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力★★★★★
歌手演唱力★★★★☆
專輯影響力★★★★☆
商業價值力★★★★☆
總評分:90
我的小時候
吵鬧任性的時候
我的外婆
總會唱歌哄我
夏天的午後
姥姥的歌安慰我
那首歌
好像這樣唱的
天黑黑
欲落雨
天黑黑
黑黑
——《天黑黑》孫燕姿
(上篇)
這是「碟碟8休」的第13篇推文,這一期我們聊聊孫燕姿以及她的第13張專輯《跳舞的梵谷》。話題的開頭當然還是要從她那首已成為流行樂經典作品的「天黑黑」說起。
千禧年後最後一位天后
2000年期間,在一眾纏綿悱惻、哀怨悽楚的流行情歌堆之中,忽然出現了一首極其清新而與眾不同的音樂作品,它主打懷舊主題,描寫一個生活在喧囂都市中的年輕人對從前單純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家鄉親人的眷戀之情,它的旋律優美讓人聽之不忘,它的歌詞內容看似簡單實則深刻而發人深省。唱這首作品的歌手是一個留著超短頭髮、身材瘦削而異常清爽靈動的小女生,她的聲音如同這首歌的主題一般簡單而純粹,也如她的外型一般輕靈而跳動,讓人不由自主心生親切之感,與此同時,在她的聲音裡包裹著的一種傷感卻又倔強的情感,又不禁讓人心生憐惜之意。就是這樣一個小女生,以她標誌性的中性外型與清朗聲線,帶著這一首劍走偏鋒的音樂作品,在那個天才輩出、神仙打架的流行音樂盛世裡,如北極夜空閃現的極光一般,讓人瞬間眼前一亮,從此大眾市場無論男女老幼都牢牢記住了這首名叫「天黑黑」的歌曲,牢牢記住了這個親切清爽的聲音,也牢牢記住了這個宛如鄰家女孩一般親近可人的女歌手,她便是孫燕姿。
2000年,是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元年,但網際網路用戶累積以及MP3興起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因此,網際網路彼時還未對流行音樂市場產生直接摧毀性的打擊;2000年也是歌壇新老交替的時間,90年代曾經呼風喚雨的天王天后們還未退出舞臺,他們仍然擁有著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如四大天王、王菲、張惠妹、林憶蓮等等,在他們的擠壓下流行音樂市場所剩餘的空間極其狹窄。就在這個世紀之交,就在這個網際網路留給流行音樂行業最後的窗口期,就在華語流行音樂市場所剩不多的縫隙之中,2000年的這一批中生代歌手中,究竟誰能夠把握住最後的機會,在華語音樂殿堂裡刻下自己的名字,並留下自己的故事與傳說?在時間蕩滌洗盡所有的灰煙飛塵之後,最後隨之揭曉的謎底是這樣的一句話以及與之相關的兩個人——「2000年後流行音樂,男有周杰倫,女有孫燕姿。」
那個時候,就連王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都說:「孫燕姿的歌不錯,她的歌路和我不一樣,但如果非要說誰是我的接班人的話,那麼也許就是孫燕姿吧。」這話出自王菲之後,可說意義非凡,第一,王菲是公認的天后,女歌手中最頂尖的存在,第二,惜語如金的王菲幾乎從未誇獎過歌壇中的其他人,由此,孫燕姿的音樂影響力可見一斑。
那麼,下面我們就先來看看孫燕姿的音樂以及她自身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與魅力。
首先,我們來看看她的人聲特點。
孫燕姿在唱功上並不具有王菲、張惠妹兩位天后那種超一流的演唱實力,她沒有王菲空靈飄逸的高挑聲線,沒有張惠妹寬闊醇厚的磁性聲場,也沒有二人動輒f3、g3的高音能力。在高音能力上,孫燕姿早期的真聲普遍維持在e1-c3的13度音域範圍內,超過c3這個音高基本就切換到了假聲,後期隨著唱功的修練進步,孫燕姿的高音也有了e3的表現力,但也僅僅是擴展到了15度的音域範圍,與王、張超過20度的音域依舊存在明顯的差距。然而,孫燕姿的音域雖不算寬廣,但對於常規的流行歌特別是她早期的青春勵志或抒情歌曲來說,也已足夠使用了,並且在音域之外,孫燕姿人聲自有她獨樹一幟的特點。
其一,孫燕姿嗓音中所擁有的那種清爽靈動的氣質,以及非標準化的漢語咬字發音方式(雖有囫圇吞棗的感覺,卻又非常奇特地保持了聽感上的清楚銳利)結合在一起就使得她的人聲清新脫俗並給人以親近感,並由此形成了區別於其他歌手的人聲高辨識度。
其二,雖然沒有絕對的高音實力,但孫燕姿非常擅長於將自己的人聲放在一個中高音區域裡反覆遊弋,並始終保持輕鬆自如的狀態,此外,在這個中高音區域裡,孫燕姿區別於大多數女歌手其人聲結實、硬朗,兼具爆發力,這樣的發聲特點,使得她在傳統女歌手所專長的慢板情歌之外,又具備了快節奏動感舞曲甚至是金屬搖滾作品的演繹能力。這種動靜皆宜的歌曲演唱能力,亦是她標誌性的人聲特點。
其次,我們來看她的音樂風格。
孫燕姿出道20年,共發表了13張音樂專輯,早期的作品主要以四種音樂類型為主:慢板抒情、動感舞曲、金屬搖滾以及勵志民謠。在這四類歌曲中,孫燕姿的人聲氣質中或傷感倔強、或清澈爽朗、或硬朗堅實、或青澀素雅的不同成分各自保證了與歌曲本身有很極佳的結合點,從而能夠詮釋出不同的主題特點,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大批有著極高市場傳唱度的金曲,如抒情類的「我懷念的」、「逃亡」,舞曲類的「奔」、「綠光」,搖滾類的「懂事」、「自然」,民謠類的「The moment」、「風箏」等等。對於一個年輕女歌手來說(出道時僅僅22歲),能夠適應這麼多歌曲風格,並都能打動聽者,不僅僅說明了孫燕姿擁有極為紮實的演唱功底,同時也體現了她非同一般的音樂領悟能力。因為音樂說到底,它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相溝通的形式與方式,再優異的唱功、再頂尖的高音能力、再眼花繚亂的音樂表現力,如果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質,並將這個特質與聽者的內心感應相融合,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聽者內心情感累積與釋放,那麼都只能歸類為一種雜技表演,而非藝術層面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如「中國好聲音」一類音樂類綜藝節目越來越讓人失去興趣的根本原因所在。
後期,隨著出道時間的延長而導致大眾市場對於其音樂風格改變的需要,也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而帶來的理解力、表達力的升級躍遷,2010年之後,孫燕姿的音樂風格漸趨厚重內斂,流行化的簡單旋律風格外衣逐步被藝術化甚至歌劇化的繁複曲調所替代,歌詞也由直白簡單的表達方式過渡到類王菲式歌曲的偏意識流風格,而隨著音樂風格的非主流化轉變,隨著音樂架構與表達的逐漸複雜與深奧,令人無限惋惜的是,屬於孫燕姿的耀眼時代卻一去不復返了,她已不在華語音樂市場的C位。華語流行音樂市場永遠是這樣的發展規律,歌手作品的技術性越強大、藝術性越高級、表達空間越深層多維,就會越曲高和寡,越知音寥寥,這不得不說是華語流行音樂發展現狀的一個悲哀。
再次,我們來看看她的創作能力。
自小學習鋼琴,並在大學期間同時報名進入音樂學校系統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孫燕姿有著極為紮實的音樂功底,這也直接影響了她在2010年開始獨立擔當音樂製作人之後所選擇的音樂方向逐漸偏離流行化,而從創作能力來看,孫燕姿雖然不能和周杰倫、陶喆、蔡健雅這一類專業創作人相比較,但仍不乏閃光之處,比如從第一張專輯《Yanzi》開始,在華納時期的每一張專輯幾乎都有由孫燕姿自己作曲的作品,其中《風箏》專輯中由她作曲的歌曲「任性」,榮獲了2001年度臺灣hito百大單曲的第一名(hito是臺灣流行音樂最重要的排行榜單,排名往往具有指標性意義),由此也可以見證她的創作才能是超出普通水準的。因此在創作能力上,較之於張惠妹、那英等上一代天后完全依賴於幕後團隊,孫燕姿是具有天然優勢的。
從次,我們來看看她的外型氣質特點。
與梁詠琪、莫文蔚、蔡依林、蕭亞軒等中生代女歌手不同,孫燕姿雖五官精緻但在外型上並不屬於美豔或性感類型,基於自身的性格氣質,她一直走的是親民路線,這方面最為凸顯的就是她無論在音樂MV中,或是在採訪中,時常標誌性展露的燦爛笑容,與此同時,孫燕姿早期的清爽短髮、瘦削身材以及背心裝束,亦是她標誌性的外型特徵,這種偏中性的造型同時期只有臺灣女歌手林曉培與之相似,但林曉培身上沒有孫燕姿的親和力,也沒有孫燕姿多樣的音樂風格,故知名度與影響力遠不及孫燕姿。正是外型與氣質上所具有的旗幟鮮明特點,給孫燕姿在音樂之外平添了更多的大眾關注度與記憶點。(如果您知道林曉培這位小眾歌手,那您一定是位資深樂迷了,向您致敬!)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她的性格特點。
從性格氣質來說,孫燕姿是非典型意義的歌手藝人,她唱歌只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而非迫於生計,一方面她較為優厚的家庭條件使其不需因為生存壓力而在娛樂圈打拼,另一方面,性格的灑脫率性,也使得她天然沒有太多的功利野心與心思算計,因此,演藝界幾乎沒有一個人會像她這般,想唱就唱,想休息就休息。2003年在發表了《The moment》專輯之後,僅出道四年就手握7張專輯的孫燕姿已達到了事業的最高頂點,商演、廣告代言正是最高峰,與競爭對手如蕭亞軒、SHE等的較量也處於完勝的有利狀態,這也正是藝人吸金的最佳時機,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就在那個時間點,孫燕姿宣布休息一年,然後她說到做到,轉身而去退出得乾乾淨淨,一年的時間裡大眾沒有任何她的行蹤訊息。這種利落灑脫的態度,整個華語音樂圈,除了王菲,可以說再無第三人可以如此隨性從容,如此恣意妄為。
而在休整一年後,2004年攜《Stefanie》滿血復出的孫燕姿,專輯依舊大賣,歌迷依舊死忠,她更憑此專輯收穫了臺灣金曲獎,可謂名利雙收,讓其他歌手羨慕到眼紅。在這一點上,她亦是像極了王菲那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以及無論怎樣市場都買單的奇特現象,只是在能力之外,王菲的信心源自於內心無所謂、我行我素的自我態度,而孫燕姿則是一種隨性所致、隨遇而安的平和心態,兩者性質不同、氣質有異,卻又在最後的結果上殊途而同歸。
正是在這種性格氣質的作用下,出道20年,孫燕姿沒有任何負面新聞,不炒作、不拍戲、不買榜、更沒有緋聞,完全只依靠音樂作品與人格魅力便徵服了市場與歌迷,達到了大部分歌手難以企及的事業高度。
在以上人聲唱功、音樂風格、音樂創作、外型氣質以及性格特質這五個方面的相互融合滲透之下,最終造就了孫燕姿的傳奇天后之路。2002年,《亞洲周刊》以孫燕姿為封面,重點打造了一期名為「孫燕姿現象」的專題,專門解析她的事業成功之迷,從中我們可以再次感受到鼎盛時期的孫燕姿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孫燕姿的一路走來點點滴滴的音樂故事以及這其中她演繹過的眾多膾炙人口音樂作品。
出道即傳奇
來自新加坡的孫燕姿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父親是南洋理工大學的教授,母親亦是一位教師,她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取名為姿(姿即為次女之意)。孫燕姿走上音樂這條道路是受了父親一句話的影響,她的父親說:「人一輩子總得要學會一樣東西,以後才會有消遣的嗜好。」於是孫燕姿學畫畫、學跆拳道、學打籃球,最後在父親買的一臺鋼琴面前,終於找到了自己興趣愛好的最終歸屬——音樂。5歲即開始學習鋼琴的她,進步極快,此後拿到了英國皇家業餘鋼琴頂級證書,小小年紀便已展現出非同一般的音樂才能。從小時候起,只要家裡來了客人,父母都會讓小燕姿為大家表演唱歌或彈琴,客人聽了往往會嘖嘖稱奇,讚賞不已,於是家人也都以小燕姿為驕傲。
關於孫燕姿的鋼琴水平,周杰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孫燕姿比較像音樂人,她自己也會創作。有一次,我在錄音室外偷偷聽她彈琴,還彈得真不錯,確實在水準之上。她出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我就注意到她,而且就覺得這個女孩很不一樣,聲音很特殊,很有味道。我想跟她成為很好的朋友,我對她的每一首歌都很熟悉,我還在網絡聊天室唱過她寫的《很好』》。」與王菲的評價一樣,能獲得周董稱讚肯定的人,已足夠證明自身的能力水平了。
上了大學後,母親又為孫燕姿報名了「李偉菘音樂學校」,她開始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李偉菘以及他的弟弟李偲菘均是新加坡樂壇乃至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傳奇人物,由於這兩兄弟對於孫燕姿的整個音樂發展歷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是孫燕姿事業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所以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會在後面章節進行專門講述。)音樂基礎與天賦均極佳的孫燕姿很快便開始嶄露頭角,在學校組建了樂隊並擔任主唱。不久,即將上任華納音樂大中華區董事長的周建輝到訪音樂學校,作為校長的李偉菘專門安排了優秀學員做表演,而這其中就有孫燕姿。孫燕姿獨特的嗓音聲線以及紮實的音樂功底引起了周建輝的重視,他當即表示要籤約,但孫燕姿的父親表達了這樣的意見:可以籤約,但有一個條件,必須等到2年後孫燕姿大學畢業。因為她的父親堅持認為自己的女兒必須完成學業,才能在今後的事業發展中走得更穩健也走得更長遠。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樸素嚴謹的家庭教育環境,才造就了孫燕姿在未來在歌壇中平和謙遜、率性灑脫、獨立堅韌的品格特質吧。而認為人才難得的華納,在面對未來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竟然也一口答應了孫父的條件,願意等孫燕姿2年後畢業再行籤約,這在四十年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一個事例,還未出道的孫燕姿便已創造了一個傳奇。
大學畢業後,孫燕姿正式籤約華納。華納唱片當時處境不妙,公司歌手中有號召力的僅剩郭富城與鄭秀文兩位,因此對孫燕姿極為看重。對於她的第一盤專輯,華納一口氣配了四位大名鼎鼎的製作人——李偲菘、李偉菘兄弟與包小松、包小柏兄弟,由兩對雙胞胎兄弟共同來製作一位新人的專輯,剛剛出道的孫燕姿便又創造了一個傳奇。
在四大製作人對專輯曲目的精心創作、挑選以及製作下,在華納不惜血本以天后標準砸下重金做市場宣推的情況下,孫燕姿第一張同名專輯《Yanzi》取得了夢幻般的開局,當年大賣60萬張,後期隨著孫燕姿知名度的上升,至2002年該專輯合計銷量共180萬張,華語唱片市場此前的標準是售出5萬張唱片即為白金標準,10萬張即為雙白金,按這個標準,孫燕姿的首專在推出的當年就達到了12白金的業績,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一個成績。孫燕姿的傳奇在繼續中,天后之路未來可期。
在首專中,李偲菘、李偉菘、包小柏三人包辦了8首歌的曲創作,可說是孫燕姿首專音樂風格的奠定者。尤其是李偲菘與李偉菘,從第一張專輯開始,兩兄弟便站在一個少女成長的視角上,為孫燕姿量身打造了彼此獨立又相互影響的四種音樂風格——動感類的舞曲快歌,體現出少女的青春活力與可愛俏皮;悠揚婉轉的慢板抒情歌,表達出小女生情感世界裡的朦朧唯美與甜蜜憂傷;金屬味十足的重搖滾歌曲,表現出的是21世紀新青年的張揚個性與叛逆思想;而民謠基底的成長勵志歌曲,則刻畫出少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內心的迷惘困惑與孤獨憂鬱。這四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以及它們所對應的不同心性特徵,融合在一起便正是進入新世紀之後那一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因此從音樂表現形式到歌詞內涵再到孫燕姿青澀質樸的聲音,首專歌曲都無比精準地擊中了這個群體的內心,引起了廣泛共鳴,毫不費力地將他們收割成為了孫燕姿的第一波死忠粉絲。
專輯的主打歌「天黑黑」無疑是首專最突出歌曲。這首歌的誕生和李偲菘的一個朋友有關,那位朋友與李思菘聊天時經常說,他覺得自己與家人有隔閡,所以他不喜歡與家人相處,而喜歡花更多時間與朋友相處。李偲菘則與這位朋友正相反,性格內斂溫和的他是非常眷戀家的一個人,李思菘認為家人的愛與關心是非常珍貴的一份情感,它絕對不應該被忽視。那時候,新加坡有一首童謠,六歲到六十歲的人都會唱,那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要掘芋。」於是,心有所悟的李偲菘便以這樣一首歌謠的曲調為基礎,寫出了「天黑黑」,寫出了一個離開小時候,離開家人故土的年輕人,獨自在異鄉打拼,漂泊無依的生活給了她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失敗,在身心疲憊之際,她忽然想起小時候外婆給的溫暖與講述的道理,於是領悟到了家人才是自己內心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當年的歌壇苦情類歌曲扎堆出現,市場大眾普遍已有審美疲勞之感,而訴說質樸親情的「天黑黑」猶如一股清流便從這一片靡靡之音中透射而出,同時,歌曲優美的民謠旋律、流暢的單鋼琴伴奏、稚氣未脫的主唱人聲亦給這首歌烙印上了清新脫俗的氣質標籤,讓此前淹沒在一眾口水情歌中的市場與歌迷,瞬間便記住了這首非同一般的歌曲,記住了這張與眾不同的專輯,也記住了這個名叫孫燕姿的精緻靈動的女歌手。這也又一次驗證了流行樂的一個真理,沒有特點的音樂不會被人記住,同樣,沒有特質的歌手也難於立足市場,對於市場大眾而言,好唱功大多數時候不如好特點管用,而好特點不僅僅取決於歌手的音質條件,它還是歌手能力、悟性、氣質與人品的綜合體現。
在首專中,溫暖明快的「超快感」、俏皮可愛的「濃眉毛」、深情動人的「愛情證書」以及個性十足的「自然」等等歌曲,都用一致的音樂表現力證明了《Yanzi》專輯的高水準,而孫燕姿也在初露啼聲的第一張專輯中證明了自己的音樂才能以及面向未來無窮的個人潛力,憑此專輯她更拿到了對每位歌手來說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臺灣金曲獎的最佳新人獎,同時專輯所取得的成績也證明了華納唱片的慧眼獨具,以及兩年的漫長等待有多麼值得。
剛剛出道第一張專輯便大獲成功的孫燕姿,在後面的音樂旅程中又將給大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又會繼續創造多少屬於她的傳奇故事,還有那張耗盡心血卻沒有取得理想市場銷售成績並在金曲獎評選中折戟沉沙的《跳舞的梵谷》,究竟埋藏了她怎樣的音樂理想與情感故事,「碟碟8休」將在後續文章中為您一一解讀,敬請期待《孫燕姿之《跳舞的梵谷》專輯——那個曾與我們一起結伴而行的女生(中)》。
相關推薦:
原創 | 王菲之《唱遊》專輯——縱使花開荼靡,依舊執迷不悔(上)
原創 | 王菲之《唱遊》專輯——縱使花開荼靡,依舊執迷不悔(中)
原創 | 王菲之《唱遊》專輯——縱使花開荼靡,依舊執迷不悔(下)
「做有溫度的原創音樂類公眾號。」
歡迎點擊下圖進入本推文的留言區,期待您的留言分享。
(特別說明:由於微信對新申請的公眾號不再開放留言功能,故「碟碟8休」通過小程序來提供留言服務。您可點擊「進入留言區」的綠色圖片,打開並使用該主題下的留言區功能。)