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琳
紅色故事會現場。黃國忠 攝
「他們叫我徐奶奶,也有人叫我徐同志,還有人叫我大名徐昭英,但我最喜歡他們叫我紅軍守墓人。」舞臺上正在表演《漫長的守護》,朗誦者將軍民彼此間的情誼和守護娓娓道來,現場觀眾無不默然垂淚。
近日,「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廣西桂林,一個個紅色故事講述著不滅的紅色記憶,一個個紅色基因傳承著不滅的紅色精神。
本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兩新組織黨工委、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紅旗出版社、當代廣西雜誌社等主辦,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社、桂林市委組織部、桂林市總工會、桂林市委黨史研究室等承辦。
為青年講紅色故事
「我們希望用富有時代感的方式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激勵廣大青年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編委、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社總編輯褚定華介紹,今年以來,以「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為主題的紅色故事會從浙江走向全國,選取長徵路上有代表意義的城市,旨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桂林市境內的興安、全州、灌陽是長徵中湘江戰役的主戰場。1934年11月,中央紅軍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苦戰五晝夜,最終從興安、全州之間強渡湘江,突破國民黨軍隊的第四道封鎖線,成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桂林不僅是一座山水名城,更是承載著紅色精神的紅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向濟萍表示,希望通過活動,讓紅色基因、紅色精神在美麗山水間永續,讓紅色文化的傳承煥發出桂林城市發展的勃勃生機。
據了解,紅色故事會宣講活動自2018年12月以來,先後走進了浙江的大中小學、紅色教育基地等,宣講10餘場,並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累計吸引觀眾200多萬人次。
情景再現紅色記憶
「明朗的天空寫下跨世紀的親情故事,奔騰的湘江為英雄歌唱。我們立下壯志:要把先烈的遺志弘揚。」故事會上,現場觀眾全體起立宣誓,向革命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一方面想把現場的氣氛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通過參與互動,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歷史,牢記使命。」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社原總編輯助理、活動導演謝慶梅告訴記者,此次故事會的每一個節目都經過精心準備和選擇,朗誦、舞蹈、情景劇等豐富的形式,讓每一個故事都「有血有肉」。
《傳奇將軍李天佑》再現了一個桂林農村的放牛娃追隨紅軍長徵,成長為一代名將的傳奇經歷。表演者謝子云和塗明鑑同時也參與了劇本的創作,表演中,兩人分飾多角,用聲音刻畫了一位位飽滿的英雄形象。雖然劇本創作是利用業餘時間加班加點完成的,但他們一直抱著嚴肅嚴謹的態度,在創作中學習和成長。
活動現場掌聲不斷,宣講員深情講述,讓現場觀眾淚光閃閃。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吉表示,桂林的一山一水,都有道不盡的紅色印記。故事會以情景再現的方式,通過將黨史故事化,將故事形象化,很好地展現了湘江戰役的偉大革命精神。
爭當紅色基因傳承人
「非常感人,在聆聽中我深切地感受到,『長徵』『湘江戰役』不再是書本中的知識點。」廣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沈鵬鳴告訴記者,作為年輕一代,更需要傳承弘揚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鬥的精神,面對困難和挑戰,迎難而上,奮勇拼搏。
「一個個紅色故事,既是一扇窗戶,讓人走進歷史、了解歷史,也是一粒種子,讓人產生情感共鳴、激發紅色認同,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人。」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強認為,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講好紅色故事,補充紅色營養,將紅色火種播進一代代年輕人的心中,不僅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更能為廣大民眾奮進新時代提供生生不息的強大動力。
目前,紅色故事會已經陸續走進江西弋陽方志敏烈士家鄉、廣西桂林湘江戰役紀念地,接下來,一顆顆「紅色種子」將繼續播撒在延安、遵義等地。故事會中的優秀作品也計劃結集出版,促進紅色精神、紅色文化在更多人心中紮根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