近景是明顯能看出老態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內地的男星過了35歲,大多數都暮氣沉沉的,顯得沒有朝氣。其實我們內地也有保養很好的演員,只是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曹永廉是演員姜大衛的女婿,說起來姜大衛在六七十年代是相當火的,和狄龍平分了武俠電影的半壁江山,當然這兩個屬於保養不算好的,到了90年代顏值迅速衰退了。
  • 明星愛嫁富豪?為什麼現在的明星卻愛跟同行結婚?因為這個原因
    都說以前的明星都喜歡嫁富豪,我們來捋一下時間線,看一下這「以前」是多久的以前。以前的明星喜歡嫁富豪?劉濤劉濤在演員生涯中,塑造了很多經典的影視角色。像《還珠格格》裡的慕沙公主,《天龍八部》裡的阿朱,還有《新白娘子傳奇》裡的白素貞......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影視角色。
  • 經常被認為是港臺演員的何中華,夜遊西湖曬美照,依然帥氣!
    演藝圈總有那麼幾位演員被人認為是港臺演員,何中華便是其中之一,因為早期何中華在很多港臺電視劇中客串過角色,雖然他算不上太帥氣,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溫文爾雅,很有氣質的。何中華年輕時候,客串過不少港臺電視劇,但是都是那種小配角,多數還是反派,所以很多觀眾感覺他是港臺人,曾經編者也以為他是港臺演員,其實他是真正的內地演員,不但唱過戲,還當過駐唱歌手,也正是早年的演藝生活,鍛鍊了他的表演能力。
  • 82年拉菲是1982還是1882?生產了多少瓶?為什麼現在都沒有喝完?
    82年拉菲是1982還是1882?生產了多少瓶?為什麼現在都沒有喝完?隨著大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朋友更喜歡喝紅酒了,記得以前,親朋好友逢年過節送禮物都是送白酒的,但是最近兩年,大家好像更喜歡送紅酒一些。
  • 為什麼現在的古裝劇沒有以前的那種感覺了?
    如果不是小編最近在翻看以前的古裝劇圖片,還不知道,原來以前的古裝劇真的是太良心了,從服裝,到化妝,再到髮髻,再到配飾,每一個都非常的精緻,非常的精細,都非常的貼近古代的人物形象,所以就算是觀眾們單純的看演員們的扮相,就非常的有代入感了,這樣大家也更容易入戲。
  • 為什麼港臺明星和內地明星出行區別那麼大?
    一.是明星自身的區別。二.是粉絲群眾對待明星的區別。在港臺,明星只是把演員當作一個職業,和攝影師、工程師、老師一樣的職業,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且港臺受西方社會影響比較多,更加重視人權,他們希望自己在工作期間被粉絲追捧,但休息的時候,更享受自己普通人的權利。比如發哥,歌神就都坐地鐵啊,騎單車啊,去市場買菜啊。因為大家覺得我下班了,我在生活,我需要這樣啊!
  • 最賺錢的明星工種!演員、歌手,還是運動員?
    最賺錢的明星工種!演員、歌手,還是運動員?閱前提醒:本文僅是娛樂調侃,一切數據皆從2019《福布斯》公布信息獲得。而現在的電影、電視劇製作方也大都請一些流量很大的明星來做主演宣傳,以此能獲得更多的播放量。
  • 盤點靠綜藝吃飯的明星:掛著歌手演員的頭銜,卻沒有作品拿得出手
    在娛樂圈,或歌手或演員,基本上都得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雖然如今的時代是流量為王,但沒有過硬作品的流量很快就會暗淡下來。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有才華的人總能出頭。但也有這樣一些明星,掛著歌手演員的頭銜,實際上卻靠綜藝吃飯。
  • 大陸導演愛用港臺演員
    我們可從市場成熟、演員成熟、價值成熟三個方面了解一下大陸為什麼喜歡用港臺演員;①市場成熟:香港的電影市場在八九十年代時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規模,各種各樣的規則都是比較完整的(在演員方面有著成熟的培訓及穩定的收入),就好比一家公司的日常工作,有著完整的流程制度體系及員工保障,雖然這些年港臺電影市場有些沒落,但也不是大陸的影視圈可比的;
  • 這些明星一出道,大陸娛樂圈已無港臺明星蹤影
    陳冠希 謝霆鋒 餘文樂繼最後一批帥哥謝霆鋒、餘文樂、陳冠希之後,香港為什麼後來再也沒有帥哥明星出現了,咱們不像老一輩是聽港臺音樂長大的了,誰在乎他們啊!你看下面的明星哪個是港臺地區的?所以現在的00後很少崇洋媚外的,咱們國家這麼多帥哥、優質劇不好看麼?
  • 網友:周杰倫之前港臺原創歌手太少!看港臺歌手們翻唱日韓多少歌
    導語:網友:周杰倫之前港臺原創歌手太少!看港臺歌手們翻唱日韓多少歌提到港臺流行音樂的時候,網友們普遍拋出兩個觀點一是90年代港臺音樂之所以能夠風靡大江南北,是因為內地當時的音樂實力確實太過土鱉;二是港臺音樂其實沒什麼原創實力,全都是利用信息差,在我們信息閉塞的時候,瘋狂的翻唱日韓,歐美等歌曲,達到他們走紅賺錢的目的。
  • 內娛偶像瘦成杆,港臺明星卻成muscle男,審美差別這麼大?
    但是回顧鄧倫的動態,好像也沒有發過腹肌照,所以對於這次在《晴雅集》中,到底是他的真實身材還是特效,網友們也是議論不斷。但不管是不是特效,鄧倫的身材應該都不是那種的消瘦的,肯定還是有一些基礎。網友們對此的看法也都差不多,但還是出現了部分不和諧的聲音,表示這次郭敬明想要光膀子打架的話,不如參考一下港臺星的muscle男,像是劉德華、彭于晏這些,絕對秒殺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